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苦咸水淡化铺设农村饮水之路

苦咸水淡化铺设农村饮水之路

来源:花图问答


苦咸水淡化铺设农村饮水之路

摘 要 黄骅市地处渤海湾边,属淤积式平原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黄骅自古以来受到盐碱、苦咸、高氟的困扰,多年来,百姓饮用的都是苦咸水、高氟水。同时黄骅市还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100m3,是河北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20%,全国人均占有量的3%。浅层地下水是矿化度2g/L~5g/L的苦咸水,深层水又处于高氟区,含氟量大于2.0mg/L,且深层水由于多年的超量开采,已形成严重的地下漏斗,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机井成井深度由以前的400m加深到600m以上,黄骅的饮水特别是农村饮水问题成了非常突出的焦点问题,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苦咸水;淡化;铺设;农村饮水

黄骅市地处渤海湾边,属淤积式平原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黄骅自古以来受到盐碱、苦咸、高氟的困扰,多年来,百姓饮用的都是苦咸水、高氟水。同时黄骅市还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100m3,是河北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20%,全国人均占有量的3%。浅层地下水是矿化度2g/L~5g/L的苦咸水,深层水又处于高氟区,含氟量大于2.00mg/L,且深层水由于多年的超量开采,已形成严重的地下漏斗,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机井成井深度由以前的400m加深到600m以上,黄骅的饮水特别是农村饮水问题成了非常突出的焦点问题,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 因地制宜,探索农村饮水之路

为解决黄骅农村饮水难,维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黄骅市水务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立足本地实际,大胆创新,经过多次调查论证,把解决农村饮水的目标锁定在浅层苦咸水上,据《黄骅市自然资源调查报告》,黄骅市苦咸水埋藏面积500km2,埋藏总量1.2亿m3,埋藏深度在5m~20m之间,易开发、补充快,如何把这部分水经过处理变成符合国家饮用水的达标水,成为研究的主题。路子选准后,黄骅市成立了科技攻关小组,组织技术人员查阅资料,调研论证,加强技术攻关。经过工艺对比,最后选择了电渗析水处理工艺来淡化苦咸水,电渗析法能克服蒸馏法的耗能大、完全去除水中有益离子的缺点,又弥补了反渗透法投资高、操作复杂、对原水水质要求较高的缺点,非常适合农村的推广使用。

电渗析工艺原理,就是利用阴阳离子膜选择透过性的水分离技术。将一张阳膜和阴膜与另一张阳膜和阴膜交替排列,在膜与膜之间放置具有一定水流通道的隔板,组成若干个相互独立的隔室,各个隔室通入待脱盐的原水,并在两端安置正负电极,通上直流电后阳离子向阴极移动穿过阳膜进入极水室。阴离子向阳极移动穿过阴膜进入极水室。这样一部分水由于离子增加成浓缩水,另一部分由于离子减少而成为淡水,从而实现水的咸淡分离。

在实际设计中,攻关小组对整个工艺流程进行不断的改进创新。采用三次沉淀,过滤预处理,解决了原水水质达不到设备运行要求的问题;通过对膜对数量

从第一级到第四级递减的排列方式,既保证了水质水量,又降低了工程造价;通过改变极板材质和结构,提高电场强度,延长了极板及膜对的使用寿命;通过定时倒换电场,解决了膜片结垢的问题。电渗析法脱盐率高,还能保留部分微量元素,净化后的淡水经河北省水环境检测中心检测,PH值、总硬度、氯化物、氟化物、矿化度等13项指标完全符合国家卫生饮用水标准,把电渗析苦咸水淡化技术应用到农村饮水中来,为广大北方缺水地区提供了一条新的解决农村饮水之路。

电渗析设备不但能淡化苦咸水,还可以对高氟水降氟,只需根据水质情况,调整极板和膜对数量即可,同样适用于高氟区。

2 苦咸水淡化站的推广优势

经过几年的推广使用,苦咸水淡化站取得了较高的效益,设备突出一个小型化,非常适合在农村推广。

一是投资低,一个1000人的村庄建设一处淡化站,加上厂房等基础建设投资在10万元左右,如果有闲置的厂房,可使工程造价控制在6万元以内,不会加重农民负担。

二是水价低,本市农村净化水售价为0.2~0.3元/标准桶(25L),按每人每天饮水5L计算,每年饮水费用仅20元左右,一般农户都能承受。

三是操作简单,根据我们推广的经验,电渗析设备安装完成后,只需对负责人进行1~2小时的培训,即可掌握操作规程及简单的故障排除,适合大面积推广。

四是电渗析设备对原水水质要求较低,黄骅市的浅层苦咸水,只需经过重力沉淀和机械过滤器过滤,使原水浊度小于3,就可以进行水处理,适用面广。

五是水质好,无污染,电渗析净化水设备没有固定的模式,而是根据不同的水质情况,单独设计膜对数量及模板数,使净化后的水既符合饮用水标准,又能保留部分微量元素,长期饮用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电渗析净化水的过程是一个物理过程,没有化学变化,分离出的浓水集中排放,可作为水产养殖的水源,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3 淡化站工程的管理及效益分析

以黄骅市王大本苦咸水淡化站为例,该站建于2001年,是我市苦咸水淡化站研制成功后的第一批淡化站,设计净水能力2.0t/h,建站投资12万元,供水范围为本村及周边邻村,饮水人口在3 000人左右,经过近6年的运营,目前该站运转良好。管理者得到了一定的利润,百姓喝上安全的净化水,形成了双赢。

工程建成初期,产权归王大本村委会所有,由村委会管理,指定专人负责制水卖水,维护保养。村委会为本村每人每月发水票6张,算作定额,持水票可以

0.3元的价格购买25kg的净化水一桶,超出定额的买水价格为0.5元/桶,以此来提高村民的节水意识。

效益分析:

净化站每天售水15t,按每吨售价12元计算(合每桶0.3元),每天售水收入180元,除去检修维护,每年按350天计算,全年售水收入6.3万元。

年运营费:人工工资0.6万元

电费:1.02万元

设备折旧:1.2万元(按10年使用年限)

维护费:0.45万元

年运营费合计:3.27万元

经济效益分析:

经济分析期年限 n=10

投资年利率i=6.9%

工程年效益B=6.3

工程总投资K=12

工程年费用C=3.27

益本比R=×=1.78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淡化站具有可行性的产业效益。在设备使用年限内可回收全部投资,并有一定的收益。这样设备在达到报废年限时,可以由村委会或经营者自行更新设备。从而避免了国家的反复投资,达到了以水养水的良性循环。

在国家推行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下。王大本苦咸水淡化站于2004年对外承包,承包者每年向村委会交纳一定数量的租金,即拥有该站的经营权,经营者需要按照村委会制定水价卖水,不可自行上调价格,以保障广大人民的利益。经营者负责制水、卖水、设备维护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增强了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保证了该站的良性运行。

苦咸水淡化站的建设,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可利用浅层苦咸水解决农村饮

水,缓解对深层地下水的过渡超采,维护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另外,苦咸水淡化站的水源是抽取浅层苦咸水,由于这部分水矿化度高,长期作为废水埋藏于地下,造成环境的恶化,开采利用这层苦咸水,可以滕出地下水库容,利用天然降雨给予补充,实现抽咸补淡的良性循环,从而改善土壤和水资源环境。

4 高标准农村饮水工程尝试

苦咸水淡化站的建设,在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同时,水质达到了饮水安全的标准,使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成为可能。自2001年开始建站以来,仅黄骅市已建成净化水站106座,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10万余人。但农村供水管理滞后,水源浪费现象依然不容乐观,而且净化水采取的都是定点供水,需要自提或送水,均未入户。为此,2005年黄骅市在羊二庄镇小左庄村建设了一处双管线入户、分质供水,一户双表的高标准农村饮水工程试点。

小左庄村饮水安全工程包括机井1眼(600m),1.0t/h净化站一座,蓄水池2个,变频设备1套和双管线入户管网工程。机井保障村民的饮用水水源供应;净化站使村民的饮水水质达到国家安全饮水的标准;变频设备在减少能源消耗、保护管网的基础上,可实现自动供水,省去了管理人员;管网入户工程则采用双管线入户,分质供水,饮用水分开,一户双表,水表出户的标准。用水管网接机井水,饮水管网接净化水。整个工程总投资52.5万元,其中打井、变频投资30.5万元,净化站投资10.5万元,双管线入户工程投资11.5万元。

饮水工程建成后,饮、用水均实行计量收费,定额供应,阶梯水价,提高了农村饮水工程管理水平,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工程运转管理情况良好。新的管理模式增强了群众的节水意识,与以前饮用“大锅水”相比,节约了大量宝贵的水资源,为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提供了高标准模式,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节水型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