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考试题(完整)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考试题(完整)

来源:花图问答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考试题(完整)

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哪种植物一般没有蒸腾作用?( ) A.苔藓植物

B.藻类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2、请你选出对相关植物正确的描述( ) A.肾蕨、墙藓、满江红都靠孢子繁殖

B.苔藓植物只由一层细胞构成,可以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C.银杏和卷柏都属于裸子植物,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D.玉米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和胚乳组成 3、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醉酒后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已经麻醉了脑干 B.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多,对各项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D.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水平 4、有关生物与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雨露滋润禾苗壮”主要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鱼儿离不开水”说明了生物依赖环境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主要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5、下图甲表示屈肘动作,图乙表示投篮动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①是肌腱,②是肌腹

B.图乙所示投篮动作中,肱三头肌的变化是先收缩后舒张 C.投篮动作至少需要两组肌肉相互配合

D.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

6、图甲、乙分别是黄瓜果肉细胞、口腔上皮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与乙相比,甲特有的结构是①细胞壁③叶绿体⑤液泡 B.甲的⑤内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 C.甲的①能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 D.甲、乙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⑦线粒体

7、某人发生听觉障碍后去检查,结果表明大脑和耳的结构并无损伤。那么,推测发病的部位可能是( ) A.听神经

B.中耳

C.鼓膜

D.耳蜗

8、下列各项,构成生态系统的是( )

A.草原中的全部植物 B.树林中的全部昆虫及它们的食物 C.农田中的全部庄稼 D.一个池塘及池塘中的全部生物 9、下列特征与生物个体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由菌丝构成,细胞没有叶绿体,能产生孢子---蘑菇 B.根、茎、叶有输导组织,能产生孢子---葫芦藓

/ 6

1 C.种子由胚、胚乳和种皮构成,有一片子叶---花生 D.植株矮小,茎和叶内没有输导组织---肾蕨 10、下列自然现象中具有生命特征的是 A.日出日落

B.潮涨潮退

C.花开花谢

D.春去秋来

11、下列有关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是鸟类特有的特征 B.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这对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是不利的 C.蜘蛛是一种节肢动物,蜘蛛结网属于先天性行为 D.长颈鹿为躲避敌害快速奔跑,只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

12、北极熊皮下有厚厚的脂肪,能起到防寒的作用,这厚厚的脂肪属于( ) A.上皮组织

B.肌肉组织

C.结缔组织

D.营养组织

13、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更具有生存优势的原因是( ) A.恒温动物耗氧少

B.恒温动物需要的食物少 C.恒温动物更适应环境的变化

D.恒温动物所需的能量少

14、小王的手指不慎划破出血,血液中与止血和避免发炎有关的成分分别是( )A.血小板、血浆 B.血小板、白细胞 C.红细胞、血浆

D.白细胞、血浆

15、—位贫血患者患急性阑尾炎,到医院紧急救治,其血液常规化验单结果可能不在正常值范围的是( ) A.红细胞、白细胞 B.红细胞、血小板 C.血浆、白细胞

D.血小板、白细胞

16、洋葱根尖的一个细胞经过一次分裂,结果是( )

A.形成两个细胞,遗传物质减少一半 B.形成两个细胞,遗传物质不变 C.形成一个细胞,遗传物质减少一半 D.形成一个细胞,遗传物质不变 17、关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马铃薯用块茎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B.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成的,“毛毛虫”处于发育过程中的幼虫阶段

C.蝌蚪是由雌蛙将受精卵产在水中发育而来 D.鸡卵中的卵黄将发育成雏鸡

18、下列物质属于细胞中有机物的是( )。

①水 ②无机盐 ③核酸 ④糖类 ⑤脂质 ⑥ 蛋白质 ⑦氧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③④⑥⑦

D.①③⑤⑦

19、献血能够挽救更多的生命,下列有关献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B.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献血

C.提倡公民自愿献血 D.健康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20、从鱼鳃流出的水和从鱼口流进的水相比,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发生变化是( )

A.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B.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C.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增多

D.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减少

21、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任务是( )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

22、下列动物中,身体结构呈辐射对称的是( )

A.

B.

C.

D.

23、如图是大豆种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大豆种子萌发时,图中④提供营养物质

2 / 6

B.豆芽菜可供食用部分主要由图中①发育而来 C.⑥即是大豆种子的主要部分,又是新植物体幼体

D.大豆种子与玉米,水稻种子相比,玉米,水稻种子中没有⑥ 24、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 ) A.表皮

B.叶肉

C.叶脉

D.气孔

25、素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农田生态系统 B.城市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荒漠生态系统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根的生长主要是_______细胞的分裂和_______细胞伸长的结果. 2、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它是生物体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基本单位。

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

4、木本植物的茎由外到内一般由树皮、________、木质部和________四部分构成。5、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____________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_______细胞的体积的增大。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健康问题,人人关心,请分析并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夏季学生溺水事件时有发生,溺水停止呼吸是图中过程[_____]受阻造成的。(用字母表达)

(2)过程[B]表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其交换结果是血液变成_____ 血。 (3)过程[D]表示_____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氧气最终进入组织细胞的_____中被利

用。

(4)图中运输氧的过程是[______]。(用字母表达)

(5)若溺水者需要打点滴,则药物最先到达心脏四腔中的______。

(6)若A型血的溺水者受伤大出血,无A型血的紧急情况下可少量输入的血型是___型。

(7)输送血液的泵是_______。

2、如图是五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中E与A、B、C、D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E无_____结构,仅由⑩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⑨_____构成。

(2)A与B、C、D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A无_____,因此属于_____(选填“真核生物”或“原核生物”)。

(3)以上生物中可以通过产生图D中的a来繁殖后代的还有_____(填序号)。 (4)制作馒头、甜酒时都要利用到图中的_____(填序号)。 (5)由于以上生物体内都无_____,所以它们的营养方式均为_____。 3、如图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示的各种生物中,草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者;腐生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者;各种动物为消费者,通过______作用,促进了物质循环。

3 / 6

(2)该生态系统中的植物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通过______关系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其中鼠与食草昆虫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3)草原上草的长势,生物种类和数量在一年四季会发生较大的波动,影响其波动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______ 和______;当草原上食物充足时,鼠的数量会增加但又不会无限制地增加,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能力。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野外观察发现生活在青草丛中的昆虫是绿色的。昆虫的这种保护色是怎样形成的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作了模拟探究。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如下①在一间铺有绿色地毯的房子里,放入同种且大小相似的绿色昆虫、灰色昆虫各20只,然后将一只母鸡放入房间内。②半小时后,撤出母鸡,计算两种颜色昆血的幸存者数。③假设每个幸存者都产生两个后代,且体色与幸存者相同,第二天按此补充投入两种颜色的昆虫,放回母鸡。半小时后,又撤出母鸡,再次计算两种颜色昆虫的幸存者数。④重复③步骤至第三代,若获得的数据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昆 虫 开始数幸存数开始数幸存数开始数幸存数目 目 目 目 目 目 绿色昆虫 20 9 27 13 39 20 灰色昆虫 20 5 15 4 12 2 A:第三代中________昆虫幸存者多;第三代和第一代相比,______________昆虫幸存者减少。

B:由该实验的结果可推知,昆虫的保护色是与周围环境_______________的色彩,保

护色的形成是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4)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

2、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校生态园内,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请回答:

(1)同学们在透明的密闭温室里进行水稻种子的萌发及幼苗发育的研究,测得温室中的氧气浓度如图1所示。

①温室中的水稻光合作用的开始时间_______ (填“早于”或“等于”或“晚于”)第10天。

②第10~17天之间氧气浓度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

(2)为了探究影响蔬菜产量的因素,同学们选择番茄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试验,他们分別在三个温室中种植了同一品种、生长状况相同的20株番茄幼苗,温室的湿度和二氧化碳的控制情况如下表所示(每个温室的光照、土壤、水分等条件均相同) 温室 A B C 二氧化破浓度(%) 0.1 0.03 0.1 温度(℃) 20 20 30 ①为研究温度对番茄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他们应选择_______(填字母代号)两组进行对照试验。

②温室A中的番茄幼苗比温室B中的番茄幼苗长得快,说明_______是影响幼苗光合作用的因素之一。

4 / 6

(3)温室的塑料棚内出现了大量水珠,为验证其中一部分水来自番茄植株的蒸腾作用,图2是两位同学分別设计的实验装置。你认为较合理的是 ________(填图2装置字母代号)。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认真分析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回答有关问题

(1)甲装置可用来验证 此装置必须放在 的环境中。

(2)乙装置可用来验证 实验前乙装置中的试管内盛有 。

(3)丙装置可用来验证光合作用需要 。

(4)丁装置若用来验证蒸腾作用,此装置有一个错误,应该怎样改进?

5 / 6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B 2、A 3、C 4、A 5、B 6、C 7、A 8、D 9、A 10、C 11、C 12、C 13、C 14、B 15、A 16、B 17、B 18、B 19、B 20、B 21、D 22、A 23、D 24、D

25、C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分生区; 伸长区

2、细胞 结构 功能 3、生物圈

4、形成层 髓

5、分生区 伸长区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A 动脉 组织细胞 线粒体 C 右心房 O 心脏

2、细胞结构 遗传物质 成形的细胞核 原核生物 BC C 叶绿体 异养

3、生产 分解 呼吸 吃与被吃 竞争 温度 水分 自动调节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昆虫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吗 昆虫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绿色 灰色 非常相似(一致) 自然选择 昆虫的保护色是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

2、早于 幼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大于幼苗(和其他微生物)呼吸消耗的氧气 A、C 二氧化碳 A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1)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有光 (2)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澄清的石灰水(3)二氧化碳 (4)塑料袋应该绑在植物茎的基部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