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只要翻过那座山》教学反思

《只要翻过那座山》教学反思

来源:花图问答


《只要翻过那座山》教学反思

穆玲珍

今天,我在课组内上了《只要翻过那座山》这一课。在整节课中,基本完

成了预设的教学任务。

教学中,我首先出示一张大山的图片,问同学们:”翻过这座山,你想想看到什么?”导入,从文章的题目入手。由于文章较短,先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你眼前浮现了哪些画面?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境?读完后进行小组讨论。提问:作者为什么要去看海?大海在男孩的心中是什么?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适时的引导。(大海就是梦想.)

其次研读课文,深度解读,首先问,作者是如何将这些画面串起来的?(只要翻过那座山,就能看见大海。)其次,探究这个句子的作用。(从立意上看,它表现了文章的主旨——只要满怀坚定不移的信念,就能战胜困难与自我,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从结构上看,它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从刻画人物上看,它是人物内心活动的再现,,表现了少年坚定执著的性格;从语言上看,它是一种反复的修辞格。从表达效果来年,它令读者一唱三叹,运气提神。)最后思考,句子中的山与海是指现实中的山和海吗?(山象征通往理想的重重困难;海象征理想;海鸥象征希望的使者,成功的向导。) 然后,指导方法,品读课文。分为两个方面两进行小组合作:男孩在翻山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战胜的?先让学生小组合作找出句子,然后汇报.再让学生根据少年的不同心境,尝试朗读,读出这种心境。然后分小组试读。最后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然后,总结全文,深化认识,让学生谈谈学了这篇课文后的启示。 最后布置作业,巩固加强,仿照课后理解探究二,在文章中任找一部分设计朗读方案,进行朗读训练,完成学练优6、7、8、题。 在教学过程中,觉得成功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抓住了文章的特点,使教学过程非常流畅,教学目的水到渠成。文章有明显的线索。通过这条线索,对引导学生掌握文章内容,揣摩文章情感

非常有利。正是看到这一点,我很好的利用了这一特点,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是重视了学生的朗读。这篇文章比较短小,饱含感情,是一篇很好的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材料。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读是我教学的一个重点。读的形式多样,既有方法的指导,又有老师的范读。由于加强了朗读,既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同时,又使课堂的语文味更浓。

三是板书的设计。我在本课的板书设计上动了一番脑筋,很直观形象地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又加深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受到听课老师的好评。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一是虽然注重了朗读,但由于自己本身的朗读基本功不够扎实,所以总感觉在朗读的指导上还有所欠缺。二是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出了一些问题,最后没有给出明确的解答,给人一种不完整的感觉。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加强基本功的训练,认真分析理解教材,加强课堂反思,促进自己的成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