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四川水利 201 0.No.2 | 赣 舞 | 謦 鼙 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水利基础支撑。 (一)加强组织领导,增添加快发展勇气。在局水利重大 大竹县人大对《水土保持法》 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个重大项目、一个 贯彻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班子、—套人马、—个目标”的原则,细化工作目标,明确工作 时限,严格工作标准;落实领导责任、分管责任、股室责任、指 6月中旬至7月上旬,大竹县人大《水土保持法》贯彻执 导责任、监督责任、验收责任,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 行情况检查组历时近一个月,通过查看建设企业施工现场、 导负责抓,责任单位具体抓,每个环节有人抓的统筹协调、高 水土保持治理工程现场等方式对大竹县《水土保持法》贯彻 效运转、强力推动项目工作的组织领导体系。 执行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7月14日听取了县水务局关于 (二)坚持统筹规划,增添科学发展锐气。按照“提前、加 《水土保持法》贯彻执行情况的汇报,并与参会人员就贯彻执 快”的工作要求,增强拼抢发展机遇紧迫感,以县级农田水利 行《水土保持法》存在的问题、困难、下一步打算等话题进行 综合规划为蓝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城乡,科学编制 了讨沦。 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加快解决“饮水难”问题,加快向水 通过检查,县人大检查组从四个方面对水务局贯彻执行 利强县转变步伐。同时抓住规划、实施、建设重大水利项目 《水土保持法》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一是强化宣 机遇,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为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 传,着力提升了全社会水保法律意识;二是加强领导,建立健 展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 全了长抓不懈的工作机制;三是依法监管,切实加大了水保 (三)强力推动项目,增添加快发展底气。实行“集中精 行政执法力度;四是防治结合,强力推进了水土流失治理进 力争取项目、聚集力量实施项目、赶超进度推动项目”的工作 度。 方法,合力攻坚,苦干实干,争取弓l进项目资金2.2亿元,增强 截止2009年底,大竹县共完成l4条小流域280.25km2 水利事业发展活力。同时不断完善农村饮水安全“三为主、 的水土流失治理任务,累计坡改梯1360. ,水保林 五到村”工作经验,探索实施中央财政小农水项目“五民一 6537.99hIr】2,经果林2391.3hrn2,村禁治理8806.67 ,保土耕 补”建管机制,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作8927.O1hn12,新修蓄水池1130口,排灌沟渠1224.23km,沉 的受益主体、投入主体和建设主体,加快水利事业跨越发展。 沙凼11791个,生产便道63.16km,整治山坪塘16座。通过坡 (四)创新治水理念,增添科学发展朝气。深入践行水利 改梯、水保林、保土耕作、坡面水系等措施的综合配套,治理 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创新人水和谐的 区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了土地的生产能力,水 治水理念。强化行政效能建设,提高群众满意率;积极开展 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昔日“山上 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加强干部职工思想教育,改进行风政 剥了皮,田里沙压泥,河床平了堤,库塘被淤积”的现象不复 风;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强化廉政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 存在,而今在小流域内出现了“层层梯田披绿装,果树枝头花 评价体系、人才选拔体系、目标考核体系,切实加强干部队伍 飘香,粮食满仓鱼满塘,水碧山青好风光”的新农村景象。 建设,蓬勃职工朝气;加强工会、群团、信访、计生、统战、妇联、 (袁逢斌) 防邪、安全、政法等工作,服务大局,围绕中心,实现水务事业 加快发展。 通江县增添“四气" 上半年,全县水利建设投入达1:1亿元(其中,国家投入 实现年度目标时间过半 9O00万元),利用这些项目资金,兴建各类水利工程2200多 处,实现新增蓄引提水能力260万rn3,新增节水能力5o万 完成任务目标超半 m3;新增、恢复有效灌面80o ,新增、恢复节水灌溉面积 333.33hm 。整治病险水库15座、配套渠系50kin;解决2万 2010年上半年,县水务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四大产 人饮水不安全问题,乡镇供水实现水费收入131万元,县城供 业富民、开发资源强县’’的工作思路,在国家、省、市主管部门 水190万 、实现收入300万元;二郎庙水库完成投资n46 的 支持下,增添“四气”,争取项目支持大政策,引进水利 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l5kIl1z;水产品总量达440ot;新修和 建设大投入,培育水能资源大产业,加快实施民生水利大工 ; ̄NNN 1.0 ;提前2个月完成2009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 程,实现时间过半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超半,为县域经济社会 水利重点县建设任务;洪口电站加快建设、高坑电站上网发 l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