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来,普通话一直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它是人类世界必不可少的交际工具。 21 世纪的人际交流是以知识创新和应用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性的人际交流。计算机的出现,信息流通的加速,使语言文字的服务对象由人际交流到人机交流的演变。
今天的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已是高新技术的重点之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综合国力的强弱比拼,都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使用、标准化应用,是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先决条件,决定着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前景,也是关系到我国“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因素 ,所以,普通话作为我国国语,它还在推动我国整个高新技术发展、增强我国国力方面起重大作用。作为中国人,讲好普通话是必修课。在我国这样的多民族、多方言的人口大国中,推广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多民族各地区的人际交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普通话不仅是中国的语言标志,在我看来,它还是一种文明的象征,所以我认为当前推广普通话是必然的,更是必须的。
普通话能让五湖四海的朋友彼此了解,能让中国更好地与世界各国的友人合作,能让中国繁荣富强。随着“地球村”的出现,毫无障碍的便利的交流尢显重要。然而大力推广普通话必然对方言产生一定的影响,普通话与方言这个敏感的话题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它无时无刻不在牵动着华夏儿女的神经。不管是才高八斗、学识渊博的学者,还是胸无点墨、目不识丁的百姓都对此各抒己见。在历史发展潮流中,有人赞同推广普通话,然而有的人则为保护方言呐喊助威,然而,我想说的是,方言不能摒弃,要为中华民族的多样性留下它;但是我们更应该以大局为重,为了中华民族文化交流而推广普通话。
为了适应高新技术的发展,普通话的推广起着重要作用,然而方言也作出了一定的牺牲,据调查,在 20 年来的普通话的大力推广与广泛使用的影响下,华东地区使用的吴方
言的造词能力严重下降,据专家推断,吴方言很可能是中国七大方言中最先消失的一种。普通话与方言的矛盾愈演愈烈,当然,普通话如火如荼的发展也是不可推挡的历史潮流,在我看来,今日普通话的发展形势,根本上取决于推广它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瞻望历史,自建国以来,毛主席、周总理等伟大领袖就已经意识到方言对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有一定的阻碍,所以在 1956 年 1 月,他们成立了推广普通话的工作委员会,以北方话为基础语言,以北京话为标准音,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来推广普通话,50 年的时间,普通话的旺盛发展,它成为华夏儿女沟通的最重要的语言并走向世界,成为展示中华文化的软实力载体。
从华夏民族的历史发展中,普通话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
中华民族的上下五千年的发展与沿袭是离不开普通话的,语言文字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见证,而普通话则促进了民族的融洽。在中国这样的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中,据资料显示,56 个民族使用着约 80 种语言,共 7 大方言区及多个次方言区,这些在词汇、语调、语音等方面差异明显,会阻碍民族、地区间的正常交流,所以,推广普通话的原因之一是为了消除由方言、次方言带来的语言交流障碍,使中华民族能够顺利进行交流。
在 21 世纪的时代发展背景下,普通话能够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
在任何一个地区、国家、社会中都不可能避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何况在今天的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我们要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促进人员交流、商品流通,让我国的经济在强大的语言背景下更自信地站在国际舞台、立足于国际社会。
把中国置于整个世界背景下,推广普通话是抵制西方入侵的有力手段。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信息也是全球化普及,西方文化不断涌入,如果这时我国的七大方言没有形成统一,无法凝聚一起,我们如何保证中华文化不受污染?港澳回归后,同胞们也在不断练习普通话,海外居民的民族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这就是语言的力量,由此可见,推广普通话可以提高民族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无论从中国历史、中国当前国情还是世界背景,推广普通话都是不可避免且必须要走的路,新事物的产生必然也有旧事物的消亡,但是我依然不会赞同普通话取代方言这一观点。我认为方言代表着中华五千年发展的民族性、地域性、多样性,因此,我们不但应推广普通话,还应该保护方言。
适应时代,我们必须提倡普通话,但是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摒弃,我们应以方言文化的存在而自豪。全国各地广大人民对方言的热爱与保护就是最好的见证, 然而我们身为学子,更应积极做好引导,发动民间人士的参与,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形成保护方言,推广方言的良好氛围。方言来自民间,只有扎根民间,才能更好地得到继承和发扬,深居农村的老者对方言有着最质朴的感情,他们说了一辈子方言,听了一辈子方言,因此,保护方言从民间开始,发动百姓力量,成立方言拯救团体,防止民族文化的流失,积极号召、踊跃参与。
新时代的我们离不开普通话,也不可能离开普通话,但是我们只有努力协调好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才能使中华文化更源远流长。我认为普通话与方言不可能代表着历史的两个方向,它们是同时代的产物,普通话作为语言交际工具,也是为了消除隔阂、方便交流,弥补方言在这方面的缺陷罢了,地区方言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代表,而普通话则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大众性,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同时我相信,普通话与方言的矛盾会随着我国经济程度的提高而得到解决,并不是愈
演愈烈到一发不可收的局面、
我坚持认为我们不仅应该推广普通话,更应该保护地区方言。
汉师 3 班:张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