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姓名 座号
图1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1回答1~2题。
图1
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理由:
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 理由:
巴西的柑橘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巴西柑橘果酱生产几乎全部集中在东南部沿海的S州。 该州面积不大,拥有大型港口。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运输果酱的专用轮船的使用, 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市场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据此完成3~5题。 3.一般而言 ,影响柑橘果酱生产厂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
A.原料地 B.消费市场 C.劳动力价格 D.交通运输 理由:
4.巴西柑橘果酱生产集中在S州的主要原因是( )
A.接近原料产地 B.接近消费市场 C.利用廉价劳动力 D.方便产品运输 理由:
039 第 1 页 共 4 页
5.据材料推测,20世纪80年代初期,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问题出现在( ) A.原料生产环节 B.加工环节 C.运输环节 D.销售环节 理由:
图2表示某区域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读图2完成6~8题。
图2
6.图3中的气候资料,与图2中R城市气候相符的是( B )
理由:
图3
7.Q地降水量多于其周边地区,主要是因为Q地( )
A.距海洋近 B.气旋活动频繁 C.多地形雨 D.多锋面雨 理由:
039 第 2 页 共 4 页
8.图2所示区域的典型农业景观为( )
A.牧场辽阔 B.灌渠纵横 C.陡坡梯田 D.水田密布 理由:
某中学地理小组利用图4提供的信息开展探究学习。结合图文材料,回答9~10题。
图4
9.图4中所示的L湖被污染。学生经过分析确定,污染物主要来自( ) A.城镇 B.牧区 C.林区 D.矿区 理由: 10.学生对图4所示牧区分布的影响因素提出四组假设。据图探究,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气候、交通 B.土壤、市场 C.水源、技术 D.地形、人口 理由:
1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图5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图5b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
039 第 3 页 共 4 页
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
(1)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地形、气候条件。(12分)
(2)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8分)
(3)简述乙地气候类型和特点,并说明气候条件以及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16分)
039 第 4 页 共 4 页
039:CAADC BCAAD
11.(1)甲地位于(南北向的)河谷中,灌溉(和排水)条件好;(4分)(北纬45°附近)葡萄生长季节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4分)葡萄成熟季节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4分)
(2)乙地位于(罗讷河)河流出山口附近。河流出山口前,穿行于峡谷,水流急,可携带砾石;(4分)河流出山口后,流速变缓,携带的砾石首先在此处堆积。(4分) (3)乙地(临地中海)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4分)葡萄生长季节光照、热量充足。(3分)鹅卵石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利于地表水下渗,防止土壤水分蒸发);(3分)鹅卵石白天(受到太阳辐射)增温快,夜间降温也快,增大气温的日较差,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
040:BDDCB DCDAA
11.(1)山地为主,山地、谷地为西北——东南走向(近南北走向),地势东侧最高、中部低、西侧较高(3分)
(2)有利:石油、金矿、水能、森林等资源丰富,市场广阔,近海有良港、海运便利(4分) 不利:地形复杂、坡度大(1分);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地质条件不稳定。(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环境问题:破坏地形与植被、使表土松散,易产生水土流失、泥石流等灾害;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建设水库大坝对流域产生的不良影响等。
防治措施:保护植被;对森林资源要采育结合;对重点矿区通过工程及生物措施,结合土地复垦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工业生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并进行“三废”的治理等。
12. (1)特点:能耗较高,水耗较低。原因:重工业比例较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高。 (2)环境污染加剧,能源紧张,生产成本提高。
039 第 5 页 共 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