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描写小作文练习心理描写,就是描写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活动。把人物的内在精神和思想感情写好,能够让读者走进人物的心灵深处,洞悉人物的内心隐秘和感情冲突,从而成功地塑造人物性格特征,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同学们在进行心理描写时常犯的错误要么是轻描淡写以致一片模糊,要么是陈词滥调有 造假 的嫌疑;只有准确的把握、细腻的描摹,才能有直抵人心、震撼人心的力量。
小作文例题:请用300字左右的语言描述你的一次心理活动,要求形象真切。
[作文病例]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简析]
这是一位学生的作文片段,写的是他在老师分发批好的试卷前后的心理活动。他虽然歇斯底里地高呼 紧张得要命 、 很是伤心 ,但我们依然若无其事、不为所动,我们并不感觉到他有多紧张、多伤心,因为从他的字里行间我们读到的,尽是抽象的概述,而不是具体可感的心理描写。
那么如何进行具体可感的心理描写呢?请看下文。
[作文示例]
①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风刮到我身上,我不由自主地打了寒颤。语文课开始了,老师要把批好的试卷发下来。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 沙沙 的发试卷的声音, 哗啦! 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到地下。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我紧张得要命,怕自己考砸了。
试卷终于落到我的桌子上了。它反躺着,静默着。②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 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 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 4 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 啪 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可怜的 48 ,我 唉 的一声便瘫在了桌上。③我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我是多么的懊悔,多么的伤心呀![=www.__j_sj.CN=更多作文教案]
[简析]
这是一段精彩纷呈、惟妙惟肖的心理描写。怎么说呢?原因是心理描写的手法多种多样,小作者巧妙地综合运用了其中常见的几种:第一、内心独白。这是最常用、最重要的一种。这种手法写出了人物的所思所想,让人物直接地倾吐自己的心声,表白他的欢乐与悲愁、昂扬与矛盾、希望与失望,使读者穿透人物外表,直逼人物的内心世界。例如②,直截了当地记录了 我 懊悔和祈祷的心路历程,形象真切。同学们在 内心独白 之前一般要加上 想 、 沉思 等提示语,如②中的 在心里念叨 。第二、幻觉描写。人在极度紧张、亢奋的状态下,
眼前或耳边有时会出现虚幻的画面或声响,其内容也许是自己最害怕的也许是最渴望的,把这些描绘下来,就能十分准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例如③。在进行幻觉描写前也常要用一些提示语,如:似乎看见,仿佛听到等。第三、景物衬托。例如①,用阴天和冷风来烘托 我 的紧张心情。此外,常见的还有本文没有出现的一种手法:梦境描写。例如魏巍《我的老师》一文中,通过我 梦中寻师 ,表现了 我 心中对老师深深的依恋与思念。
这段文字给了我们三点启示
1.心理描写可以综合运用各种手法,也可以配合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这样可以更形象地凸显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和复杂的心理变化,可以使人物的心理活动富有立体感和层次感,行文也更加摇曳多姿。
2.心理描写要符合人物的性格。不同性格的人,心理活动就不一样,有的人热烈,有的人冷峻,有的人果敢,有的人优柔,这就需要同学们用心观察、体会,细心描摹、刻画,不可千篇一律、千腔一调。
3.心理描写要符合文章表达和表现中心的需要。同学们不能为心理描写而心理描写,不能心血来潮就左一个心理活动,右一个心理活动,要 应运而生 、自然成文,一般在人物比较兴奋、悲哀,或内心矛盾冲突比较激烈的情况下运用。
再来看下面一个片段。
[举例]
是谁把饭盒扔到楼梯口了?是谁干的好事? 我和姐姐刚走出铁门,身后就传来妈妈愤
怒的 狮子吼 ,声音大得让人头皮发麻。
我一看,这不是我昨晚丢的吗?可是,一旦承认,我的一世英名岂不付诸东流?要不干脆来个死不认账。不行,撒谎就不够光明正大了,我以后如何立于天地之间?这本来就是我扔的,我应该对此负责呀!可是 这时,我的心里有两个 小人 在吵架:一方 诚实 ,一方 虚荣 。
快承认吧! 诚实 温和地劝道。
不行,绝对不行! 诚实 还没说完, 虚荣 插嘴道, 别听它的,它存心想让你挨骂!让你出丑!你只要不承认,这事就 神不知鬼不觉 了。 虚荣 的嗓门提得老高。
勇敢一点,朋友,像当年列宁一样,做个诚实的孩子吧!我才是真正地帮你,维护你的尊严! 诚实 苦口婆心
诚实 和 虚荣 的争吵就像天使与恶魔的决斗。最后,我扬起头,理直气壮地对妈妈说: 不是我干的,不要冤枉好人!
(陈熙剑)
[简析]
小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比拟的手法刻画了 我 一次激烈的内心矛盾冲突:诚实与虚荣的争吵,承认与隐瞒的决斗。对人物左右摇摆、进退两难的心理进行准确的描写,使得人物的性格凹凸有致、真实可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