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性不灭,道德不死

人性不灭,道德不死

来源:花图问答


人性不灭,道德不死

小时候,学过一段时间书法和围棋。相比围棋的严谨精密,书法显然更加恣意畅快。十年后的今天,脑子里的棋谱已经零零散散得不成章了,但提起笔,字还是写得规规矩矩不失灵气,足以让外行人看够热闹的。

也是十年后的今天,阿法狗打败了柯洁,却没有事物能挑战千年前的书圣。因为围棋需要计算,参赛者较量的是心态和计算能力。机器人的计算能力显然高于人脑,也没有对胜负的执着,不会被现场的紧张氛围影响,是以战胜了人类。而书法需要灵感,灵感源自思考,机器人没有像人类那样对生活,对情感,对社会追究的能力,所以或许有机器临摹《兰亭序》,却没有机器创作《兰亭序》。

我可以在肯定机器计算能力的同时否定其思考能力,就如同苹果公司总裁库克认为不担心人工智能会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那样。但我难以在肯定人脑计算能力的同时肯定其思考能力,正如库克更担心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罔顾后果。库克的话说明了机械化的事物难以将其人性化,而本应该人性化地明码标价,机械化地比较,取大舍小,就像机器那样计算严谨。

曾与同学探讨残酷现实与道德理想,这高大的命题后只是一个简单又困难的抉择:在残酷现实中,是做好人还是做坏人?在这个话题下,坏人是机械化的,将友情,亲情,爱情物质化,放到利益的天平上,然后取舍,他们罔作文顾后果,追求当下的利益,往往也能获得最大利益。好人是人性化的,抱着道德至上的崇高理想,坚守自己的价值观与同情心,却往往在残酷现实中自身难保。

由此可见,做机械化的坏人更加容易更加快活,所以人性化被越来越多的人抛弃。没

有了道德的约束,人们真真切切地活在当下,伐木造田,涸泽而渔。这样的情况也有可能是人性的贪婪造成的,但人性中应该也有好的一面,例如良知约束人们行恶。但机械化的坏人们摒弃了良知与道德,才能做到像计算机一样思考。

人与计算机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性与道德。人对身边事物是有感知的,做了正确的事会自我肯定,做了错误的事会自责内疚,前提在于对正确与错误有所判断。计算机对与正邪善恶没有判断,程序怎么写它就怎么做,机械化的坏人对正邪善恶也没有判断,怎么放大利益他就怎么做。

科幻小说中,被赋予了人类思考能力的计算机最终统治人类,奴役人类。但如今机械化的坏人岂不已被利益奴役?越来越多的职业逐渐被人工智能代替,或许终有一天社会国家都能依靠人工智能运作。那么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想是因为人性与道德。那些流传千古的先贤们的著述文字,不都关于人性与道德?所以只有人性不死,道德不灭,人才能将自己与计算机区别开来,从而立身与世,从而探求自己的理想与抱负,也只有人性与道德能够长存与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