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学年度工作总结
2009学年,在院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学生工作部(处)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十七大及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帮学生成才、助学生成功”的学生工作理念,进一步完善新形势下科学规范的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体系,不断推进学生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民主化,切实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构建和谐校园,为学院改革、发展、稳定做出新的贡献。
一、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1.按照上级文件和学院统一布署,组织全院学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充分地做好教育动员工作,提高全体学生对学习实践活动的思想认识,营造学习实践活动的良好氛围。加强对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健全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学习骨干网络,制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落实方案及具体工作安排,在全院学生中掀起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高潮。
2.在全院学生党员中开展了“听取一场报告、参加一次知识竞赛、提一条建议、参加一次征文活动、做一件实事”的“五个一”活动。
3.开展“百名学生党员辐射引领”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学生群体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每一名学生党员负责一个公寓楼层、带动一个班级,带动和影响所在范围内的入党积极分子,制订计划开展活动,进一步促进“思想教育进公寓”和我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政治教育工作成效。
4.在退伍复学士兵中开展了“争当优秀学生干部、技能标兵、军训先进个人、内务整理模范、创业先锋、入党积极分子”的“六争当”活动,增强大学生国防意识。
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十六号文件精神,强化校风学风建设 本学年,学生工作处以学风建设为根本,以学生思想教育为抓手,以形势政策教育、六个文明建设、新生入学教育、主题教育、学生自治组织和评优评先等六项工作为主要载体,扎实推进校风、学风建设。
1.全面加强形势政策教育。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以及学生的思想实际,围绕国庆六十周年、澳门回归十周年等重大事件,在学生中加强形势政策教育,深入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国庆期间,在学生宿舍悬挂国旗,组织留校学生观看了国庆阅兵式。
2.深入开展“六个文明”建设活动。3月份学生工作处牵头开展了“基础文明养成教育月”系列活动,以“文明教室、文明宿舍、文明餐厅、文明班级、文明校园、文明网络”六个文明创建为主,立足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对学生的正面教育和引导,鼓励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自觉维护校园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珍惜同学友谊,讲文明,重礼仪,守诚信,积极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的行为习惯,将“文明”内化到每位学生的自身素质中、行为举止上。以“师风带学风”为纽带,开展了“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活动,共评选了16名“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文明教室、文明宿舍建设成效突出,教室优秀率达到70%以上,“星级宿舍”参评宿舍达2000余间,增强了广大学生严格遵守校规校纪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自觉性,进一步优化了校风、学风。
3.认真做好2009级新生入学教育工作。2009级新生报到正值防甲非常时期,为了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学生工作处认真组织开展2009级新生入学教育活动。对新生进行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爱校教育、诚实守信教育、校史校情教育、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对新生进行以校纪校规、法制安全、心理健康为主的养成教育,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对新生进行以专业思想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业发展规划教育为主的发展规划教育,帮助新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成才观,使新生从入学始就能步入科学的发展轨道。教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系院、各相关部门精心组织,广泛发动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共同参与对新生的入学教育,确保了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4.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有声有色。开展女生专题教育系列活动,内容覆盖了女性权益维护、心理健康、人际(异性)交往、生理卫生等方面。通过女生教育活动更加有助于我院女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情观,正确看待青春期生理、心理的变化,理性地与异性交往。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和感恩教育,培养以德立身、明礼诚信的新时代大学生,以“怀感恩之心,做诚信的人”主题,开展“感恩诚信”主题教育活动,内容包括“助学政策,助我成才”征文,“牵手同学、共同进步”演讲比赛等,加强了学生个人修养,提高了学生思想道德水准。
5.充分发挥学生自治组织、网络、报刊主阵地作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本学年,学生自律委员会在学生工作处的指导下,秉承“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以教育为目的,以管理为手段,以服务为形式,充分发挥了其作为学生自治组织的作用。本学年共以国防教育、防治甲流、纪念国庆六十周年为主题刊发了3期专栏图片思想教育,取得了良好教育。
6.认真开展评优评先工作,召开优秀学生表彰大会。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导、示范和辐射作用,共评选省先进班集体5个,省级三好学生、优干15名,市级先进学生集体5个,市级三好学生、优干40名,学院标兵66名,院级先进学生集体52个,优秀学生干部401名,三好学生624名。积极做好2009年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院优秀学生奖学
金的评选工作。2008—2009学年度共评出国家奖学金获得者13名,国家励志奖学金442名, 国家助学金2277名,学院优秀学生奖学金1655名,通过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促进了学风建设。
三、规范管理,完善机制,全面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 本学年,学生工作处根据上级的有关要求和形势发展的需要,重新修订了宿舍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明确要求,规范管理,认真做好学生违纪处理与教育工作。收到了良好成效。
1.做好违纪学生处理与教育工作。本学年学生违纪处分率0.31 %,比上学年大为下降。在处理违纪学生的过程中,能够做到严格按规操作,并及时与系(院)沟通,了解掌握违纪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违纪学生的教育与引导工作。
2.高质量通过省“文明宿舍”创建工作。本学年宿舍管理的主体由后服集团变更为学生工作处,为了进一步做好学生宿舍管理,成立了宿舍管理科。出台了一系列的学生宿舍管理规定,规范了宿舍管理,大力加强了对学生宿舍的“美化、亮化、净化”建设,全力做好省文明宿舍创建的材料准备工作,确保了学院以高分获得了省文明宿舍。
3.进一步加强落实学工队伍夜间值班制度。要求各系院值班人员纪律严明,坚守岗位,同时要求值班人员深入学生生活区及教学区巡视,检查学风及安全稳定情况,督促学生勤奋学习、正常作息,并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方方面面的情况和意见,便于及时解决问题,消除隐患,有预见性地开展工作。
4.畅通信息渠道,切实关心和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及时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多次召开学生思想状况座谈会和学生代表座谈会,倾听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并将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向学校有关部门进行信息反馈,千方百计予以解决。本学年我们就学生比较关注的餐饮、热水、宿舍网等问题经
过多方沟通,最终给予了圆满解决。
5.加强假期安全教育,全力抓好学生安全稳定工作。“五一”“十一”、寒暑假前学工处都召开学生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假期安全工作。假后对学生返校情况进行及时统计,强调学生的安全管理,加强检查和督促力度,确保学生安全离校,安全返校。普及安全自救知识,进一步增强我校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自防自救的能力。
6.开展“百花讲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本学年邀请张志祥教授、朱光明教授、陆丽萍高级培训师等校内外专家,每周开展科技、人文、法制讲座,拓展学生知识面,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至十二月底累计举办“百花讲坛”讲座15期,拍摄专题片一部,宣传折页一份,讲座光盘资料10份,照片200余张,受教育学生2000余人次。
7.在2009届毕业生返校期间,为毕业生提供电子海报、毕业生指南,召开优秀毕业生座谈会,为毕业学生干部免费赠送纪念光盘,为毕业生提供一站式服务,确保了全体毕业生安全、文明、顺利离校。
8.组织了240名学生参加成分献血;为商务外语系王春连、经济贸易学院张丹丹等4名同学申请无锡市红十字青少年大病医疗救助6万余元;按照无锡市红十字会的万人捐活动要求,积极在全院发起倡议,通过在职职工捐出一日收入,广大红十字会员交一次特殊会费和街头劝募等多种形式,共募捐现金81757.34元。
四、大力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精心打造“作风正、业务精、能力强、效率高”的高素质学生工作队伍
1.修订辅导员、班主任考核评价指标,进一步明确辅导员、班主任工作职责与具体标准,强化工作责任。加强对辅导员的针对性培训,完善培训机制,组织辅导员职业规划专业化培训,提升辅导员指导、辅导学生的专业化水平。
2.组织好学年度“十佳辅导员”评选,通过述职、答辩等形式,评选出一批优秀的辅导员典型,通过“十佳辅导员”达到典型示范的作用。
3.完善“辅导员导师制”,充分发挥辅导员导师和“导师组”的作用,以老带新,通过对如何处理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具体问题的指导,促进辅导员能力提升。
4.加强班主任聘任、管理、培训、考核,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学生思想教育、行为引导、学业指导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5月份组织全校班主任参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专家讲座,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评选学年度“优秀班主任”。
5.涌现出一批先进个人和优秀成果。张名艳等8位同志被省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研究会评为“优秀辅导员”。《坚持开展创业教育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大学生创业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获江苏省高校学生管理委员会09年度优秀成果二等奖。朱璋龙老师论文被省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研究会被为08年度优秀论文一等奖,施勇、刘晓军老师论文被省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研究会被为08年度优秀论文三等奖。
6.坚持组织辅导员开展沙龙,探讨学生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为辅导员提供交流工作心得的机会。本学年组织辅导员沙龙八期,同时做好辅导员沙龙图像和音像资料的采集和保存工作。做好20名辅导员外出培训工作,组织2名辅导员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辅导员岗前培训,派遣6名辅导员参加劳动部举办的职业素能拓展培训。邀请于晓琪、秦润新等专家对辅导员进行专题培训4场。
7.成功举办了第五届学生工作论坛。邀请了南昌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高美才做了主题讲座。评选表彰了2009年学生工作研究优秀成果21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0项;学生工作创新优秀成果8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2项。
五、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促进和谐校园
认真贯彻国家的资助政策,始终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把引导学生与服务学生相结合,既教育人又引导人,既关心人又帮助人,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本学年将经济资助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帮助了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有力推动了和谐校园建设。
1.规范实施经济困难学生建档工作,为学生资助工作提供基础性保障。2009年,我院共有2235名学生建立了经济困难档案。
2.系统推进扶贫励志工程。制作了国家奖学金获奖者风采展;召开学生座谈会3次;对各系(院)负责资助工作辅导员进行了生源地贷款的专题培训,累计为4527名家庭困难学生发放伙食补贴54.54万元。
3.继续规范学生勤工助学工作,积极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2009年,共安排300余名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累计发放酬金近30万元。
4.积极扩展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功能,为经济困难新生提供全方位服务。为了让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顺利入学,学工处对申请开通“绿色通道”的新生认真考察,严格程序,并及时建档,有序高效地为学生开通“绿色通道”,完成注册。学院通过绿色通道入学的2009级新生一共400名。本学年共为788名学生办理了生源地助学贷款,总金额达381.22万元。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实现。
5.开展向贫困学子冬季送温暖活动。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学生工作处牵头开展了2009学年度向贫困学子冬季送温暖活动,为学生购置过冬棉被70床;为困难学生发放“爱心过冬饭卡”10张;为经济困难学生免费发放抗感冒冲剂、消炎药品等100盒;为即将寒假返乡的12名困难学生准备了车票补贴;为8名困难学生提供求职路费补助,以解其燃眉之急;开展“心理援助计划”,为困难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将温暖和力量真正送到困难学生的心坎上,使他们
能够安心学习。
六、创新理念,完善机制,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本学年,学生工作处以构建和实施心理健康安全监护体系工作为主线,在狠抓工作落实上下功夫,在全员覆盖上下功夫,在完善工作机制上下功夫,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宣传舆论环境和工作机制支持,增强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1.举办了专题心理健康讲座。本学年共举办讲座8场、内容涉及“创业挫折心理”、“大学生恋爱心理与性心理”、“与女大学生的心灵对话”、“大学生如何培养自身的意志力”、“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辅导员、班主任必备的心理辅导技巧”、“让心理关爱与学生同行”等。
2.开展了快乐成长——意志力训练第二营团体辅导。我院男女生比例相差较大,女生占全院学生的70%,针对女生多这一特点,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女生系列教育活动;再针对独生子女自我管理能力偏弱,开展了快乐成长——意志力训练第二营团体辅导,接受团体心理辅导的学生总人数达到200余人次,收效显著。
3.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加大心理健康的宣传力度。通过心理讲座、心理健康报——《心桥月芽报》(目前已办44期),每期分送到学生宿舍,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和好评。张贴海报,心理橱窗,校园心理午茶广播(每周三下午),校园心理剧汇报演出,心理知识有奖征文,心理漫画,心理网站等。
4.拓宽了心理咨询的方式。有个别面询、电话咨询,网上咨询、面对面咨询、信箱留言咨询等。本学年个别咨询接待来访学生100人次,共接听电话40余人次,网上咨询11例,每次做好咨询记录,作为原始资料保存,为建立心理危机预警系统数据库和学生心理档案提供基础性资料。举办就业创业专场面对面咨询。
5.参加多层次培训,提升工作专业化水平。派4名学生工作人
员参加了全国第二届大学生研究学术论坛“关爱生命 阳光成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暨2009年江西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江西省心研会09”年会,聆听许多专家的专题学术报告。组织10人参加了苏州大学举办的团体辅导在班级活动中的运用”理论与实务培训。参加了江苏省教育厅主办的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暨省级示范中心建设工作会议,听取了省教育厅胡金波副厅长作了报告,16所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校代表作了交流发言,通过学习领会了会议精神,提升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七、扎实做好人武工作,顺利完成征兵任务,国防教育工作有声有色
本学年人武工作在上级人武部的正确指导和学院党委的高度重视下,我部坚持以军委新时期战略方针和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指示为指引,较好地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学院被惠山区评为“2008年度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1.大力加强国防教育。9月份,尽管2009级新生军训工作因H1N1甲流防控形势严峻而延期,但我部结合 2009年冬季征兵工作,组织开展了“国防教育月”活动,系列活动包括国防教育图片展、国防教育知识讲座、革命经典影片教育等内容。通过“国防教育月”系列活动开展,激发了我院广大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强化了国防观念,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向心力,提高了学生履行国防义务的自觉性。
2.做好应届毕业生“应届毕业生预征对象登记”和“应届毕业生入伍补偿学费代偿国家助学贷款登记”工作,从7月份至12月份为2009年应届毕业生做好预征登记和学费补偿代偿登记工作,累计登记35人。
3.圆满完成2009年冬季征兵任务。十月中旬,提前在校园内通过横幅标语进行宣传,举办征兵咨询现场会,累计接受102名学生报名,并认真组织做好学生体检、政审工作。今年顺利完成了上级下达我院的冬季征兵任务(征集12名男兵、1名女兵的)。
2009年冬季征兵学院共有31名学生入伍,其中从学院入伍的学生13名,从生源地入伍学生18名。同时认真做好入伍学生课程考核与学籍保留等后续工作,顺利完成上级兵役征集指标,圆满完成冬季征兵工作。
4.做好退伍学生复学安置工作。十二月份,2007年冬季入伍的7名学生相继回校报到,认真做好退伍学生的学籍恢复和优抚安置工作,确保退伍复学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5.进一步加强军事理论课建设。不断的探索适合高职院校的军事理论教学之路。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努力推进军理课教学改革,正常开展教研活动,丰富教学内容,强调军理教学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改善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直观式、互动式教学。军事理论教室袁党明荣获全国军事理论课竞赛二等奖,江苏省军事理论课竞赛一等奖(全省第一名)。
八、2010年工作思路
1.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建立辅导员队伍绩效考核体系,制订政策、创造条件,鼓励辅导员参加职业资格认证,理顺辅导员队伍职业发展途径,积极鼓励辅导员继续深造,攻读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硕士学位,在学习中提升理论水平,着力培养学生工作队伍的业务骨干和教育专家,提升辅导员队伍的能力,促进辅导员队伍的可持续性发展。
2.着手建立校风、学风建设长效机制。进一步扎实开展学风建设月活动,继续深入开展“六个文明”创建主题活动,以“省文明宿舍”高分达优为契机,积极做好“省文明宿舍示范校”的各项工作,着力推进校园各项文明风尚建设,提高学生文明素质。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和督查,落实考勤责任制,使学生学习由他律变为自律。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全面发展。
3.加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力度。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改善工作条件,力争成为第二批省级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示范性建设单位。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的培训力度,使更多的辅导员、
班主任成为专业咨询辅导人员。开展系列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辅导活动及心理学知识讲座。开展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月”系列活动。
4.进一步完善学生管理与服务体系与机制。继续推行“以服务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建立与完善大学生全方位、“一站式”服务体系,继续探索“立体式”学生资助体系,广开绿色通道,多渠道开辟勤工助学岗位,在贫困生中深入开展“励志成才”教育活动,挖掘特困生自强自立典型。
5.大力开展学生主题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主题教育活动做精做深,建立品牌教育活动。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形势政策和国情教育。继续加强学生劳动教育,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观念。
6.以“百花讲坛”为平台,积淀商院文化、打造品牌文化。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开展学术讲座,使学生采百花之蜜,集众家之长,明体达用,学行合一。拓展学生知识视野、促进学风建设,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热爱,感受思想和表达的快乐,养成不断学习和研究问题的兴趣。
7.大力开展学生专题研讨会。着力推进大学生科学、人文素质教育,形成品牌与特色。以学生专题研讨会为载体,培养和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实战中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一○年一月十八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