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卷总第145期 攀登(双月刊) Vd25 G●憎 .I 145 2006年第2期2006年4月出版 Asomt(Bimonhhly) N 2.2006 April.2006 中圈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O0l一5647(2OO6)O2—0066一O4 对“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生态保护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朱宏才 (中共青海省委党校,青海 西宁810001) 摘要:该文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地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的生态保护工作情况进行了 深入分析,指出生奄移民、休牧育草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文章结合调查所得,阐述了在实施三江源保护工程中 河南县应该遵循的指导原则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生态移民;休牧育草 如何把国家关于“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政策与提高牧民收入水平有机地结合起来,落实科学发展观, 使牧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及各项事业有一个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带着这个问题,作者到河南蒙古族自治县 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中形成了一些肤浅的看法,主要思路如下; 一、问题的提出:国家关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移民、休牧育草等措施不完全适合于河南县 理由是: 1、该县草场退化不严重。该县草原超载过牧的地区仅限于县城优干宁镇周边的个别地带和托叶玛乡的 部分地区,这些地区的草场退化都不严重,通过灭鼠和适度封育即可得到恢复,这已为该县近两年的实验所 证明。根据作者对绝大部分村社的实地调查,目前草场退化的主要表现一是以前的一些湿地、沼泽受全球气 候变暖的影响,逐渐消失;二是受自然和人为因索的影响,草原的产草量下降,高草区逐渐退化为低革区。… 就与省内其他地区的草原对比而言,河南县的草场是一流的。 2、严格的季节性休牧一直是牧民的生产方式。这实际上也是国家在“三江源”保护工程中提到的划区轮 牧 河南县草场资源面积大,草场类型简单,属高草区,产草量高而且草质好。自上个世纪8O年代实行统分结 合的双层承包经营方式以来,该县就按季节划分了冬春牧场和夏秋牧场,并规定了严格的进入和搬出时间。 其中,冬春草场的利用时间为l1月至次年5月,夏秋草场为6月至lO月。这本身就是一种划区轮牧,是对草场的 合理利用。因此,没有必要再进行大面积禁牧和生态移民。 3、舍饲、半舍饲圈养缺乏必要的基础。舍饲圈养最为根本的前提是饲草料的生产和储备,而在这方面河 南县没有多大的基础。据统计,河南县当年生种草的年均保有量只有25000亩左右,…并且分布在一家一户的 圈窝子中,没有连片,无法进行大规模的集中种草。也就是说,要进行舍饲圈养,没有成片的黑土滩和退化的 草场可供种植草料。如果开垦天然草场种革,势必会破坏现有优良的草场植被,破坏生态,反而得不偿失・既 与国家关于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政策相悖,也与该县确定的“生态立县”的思路唱反调。而从农区购入饲草 料,由于路途遥远等一系列问题,在现有条件下,成本必然加大,畜牧业效益必然降低,牧民的收益也会随之 下降.这叉与国家三令五申的提高农牧民收入,脱贫致富奔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政方针背道而驰 4、集中定居问题多。其一.破坏生态环境 由于承包时没有预先留置公用草场,叉没有严重退化的黑土 滩,在草场承包到户后的今天,再选择一大片区域进行集中定居,选择哪个牧户承包的草场,如何补偿等问题 得逐一落实不说,这集中定居的本身就意味着是对生态的破坏 集中定居后牧民的生活垃圾成几何级增长, 对环境的污染是一个必须面对而叉不可忽视的问题 同时,作者在调查中也发现以前曾经有过集中定居的帐 [收稿日期]2006—03—06 [作者简介]朱宏才(1967一),男,中共青海省委党校现代科技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一66—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房城,其后果也是导致了周围草场被破坏,环境恶化 这个教训我们应该汲取 另外,草原专家刘书润的分析 也说明了这一系列问题:“定居、人工草场过去都搞过。但不要绝:E-化 有的地区可以搞半牧区,有的可以搞半 农区,可不要走极端,一会儿是畜牧业加速发展,一会儿又是完全围封,两个极端都会对草原造成强压。” 其 二,整体搬迁后,后续产业跟不上会引发生存问题。整体搬迁、集中定居,牧民成为城镇中的居民,意味着脱离 畜牧业的生产生活方式,告别草原。这在国家的补偿资金尚未消耗殆尽之前若能够学到一技之长,另谋出路 的情况下。当然问题不是太大 可是,就在那个封闭的环境中,这种可能性有多大?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 题。让我们用事实来说话。在“三江源”保护工程实施过程中,总投资539万元的河南县宁木特乡梧桐村两用暖 棚和定居房屋于2004 ̄9月建成并交付使用。梧桐村146户牧民中有24户转产,除其中的9户定居于县城外, l35户人家定居在黄河岸边的鲁沙尔。全村993人中,仅有1人有l项驾驶技能。脱离畜牧业后,就算是这些人都 顺利转产,学到了一技之长,在这个定居点上,又有多大的市场空间呢?他们未来的出路究竟在哪里?这个 定居点距离乡政府所在地28公里。距离县城将近60公里,而且交通不便。这是问题的一面。问题的另一面是, 就县城而言,也存在市场空间的问题。据调查,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后,由于后续产业跟不上,县城有40多家 铺面租不出去。也就是说,在流动人口相对多、消费相对旺的县城。市场空间尚且有限。后续产业发展不起来, 更何况在乡政府所在地和定居点上呢?因此,没有后续产业,移民们难以为生;有了后续产业又不得不面对 市场狭小、难以发展的现实。不管哪种情况发生,他们的生活、生存都会成为大问题。~旦这个矛盾无法解决, 受语言、生活方式等的影响,他们没有别的出路,退回到草原是最现实的选择。问题的实质是,无论哪一种情 况,在一定时期内势必都会导致牧民收入下降,这与国家增加农牧民的人均收入,提高农牧民的生活水平,解 决“三农”问题的总体思路叉产生矛盾,使牧民远离了小康社会。调查中,很多牧民表示:当语言不通,没有技 能或者有了技能又不能立足,无法生存时,他们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回到草原。一些已经在县城工作的牧 民后代也有类似的想法,他们说,若没有其他可以生存的办法,也一样会选择退回草原。其三,集中定居引发 社会问题。当生活受到威胁时,有些人可能会铤而走险,这又会引发社会不稳定等问题。如果是这样,国家对 “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的最终结果很可能是治标而不治本,投巨资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5、保护过度也会带来问题。据有关专家分析,羊吃700多种草,这种作用拟制了个别植物猛长,控制了草 原的生物链。如果完全退牧,造成绿色消耗,其本质“和牲畜过多是一样的压力,而且比那更厉害,因为没有牲 畜粪便留下来,围封多年的草原,只有一二种草能生存下来,是恢复不了草原的。小 这样的例子很多。河南县 锡林郭勒定位站的实验草原就因固封从羊草草原变成大针茅草原;加拿大实验过多年围封一平米草场,二十 多种植物变成了一种。这一点也可以在其他专家那里得到证明。联合国中国人与生物圈秘书长韩念勇认为: “适当的牲畜对草场有利,没有牲畜的草场不行,没有限制的草会疯长,一年生植物也会猛长。草场封了绿色 就大了,但是草一人高是好事吗?其中很多是蒿子杆,地力消耗极大,所以适当减少牲畜量或者季节性围封 可以,但围封时间延长就不对了。枯草多了后,绿草就没有了。” 在河南县,据一些蒙古族老人讲,完全退出 后的草原,如果失去牛羊的消耗,冬天的枯草会遮盖草原,影响来年的草势。以前,草多的时候,牛羊如果到了 冬末仍吃不完,他们就会烧掉一些,从而保证来年的草场长势不受影响。特别是在草多质优而且长势又旺的 地方,比如黄河大拐弯处的柯生乡,从次汉苏村、尖克村到毛曲村和柯生村,几乎每到冬天快结束的时候,都 要烧掉一些多余的草。所以,围封草场,草长起来后,如果不加以利用,对于草原不是好事。保护过度也会带来 问题,甚至比不保护更为严重。彻底退牧对草场保护不利,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草原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 和谐平衡是其永恒的主题,复杂性与多样性是其特点。如果我们因为保护不当而破坏了草原,还不如任其自 由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说,最佳的保护就是合理利用。 6、河南县地处三江源的实验区。根据《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的布局,保 护区生态保护和治理工程项目建设布局以核心区为中心,从里向外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核心区,是严格 保护区域;第二层为缓冲区,是重点保护区域;第三层为实验区,是一般保护区域。规划强调:实验区域是保护 和经营二者相兼顾的区域。其主要任务是:“作为核心区与缓冲区的自然屏障,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 配置、开展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发展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和区域经济,促进社会进步。全面实施以草 定畜,重点实施退牧还草……,对超过天然草地承载能力的人口实行生态移民,对天然草地承载能力以内的 人口实行集中聚居,减少草地的压力,促进草地自我恢复。” 对于地处实验区的河南县来讲,因不在核心区 和缓冲区 所以我们的探讨更应该结合河南县的实际,以区别于三江源的其它地区 同时,由于实验区总面积 81882平方公里,占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53.7 ,对于河南县生态保护问题的探讨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二、继续合理发展传统畜牧业:河南县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发展的结合点 传统畜牧业依然有着自身不可替代的优势。这种优势表现在: l、传统畜牧业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传统畜牧业的生产生活方式,是牧民千百年来生产实践的总结,世世 一6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代代生活经验的积累,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宝贵财富。对于这里的牧民来说,更是一种历史性的生产生活规 律。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它是牧民智慧的结晶,是反复实践的产物,也是牧民代代生存和延续的基础 这个 基础不是不能动摇,只是在我们没有寻找到切实可行的既能使牧民增加收入,又能很好地保证生态环境不被 破坏,同时又不会引发社会问题的有效办法的情况下,还是再调查.再思考为好。否则。南辕北辙,问题就更复 杂了。 2、传统畜牧业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与农业相比。传统畜牧业有着自身不可替代的比较优势。根据省统计 局的行业效益比较数据,农业区投入5O.7 可获得49.3 的收入。牧区则是投入23.8 ,就可以得到76.2 的收益。这种比较效益是显而易见的。同时,由于草是自然生长,既不需要种子,又不需要化肥和更多的人力、 物力的投入,不存在草场被更多的人为破坏和被化学物质污染等问题。 3、具体收入比较中的优势 在国家关于“三江源”地区保护3-程的实施方案中,凡是实行整体搬迁、永久 性禁牧的,国家给每户补助877元设施建设费和连续五年每 ̄8000元的饲料补助费,两项合计共补助l2万元; 实行零散搬迁、阶段性禁牧的,每户补助4万元设施建设费(无草原使用权证的补助3万元)和连续五年每年 6000元的饲料补助费(无草原使用权证的补助3000元),两项合计共补助7万元(无草原使用权证的补助4。5万 元)。转产户与此相同;实行以草定畜的,每户补助27/元设施建设费和连续五年每年3000元的饲料补助费,两 项合计共补助3.577元 对于人均草场330亩的河南县牧民来说,按每亩lO元的最低调查数据计算,一年中仅 出租草场一项可获得的收入是3300元。事实上,在调查中发现,一般牧民出租草场的年收入在1万元左右。为 更客观计,两项平均。比较合理的牧民出租草场年收入是665oK,连续出租五年可得到的收入是33250元。再 按2004年的实际收入计算,全县各类牲畜存栏76.38万头(只)除以牧户总 ̄so16户,可得户均牲畜是132头 (只)。这样计算的户均收入为57351.67元。从另一个角度算,76.38万头(只)除以全县3.3万人(包括城镇人 口)再乘以40 的商品率,人均牲畜9.26头(只),人均收入3752元。如果把户均(5.4人)和人均再平均计算,则 户均较为可信的收入是20260.8O元。这样,户均年收入最为保守(不包括实际超载的那部分)的估算为20000 元左右,lO年约为2O万元。可见,牧民的实际收入要高于国家补偿,对于牧民来说,当然搬迁不划算。更何况还 有彻底脱离草原以后。后续产业跟不上,以后的生存怎么办的问题。所以,河南县牧民普遍不愿意接受生态移 民,更不愿意整体搬迁、集中定居。据河南县调查组走访lO2名村干部和3OO多名群众的调查结果,采取聚居舍 饲的休牧育草方式,不切合实际,群众不接受。据笔者的调查,五乡一镇中,仅有宁木特乡的一部分牧民愿意 接受,主要还是无草场、无牲畜的牧户;其他乡镇各村,受调查的44户牧民没有1户赞成的。因此,传统畜牧业 自身有着不可替代的发展优势,我们切不可把传统等同于落后,它是历史的传承和延伸 继续走传统畜牧业 发展之路,并不意味着与现代畜牧业割裂。诚然,现代畜牧业有着更多的优势,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在现实 的情况之下,根据河南县的实际,目前我们只能是积蓄力量,为不久的将来向现代化畜牧业转型准备条件。 因此,结合河南县的实际看,延续传统畜牧业还是可行之举。而且,就是搬迁后集中定居起来的牧 民,要发展后续产业,也必须依据传统畜牧业,若抛开传统畜牧业而另寻出路,要么不可能。要么举步维 艰。当然,传统畜牧业也有很多问题,比如简单,分散。粗放。难以形成规模等,而解决这些问题,正是 我们努力的方向。 三、指导原则和措施 就河南县而言,落实国家关于“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政策,指导原则应该是:在生态保护和群众 自愿的前提下适度集中,实施以草定畜、划区轮牧,对草场进行综合治理,最终实现发展生产和增加牧民 收入与生态保护共赢的目标,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遵循这个指导原则,我们可以做五个方面的具体工 作: l、合理控制草场载畜量,走以草定畜之路。合理控制载畜量.对于河南县而言。目前要根据草场的 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区域,对草场的数量重新进行统计,拿出更准确的统计数据,以确定载畜量。 合理的载畜量确定之后,要做到减畜不减牧民收入,甚至要提高牧民收入,就要在调整畜牧业结构,发展 有机畜牧业等提高畜产品的附加值上做文章了。县畜牧局可以根据合理的载畜量,对不同的草场评定相应 的等级,与牧户签定合同,建立档案,明确责任,管理到户,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到位、经营管理好的牧 户,给予奖励,并引导牧户的草场向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手中集中,实行规模化经营 2、调整畜牧业结构 一方面,要做到四季出栏;另一方面,要加大羔羊、犊牛出栏力度,并提高母 畜比例。培植优良品种 目前,河南县牛羊出栏实际上一年只有一季。到了冬天饲料跟不上,来年春天青 黄不接时。牧民就是想出栏牛羊,也找不到市场。因此,我们可以在这上面下一些工夫,政府出资或者引 导民间设立专门的市场,解决这个问题。四季出栏既可以减轻草场压力,又能提高附加值,增加牧民收 入,起到保护生态-H,境的作用。另外,四季出栏还能为畜产品加工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料。在培植优良品种 方面,河南县的欧拉羊是省内特有品种,为其他地区提供种公羊已得到成功,可以引导牧民协会继续做 一6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大、做强这个优势。 3、发展畜产品加工业。畜产品 ̄JD-r-是提高畜产品附加值,增加牧民收 的最有效的办法。在这方面 河南县大有潜力可挖,鲜奶加工、酸奶加工、肉类加工、皮毛加工等等都可以选择切入点。开办相应的企 业,甚至可以与外地有实力的大公司、大企业联营,走公司加农户之路。 4、发展有机畜牧业。由于河南县地处三江源地区。没有工业污染,具有发展有机畜牧业的独特优 势。有机畜牧业能够数十倍地提高畜产品的单位附加值,对于牧民发展高效畜牧业,脱贫致富奔小康,走 向现代化,意义重大。我们可以在到外地去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聘请有关专家来实地考察,制定科学的可 行性方案。发展有机畜牧业。最近。据县上几位到新疆、内蒙等地考察这一项目的同志讲,与内蒙、新疆 相比,河南县发展有机畜牧业的自然条件要好得多,关键在于如何起步 5、加大草原治理力度 一方面,要加快草原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大灭鼠灭虫和治理退化 草原的力度。目前,河南县约有60 的牧户尚未建成草原“四配套”,有l6000多人口、43万多头(只)牲 畜存在吃水困难,4-I'-乡镇不通油路,l4个行政村收看不到电视节目,只有2个自然村通电。加大灭虫灭鼠 力度。是保护生态家园的现实之举i治理好退化草原,也是保护生态的应有内容 河南县草地鼠害面积达 445万亩,占可利用草场的48 。草原毛虫危害面积193万亩,占可利用面积的2l 。因此,继续搞好草原 基础设施建设,是根本之策,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它是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落实国家三江 源生态保护政策的基础。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同时,严格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草场上滥挖乱采野 生经济植物,即使是国家需要的也应视资源的更新状况,在有保证恢复的条件和措施的情况下,严格计划 采集。 6、引导牧民转变观念 草原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不应该是单纯的政府行为,面对如此辽阔的大草 原,事实上政府大包大揽是吃力不讨好。牧民是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的主体,应该引导他们转变观念,通 过不懈的宣传教育和具体的措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加主动地保护自己生产生活的基础, 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和世世代代的栖息地 牧民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一旦焕发出来。“三江源”地 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草原建设必将会事半功倍。 综合以上思路。作者建议:第一,在明确规定“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的任务和具体目标后,要进行 严格的监督和考核,资金由地方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合理安排,拿出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落实到具 体部门,责任到人,监督到位;第二,着眼于长远发展,真正把草原当作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去对待,去 开发,去建设 参考文献: [1]文中数据来源:1.河南县相关资料和各种工作材料;2.笔者的实地调查。 [2][3][4]翟明磊.为什么要回到游牧——草原专家刘书润访谈[J].中国社会导刊,2005,(10), [5][6]青海省工程咨询中心.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R].青工咨2004,(014) Abstract:This paper based on the deeply investigation,analyzed about the specific situation of Henan Mongolia autonomic county that locating in the natural protection area of“three rivers source”。and mentioned that the meas— ures of eco——immigration and stop grazing for cultivating grass should be adjusted to local condition.Besides this ar— ticle combined with the harvest of survey,explicated some guiding principles and specific methods that Henan county should comply to in fulfilling the engineering of three rivers source protection. Keywords:Three rivers source;Henan county;eco-immigration;stop grazing for cultivating grass;surveying thinking (本文编辑、校对:孙州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