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June 2018 第3期 Journal of Xingy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No.3 本土民族音乐融入幼儿教育活动的思考 刘芳芳 (兴义市向阳路中心幼儿园, 贵州 兴义 562400) 摘要:民族音乐是各族人民表达情感、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将本土民族音乐融入幼儿教育活动 有助于引导幼儿更好地感受家乡关、祖国好,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和民族情感认同,达成审美素 养与艺术能力培养的和谐统一。在本土民族音乐融入幼儿教育课程和游戏活动中,促进幼儿艺术和社会 领域认知与能力发展的同时,增进了对本土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拓展了幼儿园教育资源,对本土民族文 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本土民族音乐;幼儿教育;策略 文章编号:1 009---0673(201 8)03-0021---04 中图分类号:G633.951;G61 0 文献标识码:A Reflectons on the I ntegratlny of Native National Music in to preschool Education Activities LIU Fangfang (XiangyangtRoad Center Kindergarten in Xingyi,Xingyi Guizhou 562400) Abstract:Ethnic music is an important artistic carrier for the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to express hteir feelings and inherit hteir culture.Integrating local ethnic music into early childhood educati0n activities will help young children to better feel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motherland in their hometown and express hteir own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raound them and their uational emotional identity.To achieve the harmony of aesthetic accomplishment and artistic ability cultivation.In hte course of integrating local folk music into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courses and games,while promoting hte development fo children’S knowledge and ability in the art and socila fields,it has enhanced self-confidence in hte local ethnic culture and expanded kindergarten education resources.It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the native national culture. Key words:Native national music;Preschool education;Strategy 民族音乐是各族人民表达情感、传承文化的 培养的和谐统一。利用民族音乐开展幼儿园音乐 重要载体,其丰富的表现形式包括歌唱、乐曲、打 课程游戏,不仅拓展了幼儿园教育资源,也有利于 击乐器、民族舞蹈音乐等。民族音乐融人幼儿园有 民族地区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特别是有利于对于 助于实现幼儿园课程形式的多样化、本土化,有助 少数民族地区更好地发扬和传承民族文化的“根” 于幼儿获得民歌、民舞、演奏等方面的初步知识, 和“魂”。以兴义市向阳路中心幼儿园将本土民族 唤起幼儿利用音乐进行独立的创造性活动的兴趣 音乐融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成功探索为例,充分 和愿望,有助于引导幼儿更好地在审美实践中感 挖掘本土门民族音乐的内在重要价值。 受美、体验美、理解美,达到审美志趣与艺术素质 一、选择民族音乐的四个基本原则 收稿日期:2018__05—18 作者简介:刘芳芳(1966一 ),女,山东省新泰市人,黔西南州兴义市向阳路中心幼儿园园长,中小 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学前教育管理与研究。 ·21· 2018年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第3期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在把本土民族音乐融人幼 得到锻炼和发展。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进行了 儿园基本的教育活动中,需要充分地做好顶层设 大量的探索和尝试。例如,我们在开展教学中,将黔 计,充分地考虑民族音乐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文化 内涵,形成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本土课程”,就需 要把握好民族性、游戏性、教育性、适宜性的四个基 本原则,在兴义市向阳路中心幼儿园将本土民族音 乐融人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就特别重视黔西南布依 族苗族自治州地域的少数民族特征和文化。 (一)民族性原则 西南的本土文化——布依族歌舞《梳花》、苗族歌舞 《板凳舞》融入到教学中,让孩子从小就能感受到民 族音乐的熏陶,将这样充满童趣、贴近幼儿生活的民 族音乐素材应用于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不仅能够让 幼儿获得愉快的身心体验及美的享受,还能让他们 沐浴于充满游戏气氛的环境中,加深对民族音乐的 感受,产生快乐情绪,激发幼儿学习知识、开发智力 幼儿是生活在现实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人,幼 儿直接感知的认知发展特点决定了其对自身经历 的事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民族音乐往往就是儿 童直接生活于其中的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将其作为教育资源加以利用,是完全符合幼 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重要的是,本土民族音 乐承载了传承本土民族文化事务重任,其蕴含的 独特民族精神和情感是其它艺术形式所不能取代 的,在择取民族音乐时,就需要充分考虑其民族特 点。在历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黔西南各族人民基 于自己的生活体验与审美取向,用灵巧的双手制 作出本民族的乐器,创作了别具风格的乐曲,无论 是曲调还是表现形式通常都具有独特的韵味,对 促进儿童对周围环境与本民族文化的熟悉具有重 要的价值。兴义市向阳路中心幼儿园在课程实施 的过程中中,特别注重将黔西南主体民族布依族、 苗族等文化元素融人其中,如让布依族的“八音坐 唱”、苗族的“芦笙舞”等传统民族文化走进幼儿教 育活动,让孩子们从小就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 (二)趣味性原则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音乐教学在一定意义上 必须变得游戏化。民族音乐来源于生活,与幼儿的 生活密切相关。为了满足幼儿的需要,在选择民族 音乐资源时要遵循趣味性原则,这就要求我们选 择的音乐作品表达的艺术形象要鲜明、生动。所描 写的内容应是与幼儿生活中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 事物,这样更能唤起幼儿的情感共鸣,激发幼儿的 好奇心,唤起他们欣赏的兴趣,充分发挥幼儿的想 象力。兴义市向阳路中心幼儿同在教学中,非常注 重趣味性的教学原则。始终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 动,将布依族、苗族游戏融人日常教学活动中,活动 的内容设计上注重情节化、趣味化、使幼儿对每个音 乐活动的角色感兴趣,不自觉的被吸引参与到其中, ·22· 的动力,促进幼儿创造『生地学习,增进其学习效果。 (三)教育性原则 民族音乐中往往蕴含着各族人民好客、热情、 谦逊等优秀品格以及各民族在长期接人待物中形 成的传统文化礼仪习惯,而幼儿喜欢在音乐活动 中模仿成人行为,并真实的表现其喜、怒、哀、乐等 情感。所以,运用民族音乐、游戏、舞蹈等来引导幼 儿求真、向善、爱美,是对幼儿进行美育启蒙的重 要途径。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教育性原则。在平时 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始终把教育性原则放在第一 位,遵循本土特色、本园特色、绿色经济等原则,提 供丰富多彩、安全、良好的教育环境。比如,我们在 开展活动中,在竹筛上画各种体育运动图片、在竹 编小篓上种花、插花,并布置于走廊,充分利用走 廊、空余空间创设阅读室、创意坊、美术区等。选择 有积极引导意义的民族音乐作品,如布依族的《桂 花开》表现了布依小朋友抒发桂花开等贵人来,贵 人就是解放军,体现了军民一家亲的浓浓鱼水情, 如黔西南本土布依族歌曲《打粑粑》、彝族舞蹈《阿 妹戚托》等歌舞,在没有音乐和乐器伴奏的情况 下,让孩子感受到布依、彝族姑娘浓浓的姐妹情 谊,陶冶幼儿的情操、美化幼儿的心灵。 (四)适应性原则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庭独生 子女较多,给现代教育带来一定难度,特别是在城 区较为普遍,孩子社会适应能力有一定的缺陷性。 如何从小就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是我们每 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思索的大问题。为了培养现代 孩子的适应性需求,兴义市向阳路中心幼儿园遵 循适宜性原则,收集地方民族音乐资源进行改编, 充分利用教师自身的特长,挖掘家乡原生态地反 映日常生活的民族民间音乐,并在音乐结构、节 奏、歌词上给予变化,将之改变为适宜幼儿传唱的 2018年 刘芳芳本土民族音乐融入幼儿教育活动的思考 第3期 歌曲,最终引入幼儿园音乐课程游戏中,如布依族 教育的必要性,以适应新形势下儿童的需要。 的《敬酒歌》、《穿着阿妈秀花衣》、《利又利》、《迎客 (二)利用素材,将游戏融人教学之中 歌》、《送客歌》等最能反映布依族人民热情待客的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之一,幼儿园 礼节,其歌曲曲调也有着及其浓郁的布依民歌风 音乐教学游戏化,就是用游戏化的方法对幼儿进 格,但其歌词太过于复杂,不利于幼儿理解和记 行音乐教学,在愉快的游戏过程中培养幼儿的音 忆。于是,我们的音乐教师对歌词进行了精心简 乐素养、学习品质、以及良好的个性与社会品质。 化,保留了部分沿用本土布依语语音的衬词,这有 在开展民族音乐课程游戏活动中,幼儿园也应力 利于儿童的理解与接受,而且使人感到熟悉又新 求做到寓教育“玩”。而幼儿音乐活动的形式是多 鲜,有效地传承了原生态布依苗族文化。同时,我 样的,不同的活动形式其教学侧重点不同,对幼儿 们积极开展反对小学化倾向活动,科学协同幼小 音乐能力发展的作用也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处理 衔接主题活动,组织幼儿参观向阳路小学,熟悉小 好音乐素材,能够形成不同的音乐活动,促进幼儿 学环境,激发上学的兴趣,培养相应的能力,培养 多方面音乐能力的发展,如黔西南州册亨县布依 幼儿做小学生的荣誉感和适应性。我们还根据实 族的万人歌舞《转场舞》,上万的布依族同胞围绕 际开展特色教育,搜集提供一些环保、经济、实用、 一个场地转着优美的舞蹈,拉着远来的客人一起 安全的废旧轮胎、草绳、竹圈、舞龙、踩高跷、踢健、 跳舞,非常快乐,这首歌内容贴近生活,情节充满 木偶剧场等让幼儿进行各种民间体育游戏,充分 童趣,易于幼儿理解接受,我们的教师可以将这一 挖掘各种资源开设板凳舞等特色教学。 素材变成歌曲和舞曲版,创设音乐欣赏,舞蹈欣 二、对民族音乐融入幼儿教育的思考 赏、学习歌曲、节奏乐等多种音乐教学活动,培养 笔者从事幼儿教育已长达3O余年,通过长期 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及合作演唱 对幼儿的教育和管理,结合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 的能力。我们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将布依族的 治州的地域民族文化特性,对民族音乐融人幼儿 《斗鸡舞》、苗族舞《牵手走苗家》、布依族的《竹筒 教育这一课题感受颇深,并有一定的研究和思考。 舞》、《舞龙》、《丢花包》等进行改编,让幼儿在玩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玩、唱唱、跳跳的过程中逐渐学会唱歌曲,进而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从事幼儿教育与中小 导幼儿根据歌词填表,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幼儿动 学、大学教育虽有所不同,但也是一脉相承的。将 作的协作性、感情的丰富性,而且能够提高幼儿对 民族音乐融人教学中,对孩子今后的学习将受益 民族游戏及普及民族音乐的理解与表现力。 匪浅。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融人民族音乐,教师首 (三)丰富教法,提高民族音乐的教学效果 先需要做的就是激发幼儿的兴趣。只有幼儿对民 丰富课堂教法,是幼儿课堂进行民族音乐教 族音乐感兴趣,才会投入极大的热情去学习,教学 学改革的必然,作为幼儿教师,必须更新理念,优 效果也才会明显提升。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 化教法,以幼儿为本,推进课堂创新的进程,促进 特别注重创设情境,让老师们到广阔的乡村去采 幼儿发展,不断促进民族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 风,如在每年的“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特 提升。而幼儿音乐课程游戏作为艺术领域最重要 殊节日,都要组织教师和孩子们到民族聚居区望 的组成部分,既有该领域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完整 谟县、册亨县、兴义市部分少数民族聚集区参加歌 性、又与其他学科、领域之间有着强有力的渗透关 舞活动,让老师和孩子们感受民间的节日氛围,激 系。幼儿对于民族知识的了解,能使幼儿对民族音 发幼儿对民族音乐兴趣,为老师了解各民族的特 乐作品形成更全面、更直观、更多元的认识和理 点提供方便,为有效地开展民族音乐课程游戏活 解,因此在幼儿园民族音乐课程游戏实践中,教师 动提供理论与经验的保障,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 应善于将民族音乐融合到幼儿一日生活及其他领 并形成活动案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同时,邀请 域教育中,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作品变得形象、 各族民间艺人到幼儿园参与教学活动,现场表演 生动、有趣,从而既提升幼儿生活中艺术活动的质 相关童谣;邀请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相关领域的专 量,又促进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的发展。一 家和学者,与教师一起探讨民族音乐融人幼儿园 是要民族音乐与舞蹈相融合,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23· 2018焦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第3期 音乐与舞蹈不分家。在幼儿园中融人民族音乐,教 师还可以将其与舞蹈相融合,营造良好的民族音 乐学习氛围。例如:在一次大班幼儿音乐课上,教 师以游戏方式引出民族,再引导幼儿利用舞蹈方 式展示民族特点,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师:小朋 友们,你们知道多少种少数民族?能大声地数出来 告诉老师吗?这一语言激发了幼JLff3的兴趣,幼儿 们积极参与音乐课堂。“苗族、回族、维吾尔族、瑶 族、壮族……”幼JLffJ大声地说出自己知道的少数 民族。紧接着,教师继续与幼儿互动:你们能利用 舞蹈动作展现出各民族的特点吗?小朋友们听各 民族音乐,配上适合的舞蹈动作吧(引导幼儿听民 族音乐,辨别民族,配上与之相配的舞蹈动作)。这 个音乐与舞蹈融合的活动极大地激发出幼儿的学 习热情,音乐课堂其乐融融,幼JL#fl竖起耳朵认真 地听着民族音乐,仔细地辨别,从而融入舞蹈,衬 托音乐。二是民族音乐要与器乐相辅佐,提高课堂 学习效果。民族音乐要融人幼儿教育,少不了一定 的民族器乐。在以往的幼儿音乐课堂上,教师多以 出示民族器乐、讲解民族器乐的方式授课,幼儿被 动学习这些知识。这经常导致幼儿听了之后很快 忘记所学习的器乐。为此,幼儿园在进行教学活动 中,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思路,突出幼儿主体, 提高民族音乐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一次幼儿民族 音乐课上,教师带来了手鼓、小锣、木鱼、梆子、简 板、碰铃六件民族器乐。由于带来的民族器乐有六 种,因而教师将幼儿分为六个小组,并随机分配民 族器乐,引导幼儿自主学习民族器乐相关知识。在 小组中,幼儿需要合作交流自己小组的民族器乐像 什么?属于哪个民族的?器乐名称是什么?在小组学 习过程中,幼儿们还可以亲自体验民族器乐,如敲 击、碰撞、摇动等,听一听这一民族器乐发出的声音 是怎么样的?自己在什么场合看见过这种器乐?在生 活当中能否寻找到与之相似的声音?等等。这样的教 学完全突出幼JL ̄fg,但教师也应做好引导工作、调 控工作等。为了强化幼儿的学习体验,教师还可以引 导幼儿们利用民族器乐,创编音乐,充分发挥幼儿个 性,全面提高学习效果。 (四)设计活动,促进民族音乐全面融人幼儿 课堂 幼儿有着非常强烈的表现心理,他们渴望被 关注,渴望得到教师的赞扬与认可。我们在推进课 ·24· 程改革进程中,将民族音乐全面融人课堂,教师必 须设计活动,给予幼儿展现的机会,以最大化促进 幼儿表现民族音乐风采,并在活动中得到发展与 提高。例如:教师可以举办小规模的“民族音乐 会”,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选民族音 乐,参加民族音乐会。在这个民族音乐会活动中, 幼儿还可以自主创编与主题相关的舞蹈,衬托音 乐,渲染音乐。教师设计一定的激励方法,以激发 和调动幼儿参与民族音乐会活动。 总之,民族音乐是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之一, 将其融入幼儿教育显得十分必要,特别是在我们 边远的黔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更是显得尤其重要。 幼儿是我们未来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我 们要从小培养幼儿的民族音乐意识,在音乐课堂 上有效融人民族音乐,构建精彩的音乐课堂,进一 步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1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IKI.2012. [2】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K1. 2001.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解读【KJ.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4】朱家雄.幼儿园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9. [5】陈永碧.民族文化经典故事丛书:布依族 f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6]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苗族文化大观IM】. 贵7,i1民族出版社,2009. 【7】黔西南历史文化二十二讲【M1.贵7,i1民族出 版社,2011. 『81梁小丽.黔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教育习俗研 究.『MiSJ ̄代教育出版社. 【9】梁小丽.学前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 【1 0l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研究丛书·民族教育 政策:文化思考与本土建构IMJ、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4. f111苏德.全球化与本土化(多元文化教育研 究)l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韦家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