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江苏省信息产业厅

江苏省信息产业厅

来源:花图问答


江苏省信息产业厅 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立项

申报表

院校名称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名称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修业年限 三 年 专业负责人 赵洪涛

江苏省信息产业厅制

二○○三年十一月二十日填报

一、 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基本情况

专业名称 所在系 主要专业方向 专业设置时间 本年度招生数 专业现有教师数 高级职称比例 1981年 85 9 33%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修业年限 电子信息工程系 微电子、光电子、电子材料元器件 累计毕业生数 在校生总数 其中专职教师数 中级职称比例 22% 1 2 2632 306 7 33% 三年 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比例 专职从事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师数 来自生产第一线的兼职教师数 本专业教师主要获奖情况 年 份 1996年 1996年 2000年 1996年 1992年 1998年、2002年 2002年 获奖人 李朝林、 朱吉甫 成建生 电子元件 教研组 成建生 赵洪涛 赵洪涛 张家欣 项目名称 全国工科电子类优秀教材 全国工科电子类优秀教材 淮安市优秀教师群体 淮阴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淮阴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 优秀教师 优秀教师 获奖类别 部级一等奖 部级二等奖 市级 市级 市级三等奖 院级 院级 授奖部门 原电子工业部 原电子工业部 淮安市教委 淮阴市教委 淮阴市人民政府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1

现有校内实训基地情况

名 称 陶瓷工艺 电子材料 真空工艺 电阻自动机 电容自动机 平面工艺 元件测量 功 能 陶瓷工艺实训 电子材料实验 镀膜工艺实验 电阻自动机操作、维护 电容自动机操作、维护 声表面波生产、制造、测试 元件测量实验 主要设备 高温电阻炉、烘烧箱 金相显微镜、天平 镀膜机、真空测量仪 电阻自动机 电容自动机 显微镜、光刻机、点焊机 Q表、电桥、LCR测量仪等 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情况

名 称 南京夏普电子有限公司 南京LG电子有限公司 南京依利安达有限公司 南京东华电子有限公司 南京熊猫集团 南京富士通有限公司 南京容光达有限公司 南京电子陶瓷有限公司 可完成的实习项目 彩电音响生产、装配、调试、检测 电脑生产、装配、调试、检测 电路板的生产、检验 汽车音响、VCD的生产、调试、检验 彩电、手机等生产、装配、调试、检测 打印机的生产、装配、调试、检测 电容器的生产、调试、检测 电容器的生产、调试、检测 一次可容纳学生数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已被确定为院级以上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或重点建设专业的情况

1996年作为院重点建设专业,被批准为江苏省首批高职试点专业。 近年来本专业教学改革的工作基础

1.进行技术市场调研:及时调整专业方向,扩大专业覆盖面。由过去单一的以传统阻容元件为主,已经初步发展为包括元器件、微电子、光电子、电子材料元器件几个方向的宽口径专业; 2.校企合作方面:与无锡晶石电子集团联合办学,开办企业班;与旭电(苏州)科技有限公司开办旭电班,设立旭电奖学金,开拓了院企合作的先驱; 3.与国内著名高校联合办学,全面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4.经过广泛社会调研,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了课程设臵; 5.教材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坚持通过教材建设提升专业建设水平,锻炼培养师资队伍,先后编审出版了部级以上规划教材7本。 2

二、专业教学改革负责人基本情况

姓名 学历 主 要 学 术 兼 职 赵洪涛 本科 性别 职务 男 教研室主任 出生年月 从事专业 63.02 电子材料与元器件 淮阴市电工电子教学研究会会员 淮安市电子学会会员 淮安市电子企业标准化评审委员会委员 获得院级以上表彰及奖励情况 92年获淮阴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98、2002年被评为院级“优秀教师”; 2000年被淮安市教委评为“优秀教师群体”成员之一。 发表论文、编审教材及获奖情况 近年来在《电子工程师》、《航空教育学报》、《职业技术教育》、《新疆教育学院学报》等刊物公开发表5篇论文。 主编了《实用电子技术手册》10万多字。 承担的主要教研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教研项目: 1.参与本教研室专业计划的研讨和开发,拟定本教研室的教学计划; 2.筹建了电容自动机、电阻自动机实验室,并参与EDA、实习工厂实训室的调研、考查、方案论证等工作; 3.改革实践教学考核方法,编写实训考核内容,注重实训考核的方法和过程等; 科研项目: 1.参与淮安开元电子研究所产品的开发工作,并承担一些项目; 2.主持熔断电阻器熔断剂的研制工作; 3.主持多种电阻器的设计、研制工作,并拟定有关设计文件、工艺文件、检验文件等。其中功率型电阻获省优产品;RF10、RF11电阻器获得安全质量认证。 3

三、专业教学改革的社会背景、行业背景和社会需求分析 1、国内光电子信息产业的现状及对光电子信息人才的需求调查 光电子(光子)技术主要是研究光(特别是相干光)的生产、传输、控制和探测的科学技术。通过光电子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的结合,以及在各种科学和技术领域应用,产生并形成了一系列新的交叉学科和应用技术领域,如信息光电子技术、激光检测与计量技术、激光全息技术、激光光谱分析技术、非线性光学、激光化学、量子光学、激光(测污)雷达、激光制导、激光分离同位素、激光可控核聚变、激光武器等等。这些技术应用的快速发展及向其他科技领域的渗透,形成了许多市场可观、发展潜力巨大的光电子产业、包括光纤通讯产业、光显示产业、光存储——光盘产业、光机电一体化产业、激光材料加工和合成产业、办公自动化与商用光电子产业、激光医疗器械产业、激光器件产业、激光全息产业、光电子材料产业、光电子检测产业和军用光电子产业。预计未来具有重大发展前景的光电子产业有:光子计算与光信息处理产业、全光光子通信产业、光子集成器件产业、聚合物光纤光缆产业、聚合物光电器件产业和光子传感器产业等。上述产业大致可分为五类:光电子材料与元件、光信息(资讯)、传统光学(光学器材)、光通信、激光器与激光应用(能量、医疗)。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全球光电子产业总产值已超过1700亿元,预计到2003年将达到2000亿美元,2010年将超过4500亿元。 21世纪的光电子技术与产业的长足发展将催生一系列技术、产品、市场的形成:将支撑并推进高速、宽带、海量的光通信、网络通信;将引发一场照明技术革命,小巧、可靠、寿命长、节能半导体(LED)广泛占领市场;将推出品种繁多的光电子消费类产品(如VCD、DVD、数码相机、新型彩电、掌上电脑电子产品、智能手机、手持音响播放设备、摄影、投影和成像、办公自动化光电设备如激光打印、传真和复印等),以及新型的信息显示技术产品(如LCD、PDP、LED、OEL平板显示器等),并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光电子产品已成为现代武器的“眼睛”和“神经”,光电子军事装备将是21世纪现代化军备的重要支柱之一。 中国的激光和光电子技术的发展起步较早,几乎与世界同步,尤其是近十几年来,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吸引,以及积极利用投资环境和消费市场的优势,中国的光电子产品市场的增长率,始终保持着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势头。国家“863”计划为我国发展信息光电子产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目前,中国已成为光电子产品的重要市场,为今后发展带来了很好的机遇。 光电子技术和产业发展具有高科技特点,目前我国大约有40家上市的企业集团公司经营光电子产品,海外资本也看好中国大陆的这块光电子市场,按技术股和资金等方式纷纷进入中国大陆的光电子产品市场,尤其是光纤和光通信行业市场,如长江通信参股武汉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阿尔卡特与深圳特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澳大利亚国家光子研究中心与江苏法尔胜组成法尔胜光子有限公司,日本藤仓株式会社和我国台湾华新丽华与南京新港高科技股份有限合资的华新藤仓光通信有限公司等。去年全球最大的光纤通信器件公司——美国JDSU全资并购福建华科光电子有限公司,推开了世界跨国公司进驻我国“光电园区”的序幕。 面对中国进入WTO及国际市场巨大压力和挑战,我国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在制定“十五”规划时,均把发展光电子技术产业列入近后工作重中之重,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光电子技术产业基地。这是我国迎接21世纪国际经济竞争挑战的一项重要举措。自2000年以来,称之为“武汉〃中国光谷”、“广东〃中国光谷”、“长春〃中国光谷”等国家级光电子产业发展园区相继筹建,上海、西安、济南、福州、南昌、无锡、合肥、宁波、重庆、北京通州等地的“光谷”——光电子产业园区的筹建也在加速进行中。这些光电子产业园区具有优良的投资环境,正在吸引着大批技术、产品、资金落户园区。同时也更加迫切的需要各个层次的光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初步调查表明,由于光电子产业的典型高技术特征,员工中大约70%以上需要的是一些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这正是我们电子信息类高职院校的巨大市场。

4

四、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1.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大专业、小专门化、多平台的培养方案,把学生培养成为“宽口径、厚基础、有特色”适应市场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2.建立有效的院企合作办学机制,校内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有效结合,充分利用企业有效资源以满足我院多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 3.教材建设上建立一种选用、自编、借用、合页讲义的教材体系,既能及时更新专业内容,满足特色教学内容要求,同时又能对新教材、新工艺、新技术及时补充; 4.模块化教学:制定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由原来的“技能型”向“技术型”进行转变。体系中主要以培养专业技术能力为主线,分成基本模块、专业模块、综合模块、创新模块。构成了一个有宽度、有厚度、有创新的金字塔形结构,既使大多数同学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又能兼顾少数学生的更高要求。 5.重视“产、学、研”工作,加快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是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有计划、有规模地送年青教师去高校进修研究生课程,是近期内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有效方法。二是加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制定措施鼓励教师参与校级以上科技课题的研究,开发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产品,争取一定的经济效益,并能带动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三是提供政策从企业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任教。四是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定期派年青教师去工厂企业锻炼,并将其情况纳入考核,不合格者不能上讲台。同时鼓励年青教师进实验室,并组织教师对一些实验实训装臵进行二次开发。经过多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主的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动手能力的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保证该专业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

5

五、专业教学改革方案 (一) 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生业务规格 培养目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既有扎实的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又有从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性技术工作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工作在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微电子材料与器件、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光电材料与器件、光电子技术应用等领域的与电子基础产品相关的产品生产(工艺、调试、检测、维修)、设计、经营、应用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毕业生应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掌握的技能分析和解决生产、技术、应用、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信息收集与处理、知识更新、语言文字交流、计算机应用、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职业能力并擅于创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体魄,能适应职业岗位的变化、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业务规格: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与电子基础产品设计、制造、管理、应用等方面有关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工作,其主要职业岗位为: 1.电子材料的制造、检验、筛选、应用; 2.电子基础产品生产的组织、管理及工艺制定、实施; 3.电子基础产品的检验、测试; 4.电子基础产品的设计、开发及试验; 5.电子基础产品生产设备的操作、维护、检修、管理; 6.电子基础产品的营销、服务及应用。 注:电子基础产品泛指电子元件、敏感元器件、光电子器件、微电子器件、专用集成电路等。 (二) 培养方案的论证说明 根据专业调研及毕业生跟踪调查情况,把握最新人才需求信息,适时调整培养目标,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每年进行一次滚动修改;采用柔性化的专业设臵模式,推行“订单式”培养方式;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 (注)专业培养方案及主干课程教学大纲另附 (三) 师资、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目标、措施及时间安排 1.师资建设 建设目标:提高教师学历层次、优化年龄整合,造就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双师型”、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师队伍。到2007年专业教师人数增加到20人,研究生达50%以上,双师型教师超70%。 建设措施:引进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安排新教师下厂参观学习,加强校企合作,通过送出去,联合办学、招聘的办法壮大教师队伍;认真做好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的选拔与培养工作;注重教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知识结构的合理配臵;鼓励教师参与校内外科研项目,重视产学研相结合,抓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参与教材建设、实验实训室建设;鼓励教师创新。 时间安排:2004至2007年,每年引进“211”重点高校本专业本科生1人、研究生2人,每年安排2名教师到高校进修或读研,安排3名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参与工程实践或项目研发。 2.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建设目标:建成并完善满足专业教学实验实训需要、体现高职高专特色的专业实验室。微电子工艺、测试。以光电子结构原理、特性、工艺、应用为主,光电子实验室 建设措施:明确建设要求,加大经费投入;改造现有实验室以适应生产实践发展的需要;强化二次开发,提高实验室利用率;积极调研,认真规划、设计实验室 时间安排:2004年,投入100万元用于创建微电子实验室,建成学生创新实验室;2005年,投入150万元用于创建光电子实验室 6

3.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建设目标:以生产实际为原型构建完整实践教学体系,逐步建成一批满足专业教学实践需要、体现高职高专特色、稳定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建设措施: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密切与已有协作的单位:南京华睿、友达光电、三星液晶、日立液晶、东芝显示、扬州晶来半导体、无锡华晶等的合作,巩固并扩大校外实践基地。 时间安排:2004年,安排2名教师进入友达光电,2005安排1名教师进入扬州晶来半导体参与项目建设;2006年,安排2名教师到南京华睿参与工程项目实践,安排2名教师到苏州工业园区考察、锻炼,筹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 7

六、专业教学改革的保障措施 1.组织机构: 成立由相关专业教师、高校与企业外聘专家、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系专业教改小组,负责拟订教改方案,拟定和修改各类教学文件,组织实施各项教改措施。 2.制定相关政策: (1)学校优先保证教改专业教师的聘用和进修提高;支持到相关学校、企业聘请专家教授、工程技术人员作兼职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 (2)将专业教改项目列为学校重点教育研究课题,创造条件向有关部门申报教学成果;专业教改成果等同于科研成果,在职称评定等方面向有关人员倾斜。 (3)对积极投身专业教改工作并取得显著成绩的教师及有关人员给予奖励。 (4)学校拨专款支持专业教改工作所需的教材建设和科研活动;保证教师的教材编写时间,编写教材酬金从优。 3.资金投入计划: (1)实验室建设费200万; (2)教材建设费20万; (3)教改活动费15万; (4)师资培训费25万。 七、所在系部推荐意见 该专业自1981年开办以来,作为学校重点建设的专业,在师资、实验实训条件、教研科研水平等方面均有较强的实力,能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而不断调整专业培养方案又不失自身专业特色。在1996年成为江苏省五年制高职16个试点专业之一。本系将在未来几年内对该专业进行以适应高职教育和信息行业需求为主导的进一步调整和改造,并在专业规划、师资队伍、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给予全面的支持和帮助。现同意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申报厅级改革试点专业。 (系公章) 2003年11月20日

8

八、院学术委员会推荐意见 学术委员会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九、厅级评审委员会评审意见 评审委员会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十、信息产业厅批准意见 (厅公章) 年 月 日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