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线
篇一:生命之线 生命之线
格致初级中学 执教人:徐婕 教学目标:
1.理解“生命之线”的双重含义,学习主人公在困境中生死与共、团结互助的精神
2.了解插叙、对比等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理解生命之线的两层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插叙对文章的表达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看登山运动的影片(让学生初步体会登山运动是一项需要坚韧耐力和顽强毅力的运动)今天学习根据作者的真实经历叙写的文章。
二、整体理解课文内容
1课文主要讲述了怎样一次经历?(请用一两句话简要概述,注意六要素) 1992年,在登山途中,我们被摔落三次在同伴马尔的帮助下最终获救。 2文中仅仅记叙了这一次经历,还有没有其他的经历?
1985年,“我”和 西蒙在爬坡时遇到暴风雪,西蒙割断了联结
2016
1 / 8
我们的绳索,“我”因此跌入40米的冰隙里。
3这两次经历重点写了哪一次经历?另一次经历以什么方式来交代?
第二次;插叙:在叙述中心时间过程中为了帮助开展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内容的叙述方法。 4 为什么要在此处插入这段叙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我们先将两次登山运动的异同。 时间 人物 表现 结果
1985 西蒙砍断绳索只身回到基地
1992 马尔就地扎营 为“我”取暖 陪“我”渡过生死难关 5 这两个同伴的做法你赞同谁的,为什么?(从文中找依据,并说明理由) 插叙的作用:通过马尔与西蒙对比,突出马尔与同伴团结互助,生死与共的品质。
三、课题“生命之线”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物质之线 联结登山者身体,维系生命的绳索(文中曾多次提到) 精神之线 象征登山者之间生死与共、团结互助的精神 四、拓展延伸
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处处有着生命之线,请大家结合所学课文内容,写一篇80字左右的读后感。 五、布置作业 读有感300字左右。 篇二:生命之线教案
2016
2 / 8
教 案
篇三:生命之线作业包阅读答案 篇一:生命之线作业包阅读答案
一、基本积累1.参杂 萦绕 踝骨 崩溃 内疚 燃烧殆尽2.(1)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2)形容孤孤单单,无依无靠3.任何难事一旦你去做了,不论过程有多么的艰险,多么的布满荆棘,都不能放弃,也许那胜利女神正在朝你微笑二、4.(1)我的思绪回到了那场挥之不去的噩梦之中(2)而今、命运似乎又一次拉开了序幕5.文章对遇险场面的描写,用了一系列时间的词语 :急速、骤然、一刹那、突然、猛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6(1)因为眼前的危险处境与过去的那段经历极其相似.(2)回忆中的那一次死神近在咫尺,侥幸逃生的滋味,让我对眼前面临的同样险境深感悲观7(1)指登山时用于连结登山者身体的绳索(2)指伙伴之间生死与共、团结互助的品格和挑战极限、顽强拼搏的精神8 突出我的痛苦,为下文马尔帮助我作对比,突出了马尔在危难时刻??(第九题里有)9.与上文西蒙在危难之时抛弃我作对比,衬托出马尔在危难之时,与同伴团结互助、生死与共的品质10.斑马线、安全带
一、基本积累1.参杂 萦绕 踝骨 崩溃 内疚 燃烧殆尽2.(1)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2)形容孤孤单单,无依无靠3.任何难事一旦你去做了,不论过程有多么的艰险,多么的布满荆棘,都不能放弃,也许那胜利女神正在朝你微笑二、4.(1)我的思绪回到了那场挥之不去的噩梦之中(2)而今、命运似乎又一次
2016
3 / 8
拉开了序... 2014-11-21 一、基本积累1.参杂 萦绕 踝骨 崩溃 内疚 燃烧殆尽2.(1)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2)形容孤孤单单,无依无靠3.任何难事一旦你去做了,不论过程有多么的艰险,多么的布满荆棘,都不能放弃,也许那胜利女神正在朝你微笑二、4.(1)我的思绪回到了那场挥之不去的噩梦之中(2)而今、命运似乎又一次拉开了序幕5.文章对遇险场面的描写,用了一系列时间的词语,如 (见文章) 9.与上文西蒙在危难之时抛弃我作对比,衬托出马尔在危难之时,与同伴团结互助、生死与共的品质10.斑马线、安全带 一、基本积累1.参杂 萦绕 踝骨 崩溃 内疚 燃烧殆尽2.(1)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2)形容孤孤单单,无依无靠3.任何难事一旦你去做了,不论过程有多么的艰险,多么的布满荆棘,都不能放弃,也许那胜利女神正在朝你微笑二、4.(1)我的思绪回到了那场挥之不去的噩梦之中(2)而今、命运似乎又一次拉开了序... 751818572 2014-11-21 一、基本积累1.参杂 萦绕 踝骨 崩溃 内疚 燃烧殆尽2.(1)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2)形容孤孤单单,无依无靠3.任何难事一旦你去做了,不论过程有多么的艰险,多么的布满荆棘,都不能放弃,也许那胜利女神正在朝你微笑二、4.(1)我的思绪回到了那场挥之不去的噩梦之中(2)而今、命运似乎又一次拉开了序幕5.文章对遇险场面的描写,用了一系列时间的词语,如9.与上文西蒙在危难之时抛弃我作对比,衬托出马尔在危难之时,与同伴团结互助、生死与共的品质10.斑马线、安全带 一、基本积累1.参杂 萦绕 踝骨 崩溃 内疚 燃
2016
4 / 8
烧殆尽
2.(1)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2)形容孤孤单单,无依无靠3.任何难事一旦你去做了,不论过程有多么的艰险,多么的布满荆棘,都不能放弃,也许那胜利女神正在朝你微笑二、4.(1)我的思绪回到了那场挥之不去的噩梦之中(2)而今、命运似乎又一次拉开了序... bysa 2014-11-20 一、基本积累1.参杂 萦绕 踝骨 崩溃 内疚 燃烧殆尽2.
(1)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2)形容孤孤单单,无依无靠3.任何难事一旦你去做了,不论过程有多么的艰险,多么的布满荆棘,都不能放弃,也许那胜利女神正在朝你微笑二、4.(1)我的思绪回到了那场挥之不去的噩梦之中(2)而今、命运似乎又一次拉开了序幕5.文章对遇险场面的描写,用了一系列时间的词语,如 9.与上文西蒙在危难之时抛弃我作对比,衬托出马尔在危难之时,与同伴团结互助、生死与共的品质10.斑马线、安全带 一、基本积累1.参杂 萦绕 踝骨 崩溃 内疚 燃烧殆尽2.(1)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2)形容孤孤单单,无依无靠3.任何难事一旦你去做了,不论过程有多么的艰险,多么的布满荆棘,都不能放弃,也许那胜利女神正在朝你微笑二、4.(1)我的思绪回到了那场挥之不去的噩梦之中(2)而今、命运似乎又一次拉开了序... 天灾2334
2014-11-21 一、基本积累1.参杂 萦绕 踝骨 崩溃 内疚 燃烧殆尽2.(1)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2)形容孤
2016
5 / 8
孤单单,无依无靠3.任何难事一旦你去做了,不论过程有多么的艰险,多么的布满荆棘,都不能放弃,也许那胜利女神正在朝你微笑二、4.(1)我的思绪回到了那场挥之不去的噩梦之中(2)而今、命运似乎又一次拉开了序幕5.文章对遇险场面的描写,用了一系列时间的词语 :急速、骤然、一刹那、突然、猛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1 联系上文,体会第7段中“偶尔飞来三两只鸟雀,怔怔的栖落在上面,然后啁啾几声就怏怏的飞走了.”一句中加线字的妙处.“怔怔地”“怏怏地”拟人化地表现出小鸟看到葡萄叶子全部落完,了无生气时发愣、不高兴、很失望的样子,表现“我”看到叶子全部凋零时的痛惜之情.2本文语言优美,韵味悠长,请从第一段画线句中的a、b两句中选一句赏析.a: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初春时节葡萄藤长出紫红叶芽的情态,写出葡萄藤叶的灵性,表达作者对清新叶子的喜爱.b、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清风吹拂的状态,表达出作者看到如此美景的轻松愉悦的心情.或者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后勤描绘出阳光从叶缝间透出的状态,从侧面写出葡萄的茂盛.3第10段中“我对一切都充满了敬意”,结合上下文谈“我”充满怎样的“敬意”?在我眼里无论是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都有自己的梦想、使命和灵魂,都值得崇敬和珍爱.4你是否赞同文中“妻子”摘尽所有葡萄,让叶子尽快落完的做法,请说明理由.赞同,可从妻子素爱清爽、怕麻烦,每天叶子影响院子卫生与情绪的角度谈;不赞同,可从妻子漠视生命,不尊重葡萄生长规律,欠缺生活情趣方面作答.或1.阅读第①自然段,请品味“昏睡的葡萄藤醒了”这句话中“醒”字的妙处.2.第
2016
6 / 8
①、第⑤自然段都用了较多篇幅描写葡萄叶,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3.从葡萄叶旺盛生长到葡萄叶子过早落尽,作者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4.如何理解“果实是它们生命的灯芯”这句话?5.阅读全文,你从葡萄叶子夭折的生命历程中得到了什么感悟?答案:1.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蓄积一冬力量的葡萄藤在初春时节发芽(睁开叶芽)、长叶(叶子舒展)的生命苏醒状态(充满生命活力),蕴含了作者的喜爱之情.2.结构上起到照应、对比的作用;内容上,用前面葡萄叶生长旺盛的喜悦来反衬后面葡萄叶过早凋落的无奈,突出果实是叶子生命的灯芯.3.十分喜爱——痛惜不已——充满敬意4.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生命的价值所在,表达了作者对生命使命的崇敬.作物是为果实而生的,它们的萌芽、抽叶、开花,全都是为了自己的果实;一旦果实夭折,作物的生命也就黯淡了,提前进入生命的秋天.5.我们应该明白自己生命的真正目的,为什么生命使命而生活.我们更应该像以果实为灵魂的葡萄叶那样,把握住美好年华,为实现人生价值而不懈努力,人生才有意义;我们应以敬畏生命的态度关注和思考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从中得到人生有益的启迪.篇三:生命之线作业包阅读答案
生命之线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
生命之线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 乔.辛普森
帕杰尔墨峰的遇险、脱险的经历。次序 时间 同 异 合作伙伴
2016
7 / 8
对待同伴的 态度、行为 第一次
帕杰尔墨峰的遇险、脱险的经历。次序 时间 同 异 合作伙伴 对待同伴的 态度、行为 第一次 第二次1985 1992 遭遇险情, 西蒙 生死考验 马尔 砍断绳索 救助、劝慰栽入冰隙 成功获救
2016
8 /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