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构建遍及全国农村的远程教育网络,使农村中小学初步形成信息化的环境,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从2003年12月开始,到现在工程实施一年多来,试点工程建设任务已基本结束,资源建设和教育教学应用初见成效,已让优质资源产生效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这项工程对农村中小学而言,还是全新的概念,教师应用水平还不高,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教育资源应用和
管理等方面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待改进之处。
关键词: 远程教育 教学创新 信息技术 多媒体
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背景
2003年9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争取用5年左右时间,使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农村小学基本具备卫星教学收视点,农村小学教学点具备教学光盘播放设施和成套教学光盘”。这一试点工程由教育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共同负责实施。经国务院同意,按照“总体规划、先行试点、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原则,从2003年12月开始至今,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共同实施了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示范项目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安徽省从2005年起, 15个试点县将全面启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2007年,现代远程教育将基本覆盖我国所有农村中小学校园,生活在农村孩子,将和城里孩子一样踏上信息高速公路,享受优质教学资源,共同成长进步。
二、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工程简介及实施成效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构建遍及全国农村的远程教育网络,使农村中小学初步形成信息化的环境,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
与效益。“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模式,逐步推进”是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适应农村实际,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选择了三种基本模式,其目标是使农村所有初中都具备计算机教室,所有小学都具备数字卫星教学收视设备,所有教学点都具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下面简单介绍三种基本模式:
模式一:建立教学光盘播放点,每套包括一台电视机、一台DVD机和一套教学光盘。配备对象主要是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确需保留的教学点。
模式二:建立卫星教学收视点,每套装置包括一套卫星接收系统,一台计算机及其相应的外设,以及电视机、DVD机和成套的教学光盘。通过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快速大量接收优质教育资源,并同时具有教学光盘播放点的功能。配备对象为乡中心小学和村完小。
模式三:建立计算机教室,每套装置主要由卫星教学收视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和联网的计算机教室系统构成。该模式主要针对农村乡镇初中。乡镇初中计算机教室可以发挥多种功能,利用计算机教室学生可以学习信息技术,可以上网浏览信息,接收卫星数据广播,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教室对教师进行培训,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一年多来,试点工作在西部12个省(市、区)、中部6个省、山东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选择了2至3个人口适中,有一定工作基础,具备相应条件的地(市)级行政区域,相对集中连片开展。通过一年的工程建设,目前共建成20594个教学光盘播放点、49598个卫星教学接收点、6934个计算机教室。覆盖西部各省(市、区)25%左右的农村中小学、中部6省21%左右的农村中小学。覆盖西部试点省925万名中小学生,学生覆盖率为27%;中部试点省644万名中小学生,学生覆盖率为21%。
三、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中不可忽视的一些问题
试点工程一年多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育部、各级部门在教师培训、资源建设、教学应用上作了大量的工作,农村中小学将三种模式应用于教育教学,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初步形成了一些适合当地及本校实际的教学方法,但在部分学校乃至部分地区,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及需改进之处,本人有幸参加2004年安徽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程骨干教师培训,接触许多地
区计算机教师,通过和他们交流和沟通,结合本人实践,发现许多学校在利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归纳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观念及行为的误区
校领导:认为是一种负担,因为进入试点的每一所学校,无论采用何种模式,都要投入一些配套资金。比如配备一些课桌椅,添置防火、防盗、防雷设施等。另外派人进行管理也要投入经费,在农村学校资金不宽裕情况下,学校领导谈远程教育色变,有些学校对这些资源管理不当或疏于管理,甚至将学校配备的卫星接收机等设备一把铁锁锁起来睡大觉,等上面来检查时象征性地用用。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这项工程将来给教师和学生带来的收益。
教师:认为这项远教工程真正实施产生效益还有很长过程,利用多媒体上课是一种花架子,准备一节课要花很多时间,所以只在一些公开课和观摩课上使用,平时对学生用处不大。一些老教师认为:“我都教了几十年书了,学生成绩也很好,现在学习计算机进行教学太难了。”甚至怕电脑影响学生们学习,他们对计算机有恐惧感和神秘感。
2、教师应用能力欠缺 由于身处农村,经济条件的制约,使很多教师没有机会接触电脑,甚至一些偏远地区教师从未见过电脑,让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教师、学生和家长望“网”却步,影响了城域教育网的使用效率。
3、教学资源浪费、教学应用效果不明显
目前,试点的所有中学都具有卫星接收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有的学校开通了因特网,有的县教育局还给每个中小学配备了中央电教馆资源库,教学资源可谓非常丰富,但由于教师的应用水平和学校激励机制不完备,这些资源没有有效地利用,没有很好地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整合,教学效果不明显。
4、管理松懈,教学应用不够
现在试点的绝大多数学校的硬件设施早已齐备,但在实际应用还很不够。许多学校还在“等”,等所有学校普遍应用时才真正想起来用,虽然有的学校迫于上级主管部门的压力,制定一些规章制度,但几乎没有落实,比如有的学校虽然成立一些集体备课组,电子备课室,但形同虚设,没有发挥作用,电子备课室甚而成了游戏室,棋牌室。
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中问题解决
1、领导抓,抓领导,落实责任。
科学文化和人类文明是不断发展进步的,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吸收最新科技成果,更新补充教学内容。在教育中应用信息与通讯技术是一件新生事物,既没有现成的经验,又缺乏足够的教学参考资料。要发展应用与研究,教师是关键,学校领导更是关键的关键。
比如各地县区可以举办教育行政干部计算机培训班,让学校主要行政领导学习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消除他们对计算机的神秘感,,帮助教育行政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掌握多媒体技术,提高对信息化教育的认识,学会上网和电子邮件操作,能够运用网络进行学校管理。提高他们对计算机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发展计算机教育的紧迫感。实行“一把手工程”:即领导抓,抓领导,让他们认识到用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不是花架子,而是对一个学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打造一支强有力教师队伍。
计算机、互联网、卫星收视系统、多媒体对农村绝大数中小学教师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陌生而神秘,做好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应用水平,可以说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最关键环节,针对农村教学点、农村小学、农村初中的不同需要,采用骨干培训与全员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日常学习实践相结合等培训方式,全面提高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鼓励教师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在三种模式下提高教育质量的办法。
(1)计算机专职教师培训
培训要求:统一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把握范围、进度及教材教法,巩固专业技术,具备相当的硬件和软件维护工作,能独立安装卫星设备和调试计算机数据接收系统,能够培训学校的其他教师,能不断学习新技术和新软件,提高教学效率,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活动,采集和整理网上信息,学会网络管理。
我有幸参加安徽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程骨干教师培训班(芜湖点)学习,在市电教馆精心组织安排下,上述要求几乎能达到,但毕竟还有许多学校计算机教师未参加,对他们也要进行一定的培训。
培训内容: Win XP操作系统、 Office 办公系统、网页制作 , 信息的采集、分类与整理,多媒体制作,硬件的维护,卫星接收信息等。
(2)骨干培训
培训对象:教育学会创新小组、各学科专题组人员,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
培训要求: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有较大影响的教书育人专家,造就一支符合时代要求、能发挥教学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培训对象必须学会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善于运用现代化手段为教学、教研、教科研服务。
培训内容:多媒体技术运用、多媒体制作、网络技术、Office 办公系统。
( 3 )教师培训 培训要求: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培训内容: 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XP 、 Office 、计算机网络初步知识; Internet 的操作与使用;电子邮件的制作与收发送、如何提取资源库内容等。
以45岁为界线,45岁以上的,要求懂得操作就行了;45岁以下的必须会制作课件,不管哪种培训,最重要是要求教师能将知识用到课堂上,充分认识教师在办学中主体地位,使广大教师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和应用优质教育资源实施教学的理论与方法,形成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将优秀教学资源应用于教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3、切实落实“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的要求。 努力实现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同样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和高质量的教育,充分认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远程教育资源优势,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扩大学生视野、增加学习过程的交互、强化学习评价与反馈,促进学生认知水平提高、基本技能培养,促进学生正确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比如我们可以将物理、化学中农村中小学现有条件无法做成的实验通过多媒体展示,化微观为直观,化抽象为具体,提高教学效果。
4、以点带面,积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现在试点学校的各个中小学几乎都上了互联网,比如安徽省芜湖县、繁昌县等地区,在县教育局统一组织下上了宽带和光纤,这样可以要求每个学校建立本校的网站,让不同学校乃到不同的地区实现资源共享,各地要抓好一批三种模式应用的先进地区和学校,总结经验,
以点带面。注重开展经验交流,重视先进经验的总结与推广,全面带动三种模式的普及应用。
各县区可以组建教育信息网,以服务于教学、科学研究、教育管理为中心的区域网络,实现区域教育资源高度共享,及时、准确、可靠地收集、处理、存储、传输各学校的教学、科研、教育管理、人事信息,并且不断加强网络建设,加强应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集成、交互、共享等特点来改革课堂教育的研究工作,真正达到通过应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增大教学容量、缩短教学课时、提高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通过自己探索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积极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推动教学方式的变革。
中小学远程教育具有诸多特性。首先是创造性。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必须按照课本将知识讲授给学生,使得教师创造性发挥的余地很小或无从发挥。多媒体网络教学能使教师获得创造的自由,更能体验创造的乐趣。其次是整合性。远程教育强调知识信息资源的多元化,在远程教育中要求学生能够对已有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组合和整理。再次是合作性。包括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合作。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使教师和学生能在远程教育的实践中不断成长。
优质远程教育资源是实现远程教育工程目标的根本保障。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创造条件,让学生平等感受、体验、享用远程教育资源。根据教育教学进度,安排教师每周针对教学需要,认真查阅和分析远程教育资源,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选择资源用于教学,促进师生互动,推动教学方式的变革,结合卫星资源,开展校本培训与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6、建立和健全三种模式应用的检查与评估制度。 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把三种模式的应用常规化,让广大教师充分使用设备和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各学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将参加培训和应用现代远程教育开展教学活动的情况纳入教师的年终考核、职称评定等体系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检查与评估工作。
7、抓好管理制度建设,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要把实施远程教育纳入学校发展计划。学校领导要以身作则,带头应用;要完善设备和资源登记、使用制度,数字资源接收、使用、
存贮和共享制度;明确专人负责设备和资源的保管和维护,合理安排设备和资源使用的时间表、做好使用记录,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努力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比如:可以在县级设立维修小组,与设备供应商和工程集成商合作维护,由县电教馆负责设备维护工作,这样可以解决维修响应慢的问题,又部分解决一些学校在资源运用上遇到的经费困难。要把远程教育设备放在教学场所,充分发挥设备使用效益。采取切实措施防尘、防潮、防火、防盗、防雷击。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程一年多的实践证明,三种模式基本适应我国农村中小学实际。工程的实施把优质教育资源送到了农村,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初步形成了一些适合当地学校实际的教学方法。虽然,这项“民心工程”在应用初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待改进之处,但这些困难和问题是暂时的,要想让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腾飞,必须给它同时插上这两只翅膀,一只翅膀飞不起来,两只才能腾飞。这两支翅膀就是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这是中国信息化教育发展之路,也是深入发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中国之路。走这条路,我们才可以找到真正地把互联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同教学结合起来的好办法,真正地实现“天、地、人”三网合一,使中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得到全面的、协调的、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尧学.现代远程教育:挑战不容回避[ J . 中国教育报,2004-11-5
[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面推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应用的指导意见》教基厅[2005]5号
[3]曾祥翊等. 我国中小学网络教育教学的现状、问题、对策及其发展趋势[ J ]. 电化教育研究. 2004 , (9-11)
[4]《现代教育技术基础》 (浙江大学出版社 沈亚强 蔡铁权等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