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经济学
前段时间,黄金火了,“五一”“黄金周”成了真正的黄金周——持续多日的抢金潮一直持续到“五一”小长假,主角是当仁不让的中国大妈。从媒体报道可知,一位南京市民出手生猛,豪掷290万元抢购10公斤黄金。不少金店已经人头攒动,有的金店大门被市民挤坏。由于店内黄金被“扫荡一空”,有的金店不得不“打飞的”从深圳空运70多公斤黄金过来救急。除了“清扫”内地市场,一些人还跑到港澳,以至于香港黄金市场也出现了“一金难求”的场景。 抢金的背后是拜“金”。并不奇怪,从古代开始,黄金在帝王眼中就是财富和权力的象征,也是普通大众的热爱,或者佩戴,或者收藏着保值,更有一种传于子孙的朴素情怀。而最近的抢购热,直接原因是因为黄金降价了——金价连续上涨十多年,如今价格跌了,不少人看来这是一次不容放过的机会,不管是投资还是珍藏,买点黄金 都不是坏事。
除此之外,还折射出一些问题,比如投资渠道过窄。股市低迷,投进去有时连水响都听不到;房市调控,“双限”“双认”,就是有钱也没资格买;银行利息不高,在通货膨胀趋势的语境中,存钱就是眼睁睁地看它贬值;买基金吧?时不时的黑幕让人心里打鼓,望而却步。如今,适逢金价下跌,不出手更待何时?中国大妈的抢金潮,反衬出中国人的消费能力强大。人们常说要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在投资、
出口和消费这三驾马车中,消费最值得期待。问题是,大多数中国人特别是一般的工薪阶层、中产阶层却不敢消费。不敢消费的原因很多,比如手里有钱但不是太有钱,再比如由于保障不足不太敢花钱,还比如投资渠道太狭窄,不敢把钱随便投资。从抢购黄金热看出,老百姓不是没有投资需求,也不是没有消费动力,而是由于投资渠道太单一,一见黄金价格下跌就出手,与其说这是眼光敏锐,不如说这是无奈之举。
有专家提醒,金首饰并不具备投资价值,疯抢黄金有点盲目。个人将部分财富投资于黄金,作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可行;但如果将大部分财富投资于黄金,并长期持有,是不理智的。这种提醒也许是及时的,有益的,却是无力的。中国大妈抢金,不是谁出的主意,而是传统心理的延续,是投资渠道逼仄的现实逻辑,它背后反映的问题更值得琢磨。
火车站票该不该卖半价?2013年春运前这一周,不管是媒体上还是网络上,大家对这个话题争辩得鼻青脸肿,谁是谁非至今未有定论。现在,可以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认真扒一扒这个事。
首先,火车票该不该免费?不该,这个理由无需赘述。既然不能免费,就一定要收费,那收多少才合适呢?
根据经济学的供求理论,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通过价格杠杆,票价高则需求少,票价低则需求多,如果全部运力都不足以满足所有的旅客,那只能搞拍卖的形式,保证每一张票的边际收益最大。 这个答案是对的吗?如果按照纯粹的经济学理论,上述做法是正确的。
但是在现实世界,如果真的要搞这种涉及上亿张火车票拍卖的话,会产生极高的交易成本,以至于高到使这种交易根本无法进行。那么就统一定价,但要把价格定到足够高,高到让所有愿意买票的人与全部火车票数基本保持一致,这会让每一张票的边际收益最大。如果按照纯经济学的思维,讨论可以到此为止了,因为没有另外一种办法能让铁路部门获得更多的收益了。
但现实情况是,中国的铁路是国家的,它提供的服务是公共服务,还带有垄断性质,不能完全按照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去运行,而是应该本着最大限度提供更多服务的角度去解决问题。因此,铁路部门必须把票价定到足够低,让更多的人能买得起票在春节回家。
问题又来了,既不能免费,又不能高价,那么春运的火车票该如何定价呢?火车票的需求是无限多的,而铁路部门的运力却是有限的,因此不管价格低到什么程度,总会有人买不到票回不了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铁道部选择既不涨价也不降价,大家公平竞争,同时提供一定量的站票售卖。
新的问题又来了。买站票的人抱怨说,“站票享受不到坐票的服务,为什么不能打折”?如果把买站票的人和买坐票的人一块比,对买站票的人确实不公平,因为大家花了同样的钱,却没有享受到同样的服务,按照同等服务同等价格的原则,站票更应该半价卖或者打折卖才对。但换个角度看,既然是同样的价格,为什么买站票的人没有买到坐票呢?这是因为买到坐票的人付出了更多金钱之外的东西。他们也许为了买这一张票而在火车站外排了一个晚上的队,而买站票的
人却只排了半个晚上;买到坐票的人也有可能为了买一张票专门花了一天时间在电脑前刷票,而买站票的人却只用了半天时间。这多出来的时间难道不是买坐票付出的代价吗?还有一点,那些连站票都没有买到的人如果愿意花更多的钱去买站票,这可怎么办?
所以说,如果不按照经济规律办事,那么只能通过排队手段来分配火车票,而有钱人愿意出更多的钱雇人排队,到最后还是把穷人挤出这个市场;而如果按市场规律涨价,火车票依然只是那么多,无助于解决更多人回家的问题,还徒增了穷人回家的费用,造成更大的福利损失。
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的经济学现象。
比如当你早上出门一个不小心差点掉进下水道里,你也许会骂:\"谁这这么没有素质,连水井盖都偷。\"
其实偷水井盖不仅仅只是素质问题,你想想会偷城市水井盖的大多会是周边农村的人,偷水井盖或许没有素质,但不是根本原因,如果他有一份稳定的工作,那他是不会去偷水井盖的,因为他的投水井盖的机会成本是失去这份稳定工作,作为一个合理的经济人他会比那个边际收益大!假如他没有工作,那他的机会成本是0,因此会冒险。 也就是说城市水井盖被偷其本质原因是城乡发展不均衡,农村为了分享城市高速发展的经济成果,而不是仅仅的素质低。
所以说我们常说的打假治假就仅仅靠增加几次强力打假就行吗?我想事治标不治本。其本质也是城乡发展不均衡,农村为了分享城市高速发展的经济成果,要根本治理就应该缩小城乡差距。这才是根本
所在。
再比如说,当我们去买衣服的时候会发现尺码不同的服装有一的售价?尺码不同,原材料成本自然不同,为什么没有在价格上体现出来?解释:
a.原材料成本相对设计、加工、流通等其他费用比,只占较小的部分,不同尺码造成的成本差异不大。
b.没有正规的包装袋,价格不同,不易于销售、存储时的管理。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用经济学来解释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