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辣椒基因组重测序的InDel标记开发及应用

基于辣椒基因组重测序的InDel标记开发及应用

来源:花图问答
中国园艺文摘记录采收日期、产量、结果数,挂牌跟踪记录果实的 2017年第8期 园艺学院/农业部南方蔬菜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 室),郭世荣,杜南山…//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6,(2).-213 219 果柄粗度、果实横径和纵径等生长发育情况,了解秋 冬各阶段价格情况。结果表明,在稀植情况下,以疏 枝不打顶整株处理方式效果较好,同时以l1月15日 Biolog-ECO解析黄瓜连作营养基质中微 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特征 目的:营养基质栽培作为一种有效缓解土壤连作 障碍的栽培方式而被广泛应用,但随着栽培年限增 首次采收至元旦、春节期间各再采收1次,此方式起 到了很好的调节上市期的作用,增效最明显。可见, 通过合理的整株处理和采收时段处理来调节产量高峰 期,使产品在国庆节、元旦、春节三大节日投放市场 以提高温室秋延后辣椒种植效益是可行的。[刊]/胡 奇(江苏省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魏猷刚,甘小 虎…//江苏农业科学.-2016,(1).一182-185 基于辣椒基因组重测序的InDel标记开 发及应用 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进行分子标记开发是一种新 的方法和趋势。该研究基于辣椒全基因组重测序数 据鉴定出的InDel位点,在2号染色体上随机选择 并设计了40个InDel标记,以24份辣椒种质验证其 有效性。结果显示:40个标记可获得扩增产物,其 中具有多态性的标记35个,多态率为87.5%,同时 35个标记可以有效地区分24份辣椒种质的多样性和 特异性。以上结果表明,基于重测序数据开发辣椒 InDel标记切实可行。[刊]/郭广君(江苏省农业科 学院蔬菜研究所/江苏省高效园艺作物遗传改良重 点实验室),孙茜,刘金兵…//江苏农业学报.一 2015,(6).一1400—1406 低氧胁迫对黄瓜幼苗生长和形态结构及 有关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该文旨在研究根际低氧胁迫对黄瓜幼苗生 长、形态解剖结构及有关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耐 低氧性较弱的‘中农6号’黄瓜品种为材料,采用营 养液通N,形成低氧逆境的方法,深入探讨了根际低 氧逆境对黄瓜幼苗生长、形态结构及细胞壁降解、乙 烯合成有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根际低氧胁迫7 d 后,黄瓜幼苗生长受到显著抑制,植株干质量、叶面 积、叶长、根长、根尖数均显著低于通气对照,相对 生长率大幅降低;幼苗叶片组织细胞结构致密度增 大,栅栏组织的相对比例增加;下胚轴部分肿胀,出 现大量皮7LIH不定根,皮层薄壁组织细胞之间相互分 离出现孔隙;根系伸长区皮层出现通气组织。低氧胁 迫初期黄瓜幼苗乙烯生成速率显著提高,乙烯合成酶 活性明显增加;根系和下胚轴中与细胞壁降解有关的 酶活性也显著提高。结论: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 受到抑制,植株形态、解剖结构发生变化,乙烯合成 和细胞壁降解被促进。[刊】/马月花(南京农业大学 加,也会表现出连作障碍现象。目前针对营养基质连 作障碍产生机理的研究相对较少,生产上主要采用更 换营养基质的方式维持生产力,造成大量的资源浪 费。该研究从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方面探索营养基 质连作障碍产生机理,为找到合理修复营养基质的方 法奠定基础。方法:以日光温室黄瓜槽式连作栽培的 营养基质(稻草+土壤+膨化鸡粪)为试材,采用 Biolog—ECO方法计算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 Simpson优势度指数、McIntosh指数及丰富度指数, 进而揭示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采用主成分分析法 探索不同连作茬次营养基质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 特征与规律。结果:黄瓜平均单株产量随着连作茬次 的增加在连作第5茬达到最高值,连作11茬显著低 于第1茬水平。营养基质pH随着黄瓜连作茬次的增 加逐渐降低,连作13茬时显著低于其他茬次。有机 碳、速效氮、磷、钾含量均在连作第5茬的营养基质 中含量达到最高值;连作第1l茬时,速效氮及速效 钾含量显著低于第l茬;有机碳和速效磷含量则在连 作第13茬显著低于第1茬。微生物群落碳代谢主成 分分析结果显示连作7茬以后营养基质中微生物碳源 利用情况与之前各茬次间差异显著。微生物群落多样 性指数结果表明,香农指数、McIntosh指数及丰富 度指数均在连作第5茬达到最大值,香农指数和丰富 度指数在第1 l茬开始显著低于第1茬,McIntosh指 数在第l3茬显著低于l茬。同时,随着连作茬次的 增加,营养基质中微生物对单一碳源L一精氨酸、D一 半乳糖内酯、吐温40、吐温80、丙酮酸甲脂、甲基 D葡萄糖苷、N一乙酰基-D-葡萄胺的代谢活性明 显降低;而对L天冬酰胺酸、2一羟基苯甲酸、4 羟基苯甲酸、腐胺、D甘露醇的代谢活性明显提高。 结论:采用营养基质栽培黄瓜,连作第5茬黄瓜产量 显著高于其他茬次,微生物碳代谢能力、微生物多样 性各项指标及对单一碳源的高利用碳源数均在各茬次 中最高;在连作第lI茬后微生物碳代谢能力显著下 降,微生物多样性水平显著降低,微生物对羧酸类碳 源利用率明显提高,说明偏好羧酸类碳源微生物种群 得到富集,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单一化现象。[刊]/邹 -2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