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桑树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长江三角洲,那里长满了桑树,我爱家乡的桑树。
春雨如丝,泡开了鲜艳的桃花,醉饮了绿色的垂柳,也惊醒了梦中的桑树。一片片桑叶长出来了,小小的,嫩黄嫩黄的。只要捎不注意,那些在微风中绍手的已经是长大了的叶子。顺着“沙沙沙”的声音走进屋子,你会瞧见,那一条条白胖胖的蚕儿在一片片桑叶上吃得正欢呢!
桑叶长多了,渐渐地树上就挂满了桑椹。我和小伙伴们拾完麦穗,长溜到桑树下,几个人使劲一摇树,那熟透了的桑椹遍“扑啦啦”撒满一地,一个个红得发紫。拣一个放在嘴里,细腻而柔软,那滋味就甭提了。甜的叫人心醉。没有熟透的桑椹是不会掉下来的。有时,我们等急了,会爬上树去摘了吃。那桑椹又酸又甜,多吃几个,就觉得牙齿又酸又软,连豆腐也咬不动了,两眼也被酸的眯成一条线,只好无可奈何地望着满树尚未透紫的红桑椹了。
家乡的大伯、大叔爱用桑木扁担,他们常为自己有一两件桑木家具和农具而感到自豪。
我爱家乡,我爱家乡的山山水水,我更爱家乡的桑树。
1、作者从 、 和 三个方面写桑树。其中 和 是详写。
2、用波浪线画出两个拟人句。用横线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1
3、“只好无可奈何地望着满树红中透紫的桑葚了。”这句话形象地刻画了“我们” 的心理。
4、作者主要抓住了 和 来描述熟透了与未熟透的桑葚,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叙述,熟透了的桑葚 ,未熟透的桑葚则 。
5、桑树的作用是:桑葚可以 ,桑木可以用来制作 和
。
6、从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中,找出两个错字改正过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流年
十多年前移居加拿大的朋友寄来一张照片,背景是着了火似的枫树林。照片之外还有信,讲了许多旧事,感慨说,我们都老了。
谁说不是呢,岁月催人老。甚至在生命终结之后,衰老的进程仍然不肯停止。
曾经有朋友去杭州旅行,问我要不要买点什么土特产,我说,给我带两片西湖的红叶吧,他再来看我的时候,果然郑重递给我一个包裹说:“给你的礼物。”打开来看,正是两片红叶。记得我是把它们夹在当时读着的一本英文诗里的,回想起来,转眼就是20年。
把书再找出来,两片叶子还在,一片三裂,一片五裂,可是全不是记忆中的样子,鲜枣子的红色变成了深棕,水分丧失无存,深怕一捏就会碎,也许可以比喻着形同槁木心如
2
死灰的南郭子綦的手。在它们默默老去的时候,西湖岸边两棵原来属于它们的树,添了20个年轮,应该长得更高更大,而且年年长出新叶,无穷无尽地循环。
赠叶的朋友,今天未必还记得有这么一回事了。( )已经没有生命,( )完全失去旧日的风采,也许就应该把它们埋葬,让尘归尘,土归土,( )想到它们辞枝坠地,被一个人捡起包好,山长水远地带去一个陌生的地方,送给另一个人,又被珍重放进一本诗集里,这样一段经历,未尝不是个美丽的故事,里面除了温柔的信息之外,可能还隐藏着某种哲理。
我用信封把它们小心装好,仍旧夹在诗集里,砸在两手14行诗之间。那是最适合它们安身的地方。
1、给加黑的字注音:
郑重( ) 珍重( ) 隐藏( )
循环( ) 陌生( ) 转眼( )
2、给文中括号处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并用关联词造句
(1)如果……就……:
(2)既然……又……:
(3)即使……也……:
3
3、按课文内容填空。
这两片红叶来自( )边的枫树上,作者已经收藏了(
)年。一直将它们夹在一本( ),最后仍旧用信封放好,夹在了两首( )中间。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