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汉源县汉源湖下游消落带土壤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罗正宇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 成都 610059)
摘要:水电库区广泛存在消落带问题,库区消落带在长期反复的蓄水淹没、冲蚀、沉积作用下,消落带土壤将成为水库重金属有害物质富集的地带。以汉源县汉源胡中下游瀑布沟水电站上游洄水湾处,选定三个典型区域设定实验样方,采取表层土壤和纵向土壤,研究其表层土壤、纵向土壤的重金属元素分布和变化特征。关键词:消落带;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污染物
中图分类号:X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164(2020)24-0009-02
消落带是伴随水库蓄排水呈现周期性水位变化形成的一段水陆交替,层次变化的水库特有现象。作为水库陆生与水生系统交界的关键地带,重金属作为一类重要污染物,很难被生物降解,经过食物链富集作用进入生物及人体体内,对生命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对于水库消落带,在经过长期规律性的蓄水淹没、冲蚀、沉积作用下,消落带土壤将成为水库重金属有害物质富集的地带,研究消落带重金属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对研究污染物迁移、转化、富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夏秋降雨集中多暴雨,冬春温暖气候干燥,干热河谷热风作用强烈,全年干湿二季分明。年均气温17.8C,年均降水量730.8 mm,6月~9月降水量占全年72%,最多年降雨量为935.1 mm,最少年降雨量为465.1 mm,最大日降雨量为85.9 mm。下游是大渡河流域控制性水库之一的瀑布沟水电站,该工程是兼有防洪、拦沙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电工程。总装机容量3 600 MW,年平均发电量147.92亿kW·h。水库正常蓄水位850 m,总库容53.9亿m3。1.2 样方设置与土壤元素分析
消落带选点位置距离汉源县城、汉源湖下游7 km洄水湾处的双海村、管山村点位,其中,双海村消落带位于汉源湖下游左岸洄水湾处,上部为汉源县双海村,主要以农耕种植业为主。管山村消落带点位位于双海村下游左岸河道处,毗邻双海村,主要以农耕种植业为主。在两个点位设立样方进行取样测试分析,
Ni(mg/kg)Pb(mg/kg)Cd(mg/kg)As(mg/kg)Hg(mg/kg)35.657 60137.653 68939.640 4425.798 46722.916 59434.906 446
57.285 50939.843 7556.235 01634.641 19943.490 89827.527 682
4.720 1752.111 1686.454 137 21.589 431 32.342 8222.331 852 5
12.716.017.611.610.89.47
0.2330.1510.2840.0900.1460.133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汉源县处于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干热多风少雨。日照充足,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全年无霜期约300 d,昼夜温差大。受西南季风与东南季风的影响,
点位
双海1#-1表土(理化)双海1#-2表土(理化)双海1#-3表土(理化)管山1#-1表土(理化)管山1#-2表土(理化)管山1#-3表土(理化)
Cu(mg/kg)38.017 29535.092 21340.158 61526.535 56627.979 56232.103 738
Zn(mg/kg)383.581 4182.377 05534.498 21155.036 5165.212 65173.003 48
Cr(mg/kg)34.871 03642.776 63940.676 79141.768 94753.827 34845.352 9
表1 消落带点位表层混合土元素测定表
样方规格为横纵1 m*1 m*5个,共25个小样方。分别在双海村、管山村取以平面样方中1层一、三、五号样方表层土混合样,同理取得3、5层混合样进行元素分析,便于判断元素在消落带横向梯度的变化情况(表1)。
2 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
利用GIS软件,结合空间插值法和空间叠加法在三处调查点的中间梯度上的剖面,均呈现从表层至底层逐渐递减的规律。
作者简介:罗正宇(1987- ),男,新疆乌鲁木齐人,硕士研究生,助教,主要从事工程地质、资源环境方面研究。
10产业科技创新 Industr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Vol.2 No.24
2.1 双海村
双海村作为研究区流域下游选取的第一个消落带点位,上部高位为双海村居民生活点,并伴有部分果园农田,下部毗邻河道口处于大渡河流域的一个小型汇水湾,从重金属污染物元素分布值来看(图1),镉(Cd)元素呈现中间层位含量低,高层及底层含量偏高,尤其为临近河道附近含量达到峰值。铬(Cr)元素呈现自上而下减少的趋势,汞(Hg)元素类似镉元素,具有相似分布趋势。镍(Ni)元素整体含量偏低,自河道至上部含量逐渐降低。铅(Pb)元素表现为中间区域含量低,两极区域含量逐渐升高的趋势。砷(As)、铜(Cu)元素呈现整体为自上而下浓度递增的趋势。锌(Zn)元素高部位含量中等,中部地区含量最低,接近河道水域附近含量最高。
图1 双海村消落带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图
2.2 管山村
管山村消落带点位位于双海村点位流域下游1.2 km处,两个点位同属大渡河左岸,上部高位紧邻管山村公路及居民生活点,从重金属污染物元素分布值来看(图2),镉(Cd)元素呈现自上至下减少的趋势,并且越靠近公路沿线含量越高。铬(Cr)、汞(Hg)、镍(Ni)、铜(Cu)元素总体含量偏小,具有相似分
布趋势,自高部位至底部位为递减状态,临近公路位置污染物含量最高,尤其以镍(Ni)元素尤为突出,元素含量递增幅度大。铅(Pb)元素表现为中间区域含量高,两极区域含量逐渐降低的趋势。砷(As)元素呈现毗邻公路含量少,靠近下部河岸含量逐渐增加的状态。整体为自上而下浓度递增的趋势。锌(Zn)元素与砷(As)元素含量分布相反,高部位毗邻公路位置含量最高,逐渐至底部河道水域附近含量最低,整体反映为自上至下逐渐递减的趋势。
图2 管山村消落带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图
参考文献:
[1] 张欣,陈雅贤,郑雅容,等. 汉丰湖消落带城市基塘系统非
点源污染控制研究[J]. 人民珠江,2020,41(11):81-88.
[2] 彭烨键,王鹏程,刘瑛,等.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重金
属的分布特征与评价[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0,43(5):181-186.
[3] 郑茂坤,骆永明,赵其国,等. 企业密集区土壤主要污染
物的空间分布及其预测性初步探讨[J]. 土壤,2009,41(4):540-547.
[4] 高远,赵玉杰,杨海松. 普通克里格评估土壤污染物空
间分布精度控制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28(5):871-87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