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安全管理四要素

安全管理四要素

来源:花图问答
安全管理和措施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 理解管理层承诺与员工参与的重要性;

● 掌握工作现场危害分析的内容、方法和步骤; ● 学会进行危害的预防和控制;

● 明确安全教育与培训的形式、内容、效果、步骤与对象。

安全管理四要素

一、管理层的承诺和员工参与

1.管理层的承诺

承诺不是随意许诺,必须付诸实际行动。作为企业效益的关注者,管理者应对安全作出承诺,科学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和相关制度。管理者的安全承诺,应通过其行为体现出来,不仅自身要达到对员工提出的要求,也要对承诺之事提供解决资源。同时,管理者还应鼓励员工发现现场隐患,并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

2.员工的参与 企业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除了管理者的承诺,员工的参与也十分重要。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员工应兑现自己的安全承诺,努力实现职责和权限的对等,勇于承担责任。

、工作现场分析

工作现场的危害分析,是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工作现场进行全面、仔细地分析,明确可能发生的危害以及危害发生的条件等。

1.安全检查 进行现场工作危害分析,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通过仔细观察工作全场和具体领域范围,以及查看安全管理体系记录和事故报告,进而分析隐患的来源,并做好相应的培训记录,制定出相关文件与突发事件的预案。

2.危害分析的方法与角度 分析方法

工作危害分析最简单、最实用、最普遍的方法,就是对具体工作进行操作。具体来说,工作危害分析包括资料收集、工作分解、危害确认等环节。

分析角度

一般来说,进行危害分析,需要从操作频率与危害后果的严重程度两个角度考虑。操作频率越高,出现危害的机会就越大。从这两个角度出发,综合判断危害情况,然后采取防范措施。

3.分析危害发生的可能性 一般而言,可以从出错频率、安全检查、操作规程、员工胜任程度和安全措施五个方面,判断危害发生的可能性。

4.分析危害后果的严重性 对危害后果严重程度的判定,需要从人身伤亡程度、财产损失情况、停工情况、违法情况、形象受损情况等方面分析。其中,人身伤亡程度是最严重的危害后果。

1

安全管理和措施 风险程度可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进行危害分析,应准确判断出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措施。一般而言,对于低风险,可以暂时放过;对于高风险,必须立刻采取措施进行解决。

5.工作危害分析的步骤

图1 工作危害分析的步骤

如图1所示,进行工作危害分析的步骤,主要包括: 收集资料、工作分解 通过观察员工的工作过程,将工作分解成具体环节或具体动作,并逐一分析可能存在的危害。

危害确认

即通过分析各工作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进一步确认存在的危害。 危害估算

即判断、评估每个风险存在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为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防范措施

企业要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需要注意的是,预防措施应做到明确化、公开化,以确保所有工人都能正确应用。

6.工作危害分析的方法 常见的工作危害分析方法,主要有JSA工作安全分析法和危险性LEC评估法两种。 JSA工作安全分析法

JSA工作安全分析法主要按照工作步骤,逐一寻找可能存在的危害,进而判断危害后果。它利用与系统危险性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乘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危险性。如图2所示。例如,利用可能性L与严重程度S的乘积(称为风险度),来测评风险度的高低。

2

安全管理和措施

图2 JSA工作危害分析记录

对于现场的临时性工作或个别操作,可不必严格执行JSA工作安全分析的步骤,只需通过简单的工作分析即可。如表1所示。

表1 JSA工作安全分析表 部门: 工作/任务名称: 任务 1. 危害 控制方法 2. 3. 需要的培训: 个人防护装备(PPE): 创建时间:

危险性LEC评估法

3

安全管理和措施 危险性LEC评估法,是分别赋予与危险性相关的三个因素一定的值,根据三者的乘积判断并划分风险等级的方法。三个因素分别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事故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C,三者的乘积为风险值D。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其数值范围是0.1~10。其中,0.1代表几乎不可能发生,10代表只要做就一定会发生危险。如表2所示。

表2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数值表 分数值 10 6 3 1 0.5 0.2 0.1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完全可能预料 相当可能 可能,但不经常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极不可能 实际不可能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其数值范围是0.5~10。其中,0.5代表基本不去,例如从不去工作现场的厂长;10代表一直出现,例如现场操作的工人。如表3所示。

表3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数值表 分数值 10 6 3 2 1 0.5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连续暴露 每天工作时间内 每天暴露一次 每月暴露一次 每年几次 非常罕见的暴露

事故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C。其数值范围是1~100。其中,100代表后果必定十分严重,1代表极不可能有危害后果。如表4所示。

表4 事故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数值表 分数值 100 40 15 7 3 1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完全可能预料 相当可能 可能,但不经常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极不可能

风险值D。风险值计算公式可表示为:D=L×E×C。根据风险值的大小,可以划分出危险等级。根据风险的危害程度,企业要采取相应的处理办法,如表5所示。

4

安全管理和措施

表5 风险等级划分标准表 分数值 >320 160~320 70~160 40~70 <40 级别 1 2 3 4 5 危险程度 极其危险 高度危险 显著危险 一般危险 稍有危险 处理办法 不能继续作业 立即整改 需要整改 需要注意 可以接受

7.安全健康调查

进行安全健康调查,需要企业各部门和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各部门要定期对安全管理领域进行现场诊断,员工也要对日常工作区域的设备、环境等进行巡检。企业还可以开发使用检查表,协助安全健康调查工作的开展。除此之外,建立有效地安全工作系统,有助于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进而为安全健康检查提供保障。

8.安全事故调查原则

进行安全事故调查,还需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安全隐患原因不清楚不放过、责任人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相关人没受到教育不放过、安全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要点提示

进行安全事故调查,需要坚持“四不放过”原则: ① 安全隐患原因不清楚不放过; ② 责任人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 ③ 相关人没受到教育不放过; ④ 安全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三、危害的预防和控制

针对工作分析中发现的危害,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进行危害的预防与控制,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危险分类

一般来说,危险因素的来源,包括物理性危险因素(撞击)、化学性危险因素(腐蚀)、生物性危险因素(微生物)、心理性危险因素、生理性危险因素、行为性危险因素等。

2.危险辨识 物料资料

对于物料资料,通过物料的安全数据表(MSDS),查找常用物料可能存在的危害,并进行科学管理和存储。

工艺资料

对于工艺资料,通过查看工艺流程图、工艺参数、操作规程、设备规程、安全规程等,进而确定可能存在的危害。

5

安全管理和措施 管理资料

对于管理资料,通过查看管理体系、管理文件、安全法规与标准、网络管理制度、岗位定编和工作制度、员工安全资质和工伤资料、相关事故、事件资料等,明确可能存在的危害。

设备资料 对于设备资料,通过查看装备布置图、厂房结构图、主要设备总图、动力介质管网总图、电气和控制仪表、总图和工艺联锁表、安全(含消防、工业卫生)装置清单等,了解设备的基本情况,找出潜在危害。

3.危害预防与控制 企业进行危害的预防,通常采用三种手段,即工程技术手段、管理员工手段与教育培训手段,又称“3E手段”或“3E措施”。

工程技术

工程技术手段是利用技术,从根本上解决工作场所问题的手段,是三者中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应该放在首位。

管理员工

管理员工是通过现场管理员工,提醒预防与控制风险的手段。管理员工的行为应放在第二位。

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是通过教育培训的方式,与员工进行安全工作条例的沟通,正面强化安全行为,及时纠正不安全行为。

除了以上三种手段之外,员工个人防护也是预防与控制危害的常用手段。 4.防呆策略 将设备的操作方法,由靠记忆直接转化到设备表面的策略,即为“防呆策略”,又叫“防愚策略”或“防错策略”。防呆策略是运用工程技术进行风险控制最为有效的手段。

防呆策略的作用

难以犯错。防呆策略通过各种形式的提示,很难给操作者留下犯错的机会。例如由于两只鞋的形状不同,很少有人左鞋右穿,这即是有形防呆。

犯后提醒。即在犯错后,能够及时提醒犯错者立刻改正。例如女生戴耳环,就是对走路姿势的一种提醒,如果走路时左顾右盼、摇头摆尾,耳环就会打到脸上,提醒她端正走路姿势。

防呆策略的手段

形状防呆。即靠形状的不同来防止犯错的手段。在设计机器零件时,应突出形状的不同点以容易辨认,切忌形状过于相似。

颜色防呆。即靠颜色不同来防止犯错的手段。例如,工作现场的不同区域、不同工种的服装,都可以用不用颜色区分。

数量防呆。即利用数量统计防止犯错的方法。例如,在大型施工场所清点人数时,就可以利用工卡的数量统计人数。

除此之外,利用自动化声光电的报检,也可以防止犯错。 防呆策略的运用

作为工程技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防呆策略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例如自动感应的马桶,有效避免了因人为不自觉造成的脏乱或浪费;新式抽屉即使拉到底,也不会出现掉出来砸到脚的问题等,这些都是防呆理念的实际应用。

进行手工的冲床操作,双手必须同时按压才可以完成;车间设置合理的防撞柱,可以避免叉车运行时撞倒物料与货架。

防呆策略的原理

6

安全管理和措施 总体来说,防呆策略的应用原理包括以下九个方面:

消除危险原理。即彻底消除存在危险的物体,如危险的物料。

降低风险值原理。针对那些难以消除的危险,例如正在使用的有毒化工原料,要尽量降低风险值。

冗余性原理。当风险值难以降低时,可进行冗余性保护,留出余量。余量保护一般可以从两个角度考虑:一是利用易坏特性进行防护型保护,例如保险丝;二是额外增加保护,使其难以坏掉,例如在马路中间的电线杆上增加水泥柱,使其难以被撞倒。

闭锁原理。例如为防止操作失误,对电器柜增设电子密码的做法。

能量屏障原理。即通过隔离措施,形成能量屏障,进而预防危害发生。 距离防护原理。即与危险物保持距离,预防危害的发生。 个体防护原理。即利用个人防护装备进行武装。

代替作业原理。针对一些高危险的操作,尽量用机器来代替人工操作。 警告信息原理。即利用警告信息的提示,预防危害的发生。

四、安全的教育和培训

为保证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企业需要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环节的安全教育与培训。 1.教育培训形式

安全教育与培训的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广告式、演讲式、会议讨论式、竞赛式、声像式、文艺演出式、学校教学式等。其中,声像式教育培训,可以将现场出现的安全问题拍成照片或录像,然后展示给员工,往往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2.教育培训内容 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必须明确培训内容。无论是危害意识,还是标准要求;不管是紧急反应,还是事故调查、应急预案演练等,都需要明确需求。

3.教育培训效果 与单纯理论说教相比,采用声像式的、现身说法式的教育培训手段,更容易吸引员工的注意力,培训效果更为明显。同时,增加现场演练的机会,更有利于员工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和工作流程。

4.教育培训步骤 总的来说,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可分为三步:首先,应向员工讲述清楚,使其理解大体内容;其次,应亲身示范,使员工明白具体流程;最后,让员工参与实践,进而了解其掌握程度。

除此之外,还应在日常实际操作过程中,及时跟踪,大胆鼓励员工提出改进意见,以保证培训的有效性。

5.重点培训对象 在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时,应重点培训20种人,即违章作业的大胆人、冒险蛮干的危险人、冒失莽撞的勇敢人、盲目听从指挥的糊涂人、吊儿郎当的马虎人、满不在乎的粗心人、盲目侥幸的麻痹人、投机取巧的大能人、凑凑合合的懈怠人、满腹委屈的气愤人、满面愁容的忧愁人、急于求成的草率人、心神不定的心烦人、手忙脚乱的急性人、固执己见的怪僻人、单纯追求任务的效益人、不管安全质量的人、休息欠佳的疲惫人、变换工种的改行人、心余力亏的老工人。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