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国蒙古语方言的研究现状及研究的主要意义

我国蒙古语方言的研究现状及研究的主要意义

来源:花图问答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7年06月 第33卷第3期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OLlr ̄of Inner MonR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So6 ̄Sciencs eJun.2007 Vl01.33 No.3 我国蒙古语方言的研究现状及研究的主要意义 包满亮 (中央民族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北京100081) [摘要意义。 要]本文简述国内外学者对蒙古语方言研究所做的可喜成绩的基础上,讨论了出于我国蒙古语急速 变异现状,以保护和发展蒙古语言为目的,提出深入研究蒙古语方言内部的自然演变规律及其外部因素的主 [关键词]蒙古语方言;演变规律;内部因素;外部因素;语言环境 [中图分类号]I45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215(2007)03—0045—03 我国蒙古语方言的研究现状 语族语言和蒙古语方言调查队,于1955年、1956年先后两次 全面调查了中国境内的蒙古语族语言及蒙古语方言。通过 国外学者注意蒙古语方言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 始的。首先是俄罗斯的阿·德·鲁德涅夫(A·且·Py ̄eB)、布· 哈·托达叶娃(B·X·To ̄aeBa)、比利时的A·Moste. ̄(汉名田清 波),其后,还有日本的服部四郎、野村正良等。这些学者对 我国一些方言土语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描写研究。其中有《东 两次的调查,他们初步把中国境内蒙古语方言分类为巴尔虎 布里亚特方言、东部方言、中部方言、西部方言、卫拉特方言 等五大方言。随后还进行过20多次的调查,在其基础上做 出很多成果。清格尔泰的《中国蒙古语族语言及其方言概 蒙古诸土语资料集》(鲁德涅夫,1911 o这部著作中把所有 的蒙古语言分为东部、西部、北部三大部分。如东部方言中 把我国境内的鄂尔多斯、察哈尔、土墨特、科尔沁分别属于东 述》(1957,1958)、孙竹的《蒙古语文集》(1985年出版,其中还 包括50年代开始的调查及陆陆续续发表过的论文)是代表 性成果。 部下面的两支——南部方言和东北部方言。这部著作的第 二部分《词汇探讨研究》的《语音学和形态学探讨》一节中收 录了东蒙古诸土语,详细说明了内蒙古方言土语的语音学、 形态学特点。托达叶娃于1955—1956年在我国调查蒙古语 族语言及方言期间编写了《中国境内蒙古语诸方言》(1960)。 A·Mostert对蒙古语鄂尔多斯土语进行过多年的调查研究。 从上世纪90年代以后蒙古方言土语研究走入较活跃时 期,在这个时期出版了一些资料集和研究性的专著。其中包 括从结构语言学和描写语言学的角度,对蒙古语方言某一具 体土语进行较深入、系统的研究成果《巴林土语研究》(白音 门德,1997)、《科尔沁土语研究》(白音朝克图,2002)、《额尔 多斯土语研究》(奇·斯钦等,2002);语音或词汇系统的成果 准音——察哈尔土语》(诺日金,1998)、《卫拉特方言词 汇》(确精扎布、纳·格日勒图,1998);一般性研究成果《蒙古 贞土语》(额德虎日亚奇,1996);综合性研究成果《蒙古语方 学者们认为,他的《鄂尔多斯方言词典》(1942)是一部鄂尔多 斯研究和蒙古语方言研究中最广泛的、最典型的例子。服部 四郎、野村正良等学者对蒙古语内蒙古方言、巴尔虎布利亚 特方言、察哈尔土语、喀喇沁土语等进行过描写或比较研究。 如《蒙古语察哈尔土语语音系统》(服部四郎,1936)、《呼伦贝 尔的蒙古语》(服部四郎,1936)、《蒙古语方言》(野村正良) 等。这些学者主要对我国一些蒙古方言土语进行了描写性 的或一些比较性研究,他们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打造了蒙古 语方言后来的研究基础。 言学概要》(瓦·斯钦,1998)、《蒙古语方言学》(全国高等院校 教材,斯琴主编,1998)。 上述这些科研成果均有一定独到之处和学术价值,同时 比较全面系统地探讨了我国境内的蒙古语方言土语语音、语 法、词汇方面存在的基本特征。但是我们未来的任务还很 重。关于这一点本人认为,蒙古语方言土语研究(如标准语 解放后在我国,中国科学院和国家民委于1955—1956 年开始组织了两次全国性的少数民族语言调查工作。蒙古 的察哈尔土语等)方面虽有很多可喜成绩,但往后把侧重点 应放在综合性的比较研究。对一些土语语音或词汇方面研 [收稿日期]2007—03—01 [作者简介]包满 ̄(1967一),女,蒙古族,内蒙古科左中旗人,中央民族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副教授,博士。 4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究得较细、较深,但更注重全面的、综合的、系统的研究。把 和喀喇沁土语中增添了大量农耕文化的汉语借词,原来游牧 语法研究联系于语音研究、句法研究和其他社会历史文化等 多方面的研究。 文化成分也随之逐渐减少。由此可见,中国境内蒙古语的方 言土语中渗透着中国汉语言文化及周围其他少数民族语言 文化的多面影响。而这些因素恰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我国 蒙古语方言的演变规律和特殊的发展方向。 我国半个多世纪前的蒙古语研究中,书面语和文字的研 究占了主要位置,方言土语的研究一直处在薄弱状态。解放 以上这些研究成果将为我们提供有关蒙古语方言土语 与其演变特征的丰富的信息资料。这些都为后人的研究开 辟了理想的途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研究蒙古语方言的主要意义 每个民族的语言,除了有人类语言共同点以外,还包含 后,50年代开始的蒙古语方言的调查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 绩,但500多万人El使用的我国蒙古方言土语的快速变异, 还没有引起学者们的足够重视。并且我国现代蒙古书面语 着各自的特殊成分,而且仅仅那些独特成分,才能构成有别 于其他民族的语言文化系统。蒙古族的语言文化是在漫长 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悠久的游牧文化历史使蒙古语中 留下了丰富的游牧文化独特成分。 随着社会历史的演变,经过千年岁月的蒙古语已发生了 巨大变化。分布在世界不同国家的蒙古族语言由于其所在 国家的社会历史、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的不同脚步,又附加了 各自的特殊色彩。即使在同一个国家,蒙古语方言的发展演 变也不尽相同。在俄罗斯,布利亚特蒙古语和卡尔梅克蒙古 语吸收了俄罗斯气息的语言文化。在蒙古国,喀尔喀方言、 卫拉特方言、布利亚特方言中还有大量的俄罗斯语言文化踪 影。中国又是个多民族国家,我们的祖国是个多元一体的和 睦家园。中国境内的蒙古语方言中既渗透着中国汉语言文 化的血液,又浸润着近邻民族语言文化的汁液。蒙古族和其 他兄弟民族一起用他们灿烂的语言文化以及智慧精华创建 了今天的繁荣家园。 目前,世界上蒙古族有700多万人口,主要分布在中国、 蒙古国、俄罗斯、阿富汗等国。其中蒙古国有235.6万人El、 俄罗斯有50多万人El(布利亚特35万、卡尔梅克17万)、阿 富汗(尚无明确数字),而在中国竟达有500多万人El。 中国境内的500多万蒙古族分布在祖国的广阔大地。 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青海、甘肃等省自治区都 有不少蒙古族生活。此外,在山东、云南、四川、宁夏、北京等 省市自治区也有一些蒙古族人El居住。他们的语言使用情 况具有差异。其中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蒙古人都使用着本 民族语言,而很多地区的蒙古族人又兼通汉语。另外,青海 省的蒙古族有些人兼通藏语,新疆的蒙古族有些人兼通维吾 尔语或哈萨克语,还有一部分蒙古族由于长期与汉民族杂居 而转用了汉语。 互相接触的语言总是要互相产生影响的,语言影响往往 是多方面的,既有语音的变异,又有语词的吸收,还有语法的 渗透。分布在我国境内的蒙古语方言均吸收了程度不同的 汉语言文化的养分。分布在我国西北部和西南部的卫拉特 方言中还有浓厚的突厥语及藏语言文化气息。分布在我国 东北部的巴尔虎布利亚特方言又吸收了一些满语词汇。众 所周知,历史上的科尔沁和察哈尔与满清朝联系密切,接触 频繁,因此科尔沁土语和察哈尔土语也吸收不少满语词汇。 清代后期,在蒙古地区大量的汉民族带来了中原地区的农业 经济文化,逐步影响蒙古族的社会经济和语言文化。因为内 蒙古东部一带最早接受了汉民族农耕文化,所以科尔沁土语 46- 和口语之间的差别已经日益增多,而整个方言土语及其演变 特征的综合性研究和探索其规律性的比较研究又很不够。 鉴于这种情况,对我国蒙古语方言的演变特征进行细致的调 查研究,进行全面综合的比较分析,并找出其演变的动力因 素和特殊规律极为重要。 蒙古语方言中保留早期蒙古语特征最多的是西部的卫 拉特方言。不管是语音、语法、词汇或其他方面,卫拉特方言 具有很多蒙古语古老成分,这对于研究蒙古语发展演变历史 提供很多丰富的活材料。 以语音上的体现为例,在其它蒙古语方言中已经变为h 的古代蒙古语词首的k辅音,现在在西部卫拉特方言中仍然 较有系统地保留着。蒙古族地区流唱的下面一首儿歌是这 方面的很好的例子。内蒙古东部的科尔沁土语和新疆的卫 拉特方言中是这样唱的: 科尔沁土语: xudo,du 如(baltSixu xurOa xanng:surOa x.bam 9am no:sa,axam xuit0m xdtmi:)∞1)(d n dQ:. 卫拉特方言: kydae:dy:ren bdtyigsen kozkon xonn。i syze9 kowor3 tsagam na:sora:n ky:ten xdo:ni:xdxdcm dQ. 语言的发展演变具有自身的内部规律和外在因素。我 国蒙古语方言的形成和发展演变具有人类语言共同特点之 外,还具有其特殊的演变历程。通过全面挖掘和综合分析蒙 古语方言演变的内部因素及其它地理环境、社会历史、经济 文化等外部条件,能够找出我国蒙古语方言演变的特殊规 律。 1蒙古语方言中具有不同程度的早期蒙古语特征,这 些痕迹在各方言土语的分布并不均匀。挖掘研究这些方言 土语中的古代成分及分布特征,能够把握蒙古语自然的演变 规律。这对于继承早期蒙古语中的积极成分与发挥蒙古语 原有的生命力具有一定意义。 2.蒙古语方言具有浓厚的现代特色。其他多种语言资 源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蒙古语方言中增添了不少新鲜成 分。对其进行挖掘和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现代蒙古语的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各种混合语或双语现象。这对于规范蒙古语和更好地推动 现代蒙古语的健康发展具有更新的社会价值。 3.蒙古语方言的演变具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蒙古 语虽然在不断变化,不断地吐故纳新,但是通过共时和历时、 内因和外因的综合研究,能够深入了解蒙古方言土语内部规 荣的大家园,56个民族的文化结晶造福了今天的多彩世界。 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员,他有悠久的游牧灿烂文化。蒙 古族文化的保留和发展演变依托于它的载体——蒙古族语 言。 语言系统中,外来要素的渗透不仅影响结构的变化,也 律、社会历史背景以及变异中的其它复杂因素。这对于全面 掌握蒙古语方言的演变轨迹以及把握其未来发展提供更加 牢固的理论基础。 使系统甚至功能产生变化。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 的迅速发展,目前,我国蒙古语方言正在发生着急速的变异。 因此,出于我国蒙古语变异现状,深入研究蒙古语内部的自 然演变规律及其强大的外部语言环境影响是一个十分必要 的而且极其迫切的任务。 4.蒙古语中凝聚着蒙古族历代文化的结晶。蒙古语不 仅仅是蒙古族人民的交际工具,它还是蒙古族文学、哲学、宗 教、历史、法律、风俗、以至于物质行为、社会制度、思维方式、 我们从我国特殊的语言环境出发,对蒙古语方言及其特 民族性格等文化形式的主要载体和其他部分文化的生存依 托。因此,研究蒙古语演变规律,保护和发展蒙古语更具深 刻的意义。 殊演变特征进行详细分析,找出我国蒙古语方言发展演变的 内部因素及外部原因,为保护和推动蒙古语健康发展做积极 努力。规范变异中的蒙古语,保护和推进蒙古语自然的健康 发展是我们研究的,最终目的。 我们研究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语言本身和使它更好 地服务于人类。民族语言的形成和发展是个很复杂的过程。 它从形成之日起,像一幅透亮的镜子,清楚地反射着民族发 展的社会背景历程。我们一方面从语言中反射的内在要素 [参考文献] (1]清格尔泰.中国蒙古语族语言及方言概述[J] 蒙古语文, 1957,(11).1958,(12). 的变异出发,对其体现形式深入挖掘,并进行整体比较和综 合整理,找出整体的分布图案。另一方面,我们把语言放在 它所产生和发展变化的大环境中去分析研究,才能更加全面 地了解语言的全部面貌。 (2]戴庆夏.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关系概论[M] jE京:中央 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 [3]确精扎布,纳·格日勒图.卫拉特方言词汇[M].呼和浩 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 [4]斯琴.蒙古语方言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8. 当前实现现代化的全世界潮流中,普遍存在一种语言向 统一方向发展的趋势。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们共同使用 种信息量、使用面广的语言,有利于本民族、本地区经济和 文化的发展。这种语言求同的趋势不可挡,于是在语言的接 触和较量中处于弱势的小语种就面临一种母语危机。另一 [5]乌云毕力格,成崇德,张永江.蒙古民族通史[M].呼和浩 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 [6]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M].jE京: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1990. 方面,在两种语言的接触中一种语言的使用者轻视甚至放弃 自己的母语而去掌握和使用另一种语言,也会影响母语的发 展,进而造成母语贬值。 [7]诺尔金,乔丹德尔等.方言词典[Z].北京:民族出版社, 1992. 世界逐渐形成了一种多中心、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一方 面许多国家民族的传统文化保护意识普遍提高,民族传统文 化的特殊价值受到格外珍视;另一方面,世界文化的多元互 [8]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 [9]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jE京:语文出版社,1989. 补也逐渐成为世界各族人民的共识。我国是多元一体的繁 Present Situation and Main Meaning of Study on Mongolian Dialects BAO Man——liang (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B刨i趣100000,China) Abstract:Based on foreign and domestic study achievement Mongolin diaalects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Mongolian changes,it is posed.to explore internal evolutionary law and external factors with the aim of safe— guardig and deln elopig Monngolian.since Mongolin varais emore.often than before in china. Key Words:Mongolin diaalects;Evolutionary law;Internal factors;External factors;Linguistic context (责任编辑呼和巴拉) 4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