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棉花知识——精选推荐

棉花知识——精选推荐

来源:花图问答
棉花知识

棉花新标准实⽤⼿册

1.怎样理解棉花的反射率(Rd)和黄⾊深度(+b)?

答:任⼀物体的颜⾊,都可以⽤⾊度学的三个基本参数来描述它的特性,即明度、⾊调和饱和度。明度是指⾮⾃发光物体表⾯相对明暗的特性,相当于⾃发光物体的亮度因素。⾊调表⽰⾊彩彼此区分的红、橙、黄、绿、青、蓝、紫的颜⾊特性,相当于光的主波长。饱和度表⽰颜⾊的丰满程度,即浓淡程度。若以这三个参数为坐标,可以形成⼀个三维的颜⾊空间,任⼀颜⾊对应于空间中的⼀个点。⽬前,国际上⼴泛采⽤孟塞尔(Munsell)颜⾊空间来表⽰颜⾊特性。孟塞尔⾊空间的中⼼轴代表⽆彩⾊⿊⽩系列的明度等级,与中⼼轴垂直的平⾯的各个⽅向代表不同的孟塞尔⾊调,离开中⼼轴的距离表⽰饱和度。

对于⾮彩⾊棉,棉花的基本⾊调很接近孟塞尔⾊卡的10YR,可以认为,不同的棉花⾊调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棉花的⾊调在孟塞尔⾊空间的10YR平⾯上。因此,在10YR⾊平⾯上,只要⽤明度和饱和度两个坐标来刻划棉花的颜⾊特性。

棉花测⾊仪采⽤亨特(Hunter)坐标,其中Rd(%)表⽰反射率;+a表⽰反射光红⾊成分,-a表⽰绿⾊成分;+b表⽰黄⾊成分,-b表⽰蓝⾊成分。亨特系统Rdab与国际照明委员会的CIE1931⾊度系统存在下列关系:Rd=Y

a=175fy(1.02X-Y)b=70 fy (Y-0.847Z)fy =0.51[(21+20Y)/(1+20Y)]

因此,应⽤CIE1931系统测量出物体颜⾊的X、Y、Z三刺激值,就可以计算出Rd、a、b 参数。对于棉花来说,a近似⼀常数,⽆须测量,即三刺激值中的x⽆须测量。所以,棉花测⾊仪只要测量棉花的Y、Z两刺激值便⾏了。根据棉花测⾊仪测得的Y、Z两刺激值,利⽤下列公式得出亨特系统颜⾊空间的结果:Rd=Y

+b=70 fy (Y-0.847Z)fy =0.51[(21+20Y)/(1+20Y)]

其中,Rd是反射率,属明度指标;+b是黄⾊深度,属饱和度指标。2.如何划分棉花颜⾊类型?

答:棉花颜⾊的变化,在⾊度学上是三维渐变的,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空间的分割。只是⼈们为了区别颜⾊的需要,将其分类。棉花颜⾊类型的划分也是这样。试验研究⼈员在对我国⼏⼤棉区,⼤量棉花实物样品的基础上,将棉花按颜⾊划分为⽩棉、淡点污棉,淡黄染棉,黄染棉四个类型。

棉花颜⾊类型的划分,主要依赖于棉花样品中黄⾊程度⽽定。正常棉花的底⾊为⽩或乳⽩⾊,这样的棉花为⽩棉类型。在未成熟期就因霜或⼲旱、⾍害⽽死的棉纤维呈现的是深黄⾊,因此棉花中含有的这种纤维越多,颜⾊就越黄越深。另⼀个造成棉花颜⾊发黄的原因是⽪棉的存储。发黄纤维程度的多少取决于存储时的温度、湿度和存储时间的长短。3.如何理解各类型棉花?

答:⽩棉:中国主产区主要品种在正常天⽓下正常⽣长、成熟或过成熟的棉纤维(包括⽇照过度和灰尘污染),都描述为⽩棉类型。这⾥所述正常天⽓是是指当地代表性⽓候,籽棉未受特殊的⾬⽔污染。正常⽣长是指未因病⾍害、⼲旱、洪涝等⾃然因素影响棉株⽣长发育。包括正常的早期棉、所有的中期棉、未受霜冻的晚期棉,或者中期棉中含有少量晚期棉和个别早、中期僵瓣棉。

此类型棉主要突出“正常”,在⼀切涉及影响棉花⾊泽因素均基本正常时的棉花划为⽩棉,给⼈的⾊感为洁⽩、灰⽩、乳⽩⾊,不应该有偏黄、阴黄的感觉。

淡点污棉:⽩棉中混有部分在未成熟期就因霜或⼲旱、⾍害⽽死的发黄的纤维,或因受轻度污染和长期储存变黄的纤维,即⽩棉中混有部分僵瓣棉,或是⽩棉因受轻度污染或⽔分过⼤引起纤维整体⾊泽变黄。

此类型棉花突出⽩棉中混有少量的淡黄⾊纤维的概念,黄⾊纤维来源有很多种,并不限于是哪种。从字⾯理解就是⽩棉中有淡黄⾊纤维斑点,既是淡点污染,⽤含量来描述是少量。其它达到同种黄度的棉还有⼏种,⼀是因储存时间较长,原来⽩棉中未成熟棉颜⾊变异较快,形成淡黄染斑点。⼆是新棉因多种原因整体变黄,此种淡点污棉外观形态不同于典型的淡点污棉外观,容易引起争议,长江流域棉区⽐较常见。

淡黄染棉:各种僵瓣棉和部分晚期次棉、污染棉、烂桃棉,或是淡点污棉变异⽽来。此类型棉正常情况很少出现,多为加⼯⽩棉时分离出来的棉花和污染棉组成。

黄染棉:新棉中⼏乎找不到这种棉花,在特殊情况下才会出现,为多年储存变异,或回潮率⼤的籽棉,没有即时晾晒变黄。4.应该怎样理解棉花颜⾊分级图类型线?

答:由视觉特性可知,相同黄⾊深度的颜⾊,反射率越低,给⼈感觉颜⾊越重,主观认为就是越黄。所以反射率低的棉花,黄⾊深度⼩⼀些,才能和反射率⾼、黄⾊深度⼤⼀些的棉花视觉黄度相当。因此类型线需要从右上向左下倾斜。

从棉花⾃然⽣长特性看。⼀般情况反射率⾼的棉花,籽棉吐絮好,成熟度⾼,黄⾊深度略⼤⼀些,不影响对籽棉质量的判断。所以⾼级别棉,黄⾊深度略⼤⼀些,仍可判定为⽩棉。反射率低的棉花,如黄⾊深度稍⼤,籽棉表现为吐絮不好,成熟度低,籽棉质量差,所以反射率越低,对黄⾊深度要求越⾼。所以类型线从右上向左下倾斜符合籽棉⾃然⽣长特性。类型线应处在棉花由⽩变黄过程中,视觉感觉黄⾊深度变化较⼤的位置,处在籽棉性质发⽣较⼤变化的位置。5.如何把握棉花颜⾊级别?

依据黄⾊深度确定的同⼀类型的棉花,其反射率也各不相同,我国棉花的反射率⼀般在40%~85%。按反射率⾼低,可以将其划分为不同级别。如果对照实物标准确定棉花级别,这⾥所指的反射率,可以理解为收到光线照射的棉花,在⼈的视觉“反射率”。

由视觉特性可知,相同反射率时越黄的棉花感觉越亮。等级线向右下倾斜,使同⼀等级棉花给⼈的综合感觉亮度相同。从棉花⾃然⽣长特性看。籽棉颜⾊存在地域差,相同程度的籽棉,不同地域呈现不同反射率,黄⾊深度低的,反射率相应⾼;黄⾊深度⾼的,反射率相应低。所以级别线从左上向右下倾斜,也符合籽棉的地域特性。6.棉花颜⾊级⽂字描述有何作⽤?

⽂字描述体现出了棉花颜⾊分级符合棉花⾃然特性的特点。⽂字描述的作⽤在于:⼀是帮助检验⼈员掌握各级棉花颜⾊的基本特征。⼆是了解各颜⾊级棉花的籽棉来源。3、有助于检验员准确判定棉花颜⾊级。7.⽩棉⼀、⼆级的⽂字描述是什么?

⽩棉⼀级:洁⽩或乳⽩、晶亮或油亮。早、中期优质⽩棉,棉瓣肥⼤,有少量的⼀般⽩棉。⽩棉⼆级:洁⽩或乳⽩、明亮。早中期好⽩棉,棉瓣⼤,有少量⾬锈棉和部分的⼀般⽩棉。

⽩棉⼀、⼆级有如下特点:(1)都是我们传统印象中的好棉花。(2)⼀级要求条件较⾼,是⽇照充分,吐絮好、棉瓣肥⼤的早中期优质⽩棉,有时可有有少量的⼀般⽩棉;⼆级是以吐絮好、棉瓣肥⼤的早中期优质⽩棉为主,有少量⾬锈棉和部分的⼀般⽩棉。(3)外观形态:⼀级是表⾯平滑,纤维层次清晰,⼆级仅是表⾯平滑,和⽩棉⼀级⽐较,纤维层次还不够清晰。(4)⼀级⽩棉:⽪棉表⾯平滑,纤维层次清晰,整个表⾯布满好似奶油⼀样的均匀亮点,对反射率的感觉是油亮、晶亮。(5)⼆级⽩棉:⽪棉表⾯平滑,明亮。感觉晶亮点并没有布满表⾯;或亮点均匀布满表⾯但亮度不够刺眼;总体给⼈明亮轻快的感觉。

8.⽩棉三级的⽂字描述是什么?

⽩或乳⽩、稍亮。早中期⼀般⽩棉和晚期好⽩棉,棉瓣⼤⼩都有,有少量⾬锈棉。⽩棉三级有如下特点:(1)三级⽩棉:⽪棉表⾯平整,稍有丝光,不亮也不暗,似乎就是棉纤维的本⾊。(2)三级⽩棉的上部区域有些亮但达不到明亮的感觉,+b值为7左右的棉花,虽然Rd 值较⾼,但给⼈感觉是⽩⽽不亮,有点呆⽩的感觉。下部区域没有亮的感觉,或是局部明亮局部灰暗。(3)总体特征表现为不好也不坏,不亮也不暗,属⽐较正常的棉花。9.⽩棉四级、五级描述是什么?

⽩棉四级:⾊⽩略有浅灰、不亮。早中期失去光泽的⽩棉。⽩棉五级:⾊灰⽩或灰暗。受到较重污染的⼀般⽩棉。⽩棉四级、五级有如下特点:(1)四级⽩棉:⽪棉表⾯有不平整的感觉,⽆丝光,⾊⽩带浅灰。⽆论Rd值⼤⼩均略有灰⾊感觉,也就是表⾯有浅灰⾊感觉时就可以定为41级。(2)五级⽩棉:表⾯⾊灰⽩带深灰,有灰暗的感觉。(3)四级⽩棉多为机采棉、种⼦棉。(4)通常会体现出过成熟。(5)四、五级⽩棉成因多为受到灰尘污染。(6)五级为受污染较重的棉花,如烟熏棉等。(7)要从概念上区别于灰僵瓣棉。灰僵瓣棉虽然体现出灰⾊感觉,但黄⾊深度较⼤,基本是淡点污棉。10.淡点污⼀级描述是什么?

乳⽩带浅黄、稍亮。⽩棉中混有⾬锈棉、少量僵瓣棉,或⽩棉变黄。淡点污⼀级的特点:(1)使⽤价值仍较⾼,仅是黄了⼀些。(2)通常描述是黄亮。(3)新棉中,12级不多。(4)和11、21在⾊感上有⼀定的对应关系。11.淡点污⼆级描述是什么?

乳⽩带阴黄,显淡黄点。⽩棉中混有部分早、中期僵瓣棉或少量轻霜棉,或⽩棉变黄。淡点污⼆级有如下特点:(1)淡点污

⼆级相对较复杂,⼤多淡点污棉都落在这个级别内。这个级,各种籽棉都可能有。(2)各产区,22级外观特征不同。其中有长江流域棉区,因⾬⽔多引起的整体偏黄的,也有黄河流域棉区的⽩棉和僵瓣棉混合形成的,⼆者外观形态不⼀致。(3)和三级⽩棉在⾊感上有对应关系。12.淡点污三级描述是什么?

答:灰⽩带阴黄,有淡黄点。⽩棉中混有部分中晚期僵瓣棉或轻霜棉,或⽩棉变黄、霉变。淡点污三级有如下特点:(1)灰僵瓣棉较多。(2)灰中透黄为主要特征,显有糟绒。13.淡黄染、黄染棉描述是什么?

答:(1)以晚期棉、各种僵瓣棉为主,含有的⽩棉较少。(2)⽔渍污染或长期储存变异形成。(3)和⽩棉、淡点污棉相⽐明显有偏黄的感觉。

14.能否对⽩棉各级描述作简要概述?

答:可这样总结为:1油2亮3正常4灰5暗6发⿊。淡点污棉1、2、3是对应的2、3、4级⽩棉中混有部分淡黄⾊纤维的⾊感特征。

15.如何把握实物标准?

答:根据颜⾊分级图和⽂字描述制作实物标准,实物标准是感官检验颜⾊级的依据,是保证感官和仪器检验相符的技术基础。制作⽩棉4个级、淡点污棉2个级、淡黄染棉2个级、黄染棉1个级的实物标准;每个类型的最低级不制作实物标准。颜⾊级实物标准全国统⼀制作,统⼀发⾏。

每个级4块棉样,它们没有⾼低之分,均为底线标准,分别代表不同黄⾊深度区域内的底线颜⾊特征,每⼀块棉样覆盖黄度区域+b值间隔0.8左右,见图所⽰区域。

正确使⽤棉花颜⾊级实物标准。每块标样没有产区概念,不代表那个产区的棉花,仅和黄度有关。属于那⼀块标样覆盖区域,检验时就对照那块标样。每个颜⾊级可按样块再细分为-1、-2、-3、-4四个⼩类型,例如21-1,31-4等。属于-1类型的,只能和-1标样对⽐,不能和-3或-4对⽐,否则会产⽣差异。16.棉花颜⾊变异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棉花颜⾊变异的因素主要有:储存时间、温度、湿度、品种、微⽣物。

因为⾊泽是可测量的原棉质量评价等级参数之⼀,因此要研究对于不同储存条件下颜⾊变化的情况。评定为⽩棉的试样储存后可能变为淡点污棉,或者作为淡点污棉储存的棉花会成为淡黄染棉。

试验证明,温湿度对棉花变异影响较⼤,⾼温⾼湿变异⼤,低温低湿变异⼩;10摄⽒度,50%相对湿度时,棉花⾊泽变异能够符合标准使⽤要求,维持条件⼜⽐较经济。所以储存棉花颜⾊级实物标准应尽量保存在⼲燥低温环境中,尤其避免太阳直射。使⽤标准要防⽌空⽓中灰尘⼤量落到标准表⾯,否则影响反射率。最好使⽤⼀套,储存⼀套,经常进⾏⼀下⽐对,防⽌标准变异。

研究资料表明:⽥间暴露时间对棉花颜⾊是有影响的。同⼀块地,在同⼀天吐絮的棉桃是完全相同的,越晚采摘的棉花颜⾊越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