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技术论坛 2015年8月・223・ 建筑墙体裂缝防治施工技术的探讨 赵欣 张宇 1身份证号码:41 07021984031 31 018河南省新乡市45 3000; 2.身份证号码:410703198012211 01 7河南省新乡市45 3000 摘要:墙体裂缝是常见的房屋质量问题之一,墙体裂缝的出现,不仅影响房屋建筑美观,也不利于房屋建筑的功能,而且还 会形成各种问题和隐患,影响房屋建筑整体施工和质量,引发建筑纠纷。为此,本文主要对建筑墙体裂缝类型、产生原因及防治 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墙体裂缝;防治技术;原因;类型 中图分类号:TU7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586(2015)36—0223.01 1建筑墙体裂缝类型 1.1斜向裂缝。目前绝大多数的新建房屋多为平顶建筑, 这类建筑中的墙体裂缝大部分集中在建筑物顶层纵墙的两端 (一般在1~2开间的范围内),严重者会发展至房屋两端 1/3纵长范围内,且沿建筑物两端大、中间小。特别是在建筑 物较长而未设置伸缩缝时,顶层端跨内纵墙会出现斜向裂缝。 1-2垂直裂缝。垂直裂缝又叫竖向裂缝,主要有底层窗下 墙的垂直上下方向的裂缝、过梁端部的垂直裂缝.建筑剖面上 有错层的墙体裂缝等几种类型。 1-3水平裂缝。在建筑设计时,如果对温度变化对墙体的 影响考虑不足,屋面不在同一高度或错层时,常会出现这种裂 缝。这种裂缝最常见的是出现在女儿墙的根部,有时发生在屋 面板与女儿墙交接处,有时出现在项层圈梁下两皮砖的灰缝处。 1.4女儿墙裂缝。采用砖砌女儿墙时,不论女儿墙长短, 在转角处均会出现裂缝。若女儿墙较长时,还会在其它地方出 现裂缝,女儿墙裂缝的出现会导致防水层的破坏,影响建筑物 的使用。 1.5混合裂缝。有时斜向裂缝和水平裂缝会同时出现,形 成一种混合裂缝;也可能出现两个斜向裂缝交叉出现形成“x” 形裂缝,不过这种裂缝出现的概率相对较小。 2建筑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 产生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两方面:一 是由外荷载(包括静、动荷载)变化引起的裂隙,二是由变形 引起的裂隙(主要有温度变化,不均匀沉陷或膨胀等变形产生 应力而引起的裂隙。在砌体结构的民用建筑中,砌体裂隙绝 大部分是由于变形引起的,温度变化是引起墙体开裂的主要因 素。由于砖砌体的线膨胀系数和钢筋混凝土线膨胀系数不同, 因此当温度发生变化时,二者产生变形差异。此外,由于建筑 物中的构件大多属于超静定杆件,具有多个约束,对由于温度 变化所引起的变形将予以,从而会在构件内产生温度应力, 对墙体与混凝土之间的变形差异势必在砌体中产生很大的拉力 和剪力,这些力超过一定限度时,砌体就产生错位裂隙,温度 裂隙是造成墙体早期开裂的主要原因。 3建筑墙体裂缝防治施工技术的应用 3.1防止屋盖温度变化与砌体干缩变形引起的墙体开裂措施 屋盖上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 在屋盖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控制缝的间距不大于 30m;当采用现浇混凝土挑檐的长度大于12m时,宜设置分隔 缝,分隔缝的宽度不应小于20mm,缝内用弹性油膏嵌缝;建 筑物温度伸缩缝的间距除应满足BGJ32.8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相关规定外,宜在建筑物墙体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控制缝 的间距不宜大于30m。 缝。在墙的厚度突然变化处设置竖向控制缝;在不大于离相交 墙或转角墙允许接缝距离之半设置竖向控制缝:在门、窗洞口 的一侧或两侧设置竖向控制缝。竖向控制缝,对3层以下的房 屋,应沿房屋墙体的全高设置:对大于3层的房屋,可仅在建 筑物1层~2层和顶层墙体的上述位置设置,控制缝在楼、屋 盖处可不贯通,但在该部位宜做成假缝,以控制可预料的裂缝, 控制缝做成隐式,与墙体的灰缝相一致,控制缝的宽度不大于 12mm,控制缝内应用弹性密封材料,如聚硫化物、聚氨酯或 硅树脂等填缝。 控制缝的间距。对有规则洞口外墙不大于6mm,对无洞 墙体不大于8m及墙高的3倍。在转角部位,控制缝至墙转角 的距离不大于4到5m。 设置灰缝钢筋 在墙洞口上、下的第一道和第二道灰缝,钢筋伸入洞口每 侧长度不应小于600mm。在楼盖标高以上,屋盖标高以下的 第二或第三道灰缝,和靠近墙顶的部位。灰缝钢筋的间距不大 于600m,灰缝钢筋距楼、屋盖混凝土圈梁或配筋带的距离不 小于600mm,灰缝钢筋宜采用小螺纹钢筋焊接网片,网片的 纵向钢筋不小于25mm,横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对均匀配 筋时含钢率不少于0,05%;局部截面配筋,如底、顶层窗洞 上下不小于38mm:灰缝钢筋宜通长设置,当不便通长设置时, 允许搭接。灰缝钢筋两端应锚入相交墙或转角墙中,锚固长度 不应小于300mm。灰缝钢筋应埋入砂浆中,灰缝钢筋砂浆保 护层,上下不小于3mm,外侧小于15mm,灰缝钢筋宜进行 防腐处理。 3.3建筑物墙体中设置配筋带 3.2防止主要由墙体材料干缩引起裂缝的措施 设置控制缝 控制缝的设置位置,在墙的高度突然变化处设置竖向控制 (上接第204页)险管理具体工作。对复杂的、大型的项目, 当配筋带作为过梁时,其配筋应按计算确定。配筋带钢筋 宜通长设置,当不能通长设置时,允许搭接,搭接长度不应 小于45d和600mm;配筋带钢筋应弯入转角墙处锚固,锚固 长度不应小于35d和400mm;当配筋带仅用于控制墙体裂缝 时,宜在控制缝处断开,当设计考虑需要通过控制缝时,宜 在该处的配筋带表面作成虚缝,以控制可预料的裂缝位置: 对地震设防烈度不小于7度的地区,配筋带的截面不应小于 190mmX200mm,配筋不应小于410:10,设置配筋带的房屋的 控制缝的间距不宜大于30m。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 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因裂缝的出现与 房屋体形、结构类型、设计标准和材料性能都有关系,与场地 条件、气温变化和设计、施工、使用都有因果关系,因此要根 据具体情况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预防裂缝的产生并对已产 生的裂缝及时修补加固,以免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参考文献 [】1张宇,雷贺松.建筑工程墙体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治叩。科技 1致富向导.2014(02):32. [2]纪燕萍、张婀娜、王亚慧(主编).21世纪项目管理教程Ⅱ].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3]杨伟忠,杨俊,夏杰浅议我国建筑工程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的简历、推行和完 善Ⅱ】.科技创业月刊,2012,(8):96—98 [3]张雁,黄宏伟,胡群芳《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 管理规范》 建筑企业应选派风险管理知识水平较高、经验较丰富的项目管 理人员。 5结语 总而言之,加强项目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施工企业的市 场竞争力和项目管理水平。从而更好地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所带 来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徐伟、李建伟1](主编).土木工程项目管理Ⅱ].上海:同济 大学出版社,2010 GB50652--201 1编制介绍U].施工技术,2012,41(350:99_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