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俊杰
【摘 要】The viola has spread into China in the middle of Qing dynasty from abroad. Its role in symphony orchestra cannot be replaced by any other musieal instruments. The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origin, development, performing and the important role that the viola played in symphony orchestra.%中提琴在清朝中期就已经由国外传入中国。它在交响乐队中的作用是其它乐器不能替代的。文章主要阐述了中提琴的起源、发展、演奏及其在交响乐队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2(000)004 【总页数】2页(P168-169) 【关键词】中提琴;演奏;艺术 【作 者】邹俊杰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J622.2
中提琴作为一件独立的乐器而受到关注,在我国也只是近20多年的历史。中提琴大约在清朝中期就已经由国外传入中国。历史记载,有中提琴乐师的管弦乐团是
1890年的北京赫德乐队。1907年上海公共乐队由初期的铜管乐队扩大为管弦乐队,其中就有中提琴乐师3人。从此以后,几十年里中提琴主要在乐团中发挥它的作用。在室内乐中也得到了发展。1949年,我国的音乐艺术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对音乐事业的重视,为中提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特别20世纪70年代现代京剧由交响乐伴奏,为我国中提琴艺术的后期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交响乐事业也得到了发展,中提琴也被人们所重视。虽然如此,中提琴还是不如其它乐器那样受到人们普遍的欢迎和重视,其原因来自于历史的偏见。 一、中提琴的起源和发展
中提琴艺术——演奏、作曲、教学,大约起源于15世纪末。从16世纪下半叶起,管弦乐团的成员中就开始有了中提琴。到18世纪,中提琴在乐队中的作用得以增强,频繁的音乐会活动,导致中提琴独奏和有中提琴参加的室内乐出现。到了19世纪,中提琴的独奏艺术处于某种衰落状态,然而中提琴的发展却通过它在乐队日益增长的艺术作用表现出来,中提琴声部在管弦乐作品中技巧更加复杂化,几乎成了高度技巧化的声部。那么,毫无异议,把中提琴作为乐队中的重要乐器来强化发展,提高它在乐队中的演奏水平,是非常重要的,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促进了中提琴独奏和室内乐演奏的发展。但在19世纪中期中提琴独奏艺术处于衰落时期,也正是外国传教士把管弦乐器传入中国时期,中提琴的传入也就多少带有个人的偏见,而这个偏见对于我国的中提琴艺术影响之大,是显而易见的。早在19世纪中期,柏辽兹就指出了中提琴的特点:“它像小提琴那样灵活,它的低音部声音具有独特的心酸感,高音显得极为忧伤,它的音色充满着深深的忧郁。显而与其它的弦乐器音色大不相同。”哈恰图良认为:“中提琴同小提琴和大提琴没有任何差别。中提琴能够演奏小提琴的技巧复杂的乐句。”还有许多的外国的作曲家、指挥家对中提琴的评价之高,举不胜举。然而在我国对中提琴的评价,仍沿袭19世纪的偏
见,这对我国中提琴演奏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阻碍的作用。1998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廖天瑞先生主编的《百科音乐词典》一书中,对于中提琴一条,其定论为:中提琴:“其演奏方法与小提琴相同。但因琴体较大,左手手指伸展距离也相应较大,弦较粗,发音较迟钝,因此它的技术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
中提琴外形几乎与小提琴一模一样,在它的四根弦中,有三根弦和小提琴的三根弦音高(不是音色)相同,技巧方面也有很多雷同;中提琴比大提琴的音律体系高一个八度,而音色更为丰富。所以同小提琴相比,在很大程度上更近似于大提琴。很明显:中提琴应具有小提琴的技巧、大提琴深沉而柔和的特点。但它不属于任何一种乐器,它是一种完全独立的乐器,它具有它自己所固有的独特属性。
中提琴在交响乐队中的作用是其它乐器不能替代的。世界上许多作曲家的作品,把重要的主题安排给中提琴演奏,因为中提琴的音色效果多半确定着音乐段落的形象描绘和织体的丰富饱满。因此中提琴在交响乐队中,特别出色的是在连接、支撑和结合其它声部,使音响丰满淳厚。在室内乐重奏音乐中,中提琴总是各种不同的室内乐组合的固定不变的参加者。早在海顿和莫扎特时期就已被作为一种固定的形式得到肯定,在弦乐四重奏作品中,中提琴经常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提琴独奏艺术,近20年来也在蓬勃发展,中提琴国际大赛、国内大赛经常举办,许多国内外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中提琴教育家和演奏家都高度评价中提琴作为独奏乐器的潜力。 二、中提琴的演奏
现代小提琴技巧与中提琴差不多。但当你的技巧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对于音乐的理解有纵深的发展的时候,就会发现他们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我国的现在的中提琴演奏者都有一定的小提琴基础。中提琴基本的持琴姿势同小提琴一样:把琴放在左侧锁骨上,左腮及下颚之间挨住腮托,将琴夹稳。但中提琴不像小提琴那样有固定的型号尺寸,统一型号的小提琴尺寸相差无几,但中提琴的型号就不好划分了。中
央音乐学院中提琴教授何荣老师认为:“中提琴最好是410毫米(琴箱的长度)以上,才能体现出中提琴的音色。”奥地利中提琴家、国际中提琴协会创始人——弗兰兹·蔡林格根据多年的调查和观察指出结论:“理想的中提琴琴身尺寸应该是412毫米。”因此可以说中提琴没有统一的型号。有的人偏重于音色、有的人偏重于音量、有的人偏重于能否发挥其技巧等等。所以在选琴或制琴时一定要量体裁衣。另一方面也要考虑自己的左腮所能承受的拉力。因为琴越大,重量越大。如果不顾持琴姿势,一味追求音色和技巧的话可能导致:持琴不稳、琴头太低、严重者还会使左手变形,影响进度,事倍功半。
中提琴的演奏分坐式和站式两种,在交响乐队中大都采用坐式。现代室内乐采用两种方式,独奏一般都是站式,中提琴演奏者在练琴时用哪种方式,我认为:如果演奏者是初、中级水平的话,最好不要采用坐式,就我而言,在采用坐式时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弯腰驼背和头往前探这些问题。这样不但给人一种萎靡不振的感觉,还会使琴身下斜,影响运弓动作和运弓方向。而且,弓子不能垂直加压于弦,和琴码也不能保持平行。因为在演奏时,由于不同力度、不同把位与不同音乐的要求,演奏者要随时移动弓子与弦的接触点,以及弓子有时需始终保持在弦的一个接触点上。如果琴头过低,其琴弦与地面呈斜角,弓子放在斜面上,它会沿着斜面向下滑,影响音色。还会有种力量把弓子往指板方向拉。这样,演奏者还要付出另一种力来对抗这种下拉力。这会不可避免的影响运弓,影响音色。如果弓子作用在弦上只有一个垂直向下的力,那么,力量会毫不分散地集中在一点上,这样运弓时就比斜面自由和省力,在琴弦上运弓也比较自由。
综上所述,如果对于自己的调节能力很强的话,采取什么样的姿势就无所谓了。但由于中提琴琴身较大,指板较长,使一些小指短的演奏者在练琴过程中,出现小指的音过低,小指僵硬和断指的现象,对于这种小指较短的演奏者其改正方式是:持琴时,左手拇指与中指相对、不要与食指相对。这样左手活动范围比以前大很多。
许多具有不同价值的小提琴著作都主张参与演奏动作的器官应该放松。中提琴也必须如此,但这种抽象的一般化说法对学生往往毫无实用价值。这种说法只有具体化,同时还能举出一般容易理解的例子说明如何“放松”时才具有一定的价值。谁都同意演奏者要注意放松自己,但放松不等于不用力气。没有一定的紧张,同样也拉不好琴。所谓“放松”是指左手、右手、身心的放松,除拉琴必要的力度外其它不须要任何力量。如过分追求大音量,用力增加运弓的压力、手指按弦过紧,这都容易导致疲劳,这样不但不易持久练习,而且一些肌肉的过分紧张,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病症。为了保证左手能够快速的演奏,就需要左手、左臂、左肩的一定程度的放松。为了保证左手各种复杂技巧。例如:颤指、颤音、换把、双弦的顺利完成也需要左手、左臂、左肩在相应部位的一定程度的放松。反之,左手、左臂、左肩紧张的演奏者会直接影响到左手各种技巧的顺利完成和发展。例如:手指紧张,会造成换把动作的艰涩,并造成颤音打不快,甚至在演奏短颤音时打不下去的毛病,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放松。其实紧张是与心理状态有很大的关系,而又明显的反映在生理状态中。心理过分紧张,反映到双手的不必要的紧张。这也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不同问题不同处理。对于在演奏时较为紧张的人,应该强调整体放松的一面,左手紧张的演奏者,常常动作僵硬,应加强使用左手方面放松的练习。右手紧张的演奏者,常常在运弓时有一股多余的力量。以致造成运弓不畅影响发音,应该加强右手放松的训练。总之,在演奏时一定要协调好身体的各个部分,调整好心理状态,中提琴演奏除了掌握好基本技巧,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中提琴的发音问题,中提琴因共鸣箱较大,音量也相应较大,中提琴的音色应该是清纯圆润、淳厚感人的,所以中提琴演奏的立足点应放在获得纯净音色的基础上追求音色的表现力,如果控制不好,中提琴比小提琴更容易产生低劣的音质。中提琴持琴、左手、右手的技巧比小提琴难以驾驭,因此中提琴对于左手的训练要比小提琴难一些。
综上所述,中提琴的演奏方式、各种不同的动作,都存在着各自运动的特殊性。对
于复杂的中提琴演奏技巧,要加以重视,使演奏规范化;只有规范,才能演奏出更完美的乐章。 参考文献:
[1](苏)C.波尼亚托夫斯基,中提琴艺术史[M].吴育绅,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2]任妮莎.简析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中提琴艺术的发展[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7(2).
[3]林朗.我国中提琴专业发展刍议[J].人民音乐,200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