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天斌;何亮;李茜
【摘 要】EPC总承包模式是国家建筑主管部门近几年大力推广的一种承发包模式,这种让业主\\\"省心、省时、省钱\\\"的模式也越来越得到更多建设单位的认可;EPC总承包模式必然是未来公建装饰工程项目建设模式的大趋势.建筑装饰企业作为建筑链上的重要一环,适应大形势、提升管理团队的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能力也是势在必行.本文作者总结前期承担的几个EPC装饰工程的设计管理工作经验,就EPC装饰工程总承包模式中如何提升装饰设计的设计质量,提高设计管理水平进行解析论述,以期为业内EPC装饰工程设计者提供借鉴. 【期刊名称】《建材与装饰》 【年(卷),期】2019(000)002 【总页数】2页(P96-97)
【关键词】EPC总承包;装饰设计;设计管理;限额设计 【作 者】毛天斌;何亮;李茜
【作者单位】成都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四川成都 610106;中铁二局集团装饰装修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36;成都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四川成都 610106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F284
1 EPC总承包装饰项目的概念
设计采购施工(EPC)总承包是指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等工作,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的一种项目建设的组织模式。[1]EPC就是其英文字母(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首字母的缩写。在 EPC 总承包模式下,业主把整个装饰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和试运行的工作都委托给一个装饰企业或一个企业联合体。业主只需要对装饰项目提出总体性的概念性要求,仅仅明确工期、目标、功能、造价要求和设计标准,而不参与具体的建设工作。EPC总承包有利于充分发挥设计-采购-施工的系统整合作用,在控制建设周期、限定项目费用、优化项目建设品质等方面具有显著优点。 2 EPC总承包装饰项目设计的特点
EPC装饰总承包模式是通过设计-采购-施工环节的系统整合以提升EPC总承包的附加值。EPC总承包的装饰设计特点就是在指定建筑区域范围内、特定功能需求下和限定总价或限定综合单价的条件下,提倡设计与采购、施工的一体化整合中,总体对装饰工程建设承担全过程的设计责任。装饰设计是EPC总承包模式中设计采购施工的重要一环,装饰设计是EPC装饰工程的核心,设计成果决定着EPC项目的主要成本费用和主要工期。是EPC工程中材料、人工、设备采购、施工与试车的前提和依据。它决定了EPC装饰工程的规模、标准、造价、结构、措施、构造等基本特性。EPC总承包项目设计成果的合理与否往往决定着项目能否成功履约的一个主要因素,具有决定全局的核心作用。
在EPC总承包工程项目实施中设计行为贯穿于整个EPC总承包项目建设期。设计是EPC总承包采购和施工得以继续的前提和最关键的环节。设计单位(或部门)作为总承包整体下的分支,决定着项目的人文展现、艺术效果、功能定位、结构选型、材料选用、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和工程进度等事项的成败。 3 EPC总承包装饰项目设计的关键性问题
EPC总承包模式项目设计过程就是多专业、多学科、多工种的系统集成过程,这种模式就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设计团队对这种多方合作模式把控不好就会对设计形成一种多方羁绊,事事都受到限制。如果对这种模式把控好了对设计就是很多的优点。EPC总承包模式的一大特点就是业主只提需求和费用,设计师不仅仅是工程图纸设计者,还需兼工程质量师、造价师和建造师的能力。设计师可以在限制前提条件下“充分发挥”其最大功效。如何定位设计风格、确立空间形式、选配材料、结构选型、采用的技术标准等不仅仅是美观与否的问题,还与EPC总承包装饰工程的总工期、总费用和质量要求息息相关。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有目的的集成化、系统化的合理分配工程造价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的分布,争取达到有限条件下的最优化设计成果。
EPC总承包模式中装饰设计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下四大关键性问题: 3.1 功能实用性问题
功能实用性问题是受众人群在建筑空间内的物质需求问题。
建筑装饰设计一定需满足特定的空间使用功能。功能需求是设计的最基本的目标,也是业主方建设的初衷和项目存在的基础。建筑空间只有具有完整的功能性后才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满足功能的设计需要满足常规人体尺寸标准和相关规范,人性化的功能设计还应该考虑该空间的使用人群的特点。装饰作品的需求应该是该作品所面对的受众群体生理特征和集体意识的体现,不同的人或人群对设计有不同生理特征和集体意识行为。年龄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生理期不同都有着不同的生理特征和集体意识行为。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使其平面功能划分、出入通道、交通动线、疏散路径、安全防护、生活家具尺度、卫生用具、灯光照明、空间形式及大小、视觉导向等等都满足该空间的工作特征和受众人群的生理及心理特征。
EPC总承包模式优点是给予了装饰设计师更多协调施工、采购等资源的权利,更
充分发挥自主性和能动性来优化其功能性。EPC总承包模式一般采用限定费用模式,要求设计师对设计效果、工程各阶段各分部分项费用投入更需要具备前瞻性和准确把控性。一旦失控很难通过增加费用来弥补,就可能对项目功能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3.2 人文与艺术性问题
人文与艺术性问题是受众人群在建筑空间内的精神需求问题。
装饰设计本就是建筑设计的延续和再创造,是在限定的建筑空间构架中完成创作和设计。装饰设计是根据设计范围的功能和性质、限定投资费用和设计标准,通过科学技术和艺术美学的融合,创造出满足目标受众人群在物质和精神上需要的室内空间。装饰设计不仅仅是一种使用功能空间的设计,还是一种充满想象力、创造力的人类艺术创作活动。
建筑装饰设计也是一种基于人的心理需求方面、为人类创造建筑空间的有意识、有目的创造性艺术实践活动,是建筑设计室内空间的进一步完善和升华。世界现代建筑发起人格罗皮乌斯认为“对于充分文明的生活说来,人类心灵上美的满足比起解决物质上的舒适要求是同等的甚至是更加的重要”。[2]所以建筑同时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双重特征。EPC总承包模式中装饰设计的立意、构思、艺术氛围的创造需要着眼于对目标受众人群意识特征、地域文化、风俗习惯以及使用功能等多方面的考虑。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质量变得越来越高,艺术已经迈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装饰设计作品的形式美只有竟可能地靠近受众人群的点滴生活和审美心理,并自然而然地与受众人群行为意识交融一起时,装饰作品才能得到业主支持与认可、并绽开出艺术的花朵。 3.3 科学技术性问题
装饰作品是建筑空间艺术与当代科学技术经大脑融合后的意识产物,是建筑艺术和
科学技术的交汇与融合。建筑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建筑作品既反映了精神上的时代审美又体现了物质上的科学技术水平。科学技术性问题即是与工程设计有关的科技问题,更是功能和艺术得以实现的支撑基础,是建筑装饰设计的技术标准和依据。没有可靠科学技术的支撑设计成果只能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想。
科学技术还是建筑发展的时代阶梯,对建筑设计理念及设计手法有巨大的影响。新科学技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涌现,新科技的层层出现又推动着建筑设计的不断创新。从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到深圳大运会的建筑设计中涌现一大批采用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的新手法建筑设计作品。显而易见,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彻底改变以往建筑造型艺术的表现形式。同时,高科技建筑形式的涌现也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EPC总承包模式项目设计过程就是多专业、多学科、多工种的系统集成过程,与传统平行发包模式相比,EPC总承包模式为设计团队创造出更新、更优、更人性化的设计成果提供了更大的可能。EPC总承包由于是由一家总包方承担的设计、施工和采购同时交叉进行的系统化工作,既方便于技术交流,更方便于过程技术的把控,前期的设计方案与工程的结构选型和采用的技术标准更具有可靠性和可实施性。
3.4 设计管理问题
EPC总承包中的质量目标、进度目标和造价目标的管理与控制,既是装饰工程EPC总承包的总体目标,也是装饰设计的总目标。设计管理是EPC装饰工程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设计管理是EPC装饰项目成功的保证。EPC工程总承包能否顺利发挥其艺术与技术的一体化集成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管理和设计目标控制。高质量、高效率的装饰设计管理与目标控制可以合理交叉并紧密融合艺术与技术,保证项目的效果和项目标得以实现。
总之,EPC装饰工程就是一个设计-采购-施工系统化融合过程。EPC装饰工程应
充分发挥设计在总承包项目的自然优势及龙头作用,整合设计、采购、施工的全过程控制和协调沟通。在整过设计过程中,装饰设计团队必须与参与EPC总承包项目的其它工种专业人员相互协调、密切配合、系统化融合专业优势和整合效益、在有限条件下竟可能地提升装饰项目的设计质量和人文艺术品质。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建设部.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J].施工企业管理,2003(4):52.
[2]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工学院,等.外国近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