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可罗雀这个成语⼤家都⾮常的熟悉,那么它是出⾃于哪个历史故事,故事的主⼈公和作者是谁⼤家知不知道呢?今天⼉童⽹⼩编就给⼤家带来了门可罗雀的成语故事,希望对⼤家有所帮助哦! 门可罗雀的历史故事
开封的翟公曾经当过廷尉。他在任上的时候、登他家门拜访的宾客⼗分拥挤,塞满了门庭。后来他被罢了官,就没有宾客再登门了。结果门⼝冷落得可以张起⽹来捕捉鸟雀了。官场多变,过了⼀个时期,翟公官复原职。于是,那班宾客⼜想登门拜访他。程公感溉万千,在门上写了⼏句话:“⼀⽣⼀死,乃知交情;—贫⼀富,乃知交态;⼀贵⼀贱,交情乃见。” 门可罗雀的原⽂
太史公⽈:夫以汲、郑①之贤,有势则宾客⼗倍,⽆势则否,况众⼈乎!下邽翟公②有⾔,始翟公为廷尉③,宾客阗门④;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署⑤其门⽈:“⼀死⼀⽣,乃知交情。⼀贫⼀富,乃知交态。⼀贵⼀贱,交情乃见。”汲、郑亦云,悲夫! 门可罗雀的译⽂
太史公说:凭着汲黯、郑庄当时为⼈那样贤德,有权势时宾客⼗倍,⽆权势时情形就全然相反,他们尚且如此,更何况⼀般⼈呢!下邽(guī,龟)县翟公曾说过,起初他做廷尉,家中宾客盈门;待到⼀丢官,门外便冷清得可以张罗捕雀。他复官后,宾客们⼜想往见,翟公就在⼤门上写道:“⼀死⼀⽣,乃知交情。⼀贫⼀富,乃知交态。⼀贵⼀贱,交情乃见。(能够⽣死往来,才能知道交情的深浅。贫穷之时与富贵之时,可以看到⼤家和你交往的态度⾏为。地位⾼贵与地位低贱,⾜可以见证⼈际交往的真谛。)”汲黯、郑庄也有此不幸,可悲啊! 门可罗雀主⼈公翟公简介
翟公,西汉邽县(今临渭区)⼈。汉武帝元光五年到元朔⼆年(前130年—前127年)任廷尉,宾客盈门;被贬后,门庭冷落;后复职,宾客⼜欲前往。翟公于是在⼤门张贴告⽰说:“⼀死⼀⽣,乃知交情。⼀贫⼀富,乃知交态。⼀贵⼀贱,交情乃见。\" 门可罗雀的作者简介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西汉史学家、散⽂家。司马谈之⼦,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之际,通古今之变,成⼀家之⾔”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五史”之⾸,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韵之离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