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风险投资对比研究
摘要:本文从风险投资运行的金融环境、创设背景与发展历程两个方面对中外风险投资机构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规律和社会角色与政府政策相关。这使它与外国同行相比在筹资渠道、管理水平、退出途径等方面处于相对劣势地位。
关键词:风险投资 金融环境
创设背景我国风险投资在经历了 2002 年的短暂衰退后2003 年得以迅速反弹2004 年并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2003 年风险投资额达到 9.92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1372004 年风险投资额达到 12.69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 27.92。但风险投资在我国蓬勃开展之际国内风险投资机构及其投资额却呈现萎缩风险投资机构由 2002 年 296 个缩减到 2003 年的 233 个减少了三分之一强风险投资机构所筹资金由 2002 年的 582 亿元下降到 2003 年的 501 亿元降低了 13.9投资额由 2002 年的 1.948 亿美元减少到 2003 年的 1.69 亿美元所占份额由 2002 年的46.6下降到 2003 年的 17。为何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呈现如此大的反差本文试图从风险投资运行的金融环境、创设背景与发展历程两个方面对中外风险投资机构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找出我国风险投资弱势发展的原因所在。风险投资运行的金融环境一般理论与经验风险投资作为一种投融资机制是在特定的金融环境下运行受金融体系结构、金融市场发展状况和金融体系运行效率影响。从风险投资的融资角度分析风险投资需要大量的敢于承担风险的资金供给者这些资金供给者或是机构投资者或是个人投资者对于他们而言风险投资只是其进行投资决策、均衡金融资产收益性与安全性的一种手段。当一国出现较多资金供给者通过风险投资来协调其资产的收益性与安全性时该国往往已经历了资本市场的充分发展实现了投资者的资产多样化和风险承受能力的层次化。风险投资的主要资金供给者——机构投资者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培育与发展。成熟的资本市场往往也意味着存在成熟的产权交易活动这使风险投资能通过诸如 IPO、
MBO、MA 等各种途径退出。纵览世界各国的金融体系可将他们分为两类一类以存在发达、活跃的证券市场为标志这些国家的投融资活动大部分体现在证券市场的交易上如美国。另一类则是以强大的银行体系为主宰主要的投融资活动通过银行体系进行如德国和日本。BlackB 和 GilsonR 在 1998 年通过对这些国家风险投资与资本市场结构的研究得出弱的风险投资活动与以银行融资为主宰的经济相联系的结论。美国的风险投资之所以能迅速发展、繁荣就在于美国存在着高度发达、充满活力的证券市场。我国的金融环境真正意义上我国金融体系的建立应始于 1984 年中国工商银行的创建自此后的十多年我国逐渐建立了自己的银行体系、保险体系和证券体系并形成了目前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局面。由原来的计划经济逐步过渡为现在的市场经济经济转型痕迹难免体现在金融体系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中并对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造成巨大影响。我国的证券市场初建于计划经济时代为保持社会主义经济的国有权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份被分割为国有股、法人股和个人股三类市场上仅允许个人股自由流通与交易。股权分离严重阻碍了证券市场的发展2001 年 6 月我国政府曾试图减持国有股以增加证券市场的流动性但由于经济转型带来的种种困难使政府不得不放弃了这一行动。尽管 2004 年中期深圳证券交易所增设了中小企业板使证券市场的发展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但我国证券市场的先天制度缺陷使其难以实现投融资转换的重任2003 年末我国共有证券公司 33 家资产总额 5285 亿元资本总市值 4.24577 万亿元。我国保险业是受经济转型影响最轻的金融行业国有保险公司较早地通过业务分拆、股份制改造等方式成功实现了管理社会化。保险业在创建后的短短十多年里得到快速发展到 2004 年末保费总额达 4318.1 亿元保险业总资产达 1.18万亿元。但与西方国家相比保险公司仍不能发挥主要机构投资者作用一是我国保险公司的投资渠道一直受到严格控制到 2004 年才允许直接投资股票市场投资方式、投资额度和投资管理都处于摸索阶段发挥主要机构投资者作用、领导投资方向还有待时日二是与瑞士 5660.3 美元和英国 4058.5 美元的保险密度相比我国保险密度仅 35.3 美元3.33的保险深度对比英国的 13.37和瑞士的12.74都表明我国保险业还处于弱小阶段还需获得长远发展。与证券业和保险业相比我国银行业却规模庞大、体系发达。到 2003 年末国内银行体系包括 3
个政策性银行、4 个国有独资商业银行、112 个城市商业银行、693 个城市信用社、32401 个农村信用社此外还有 204 个外国银行分支行和223 个外国银行办事处。银行体系的总资产达到 27.64 万亿元远高于保险资产总额 9122.8 亿元和证券资本总市值 4.24577 万亿元占据了我国金融市场84.3的份额。这也表明在我国金融体系中银行部门的主宰地位。在我国银行体系内部国有商业银行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它吸收了 65的国民储蓄发放了55的金融机构贷款承担着 80的全社会支付结算业务量。由于历史原因国有商业银行与国有企业存在着丝丝缕缕、难以割断的关系这一方面使得银行体系的大部分资金流向了国有企业对我国经济作出重大贡献的中小企业和私人部门却难以获得资金另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也成为不良贷款的主要来源。尽管政府已采取设立资产管理公司、外汇注资、股份制改造等方式来解决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不良贷款、资本不足及公司治理问题但我国银行体系在逐步滑入市场化轨道过程中国有商业银行主宰中国投融资结构的局面仍保持不变大部分的社会闲置资金仍集中于国有商业银行并通过银行体系提供给国有企业。银行体系在社会资金配置上的低效性与偏袒性仍将保持时日。从以上分析得知我国风险投资运行在一个以国有商业银行体系为主宰的金融环境中该环境一方面制约了闲置资金向风险资金的转移另一方面扩大了风险资本任务即作为银行资金的补充为众多的难以从银行取信的中小企业提供合法资金支持。与外国风险投资机构相比这一金融环境也决定了我国风险投资机构在融资、投资与退出方面都处于劣势地位。风险投资的创设背景与发展历程美国风险投资发端于“天使投资”是民间主体基于对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利润预期而自发形成的制度创新。在风险投资的创设与发展过程中政府主要提供法律与政策支持。这种自下而上诱致性生成的风险投资机构在高投入、高风险、高参与、高收益的投资理念下充当着风险企业的资金供给者、管理者和服务者的社会角色。风险投资机构多以有限合伙制的组织形式出现风险投资机构的管理者也是出资者他以丰富的管理经验对风险投资机构的运营风险承担无限责任。风险投资规模的扩张与收缩很大程度上受风险投资的成功案例与创业板股票市场的表现影响如 1999 年惠普、雅虎等成功案例创造了硅谷神话使美国风险投资额由 1998 年 213.47 亿美元上升到 1999 年的 546.04 亿美元2000 年更是扶摇直上到 1058.92 亿
美元但 2001 年春 NASDAQ 市场的崩溃使全美的风险投资额陡然降到 410.15 亿美元2002 年、2003 年都保持这种下降趋势直到 2004 年才扭转势头微幅上升到 209.41 亿美元。这一特征也体现在进入我国的国际风险投资机构上2001 年、2002 年受到 NASDAQ 股市走低影响进入我国的外国风险投资额分别为 2.58 亿美元和 2.086 亿美元而 2003 年、2004 年受多起我国风险企业成功上市和合并的案例影响外国风险投资额达到了 8.23 亿美元和7.944 亿美元。我国风险投资却有着全然不同的创设背景与发展历程。我国风险投资的创造产生于 1985 年科学技术体制改革中央政府力图借此改变研究开发资金由政府计划拨款的局面解决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缓慢、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这一初创目的不仅决定了我国风险投资独特的社会角色——提供资金、促进高科技转化而且也使随后的发展历程——每次快速增长或衰退都与政府决策相关。1992 年邓小平南巡确定了风险投资的发展方向在各地政府的响应下1993 年末国内建立了 11 个风险投资公司但大多数是由地方政府建立并附属于科技部。1998年中央民建“关于尽快发展中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提案”的提出掀起了全国各地研究风险投资、设立风险投资公司的热潮1999 年末风险投资公司有 99 个当年新增 40 个2000 年新创风险投资公司 102 个这其中包括部分私营公司和金融机构与企业发起创设的公司。政府资金不再是我国风险投资机构的唯一资金来源私人部门已开始进入风险投资行业部分上市公司加入风险投资浪潮2001年末我国风险投资中 45的资金来源于公共企业总额为 8.8 亿美元42来自于政府部门总额为 8.36 亿美元再有 13来自于私人部门总额为 2.55 亿美元。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开始由政府主宰2000 年占 70.2转为公共企业与政府部门几**分秋色。2001 年末当中国证监会宣布延迟开设二板市场的决定缺乏退出渠道的风险投资公司遭到严重的打击风险投资额由 2001 年 5.18 亿美元下降到 4.18 亿美元下降了 19.31。2002 年政府文件《外资风险投资公司管理条例》草稿的发布鼓励了部分中外合资风险投资公司的建立。2003 年、2004 年我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及多起风险投资成功退出案例的出现都促进了风险投资快速反弹与增长2003 年风险投资额 9.92 亿美元2004 年 12.69 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37和 27.92。但是如前所述风险投资机构由 2002 年的 296 个缩减到
2003年的 233 个减少了三分之一强风险投资机构所筹资金由 2002 年的 582 亿元下降到了 2003 年的 501 亿元降低了 13.9风险投资额由 2002 年的 1.948 亿美元减少到 2003 年的 1.69 亿美元所占份额由 2002 年的 46.6下降到 2003 年的17。2004 年受到中小企业板设立影响中国风险投资有了较大的增长风险投资额上升到 3.198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 89.23所占份额也上升到 25.2。在我国风险资本来源逐渐企业化、私人化的过程中风险投资机构与其外国同行相比的另一弱点也根源于它特殊的创设背景与发展历程即我国风险投资基金管理者基本上都缺乏管理经验。如前分析我国许多风险投资机构由政府部门创建大部分风险投资机构创建于 2000 年及以后基金管理者对风险投资项目的选择及风险企业的管理都缺乏足够的经验。在对 204 个风险投资公司管理者的调查中发现具有政府官员背景的有 48 个原为教授学者的有 31 个具有银行及其他金融背景的有 37 个具有国外背景或海归背景的有 13 人只有 75 个具有企业家背景占 37。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制约我国风险投资机构发展的因素所在。我国风险投资是作为国家科技兴国政策的一部分由政府强制推行的产物它运行在以国有商业银行占统治地位的金融环境中其发展规律与社会角色更多地与政府政策相关。这使它与国外同行相比在筹资渠道、管理水平、退出途径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处于相对劣势地位。政府在采取措施促进风险投资的发展时应重新审视风险投资的定位与政策应在改善金融环境、促进立法、规范风险投资的发展目标上有所作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