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审计整改与质量探讨分析

审计整改与质量探讨分析

来源:花图问答
审计整改与质量探讨分析

作者:刘晓利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第20期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审计工作已经成为了财政工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审计质量是衡量审计工作的标准,如何加强审计整改工作,提升审计质量水平,是当前审计机关面临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审计整改;影响因素;审计质量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30-0-01

一、当前审计整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1.审计整改的效率低下

近来,审计工作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中起着非常重新的作用,然而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要推进和落实审计问题的整改。但是目前,审计整改工作中存在效率低下的情况,由于审计单位的整改工作往往是在收到审计报告之后,才开始进行审计整改工作,虽然整改期限由一定的时间,但是整个审计整改工作的流程过于繁琐,在问题出现的时间与开始整改的时间之间留下的间隔过长,直接影响了审计整改的工作效率。另外,有此整改工作未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改,导致工作率大大折扣,影响质量。

2.审计整改屡查屡犯

一般由设计项目主审人员或组长去兼顾此工作,这样实施的前提下,显然对应审计人员审计任务繁重,但同时其又要去兼顾相应的整改工作的实施部门,不免会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由此出现屡查屡犯的问题;具体实施方面,应当针对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能力,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去促使其得到提高。同时也应当强化审计干部依法履职意识,完善审计队伍建设。

3.审计整改的责任追究尚未落实

审计整改状况是最终衡量审计工作的根本效果,是审计工作的最终目标。目前审计整改推进缓慢,主要是整改不到位,“屡审屡犯”等诸多问题,甚至部分审计环节中出现相互包庇的现象,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不到位,挑战了审计的权威性。可见,审计整改对于审计工作效果的实现、被审计单位自身的发展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1]。

二、影响审计整改的因素

1.审计整改缺乏相应的整改制度

审计整改通常是指相关单位依据审计报告提出处理决定或建议,及时有效地纠正和改进违法犯规问题,真正意义上贯彻落实审计部门提出的审计意见,促使所在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提高。但是目前没有建立审计整改结果的公开通报制度。对于一些拒绝整改或者整改不彻底的单位,应该进行公开通报予以警示,相对而言,对于整改效果比较好的单位,应该通报表扬,以此促进审计单位整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2.审计人员的工作观念陈旧

重审计轻整改,审计单位后续追踪不到位,人员精力不足。当前发展中,审计机关在此部分工作的开展方面,往往以上级审计机关要求跟踪回访的项目为准,继而去监督这部门的审计整改情况,审计回访率和整改资金比例较低,不具备全面性;

3.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整改工作不重视

审计整改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审计机关的责任,还应包括主管部门、组织人事、纪检监察、财政、税务、工商等部门的参与及协调配合,以促使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整改,使审计整改的力度和深度不断加强。部门审计单位敷衍了事、避重就轻等主观上的不重视,从而导致出现了“选择性整改”的现象,蒙混过关等现象较多,不利于整改的有效落实,还有些被审单位敷衍蒙混,拖延,避重就轻;整改部门间协作不到位,互相推诿制约整改进度[2]。

三、加强审计整改,提高审计质量的策略

1.加强审计相关人员的整改意识

新时期发展的大环境下,作为被审计单位,应当着眼于长远发展,而非仅对眼前利益过分关注,审计相关人员应当充分理解审计工作的根本内涵,从领导层重视做起,继而在单位的发展中,有效强化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意义,使得单位内部能从上到下,各阶层的员工去有效转化以往的排斥观念,从而实现对的审计工作中审计整改的关键地位进行理解,这样,才能去更积极配合审计整改工作的开展,在企业的发展方面,对于审计工作人员的相关问题与建议,企业内部人员应当认真反思,结合具体行动进行反馈,从而真正意义上完善企业发展和提高审计整改率,实现审计成果的有效转化。

2.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整改方法

提高审计整改工作实效,必须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合理、有序衔接、运行顺畅的审计整改工作制度体系,为提高审计整改工作效果提供系统完整的制度保障。同时审计整改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过程,不是单靠个别力量或凭借一段时间的努力就可以实现的,需要探索积极有效的整改办法,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将审计工作落实在实处。具体实施方面,应当针对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能力,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去促使其得到提高。同时也应当强化审计干部依法履职意识,完善审计队伍建设。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制度建设和内部监督,使得整个审计整改工作能更合理开展,确保审计执法工作廉洁、文明且公正等,为被审计整改企业留下良好的影响,这也有助于整机审改工作的更有效落实[3]。

3.充分发挥审计工作的建设性作用

审计工作中的质量建设需要从工作中的制度、以及运行机制方面进行全面的调整,审计人员要不断关注典型的审计问题,积极深入研究相关解决方案,保持作为专业审计人员的高度敏感性,从各方面查找原因,依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整改策略,使被审计单位能够更加清晰的认识到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整改后对企业发展的良好促进作用,实现审计整改工作从源头上进行管理,通过提出审计整改工作全面建设性建议,树立审计工作在企业中的权威意识。作为被审计单位,从长远的发展角度出发,应积极与审计部门进行沟通,以身作则,增强主动性,结合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对应的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应当及时与审计人员讨论协商,在相互交流的基础上,去完成相关的审计整改方案的制定,从而确保其有效性、可行性与科学性等,以期能最终达到预期目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转型期,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对于稳定企业财政经济运转起着重要的监督指导作用,面对当前审计工作中出现的众多问题,应该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加强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建立健全的审计制度、完善审计工作机制的运营以及积极探索有效的审计整改方案,不断强化审计整改工作,提高行政机关的审计质量。

参考文献:

[1]覃梦鲜.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及对策建议[J].市场论坛,2015(1):46-47.

[2]王健新.探讨立体审计提高财政审计水平[J].财经界:学术版,2015(6):241.

[3]彭文先.探讨审计质量影响因素[J].时代金融,2015(9):100+1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