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学校代码: 学校代码: 10128 学 号: 200710508015 本科课程论文
( 题 学 系 专 班 目:高温油品的安全与防护 院: 化 工 学 院 别:化学工程系 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级 : 化 工 07-1 学生姓名: 柴 勇 指导教师:高智
二 〇〇 九 年 六 月 引言
化学工业是基础工业,化学品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化学工业危险性 很大,化工企业处理和生产的化学品绝大多数属于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 性,容易发生造成群死群伤和重大财产损失的火灾爆炸或中毒事故。化学工业的群死群 伤事故,无一不在社会或局部地区产生强烈影响。事故的发生,既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事故造成的后果是可以从防范角度上控制的。从安全哲学的观 点看,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绝对的,事故是可以预防的,但目前的安全科学技术还没有发 展到可以预防和预测所有事故的程度。化工生产的各个环节不安全因素较多,具有事故 后果严重,危险性和危害性更大的特点,因此对安全生产的要求更加严格,客观上要求 从事化工生产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必须掌握或了解基本的安全知识,适应 现代化生产的客观要求,实现安全生产,保障我国的化学工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化工生产是一个主要环节,但是化工产品的运输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关键因素,我 们国家这些年来化工危险品运输事故屡见不鲜, 为我们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 亡。在这里我着重介绍化工产品运输过程中应该采取的有效措施和我们应该注意的问 题。
内蒙古工业大学本科论文 目 录
第 1 章 高温油品的安全与防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高温油品的安全隐患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突沸的形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突沸产生的原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能量聚集 …… 1 1.2.2 能量传递与释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3 高温油品突沸的防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4 自然产生的原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 自燃着火的防范 …… 2 1.5.1 安全加热油品的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 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 2 章 案例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事故概况及经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事故发生原因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防止同类事故措施 …… 5 参考文献 …… 6 内蒙古工业大学本科论文
第一章 高温油品的安全与防护
高温条件下油品生产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 如果安全防护措施考虑不充分或者操作 不当,会发生突沸串油和自燃着火事故。通过对高温下油品危险性分析,论述了高温条 件下油品在液态储存、运输及混合等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并结合现场生产经验和事故 案例,提出了高温下油品生产及加工的安全防护措施。近几年我国炼焦工业高速发展。 煤焦油是炼焦中的副产品,煤焦油的产量随焦炭产量的增加而增加。煤焦油化工很多单 元操作须把油品加热后来实现。特别是重质油品具有沸点高、凝固点高的特性,这些重 质油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为使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工艺过程都是在高温条件下完 成的。高温下油品生产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受工艺条件限制,油品温度有时要高于闪 点和自燃点,如果安全防护措施考虑不充分或者操作不当,会发生突沸串油事故和自燃 着火爆炸事故。 1.高温下油品的安全隐患
page 1
高温条件下油品的操作,由于油品质量上的差别以及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水 进入系统,因此在油品升温或高低温油品混合时,会出现能量聚集和突然释放,发生油 品突沸串油现象,或是由于温度不适而产生自燃,从而影响正常生产,甚至引发火灾爆 炸事故。 1.1 突沸形式
由于油品质量上的差别以及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水进入系统, 因此在油品升温 或高低温油品混合时,会出现能量聚集和突然释放,就会发生突沸现象。 1. 2 突沸产生的原因
突沸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高低温油品混合或升温时,油品积聚的大量能量传递给低沸 点物质,使之处于非稳定状态或过热状态;达到一定程度后,低沸点物质在有限空间内 突然汽化造成的,一般包括能量聚集和能量传递释放两个阶段。 1. 2.1 能量聚集
当油品必须在高温状态下进行生产操作时, 如煤沥青输送温度超过 180℃; 200℃ 在 左右时,以煤沥青回兑粘度较小的焦油馏分生产燃料油,油品本身聚集了大量的能量。 这种带有大量能量的油品处于一种非稳定状态,尤其是含有水分的油品,当温度超过 1
内蒙古工业大学本科论文
100℃时,水分处于过热状态,很容易突然急剧汽化。 1. 2.2 能量传递释放
油品在聚集大量能量的同时,会以各种形式向外界释放能量,如同外界环境进行热 传递或热交换、油品和水分的蒸发等。一般情况下,若生产操作、储存条件稳定,能量 释放处于缓慢平和状态,是不会发生突沸现象的。然而,若这种能量释放具有突发性, 像高低温油品混合, 能量传递推动力突然加强或处于过热状态的物质由于外界条件的变 化,能量突然散发,往往会引起突沸现象。 1. 3 高温下油品突沸的防范
防止油品突沸的方法一是 防止冷热油品混合,高温油品进入存有低沸点油品或水 的设备时,随着高温油品进入量的增多,热交换速度的增快,易产生突沸。二是正确的 加热方式,当含有溶解水的重油进行脱水操作或熔化高凝固点油品时,在脱水阶段应当 恒温蒸发脱水,不可急于升温,以免升温过快,水分来不及蒸发,处于过热状态,达到 一定程度后发生突沸。 1.4 自燃产生的原因
自燃有发生的原因是可燃物被加热到一定温时, 即使不与明火接触也能自行着火的 现象,或是在 某些物质在没有外来热源作用下,由于物质内部发生化学、物理和生物 化学作用而产生热量,逐步积聚使物质温度达到自燃点发生燃烧。 1.5 自燃着火的防范
防止高温油品自燃着火的措施和对策主要是根据油品自燃点的高低, 破坏燃烧所具 备的条件。高沸点、高凝固点油品须在较高温度条件下进行储存和输送。为避免这一现 象的发生,在工艺设计和生产过程中,通常采取对设备和管道进行加热的方法来解决。 如果加热方式不对或操作不当,会发生事故。 同时高温油品设备在正常运行时应避免空 气进入,使用密闭容器储存高温油品时,应增设防爆板为宜,当工艺需要必须在设备上 开口时应采取特殊防护措施。如某厂将改质沥青中间槽取样口改为插入管的形式,既可 达到取样的目的, 又可避免空气进入槽内。 高温油品生产临时停工后, 重新恢复生产时, 由于停工时间短,设备温度尚未完全降下来,有可能发生固体反应物自燃,在进热油品 之前,应先用蒸汽吹扫一下设备,可能达到灭火和置换空气双重目的,但应保证吹扫后 2
内蒙古工业大学本科论文
设备内没有存水,以免进入高温油品时发生危险。 1.5.1 安全加热油品的方式
1) 蒸汽加热方式 2) 电加热方式 3) 电加热方式 4) 电伴热方式 1.6 结论
page 2
高温油品的生产、运输和储存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其中危害较大的是串油事故和自 燃着火爆炸事故,几乎所有从事高温油品生产的厂家均发生过此类事故。因此,从事高 温油品操作,要掌握物料性质和安全防护要领。一般高沸点油品具有较高的凝固点,特 殊情况下对其加热保温时,如果储存设备必须加热,采用蒸汽为热源时,在系统温度升 高后,蒸汽通道一定不要带压;工艺管道加热保温提倡采用电加热方式,管道短而分支 多时可采用电伴热方式,管道长无分支时,采用管道电加热方式为宜。 3
内蒙古工业大学本科论文 第二章 安全事例 2.1 事故概况及经过
1992 年 6 月 27 日 15 时 20 分,通辽市油脂化工厂癸二酸车间两台正在运行的 蓖麻油水解釜突然发生爆炸,设备完全炸毁,癸二酸车间厂房东侧被炸倒塌,距该车间 北侧 6 米多远的动力站房东侧也被炸毁倒塌,与癸二酸车间厂房东侧相隔 18 米的新建 药用甘油车间西墙被震裂, 玻璃全部被震碎, 钢窗大部分损坏, 个别墙体被飞出物击穿, 癸二酸车间因爆炸局部着火。现场及动力站、药用甘油车间当即死亡 5 人,另有 1 人在 送往医院途中死亡,1 人在医院抢救中死亡;厂外距离爆炸点西 183 米处,1 老人在路 旁休息,被爆炸后飞出的重 40 公斤的水解釜残片拦腰击中身亡。这次事故共死亡 8 人, 重伤 4 人,轻伤 13 人,直接经济损失 360000 余元。水解釜筒体直径 1800 毫米,材质 为 20g,筒体壁厚 14 毫米,封头壁厚 16 毫米,容积为 15.3 立方米。工作压力为 0.7 8 兆帕,工作温度为 175℃,工作介质为蓖麻油、氧化锌、蒸汽、水及水解反应后生成 的甘油和蓖麻油酸。釜顶装有安全阀和压力表,设备类别为 I 类压力容器,1989 年 3 月投入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哲盟锅检所于 1991 年 7 月 5 日,进行过一次使用登记前 的外部检查。 1992 年 6 月 23 日,爆炸的 1 号釜曾发生泄漏事故。次日,癸二酸车间 在既没有报告工厂有关部门,又没有分桥泄漏原因的情况下,对 1 号釜泄漏部分进行了 补焊。补焊后第四天(即 6 月 27 日)即发生了爆炸事故。每台釜实际累计运行时间约为 19 个月。 2.2 事故发生原因
这起爆炸事故的原因,是由于水解釜内介质在加压和较高温度下,对釜壁的腐蚀以 及介质对釜内壁的冲刷和磨损造成釜体壁厚迅速减薄,使水解釜不能承受工作压力,从 而发生了物理性爆炸,由于每台水解釜的容积达 10 余立方米,因而爆炸后释放出的能 量具有较大的破坏力。但事故的发生还有其他次要因素在里面,一是设计时依据的数据 不够准确,设计人员在设计师对介质造成水解釜的内壁腐蚀和磨损考虑不够,只是根据 通辽市油脂化工厂提供的介质无腐蚀性的介绍选取了有关的设计参数。 实际上通辽化工 厂本身也不太了解介质对设备内壁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和磨损作用, 并会在较短时间内造 4
内蒙古工业大学本科论文
成壁厚迅速减薄。二是检验人员在检验时没有测量实际壁厚取得相应的数据,只是根据 介质对设备内壁基本无腐蚀的介绍,认为 壁厚没有减薄,而在报告上填写了设备原始 资料中记载的壁厚数据。三是相关人员对已产生的事故苗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爆炸设 备中有一台在爆炸前四天曾发生泄漏,但生产车间没有引 起重视,未向工厂有关部门 报告,在泄漏原因未查明之前,即自主决 定进行补焊后继续使用。 2.3 防止同类事故的措施
1.压力容器设计单位选取的设计参数要正确、可靠,设计人员对 所承担的设计产 品的使用性能应了解,以保证设计结果符合实际使用 状况。 2.检验人员应按国家的有关规定认真履行检验职责,保证检验质 量,检验报告的 填写应完整、正确。 3.使用单位应对有关操作人员做好培训教育,使其能正确操作。 当设备发生异常 现象时,要认真分析原因,在原因查找正确的前提下 ,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及时消 除事故隐患 5
内蒙古工业大学本科论文 参考文献
page 3
[1]田兰等.化工安全技术.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4 [2] 周忠原等.化工安全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1993 [3] 余经海.化工安全技术基础.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 6
1本文由qq793199345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学校代码: 学校代码: 10128 学 号: 200710508015 本科课程论文
( 题 学 系 专 班 目:高温油品的安全与防护 院: 化 工 学 院 别:化学工程系 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级 : 化 工 07-1 学生姓名: 柴 勇 指导教师:高智
二 〇〇 九 年 六 月 引言
化学工业是基础工业,化学品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化学工业危险性 很大,化工企业处理和生产的化学品绝大多数属于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 性,容易发生造成群死群伤和重大财产损失的火灾爆炸或中毒事故。化学工业的群死群 伤事故,无一不在社会或局部地区产生强烈影响。事故的发生,既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事故造成的后果是可以从防范角度上控制的。从安全哲学的观 点看,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绝对的,事故是可以预防的,但目前的安全科学技术还没有发 展到可以预防和预测所有事故的程度。化工生产的各个环节不安全因素较多,具有事故 后果严重,危险性和危害性更大的特点,因此对安全生产的要求更加严格,客观上要求 从事化工生产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必须掌握或了解基本的安全知识,适应 现代化生产的客观要求,实现安全生产,保障我国的化学工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化工生产是一个主要环节,但是化工产品的运输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关键因素,我 们国家这些年来化工危险品运输事故屡见不鲜, 为我们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 亡。在这里我着重介绍化工产品运输过程中应该采取的有效措施和我们应该注意的问 题。
内蒙古工业大学本科论文 目 录
第 1 章 高温油品的安全与防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高温油品的安全隐患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突沸的形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突沸产生的原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能量聚集 …… 1 1.2.2 能量传递与释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3 高温油品突沸的防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4 自然产生的原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 自燃着火的防范 …… 2 1.5.1 安全加热油品的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 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 2 章 案例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事故概况及经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事故发生原因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防止同类事故措施 …… 5 参考文献 …… 6 内蒙古工业大学本科论文
第一章 高温油品的安全与防护
高温条件下油品生产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 如果安全防护措施考虑不充分或者操作 不当,会发生突沸串油和自燃着火事故。通过对高温下油品危险性分析,论述了高温条 件下油品在液态储存、运输及混合等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并结合现场生产经验和事故 案例,提出了高温下油品生产及加工的安全防护措施。近几年我国炼焦工业高速发展。 煤焦油是炼焦中的副产品,煤焦油的产量随焦炭产量的增加而增加。煤焦油化工很多单 元操作须把油品加热后来实现。特别是重质油品具有沸点高、凝固点高的特性,这些重 质油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为使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工艺过程都是在高温条件下完 成的。高温下油品生产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受工艺条件限制,油
page 4
品温度有时要高于闪 点和自燃点,如果安全防护措施考虑不充分或者操作不当,会发生突沸串油事故和自燃 着火爆炸事故。 1.高温下油品的安全隐患
高温条件下油品的操作,由于油品质量上的差别以及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水 进入系统,因此在油品升温或高低温油品混合时,会出现能量聚集和突然释放,发生油 品突沸串油现象,或是由于温度不适而产生自燃,从而影响正常生产,甚至引发火灾爆 炸事故。 1.1 突沸形式
由于油品质量上的差别以及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水进入系统, 因此在油品升温 或高低温油品混合时,会出现能量聚集和突然释放,就会发生突沸现象。 1. 2 突沸产生的原因
突沸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高低温油品混合或升温时,油品积聚的大量能量传递给低沸 点物质,使之处于非稳定状态或过热状态;达到一定程度后,低沸点物质在有限空间内 突然汽化造成的,一般包括能量聚集和能量传递释放两个阶段。 1. 2.1 能量聚集
当油品必须在高温状态下进行生产操作时, 如煤沥青输送温度超过 180℃; 200℃ 在 左右时,以煤沥青回兑粘度较小的焦油馏分生产燃料油,油品本身聚集了大量的能量。 这种带有大量能量的油品处于一种非稳定状态,尤其是含有水分的油品,当温度超过 1
内蒙古工业大学本科论文
100℃时,水分处于过热状态,很容易突然急剧汽化。 1. 2.2 能量传递释放
油品在聚集大量能量的同时,会以各种形式向外界释放能量,如同外界环境进行热 传递或热交换、油品和水分的蒸发等。一般情况下,若生产操作、储存条件稳定,能量 释放处于缓慢平和状态,是不会发生突沸现象的。然而,若这种能量释放具有突发性, 像高低温油品混合, 能量传递推动力突然加强或处于过热状态的物质由于外界条件的变 化,能量突然散发,往往会引起突沸现象。 1. 3 高温下油品突沸的防范
防止油品突沸的方法一是 防止冷热油品混合,高温油品进入存有低沸点油品或水 的设备时,随着高温油品进入量的增多,热交换速度的增快,易产生突沸。二是正确的 加热方式,当含有溶解水的重油进行脱水操作或熔化高凝固点油品时,在脱水阶段应当 恒温蒸发脱水,不可急于升温,以免升温过快,水分来不及蒸发,处于过热状态,达到 一定程度后发生突沸。 1.4 自燃产生的原因
自燃有发生的原因是可燃物被加热到一定温时, 即使不与明火接触也能自行着火的 现象,或是在 某些物质在没有外来热源作用下,由于物质内部发生化学、物理和生物 化学作用而产生热量,逐步积聚使物质温度达到自燃点发生燃烧。 1.5 自燃着火的防范
防止高温油品自燃着火的措施和对策主要是根据油品自燃点的高低, 破坏燃烧所具 备的条件。高沸点、高凝固点油品须在较高温度条件下进行储存和输送。为避免这一现 象的发生,在工艺设计和生产过程中,通常采取对设备和管道进行加热的方法来解决。 如果加热方式不对或操作不当,会发生事故。 同时高温油品设备在正常运行时应避免空 气进入,使用密闭容器储存高温油品时,应增设防爆板为宜,当工艺需要必须在设备上 开口时应采取特殊防护措施。如某厂将改质沥青中间槽取样口改为插入管的形式,既可 达到取样的目的, 又可避免空气进入槽内。 高温油品生产临时停工后, 重新恢复生产时, 由于停工时间短,设备温度尚未完全降下来,有可能发生固体反应物自燃,在进热油品 之前,应先用蒸汽吹扫一下设备,可能达到灭火和置换空气双重目的,但应保证吹扫后 2
内蒙古工业大学本科论文
设备内没有存水,以免进入高温油品时发生危险。
page 5
1.5.1 安全加热油品的方式
1) 蒸汽加热方式 2) 电加热方式 3) 电加热方式 4) 电伴热方式 1.6 结论
高温油品的生产、运输和储存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其中危害较大的是串油事故和自 燃着火爆炸事故,几乎所有从事高温油品生产的厂家均发生过此类事故。因此,从事高 温油品操作,要掌握物料性质和安全防护要领。一般高沸点油品具有较高的凝固点,特 殊情况下对其加热保温时,如果储存设备必须加热,采用蒸汽为热源时,在系统温度升 高后,蒸汽通道一定不要带压;工艺管道加热保温提倡采用电加热方式,管道短而分支 多时可采用电伴热方式,管道长无分支时,采用管道电加热方式为宜。 3
内蒙古工业大学本科论文 第二章 安全事例 2.1 事故概况及经过
1992 年 6 月 27 日 15 时 20 分,通辽市油脂化工厂癸二酸车间两台正在运行的 蓖麻油水解釜突然发生爆炸,设备完全炸毁,癸二酸车间厂房东侧被炸倒塌,距该车间 北侧 6 米多远的动力站房东侧也被炸毁倒塌,与癸二酸车间厂房东侧相隔 18 米的新建 药用甘油车间西墙被震裂, 玻璃全部被震碎, 钢窗大部分损坏, 个别墙体被飞出物击穿, 癸二酸车间因爆炸局部着火。现场及动力站、药用甘油车间当即死亡 5 人,另有 1 人在 送往医院途中死亡,1 人在医院抢救中死亡;厂外距离爆炸点西 183 米处,1 老人在路 旁休息,被爆炸后飞出的重 40 公斤的水解釜残片拦腰击中身亡。这次事故共死亡 8 人, 重伤 4 人,轻伤 13 人,直接经济损失 360000 余元。水解釜筒体直径 1800 毫米,材质 为 20g,筒体壁厚 14 毫米,封头壁厚 16 毫米,容积为 15.3 立方米。工作压力为 0.7 8 兆帕,工作温度为 175℃,工作介质为蓖麻油、氧化锌、蒸汽、水及水解反应后生成 的甘油和蓖麻油酸。釜顶装有安全阀和压力表,设备类别为 I 类压力容器,1989 年 3 月投入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哲盟锅检所于 1991 年 7 月 5 日,进行过一次使用登记前 的外部检查。 1992 年 6 月 23 日,爆炸的 1 号釜曾发生泄漏事故。次日,癸二酸车间 在既没有报告工厂有关部门,又没有分桥泄漏原因的情况下,对 1 号釜泄漏部分进行了 补焊。补焊后第四天(即 6 月 27 日)即发生了爆炸事故。每台釜实际累计运行时间约为 19 个月。 2.2 事故发生原因
这起爆炸事故的原因,是由于水解釜内介质在加压和较高温度下,对釜壁的腐蚀以 及介质对釜内壁的冲刷和磨损造成釜体壁厚迅速减薄,使水解釜不能承受工作压力,从 而发生了物理性爆炸,由于每台水解釜的容积达 10 余立方米,因而爆炸后释放出的能 量具有较大的破坏力。但事故的发生还有其他次要因素在里面,一是设计时依据的数据 不够准确,设计人员在设计师对介质造成水解釜的内壁腐蚀和磨损考虑不够,只是根据 通辽市油脂化工厂提供的介质无腐蚀性的介绍选取了有关的设计参数。 实际上通辽化工 厂本身也不太了解介质对设备内壁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和磨损作用, 并会在较短时间内造 4
内蒙古工业大学本科论文
成壁厚迅速减薄。二是检验人员在检验时没有测量实际壁厚取得相应的数据,只是根据 介质对设备内壁基本无腐蚀的介绍,认为 壁厚没有减薄,而在报告上填写了设备原始 资料中记载的壁厚数据。三是相关人员对已产生的事故苗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爆炸设 备中有一台在爆炸前四天曾发生泄漏,但生产车间没有引 起重视,未向工厂有关部门 报告,在泄漏原因未查明之前,即自主决 定进行补焊后继续使用。 2.3 防止同类事故的措施
1.压力容器设计单位选取的设计参数要正确、可靠,设计人员对 所承担的设计产 品的使用性能应了解,以保证设计结果符合实际使用 状况。 2.检验人员应按国家的有关规定认真履行检验职责,保证检验质 量,检验报告的 填写应完整、正确。 3.使用单位应对有关操作人员做好培训教育,使其能正确操作。 当设备发生异常 现象时,要认真分析原因,在原因查找正确的前提下 ,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及时消 除事故隐患
page 6
5
内蒙古工业大学本科论文 参考文献
[1]田兰等.化工安全技术.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4 [2] 周忠原等.化工安全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1993 [3] 余经海.化工安全技术基础.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 61
page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