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名称 《老人与海鸥》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感人故事。一位老人十多年如一日,每逢冬季来临,每天到翠湖边喂海鸥。老人去世后,海鸥们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课文所展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两幅动人的画面,更是那无限的真情和真情背后的感动。这篇课文是安排在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组 “人和动物和谐篇章”单元的第一课,学习这篇课文为学习其他课文打下学法基础和情感基础。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1.知识和能力:学习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新词。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厚感情。 2.过程和方法: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品味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情,感受人与动物的和谐美。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知识水平: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速度,继续围绕本组课文训练重点提高阅读速度。本课时学生要扫清字词障碍,读通读准文章。 能力水平: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捕捉关键词句体味情感的能力,继续巩固这一学法。 情感态度:抓住兴趣点——孩子天生就喜欢小动物,每个人与动物之间都可能发生很多有趣的、令人难忘的事,所以学习这篇课文,很容易和学生产生共鸣,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引导学生呵护动物!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1.拭去语文的浮华,回归文本,回归生本,努力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效结合。 2.在阅读实践中用较为整合的问题引导学生潜心读书,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充分研读,揣摩深意,感悟人鸥深情,激起学生对动物的关爱。自主实践过程中尊重学生的真实阅读,培养语文素养。 3.阅读中体现一定的阅读策略,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围绕课题抓主要事件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运用“品细节的读书方法”研读重点词句,想象说话写话的能力等,这样的练习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扎实有效,朴实有序。 ◆教学结构设计:整体感知——老人对海鸥就像亲人一样(老人喂海鸥、唤海鸥、谈海鸥的欢乐情景)——海鸥送老人(抓重点词句品读,深入体会“意想不到”)——再识老人,升华情感,写话练习(通过老人的资料,对海鸥十多年的爱反哺文本,升华鸥情)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本文篇幅较长,教学时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学重点是练习以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直接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进行理解感悟,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厚感情。“自读悟情”既是教学的重点,亦是难点,突破这个难点,将更好地为教学的另一个重点“激情美读”作情感铺垫与服务。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谈话:互相认识、缘分、合作愉快、谢谢! 昆明台:海鸥台标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分钟) 同学们,昆明人把海鸥作思考并得出结为昆明台的台标,足可以说明 (课题是并列结海鸥在昆明人心中的地位。今论:天,我们将一同走进昆明翠湖,走进发生在十几年前的一构的,主人公应是老个真实而又震撼人心的故事。人、海鸥) 板书课题: 21 老人与海鸥 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觉得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谁? 看似聊天的课前谈话,却是一个极好的教学资源,以昆明台的台标导入,自然而然地引到了海鸥,水到渠成。 二、初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7分钟) 2.我们先来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效果。 4.请同学们变一变课题中的“与”字,说一说,课文写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哪些事。 3、在读准字音的基础1、 以较快的速度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哪些事?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我让学生变通一下课题抓上读出画面,读出感情 6反馈:(预设答案:老主要事件来概撮嘴呼唤 抑扬人喂海鸥 老人唤海鸥 老人括课文的主要顿挫 亲昵说话 谈海鸥 海鸥送老人)教师及内容,这样的相依相随 时板书:喂 唤 谈 送(这部训练有助于提扇动翅膀 应声而分交谈中,老师应及时提醒学高学生对文本来 瞻仰遗容 生:学语文啊,就要推敲词语,整体把握的能白色旋涡 咬文嚼字。“叫”改为“唤”力。在概括中5、生思考:课文写更文雅一些,“送”、“念”比引导学生推敲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较一下,谁用的词语最恰当,词语,咬文嚼哪些事 最后从“送别”、“送行”归纳字,讲究用词7、概括主要内容:出。) 的准确性和艺这篇课文主要围绕两8、总结:同学们,题目术性。) 部分来写,第一部分写是文章的一双眼睛,有时候我 老人喂海鸥、唤海鸥、们只要适当变通一下课题,抓谈海鸥;第二部分主要主要事件就能概括出课文的写“海鸥送老人”。 主要内容。板书:抓文眼 三、学习第一部分,感受老人对海鸥就像亲人一样的情义。(10分钟) 1、过渡:(看板书)同学们,这两幅画面中,哪一幅画面让你意想不到?海鸥是鸟,为什么会有这样意想不到的举动呢?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来说,因为老人对海鸥就像( )一样。(板书:亲人) 3.随机简单交流:此处交流可以打乱课文的顺序,说说自己的体会,随品随读。 …… (4)小结:同学们,抓住重点词句边读边体会,体会之后能说出自己的想法,这就是品读,“品细节的读书方法”。(板书:品细节)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读书方法,希望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大家能继续使用它。 (6)信赖往往创造美好的境界。这是一首多么动听的交响乐,翠湖边就是一个露天的(音乐厅),老人就是这场音乐会的(总指挥),而海鸥们则是(演员、演奏家),他们共同在演奏一首 之歌。(和谐之歌、幸福之歌、快乐之歌、自由之歌、飞翔之 (设计意图:这部分浏览3-12自然段,找的学习,我用一找老人和海鸥相处“从哪里看出的哪些场景让你感受老人对海鸥就像亲人一样?”到老人对海鸥就像亲这样一个“牵人一样?用“——”划一发而动全身”的大问题下来。 (2)自由交流体整合了第一部分的学习,让会。(交流可以稍微简学生通过“浏略些) 览”捕捉文本中有效的信 息,使阅读成4.重点交流第三为学生主动建自然段老人喂海鸥的构的过程。在交流环节中,画面: 做到有详有(1)放声朗读这略,重点突出。段话,想一想文中哪些重点交流第3细节让你体会到老人自然段,通过对海鸥就像亲人一品读细节感受老人与海鸥相样?圈出关键的词语处的和谐画来理解。 面,增强了学(2)自由交流体法意识。这样的设计不仅深会。 化了学生对语 言文字的理(3)老人和海鸥解,也发展了配合得如何?哪里体学生想象思维和语言能力,现了默契? 学生在朗读中(5)(配乐读改编自然而然地体的诗歌:《野鸟情歌》) 会到了老人对海鸥无微不至老人顺着栏的关爱。这部杆 分的学习,气氛轻松,课堂边走边放 基调活泼,这海鸥依他的与后面忧伤的节奏 氛围形成鲜明的对比,当学起起落落 生得知老人走排成一片 2、请同学们快速1. 研读15-18自四、感悟“意想不到”,感受海鸥对老人令人震撼的情。(14分钟) 然段 自学提示: 1.文字是有感情的,请同学们默读15-18自然段,想一想,文章中的哪些句2.交流时,随机出示句子。(交流时说到位,但不重复) (交流步骤:①说句子;子让你感 ②说说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什么?③通过朗读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 4、小结学法:同学们,受到海鸥把老人当作自己的亲人?用“ ”划下来。 2.圈出描写海 我们刚才继续采用“品细节”鸥动作或神态的词的读书方法,感受到海鸥对老人令人震撼的情谊,就像是孩子孝敬长辈一样。(“亲人”后语,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一写批注。 3.师生合作朗读面板书“!”)让我们一起再来14-17自然段。 感受那一份真情吧! 5、再读:同学们读描写海鸥的句子,其他的句子老师来读。 五、补充资料,深入认识老人,为写话酿情。(教学节奏加快,如行云流水、激情澎湃。)(3分钟) 1.这位老人能够让海鸥如此动真情,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位老人? 课件出示老人的资料,数字比较,体会老人的爱。 老人名叫吴庆恒,71岁,孤身一人。他每月308元的退休工资,一半以上给海鸥买了食物。老人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花5角钱坐公交车。4.5元一斤的饼干,老人却毫不吝啬地买给海鸥吃,而他自己唯一的奢侈品是两毛钱一包的香烟。 3.说得多好哇,老人对海鸥的爱永不褪色。 ①出示句子,读: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②十多年的冬天蹒跚而来,几千个日子雷打不动,几万里的路程风雨无阻,老人就是这样与海鸥相依相随,就像慈祥的海鸥爷爷。(“亲人”后面板书“!”) 2.其实,课文中也有描写老人外貌的句子,出示句子,读:(2—3环节配乐) 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读这句话时哪个词突然跳入你的眼帘? 师:在他的生活中,布衣可以褪色,蓝布包可以褪色,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可以褪色,但永不褪色的是什么?(预设答案:是老人对海鸥无微不至的爱、是海鸥对老人的深情。) (设计理念:引用老人的生平资料,继续感受老人生活简朴和十多年如一日地喂海鸥的情景,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老人对海鸥的爱是如此厚重,教师通过极富激情的话语,触动孩子心灵深处的情弦。) 六、想象写话。(4分钟) 1.可是今天,和他们相依相随的海鸥爷爷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代替老人来到翠湖边的只有这张无言的照片。往日有声有色的乐谱如今却变成了一首悲情的哀歌。海鸥们心如刀绞,他们围着海鸥爷爷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他们有太多太多的话语要向海鸥爷爷倾述。拿起你的笔在文章的空白处写一写海鸥的肺腑之言。 2.交流。海鸥们是多么舍不得离开海鸥爷爷啊,他们希望和海鸥爷爷永远相依相随。老师擦去黑板上的一个“送”字,板书“相依相随”。海鸥对老人就像亲人一样。(“亲人”后面板书“!”) 3.师送挽联:同学们,每一种生命都是美丽的,而更美丽的却是生命之间的互相关生在文章的空白爱。为了寄托对老人的哀思,处写一写海鸥的肺腑老师写了一幅挽联送给海鸥之言。 爷爷,齐读: 然后交流。(配乐继上联:老人疼海鸥如长辈无怨无悔下联:海鸥恋老人似孝子有情有义 横批:大爱无疆 续) 七、课堂小结。(机动安排:1分钟) (机动)1.同学们,海鸥老人的事迹在各大媒体报道之后,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也深深地感动了我们。为纪念海鸥老人,人们在翠湖边为老人塑像,老人依旧笑容满面,海鸥依旧在他周围翩然翻飞。我相信,在老人的心中,一定是飞翔的鸥群,在海鸥的生活中,海鸥爷爷将永远和他们相依相随。 2.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海鸥老人,请阅读作者邓启耀的原文《寂寞鸥灵》。推荐同学们课外去阅读法国作家阿兰·德格雷《我的野生动物朋友》一书,体会其中的真情。 (设计意图:真正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心和心的交流,是生命和生命的对话。此处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尽可能地进入老人与海鸥那浩瀚无边的情感世界,去领略、品味老人与海鸥的情思,达到人文合一的境界。在这一环节中,我注重了读写的有机结合,在学生充分品读感悟的基础上让学生移情体验,设身处地地想象海鸥在倾述些什么。写话的过程是练笔的过程,也是对文本情感的体会和升华的过程。)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在本文的教学中,我时刻注意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并倡导学生互相合作、交流、互动评价,当场反馈,将教学落到实处。 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 喂 唤 谈 ) 抓文眼 21.老人 与 海鸥 亲人!!!! 品细节 “送”→“相依相随” 写批注 九.教学反思 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少于200字): 1.请简单描述这节课的教学或学习流程; 2.有哪些精彩的瞬间;这节课中你最满意的地方或者让您最兴奋的地方? 3.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达到你期望的水平了吗?你满意吗?这节课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为什么?或者让你觉得不足的地方在哪里? 4.课堂上有出乎你意料的事件发生吗?你是如何解决的? 5.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 6.从学生的作业、课后谈话等途径你觉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7.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在设计之初,本人就试图拭去语文的浮华,让课堂回归文本,回归生本。在理解、感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努力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效结合。 各环节采取板块设计,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学思路更清晰,学法指导更到位,学生研读更深入。教学中删繁就简,有效避免了面面俱到但又都没有深入的弊端。学生的情感随文跌宕起伏,逐渐升华,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解读文本,内化情感。在本堂课的教学中,安排了两次配乐朗读,两首乐曲的风格截然相反,一首欢快,另一首忧伤。这正是课堂的两种基调,它对学生的情感体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课堂是学生的舞台,学习过程中,学生围绕“亲人”这条主线展开研读,在阅读实践中用较为整合的问题引导学生潜心读书,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充分研读,揣摩深意,感悟人鸥深情。学生在一次次与文本对话之后,对“亲人”的理解逐步深入,海鸥老人的形象在学生心中也越来越高大,老人对海鸥的确就像亲人一样。老人去世后,海鸥以自己特殊的方式悼念老人,海鸥对老人也像是“亲人”一样。 阅读中体现一定的阅读策略,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围绕课题抓主要事件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运用“品细节的读书方法”研读重点词句,训练了批注、浏览、速读等阅读能力以及想象说话写话的能力等,这样的练习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扎实有效。 一节课结束后,留在心里的或多或少总有那么一些欣慰与遗憾。欣慰的是,备课时依据一定的教学理念所采取的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实现,遗憾的是课堂上总有那么一些环节希望可以重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