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法,大家对百草园生活这一部分的理解是没有争议的,分歧点都集中在三味书屋生活这一部分。
“三味书屋”与寿镜吾先生寿镜吾老先生之孙寿宇曾在文章中说:“祖父对‘三味书屋’含义的解释是‘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布衣暖’就是甘当老百姓,不去当官做老爷;‘菜根香’就是满足于粗茶淡饭,不羡慕、不向往于山珍海味的享受;‘诗书滋味长’就是认真体会诗书的深奥内容,从而获得深长的滋味。”据说,这是寿镜吾老先生的父亲寿韵樵亲手拟定的,要子孙身体力行。寿镜吾老先生忠实遵守父训,立志不当官,也反对儿子去当官。他不允许小儿子去赶考,甚至把他锁在楼上,每顿饭菜都叫人给送去。结果他的小儿子用麻绳绑在窗门上,缘绳而下,逃出了楼房,终于去北京考取了朝考一等第
一名,当上了吉林省农安县的知县。寿镜吾老先生就骂他不孝,骂了好长一段时间。寿老先生对清末官场的腐败是深恶痛绝的,认为乱世切莫去做官,即使做了官也是昏官。在当时这种遁世退却、不合浊流的态度是可贵的,联系“三味书屋”的命名,很能看出老先生的正直、善良。这对于他的学生,后来成为反封建的猛士的鲁迅先生,一定也会产生影响。试想想,对这样不俗的启蒙之处和启蒙之师,他又怎能不深情怀念?
鲁迅与寿镜吾先生
鲁迅的父亲病重后,服用的汤药里,曾需要一味三年以上的陈仓米做药引,鲁迅多方寻找未果,便把这件事告诉了寿先生。几天后,寿先生竟亲自背了陈仓米步行至鲁迅家中,专程来送药引。虽然最终父亲还是病逝了,但从那以后鲁迅先生便视寿先生为自己的亲人。鲁
8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迅先生1
假回绍兴时,总要抽空儿去看望一下寿先生。1902年至1909年,鲁迅出国留学。其间,也经常写信向906年6先生汇报自己的情况。1月,鲁迅从日本回绍兴与朱安女士结婚,在绍兴只停留了短短的4天,仍专程前去探望了年逾花甲的912年鲁迅进京工作寿老先生。1
后仍与其保持书信联系,1915年底寿夫人病逝,鲁迅又主动送挽帐致哀。寿宇在文中也曾提起过:“鲁迅每年春节前,总是用‘大红八行笺’给我祖父写‘拜年信’,都是恭恭正正的小楷,以‘镜吾夫子大人函丈,敬禀者’为开头,以‘敬请福安’为结尾,下具‘受业周树人顿首百拜’之类的话。”这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鲁迅先生对恩师、对传统道德极为尊敬的一面。
责任编辑 邱 丽
为学而教善诱导 有教存疑循渐进
文?佛山市顺德区华侨中学 陈维坚
一、“小组合作教学”实施阶段与策略
第一阶段:学走路(安步当车)
第一、二个月需要手把手教学生,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习惯。此阶段宁可多花一点时间,也要让学生养成好习惯。但教学困惑是存在的,如认同感、分组方式、职责分工等都是小组合作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疑问。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本人
师道·教研 2019年第7期
的实践,采取以下策略:允许犯错误,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鼓励。导学案制作过程中难易度适中,让学生在表达观点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感。培养习惯,课前一定要预习,小组组长负责检查落实。小组建设,包括小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小组组织建设,进行科学划分,六人为一组,让不同水平、兴趣爱好、特长的学生互补。定期召开组长会议,加强对组长职
责的培训。课堂组织上,预先规定小组讨论的行为规则。评价以激励为主。所有这些策略只为一个目标:培养学生良性的合作习惯。
第二阶段:拖拉机(车在马前)
第三、四个月可称为拖拉机阶段,类似大马拖车在前,马驹系在车后。这样,可使小马慢慢地学拉车。倘若第一个阶段是不知情时的乐观,那么第二个阶段则是知情后
175
我教我思
的悲观。学生因实践没有明显效果而动摇,教师疑惑实施过程过长而犯难。
解决上述问题有如下思路:分多课堂呈现小组合作模式的流程或环节。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重点在于小组合作的整个环节,而非暂时的成绩差异。提高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适应力,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多听其他有经验的老师的课,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课堂组织上,纠正各小组不规范的行为。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规则。评价:表扬与批评相结合。以小组的完成度来评价个人与小组的表现,并完善规范评分标准。因此,本阶段的定位在于建立一种参照系,即让学生按照规范的教学规则进行课堂活动。
第三阶段:开汽车(运用加减档)
第五、六个月是提速阶段。文理分科后,文科学生已能够基本上熟悉和掌握课堂教学模式的规则。他们表达能力较强,自觉性高,完成任务的能力较好。这里仍会产生一些困惑:小组合作学习是否存在文理科通用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做总结性发言?
一般情况下,采用下列方法:文理区别对待。高一文理未分科时,学生基本上适应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分科后,文科生很快掌握了课堂规则和学习方法。虽然理科与文科分道扬镳,但是教师可在任务完成的满意度上给予理科生适当的评价,激发理科生的学习潜力。教学侧重点转变。经过前面两个阶段的学习,转化后进生的任务更为迫切,要特别关心后进生参与度和任务完成度。课堂组织上,由老师监督各小组成员行为,对同学疑惑的问题进行指导和学习帮助。
车)
让“学习小组”成为“动车组”,每个小组就是一节带动力的“车厢”,小组长就是“分动力机”。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通过多种途径并优化学生评价。观察记录袋和量化表完整而充分。对小组学习和表现精细化管理。实现课堂教学的新转变,实现一阶段一中心、一单元一中心、一课一中心、一堂一中心的高效统一。课堂组织上,由小组成员提供及时的学习帮助。课前准备上,每组成员自主构建知识树并提出相关问题。第依)
第七、八个月是点燃激情阶段,对学生要求时间与效率的要求更高,要求培养自信的表达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可采取以下策略:课堂组织上,由老师引导小组成员对另外一些成员提供及时的学习帮助。侧重核心知识点的点拨,对组员问题回答的点评。导学案与课本相配套,使用说明与答题规范相挂钩。要求课前预习充分,课中重点难点突破,课后及时消化知识。课前准备上,阅读与教学相关理论知识,在疑难点上给学生引导和建议。要求组长检查与老师核查结合,做到5%以上。答题规范,导学案完成率9将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结合,填写小组课堂评价表、学生自评、互评记录表(百分制)。个人表现与合作状况评价结合。此阶段的教学定位是树立小组品牌意识,健全小组评价机制。
第五阶段:乘高铁(熟路轻课前准备上,阅读大量相关专业著作,进而给学生充分的指导。因此,本阶段的定位是让不同的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找到前进的动力。
第四阶段:坐火车(辅车相
七,适当由优秀组组员主持、设计和操作小组合作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原则科学化,评价内容全面性,评价功能探究性。此阶段的教学定位是建立高效而有个性的精细化管理模式。
二、“小组合作教学”实施内核与方法
“广泛涉猎,紧扣专题”。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学习资料,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广泛涉猎历史知识。如在教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前,组织学生分成“历史背景组”、“治国方案组”、“历史评价组”,充分挖掘学生的查阅资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放而不乱,管而不死”。所谓“放”,一是老师要放下架子,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让学生在一个民主和宽松的氛围中发表自己的观点;二是要激活学生思路,让其思绪畅开,思想飞扬。
“暗线引领,备前备后”。在研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并不是说教师就不起作用,听之任之。相反,教师在整个讨论的过程中要起到一个“暗线引领”的作用。教师的准备越充分,对课堂的把握越有效,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就越大。
“团体反思,深化认识”。确保有时间进行小组反省。小组反省是合作小组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组织活动。教师作为小组合作的促进者,必须保证有单独时间进行小组团体的反省。
“尊重学生,敬畏课堂”,就是把课堂看作神圣的地方,把教学看成是神圣的事业,用敬畏之心对待知识、对待学生、对待错误、对待差异。
责任编辑 邱 丽
师道·教研 2019年第7期
17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