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农村中小学远教资源运用的现状及对策

农村中小学远教资源运用的现状及对策

来源:花图问答
信息技术教育2010年NO.1 自远教设施落户于广大农村中小学校园,就以其优质 的教学资源、/兀1--  ̄q-的教学理念、科学高效的教育方法和丰富 的文化信.皂、,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它的实施也着实解决了 偏远农村信息闭塞、教学资源匮乏、教育手段落后等实实在 在的问题,缩短了城乡教育差距,推动了农村教育理念的改 变,促进了教育环境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加快了农村基础 教育迈向现代化的步伐。 实施五年多来,农村中小学远教资源的应用现状如何 呢嘴者经过一年多的调研发现,农村远教资源的管理、应 用与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令^堪忧。 一、现状及成因 1设备闲置,才美不外现电。 (1)领导观念落后,不重视。认为这些高科技产品用起 来花里胡骚,太虚,只能装装门面罢了!至于提高教学质量 嘛,还得靠教师的耳提面授地来的实在。再者这么精贵的东 西用坏咋办,学校庙小钱少,哪能修得起!只好宝贝人室,岂 敢经常来用! (2)部分边远或远离村庄的学校,怕设备“弓l狼入室”, 就束之高阁,层层设防,或长期寄放在老百姓家里,备受冷 落,更有甚者,贱卖远教设施,资金挪做它用。 (3)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校舍紧张,设备安装空间狭 小,无法开展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 (4瑚玢学校领导怕教师随便用,影响正常的教学而采 用严格的预约、审批程序,教师们在烦琐的使用程序面前自 然就放弃了使用,人为地拉大了教师和学生与远教设备的 距离,从而导致设备开放性不够。 (5)资金投入不足,损坏的设备没能及时维修,资源应 用配套硬件不能及时的更新换代,老化现象严重。而有些学 校因无法承受过高的电费,拉闸限电,导致设备因钱而无用 武之地。 2专业管理人员的流失和不稳定,严重影响了学校远 教设施的正常运转。 想当初,远教设施落户学校时,各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 都安排和落实了专职远程教育管理^、员。然而仅仅过去了 五年,当初这些“专职”还坚守岗位的亦不足三分之一,其余 的都“流失”了。究其原因:(1)学校领导看轻了管理人员在 远程教育普及、推广和运用中的作用。在工作分配时,远教 管理只占工作量的极 嘲蒂分,致使这些管理人员往往身兼 数职。试想,整天埋头主科教学的他们,哪有时间去维修设 备、下载加工信息、整合和应用等工作?哪有精力去培训教 师、搞好辖区内的“党员培训”和“三农服务”呢?(2)人事调动 频繁,打—枪换—个地方成了各地人事调动的普遍现象,本 来就“才艺’不精的‘ 职”也调离原学校,空岗现象严重。(3) 从被调研的学校来看,远教管理人员的待遇普遍低于主科 教师。不用说是评优村模、调资晋级、职称评聘受影响,就连 关系到教师直接利益的绩效工资也比不过一般教师的水 平,这严重挫伤了管理人员的移1极性,极大地影响了学校远 教设备的正常运转。 3.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不强,热睛不高,应用缺 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目标是资源的应用和整合,而实 现这一目标的主力军是教师。然而,广大的农村中小学教师 对现代教育技术本身就存在着先天不足。各县市虽也对中 小学教师进行过一、二级突击性粗浅技能培训,但因人员 多,时间紧,只能传授一些现代教育技术的皮毛,而这些技 胄旨彳艮难满足日常教学使用的需要,应用起来必然就会底气 不足,怕字当头。再加上在长期封闭落后的教育环境中所形 成的守旧思想和落后观念,面对突人课堂的远教设施,必定 束手无策,运用起来水土不腿产生畏难 睹,缺失了应用的 主动性和积极性,必然会固守传统教学模式而“不思进 取”。 4-丰富的远教资源未能得到全面普遍有效的教学应 用。 (1)由于广大农村教师现代技术能力不足,应用仅局限 于“课堂资源”中教学课件的“媒体资源”应用,很少关注、参 与、使用其它栏目资源。即使使用也是“削足适履”,不能很 好地把资源与教隋、学情有机结合,从而时常出现教师成了 课件播放员、学生成了观众的现象。 (2)资源应用重形式,花拳绣腿装门面。近日笔者有幸 聆听了某校开展的青年教师“远程教育资源应用”公开课。 ・39・ 信息技术教育2010年NO.1 从所听的十多节课来看,讲课教师对远教资源的认识是有 偏差的。课堂教学中有意迎合远教资源的现象是极为严重 的。大多数七课教师把起辅助作用的多媒体看成了优质课 人员进行经常性的系统化的专业技能培养,持证E岗。并成 立县指导维修服务队,通过“上山下乡”常年解决各乡校远 教设蝴中出现的问题(如下载卫星信息的调试、IP资源 的际志和公开课、示范课的专利,把制作精美的课件当作决 系统常见问题、计算机常见放障的处理等等)o各县乡人事 胜课堂、战胜对手的‘‘法宝”。其中有—位老师在讲授《罗布 部门要确保远教管理^、员的相对稳定,力争做到专职专用。 泊,消失的仙湖>—文时,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不着边际 地插赦了四十多个视 砰呦浸。授课内容看 c充实了,课堂 确实热闹了,而学生却在高音响、强色彩、多交互的冲击下。 根本无暇顾及讲授内容,也:毛I: 蜥必要的思维活动。教 各校还要积极完善评价机制,提高远教管理人员的地位和 落实好相关待遇,改善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并在 待遇。各校要继续加大对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远 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而另外—些教师为了这堂“远程教 育资源应用 ,提前一两周就忙了个不亦乐乎,找资 料,编教案,衬澡件。先不说这些公开课自勺;2 果,单从课程资 源的应用与整合的角度来说,辅助真成了累赘,而耳更坏的 后果是由于教师把主要精力耗费在课件制作上,哪有心思 去抓平日的教学工作?在课件斛作时哪有时间去发掘教材, 研究学生?这样呕心沥血培植的无本之木,怎能在课堂这片 沃土E开出绚烂的花朵?久而久之,学校怎敢再开展这样的 活动,教师怎能不产生“与其使用,不如不用”的思想? 导致远教资源“吃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的原因, 除以上四种之外,还有课程资源时效性不强、资源与教材不 配套等问题。 二、对策 l转变领导观念,提高认识,是保障农村远教设备正常 运转的关键。 远程教育工程不仅仅给学校带来信息化的设备和科学 的教育资源,还将对农村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式、 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甚至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机制等产生 深远的影响及变革。而能否达到这—作用,我们农村广大中 小学校长的思想认识是否到位是关键。因此,希望各县市应 把转变校长的思想,培植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理念放在首 位来抓。可通过举办现代信息技术±削IJ班、研讨会等活动, 采取走出去,谓进来等形式,提高校长现代信息教育水平。 并通过观摩公开课、示范课等活动,使他们身临其境感受远 教资源对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所带来‘铆暗花明又_丰寸”的 巨大影响。还可在校长们中开展远教资源应用“一人—课” 等评教演讲活动,使他们在使用中体验远教资源在课堂教 学中所展示的无穷魅力,从而变“怕”为“爱”,心甘情愿地去 投入精力、人力、财力,加快校园现代信息化环境建设和资 源开发应用的步伐,使远教资源真正为农村教育教学发挥 靖的作用。 2加强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和稳定工作,是远教资源 应用进^快车道的有力保证。 各县远程教育工程指导站,应在对全县远教管理^员 进行摸底的基础E,建立详细的管理人员数据库。并制定由 长期培养和提高计划,分层分片分期对各乡镇中小学管理 ・40・ 教资源的应用载体及环境建设,为管理^员施展才华搭建 良好的平台,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满腔的热 情为全校师生提供丰富、优质、便捷的教育资源,使他们真 正成为远教资源的管理者、师生应用的引导者以及远教资 源的整合与开发者。 3加强培 II力度,努力提高广大农村教师应用远教资源 能力,是保障远教资源高效运转的前提所在。 远教资源的价值在于应用,而应用的主体是教师。要让 教师“想用”、“爱用”,笔者认为:(I)各校应从“人本”管理出 发,重新审视、修改已有的远程教育备呒晓蒯度,减少“预 约”、“审批”等繁琐程序,敞开大门,缩短教师与远教资源的 距离。(2 萨进夸,浓氛围。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板报 语等 形式,大力营造应用远教设施的浓厚气氛,并通过校会,教 研组会等进行现代化教育及信息技术教育,让广大教师能 充分认识远教资源对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缩短城乡教育差 距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他们 “爱远教、用远教”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深入 开展全员培训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3)抓培训, 促提高。各校要建立符合校情师情的远程教育k ̄rilIl工作长 效机制,认真扎实地开展“强塔基,壮塔身。亮塔顶”的培训 提高工作。抓好“五落实”(即人员、计划、时间、教学内容和 考核),并采用多种形式(如学习经验交流,远课教资源应用 技能大赛活动,课件制 和论文评选活动。应用远教资源公 开课和竞赛课以及远程资源与各学科整合案例征集活动 等),扎扎实实、一步—个脚印地搞好全体教师的技能普及、 提高工作。在此基础上,要加强过程管理,层层把关,严格考 核过关发证工作。(4)重开发,谋发展。各校要组建一支对现 有资源进行整合开发研究小组,结合本校实际,研究、整合 和开发出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应用体系。更好地 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服务。(5 朔制,保高效。各县应把远 程教育工程纳入到一年一度对学校工作的考核之中,定期 不定期地对各校应用情况进行检查,量化打分,严格执行奖 惩制度,对实施不力的,要限期整改,促进学校应用工作进 入良性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各校也应建立考评机制,并把考 核结果与教师的评优树模等相挂钩,增强教师应用的主动 性和积极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