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 4期 Joum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re( hn0lo{;y( )cial Sciences Edition) No.4 201 1 基于权力寻租视角下的公务员腐败研究 以“猪倌论"为例 方一帆 摘要:公务员作为公共权力的执行者,行使着国家赋予的权利,但由于国家制度的缺失,造成了公务员对权利的滥用,导 致腐败滋生。权利寻租是腐败的一种形式,会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成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桎梏。基于此视角,通 过对权力寻租和公务员腐败的研究,发现通过对制度建设的进一步完善,政府干预的减少,公务员的道德和素质水平的 提高可以有效的规范权利的运行,从而降低通过对权利的寻租产生腐败的可能性。 关键词:权利寻租;公务员腐败;猪倌论 中图分类号:D924.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11)04-1)036一()3 作者简介:方一帆(1987一),女,江苏徐9 J'1人,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221()08)文学与法政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 究方向为政府行政管理 收稿日期:201【)11-26 一、权力寻租研究 目的相背离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 根本的一个就是对公共权力的运行缺乏一种行之有 效的监督约束机制 (一)权力寻租的涵义 塔洛克把“寻租”定义为利用资源通过政治过程 获得特权从而构成对他人利益的损害大于租金获得 2.公共权利的执行者为“经济人” 西方发达国家 的经验和我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教训都可以证明:建 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必须承认“经纪人”假设。首先, 者收益的行为。布坎南认为,“寻租”是人们凭借政府 的保护进行的寻求财富转移而造成的浪费资源的活 动,其本质在于获得更大的利润。综上所述,权力寻租 政府官员和萁他社会成员同样以追求个人效用的最 大化为日的,在此情况下,政府官员就会利用手中掌 握的权利或多或少地为自己或其利益成员取得一些 合法收入之外的好处,公职人员的理性经济人特性是 权力寻租的内在驱动力。 3.公务员对公共权力的滥用和公务员道德风险。 就是指代理行使公共权力的周家公职人员寻求租金 的机会主义行为,即国家公职人员在运作同家公共权 力的过程巾,由于滥用公产权享有者即社会公众赋予 他们的管理和运作公产权的权力,而 现的以权谋私 的行为或腐败行为。其行为主体是代理行使公产权的 国家公职人员,行为实质是公产权异化和滥用。 (二)权力寻租的原因分析 权利寻租的产生并不偶然,在我闷,政府对各项 公务员对公共权力的滥用是造成权利寻租的直接原 .运用权力为特定利益集团提供好处是公务员进行 权力寻租行为的最主要手段。同时公务员的道德沦丧 也有町能为权利寻租的滋生提供温床。没有道德的约 束,公务员的行为就会很容易受到其所有权力的影 工作不仅运用宏观政策加以调控,还通过各种法律和 行政手段进行微观的管制。然而过多的政府干预却产 生了一些消极的后果.政府对权利的寻租就是其中之 一响,从而做出有损于国家和人民权益的事情。腐败官 员所爝的“猪倌论”.即以对权利的滥用为依托,操纵 其腐败行为,但从深层次也反映出少数公务员道德的 丧失 ,寻租行为产生并扩大的原【大j主要有以下几点: 1.政治、经济制度不够完善.政府干预过多 我国 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政府 的职能转变处在严重滞后的状态,行政力量仍然在管 制和干预市场的竞争机制,并广泛地实行行政审批、 政府官员决策拍板的办法,例如对稀缺资源的支配 权,项目、执照审批权,优惠政策的决策权等权利的支 二、腐败官员“猪倌论”的原罪—— |叉利寻租 近年,我 打击公务员腐败的力度愈发强劲,取 得_r一定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腐败分子的猖 配都可以滋生大量的寻租机会.也就可能产生大量的 狂。但是,一 官员仍然胆大妄为,顶风作案,甚至提 出了“猪倌论”这一一荒唐的观点。 寻租活动。政府行使公共权力的同时却与公共利益的 一36— 所谓“猪倌论”,即官员视某一利益集团为一头 猪,通过对权利的利用将其养肥,需要时就去宰杀。也 就是说.利益集团通过对官员的依附,通过官员对其 所掌握权利的运作得到好处,积累财富,待官员有需 要的时候就去搜取这些好处。这是一套循环地日无法 纪的腐败逻辑.是公务员腐败的一种变相形式。公务 员作为同家权利的直接执行者,掌握着公共权利的运 减少或避免寻租行为的产生。其次,公开公务员选任 制度,加强公民监督。公务员队伍中容易滋生权力寻 租腐败行为的往往是有利可图的公共职位.针对这一 事实,可以采用官员公开选任制度。这一制度包含两 方面内容:一是政府的主要官员由公开选举产生,二 是政府的一般官员通过以考试为主要形式的公开竞 争产生 这就可以使官员的选任公开化,有利于公民 的监督,暗箱操作就变得相当困难。一些跑官要官、买 官卖官、骗官抢官等丑恶现象,在官员公开选任的作 用下.其活动空间就被大大压缩,其所需承担的风险 和代价也大大增加。官员公开选任制度虽不能完全杜 作,如果不能用手中的权利服务于民,而是为满足自 己的私欲.就会使权力导致腐败,把腐败变成权力的 衍生物 腐败官员“猪倌论”的原罪是公务员对公共权力 的寻租。公共权力寻租的本质是以公共权力为资本背 离公共利益目标,为个人或集团谋取物质利益或非物 质利益 冈家赋予公职人员权利,规定这一权利必须 绝官员选拔中的寻租行为,但可以大大降低寻租行为 的概率。最后,减少政府垄断,适当引入竞争机制。我 围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但同时政府对 经济活动的垄断导致了对经济职能的滥用。公共产品 生产、经营容易产生幕后交易,也最容易滋生寻租行 为.建立法定的公共产品招投标制度并严格执行,是 一服务于民,而非己。“猪倌们”通过的对权利的运作,为 利益集【才J提供好处,再把这种好处转嫁给自己,这一 结果产生的原 是我国行政、经济等领域的制度缺 失 南于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权力运用的失控,从而滋 ,丰_r腐败.结果给社会带来福利的损失。寻租产生的 条件是存在限制市场进入或市场竞争的制度或政策, 它往往与政府=F预的特权有关。在政府干预的条件 个预防寻租行为的一个好办法。这就要求我们在确 定政府经济职能时能够应尽可能引入竞争机制,打破 垄断局面,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渠道,有利于进一步 增强我同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建立以市场竞争机制 为基础的公开招投标制度,对于预防和控制寻租活动 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减少钱权 交易的可能性。对于公共事务的建设,政府公开进行 招标、投标,强化民众监督,公务员通过幕后交易索取 佣金和回扣的可能基本被扼杀。 下,寻利的企业家发现寻利有 难转而进行寻租活 动,取得额外的收益,由此导致政府的权利滥用、行贿 受贿等腐败现象和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三、对公共权利寻租导致腐败的治理对策 权利寻租活动阻碍经济的发展、影响政治的稳 第二,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任何制度都有其局 限性与滞后性,很难完全地遏止寻租行为,因此,建立 有效的对公务员权力的执行监督问责体系极为重要。 存工作中.对于公共权力的运作应定期将非机密的运 作情况公开.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以进一步实施 定、f扰社会的进步,并导致腐败的盛行,严重损害党 和闰家的形象,最终造成社会道德的沦丧。防止公务 员权利寻租的途径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加大行政制度的改革力量.在制度上加强 约束和激励机制。公务员拥有行政权利,行政权力有 时会因为它的某种特性滋生寻租行为的产生,造成公 权利监督。同时建立一套积极的激励监督机制,加强 对信访工作的建设,积极建立互联网交流机制,开通 务员对行政权利的滥用,产生腐败行为。我同目前尚 处于转型期,政府机构的设置还存在着某些不合理方 面,特殊利益集团为了实现自身利益,便会通过政府 的保护来实现,而所用的手段即为对权利的寻租。通 过对行政制度的改革.规范政府行为,从而规范公务 员个人行为,来减少寻租行为的产生。主要措施有:首 先.减少、优化政府十预的范围。凡是市场自身调节能 较好发生作用的领域,政府不需干预。凡是市场力所 不及之事,则以政府干预为补充条件,并通过考察选 择收益火于成本的十预措施。市场经济要求某些必要 的政府行为,而政府所制定的政策又可能失效,所用 有限的出路在于尽力优化决策行为,建立有效的制度 以约束政府的不合理行为,保证政策实行地有效性, 一公务员与人们群众交流互动的平台,加强新闻媒体对 公务员权力执行的舆论监督力度。只有开展广泛的监 督,政府才会一直保持审慎,不会懈怠。政府工作人员 才不会滥用手中的权力.以谋求私利。温家宝总理在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巾指出:强化行政问责.对失职 渎职、不作为和乱作为的官员要严肃追究责任。所以 在不断制定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也必须辅之 以严厉的惩罚来惩治寻租者。无论贪污受贿,寻租者 的一切以权谋私行为,其目的都是为了获得非法或不 正当利益 通过严厉的惩罚制度使寻租者达不到此目 的.还要剥夺其原有利益。如此一来,寻租者就失去了 从事寻租活动的动机和动力,使冒着法律风险所做的 以权谋私行为不再具有任何经济意义,这也正是严刑 37 重罚的宗旨、含义所在。公共权力是寻租活动产生的 形象,形成良性循环。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以 源头,只要存在着公共权力,就有可能出现寻租行为。 人民为根本,以服务为核心,强化思想道德建设,强化 但是公共权力不可能被取消,也可以说与权力相附生 监督,严于律已。依靠群众支持,充分利用传媒和信 的寻租行为也是难以被消灭的。但并不是说对公务员 息力量,发动群众监督的参与积极性,尊重群众的创 的权力寻租行为就可以任其为之,而是应该采取积极 新精神,有效提高群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公务员 的制度建设.最大限度地制止寻租行为的发生。 道德规范成为人所共知、共守、共敬的体系,切实为 第三,加强全社会特别是公务员的思想道德建 全社会道德建设的不断发展而发挥更为积极的推进 设.提高公务员素质。社会经济的发展伴随着腐败现 作用。其次,提高公务员的群体素质和个体素质,增 象的滋生,在很大程度上与经济人动机的恶性膨胀有 强公务员依法行政的能力。制约公务员寻租行为的 关。首先,要优化整个社会特别是公务员的道德风气。 关键是公务员依法行政..公务员是执行国家颁布的 道德规范从内在调节制约人的行为和括动,比外在的 法律、法规的直接参与者,只有提高公务员的群体素 控制更有预防性,具有根本性的作用 对于腐败行为 质和个体素质,增强公务员依法行政的能力才能保证 的治理还需要依托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加强全民的道 政府工作人员正确行使公共权力的能力。确保政府决 德建设,提高维护道德操守的礼会共识.加快从“德 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面向政府工作人员普及市场经 行”到“德性”的转变,共同承担 丰十会责任。在社会 大 济知识和法制意识。完善公务员制度,引进高素质人 力提倡诚信、廉政、勤政等思想,借助道德内化的文化 才,从入口上把关,坚持凡进必考的招录原则。坚持公 价值,增强人们对其自身行为的预见性。对于行使国 务员1二作绩效考核,把公务员实际工作成绩,尤其是 家公共权力的公务员来说,其道德的建设更为重要, 依法行政的 [作表现,作为衡量公务员政绩和晋升的 因此,应加强对公务员的党性教育和道德教育.培养 主要标准。 敬业奉献精神、工作责任感、事业心、荣誉感等,加强 参考文献: 公务员的素质教育,提倡官员廉政、自律自浩。还要坚 [1】陈振明.政治的经济学分析:新政治经济学 ̄/4-[M].北京:中 持不懈地对公务员进行廉政教育,使他们自觉地正确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认识与行使党和国家赋予的权力。对于群众来说,公 [2】贺卫.寻租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I999. 务员是政府形象的代表.是社会思想潮流的引导者和 [3]樊纲.腐败的经济学原理[J].发展,2005(10). 【4]邹薇.寻租与腐败:理论分析和对策[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 推动者,其道德水平的高低与否,都带有鲜明的行政 社会科版),2007(2). 符号.对整个社会而言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所以公务 [5】金霞,戈小玲.寻租理论视野下的腐败及其时策[J].辽宁行政 员应该高标准要求自己,认真履行问责机制,严于律 学院学报,2008(8). 己.牢固树立与其执法形象、公众形象相一一致的道德 [6]赵立玻.公共权力流失与权力腐败 .中国行政管理,1996(1 1l (上接第32页) 的 场,而并没有能够真正解决现代性的问题,甚至 现。给人类带来了新的奴役和灾难。现代性以自由和 还有可能因此而丧失启蒙运动以来人们已取得的珍 民主来凸显人的崇高,高扬人的权威,但是以物质主 贵的思想财富。【大l此,对现代性的批判并没有能够使 义为方式的自由民主却把人庸俗化甚至动物化。现代 人们真正走m现代性危机,但通过这种批判,也使我 性政治伦理的消极后果在新保守主义的批判中得以暴 们对现代性本身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露.通过4ttC-1J人们更加全面和清醒地认识了现代性。 参考文献: 现代性的缺陷被新保守主义者提出了,但现代性 [1]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M】.彭钢译.北京:三联书 的危机没有能够真正解除。从产生之日起现代性就充 店.2003. [2]张永会.现代还是古典:论新保守主义对现代性政治伦理的 满争议,未来现代性的也仍然扑朔迷离。新保守主义 批判『J].北方论丛,2009(2). 通过对现代性的批判只是确立了一种新的保守主义 [3]汪民安.现代性[JJ_国外理论动态,2006(12). 一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