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本病的治疗应根据病情轻重选择方法,轻型可用非手术疗法;重型需要积极的支持疗法和手术治疗。因急性胰腺炎死亡率较高,因此做好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也是手术成功的基础,我科自2002年至今共收治胰腺炎手术病人65人,通过对这些病人在术前术后实施整体护理,有59人顺利康复出院,6人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现将护理体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65例中,男44例,女21例,总体年龄20-88岁,平均年龄51岁,胆源性胰腺炎60例,5例弥漫性腹膜炎,多器官功能受损30例。 2.术前护理
2.1常规检查:由于胰腺炎患者多伴有其它器官功能受累,如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糖尿病及腹腔膈室综合症等,这些患者对手术耐受力较低,因此术前做好各项检查,了解病人全身情况,制订相应护理措施,对患者恢复起着重要意义。
2.2心理护理:手术对病人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应激,手术前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活动非常活跃,心理变化和心理矛盾也很多,且术后并发症也较多,术后恢复时间也较长,故对病人及家属均应做好针对性疏导,帮助患者增强心理应激能力,使其进入积极的术前心理状态,促进术后、心理及身体的康复。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增强患者与疾病斗争的决心,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指导和鼓励其参加有关术后康复活动,护理人员要以优质服务和满腔热情,无微不至的关怀,使病人对手术充满信心,让病人从医护人员的行为和言语中建立起对手术的安全感和必胜的信念。 3. 术后护理
3.1 生命体征的监测:胰腺炎患者术后重点预防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防治,应进行24小时心电监护,且每小时监测脉搏、呼吸、血压,每8小时监测体温,如发现病人血压下降、脉搏增快要及时报告医师,及时监测血氧饱和度,因胰腺炎病人易导致呼衰,故常规给予低流量吸氧1-2天,保持呼吸道顺畅。
3.2 各引流管的监测: 胰腺炎手术病人术后腹部引流管较多,逐一将胃管,胆道T管,腹腔引流管,导尿管标记,有的病人还有胆床及盆腔多根引流管,均应标记。每日认真记录好每根引流管引流液的量、色,腹腔引流管还应定期挤压以防管道堵塞,重点注意T管引流量,导尿管的尿液量以便早期发现肝衰及肾衰。
3.3 血糖的监测:胰腺炎病人,绝大多数均有血糖的增高。术后早期应2小时监测血糖一次,尿糖每4-6小时监测一次,待血糖平稳后再1-2天监测一次血糖,充分认识监护血糖的重要性,以免发生高血糖,以及酮症酸中毒,但同时也应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3.4 手术后配合的内容
(1)患者全麻清醒拔管后回病房,去枕平卧,术后无休克的病人生命体征平稳3-4小时后可给枕。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舌根后坠,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如有腹胀、恶心、呕吐,多与麻醉性镇痛药物有关,这时多安慰病人,呕吐时避免动作剧烈,嘱其做深呼吸,头偏向一侧。术后休克病人,则除常规全麻术后护理外,更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有条件可送重症监护病人全程护理。
(2)解释禁食和口腔护理的目的,给予心灵关怀。
(3)如有空肠造瘘患者,待肠蠕动恢复,在医师指导下,先给予生理盐水注入,再逐渐注入牛奶、菜汤等。
(4)插有胃管者如果拔出,征得医师同意后可先流质饮食,肠功能恢复后进低脂、注意忌辛辣刺激、生冷、坚固、油腻的食物,同时戒烟酒。对手术合并心肺疾病、高血压的病人,严格控制钠盐的摄入,给予低盐饮食,合并糖尿病者应控制进食高糖类饮食。
(5)对胰腺炎轻症者,应解释尽早半卧位及尽早下床的意义,先指导病人在床上做下肢屈伸活动,但早期活动必须尽力而行,循序渐进,并注意不疲劳为度。
(6)指导病人正确地咳嗽,咳嗽时,按住伤口,再由家属协助患者由下而上轻拍患者背部,使患者易于咳嗽、咳痰,有效的防止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3.5 切口护理:胰腺炎手术病人手术切口较长,且多数有数根引流管,故需按时换药。观察有无血肿、渗液,保持切口干燥,早期发现切口感染, 4 出院指导
出院后饮食需逐渐恢复,指导健康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3个月内避免过度劳累及干粗重活,控制高血压、心脏病、肺气肿、糖尿病。 参 考 文 献
[1]吴松华. 合并高血糖外科病人的处理:外科高血糖病人治疗中值得注意的问题[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85-86.
[2]黄洁夫.腹部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27-628 [3]吕新生,韩明.胆道外科[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