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海陵区公共体育设施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作者:王海峰 赵明华 周玲娟
来源:《经营管理者·下旬刊》2016年第07期
摘 要:公共体育设施是城市综合功能的重要载体,也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闪光点,都是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它能满足居民在开展体育活动,进行运动休闲等方面的生活需求,是现代城市必须具备和完善的重要功能。从海陵区公共体育设施的基本情况出发,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海陵区公共体育设施的使用率、需求情况等具体内容,找出海陵区公共体育设施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并以此为基础给出泰州市海陵区公共体育设施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公共体育 现状 对策
21世纪,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发展领域之一是社区体育建设,社区公共体育是以城市为单位,以社区成员为主体,实行政府部门支持,体育行政部门进行指导,社区管理部门进行组织,为社区居民提供保障性的体育活动,目前我国社区体育的建设和研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发展较为缓慢。健身难这一问题仍困扰着当地市民。因此,对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现状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并对现状进行分析,从规划和实施管理层面进行对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泰州市海陵区公共体育设施的现状分析
1.体育设施发展不均衡且类型单一。调研中发现,海陵区体育设施发展不均衡且类型单一。社区公共体育设施最普及的项目是健身器材和健身路径,基本上所调研的社区都会建设。主要是小区的配套设施或者是福利彩票捐助的设施。而很多群众喜欢的项目都没有出现。由调研可知居民对羽毛球场的需求量较高,其次是广场舞场地、篮球场等场地则建设得比较少。 2.公共体育设施缺乏管理和维护。由于海陵区的公共体育设施管理体系的不完善,相关部门没有足够的重视公共体育设施的管理,导致很多公共体育设施在建成后就放在一边,居民长时间使用以及公共体育设施的风吹日晒,导致公共体育设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很多居民也没有对公共体育设施的维修进行关注,直接使用了已经存在安全隐患的公共体育设施,加剧了危险的发生。
3.公共体育设施分布不合理。调查研究发现,海陵区公共体育设施分布不合理。大多数体育设施处于市中心,居民不能直接到达,需要乘坐公交车或骑公共自行车才能到达,并且市中心锻炼场所空间小,安全系数不高。而相对比较边缘处的小区公共体育设施则相对较少,甚至有几个拆迁安置小区没有配套公共体育设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缺少室内锻炼场所。泰州市海陵区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温度较高,冬季则较为寒冷,而海陵区只有一个体育馆,且不对外免费开放。这就严重制约了市民的锻炼时间,许多市民只有选择春夏晚间出来锻炼,以散步、跳广场舞为主。如果刮风下雨也只能暂停锻炼。 二、 泰州市海陵区公共体育设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不平衡。随着城市的加快发展,泰州市海陵区不断新建城区,而一批先富起来的市民或城市精英不断涌入新城区,老城区依旧没有得到改造,造成新旧城区贫富差异日益扩大,建设越来越不均衡。在建设公共体育设施方面,新城区有独得天厚的优势:一方面,新城区在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方面更具有话语权;另一方面,新城区建设相对比较宽松,地方比价大,建设公共体育设施成本比较低。而老城区地方相对比较小,改造成本比较大,建设公共体育设施有较大难度。最终产生了马太效应,越好的地方越好,越差的地方越差,最终使得海陵区公共体育设施发展不平衡。
2.公共体育设施规划不重视。政府部门在城区规划建设中,不太重视公共体育设施的规划。作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部门更加注重的是大型体育馆和体育场的建设规划,很少对健身场所、广场舞场所等细微公共体育设施做出专门规划。最终导致公共体育设施比较散乱。当前,随着泰州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社区之间个性化特征日益明显,同时,在“以人为本”的社会思潮影响下,人的个性化发展也日益突出。社会、社区和人的变化,必然要求其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要突出个性化,以满足社会、社区和人的多元化发展的需要。但是从目前海陵区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情况来看,由于对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市场潜力和经济效益估计不足,对体育产业化缺乏市场经验,对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缺乏老龄化、代际组合等社会学考虑,以致在规划设计上缺乏针对性,导致社区居民难以对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全面认同。 3.开发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不积极。由于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开发商在开放房地产,建设小区的时候,都会把小区分期建设,这样会导致开发商建设小区的时候尽量用好每一寸土地,而把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放在犄角旮旯里。加上小区居民缺乏维权意识,甚至有的居民蓄意破坏公共体育设施,改造为停车位,而使得小区公共体育设施雪上加霜。最终体育设施变得建而不用,建而落空。
三、泰州市海陵区公共体育设施规划问题的对策研究
1.老旧社区小规模改造。老城区相对建设较早,理念相对比较落后,尤其是老城区的棚户区,居民楼的间距小,公共绿化少,可改造空间更小。再加上部分老城区居民受利益驱使,加盖一些违章建设,更是使得老城区拥挤不堪。对于这一现象,一方面充分发挥老城区本身的优势,比如靠近学校的小区,可以与学校充分沟通,在保证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的条件下,适当开放作为公共体育设施,周边的小区居民充分利用学校体育场所作为公共活动场所;另一方面,也可以对老城区做出适当的改造,充分利用住宅基地钱的绿化,可以合理的安排适当的体育设施与绿化上,既能达到锻炼的目的,又能不破坏绿色环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政府部门加强规划建设。针对出现的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匮乏的原因,从规划层面进行对策研究。规划是通过采用科学分析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对社区体育项目进行丰富。在社会需求层面上:确保各个社区公共体育设施数量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建设,并保证其质量的良好性,最大限度的满足居民的体育锻炼需求;在城市空间结构层面上:对社区及社区周边的有效体育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建立良好的层级结构,这样可以高效的服务于社区居民。
3.明确社区公共体育设施规划的概念和指标。目前国家对于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法律法规已经有相关规定,但仍然会有漏洞和不完善的地方,致使开发商有漏洞可钻,逃避了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责任。政府要在现有相关法律基础之上,明确和规范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指标。首先,要规定不同类型的社区在进行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时实行的建设标准。按照《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来建设新建小区和完善已建的不符合规定的小区。其次,在居住区规模等级的划分中,要明确划分范围内的居住规模应该执行的相关指标、居住区在分期建设时应该遵循的规则指标。最后,在社区体育项目的设置上,明确规定出不同等级规模的社区要建设的公共体育设施的项目内容以及相应的规模指标。
4.提高公共体育设施质量的策略。有关部门应建设一体化系统,开发体育管理软件,对社会体育的场地设施,社会体育指导员等资源实行联网管理。完善公共体育设施法规体系,科学合理的管理和使用已有的体育设施,制定泰州市海陵区公共体育设施的管理办法,明确管理责任,确保公益性体育设施的安全,完好。制定泰州市海陵区公共体育设施发展的相关政策,保证公共体育设施的正常运转和设施的完好率。 四、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和休闲健身的需求日益攀升,体育观念逐渐发生改变,“体育即生活”“体育即民生”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对体育健身的需求也成为了居民的基本权益。所以泰州市海陵区公共体育设施可以对现有公共体育设施进行修缮和补充的情况下增加部分居民所需的项目设施并配以相应的配套服务。 参考文献:
[1]巴艳芳.城市体育设施空间布局与体育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5. [2]李荣.重庆市主城区公共体育设施需求及分布研究[D].西南大学,2009.4. [3]毕红星.我国城市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布局研究.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
[4]张永军.山东省乡镇社区体育的调查研究[J].体育科学,2005,2(8):21-27,38. [5]蔡云楠,谷春军.全民健身战略下公共体育设施规划思考[J].规划师,2015.7,5-1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金项目: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创新创业项目:2015016;泰州市软科学:RKX20150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