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家庭管理评估问卷的研制及信效度检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家庭管理评估问卷的研制及信效度检验

来源:花图问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家庭管理评估问卷的研制及信效度检验

陈彬彬;张清

【摘 要】目的 编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家庭管理评估问卷,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 以知信行理论作为理论框架,通过回顾文献、专家咨询等方法编制COPD患者家庭管理评估问卷.于2016年12月—2017年4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天津市4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门诊就诊和呼吸科病房住院的245例COPD患者的主要家庭照护者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10 d后随机抽取其中的30例进行信度重测.基于内容效度指数(CVI)、探索性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

Cronbach'sα 系数及重测信度等进行问卷条目筛选及信效度检验.结果 最终确定的问卷包括COPD家庭管理知识、家庭管理行为、家庭管理态度3个维度,共44个条目.问卷CVI为0.997,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I-CVI)均≥0.930;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3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0.143%;问卷总的Cronbach'sα 系数为0.959,重测信度为0.938;3个维度的Cronbach'sα 系数为0.943~0.953,重测信度为0.814~0.968.结论 COPD患者家庭管理评估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评估COPD患者家庭管理水平的适用工具. 【期刊名称】《中国全科医学》 【年(卷),期】2018(021)028 【总页数】5页(P3523-3526,3532)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家庭管理;信度;效度 【作 者】陈彬彬;张清

【作者单位】361004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300070 天津市,天津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563.9

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到203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将在全球常见的致死及致残原因中跃升至第3位[1]。在我国,COPD也是威胁居民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2],其造成的疾病负担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将持续加重[3]。由于患者在病程中会出现肺功能下降、日常活动受限,甚至严重的并发症,这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会给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负担[4]。有研究证明,家庭照护者关心、支持患者,对患者的遵医行为进行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患者COPD急性加重及住院次数,延缓COPD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因此,有效的家庭管理对于缓解COPD患者的家庭负担、促使COPD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大多是关于COPD患者自我管理现状的研究,尤其缺乏全面的评估工具对COPD患者家庭管理水平进行评定。因此,本研究以知信行理论作为理论框架,编制COPD患者家庭管理评估问卷,并对其信效度进行检验,为今后制定更为有效的COPD患者家庭管理干预方案、改善COPD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提供依据,也为后续COPD患者家庭管理评估的相关研究提供评估工具。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天津市4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门诊就诊和呼吸科病房住院的245例COPD患者的主要家庭照护者为调查对象。COPD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2017年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 2017)的诊断

标准[6],临床确诊为COPD的患者;(2)无意识障碍,对本次调查知情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1)中途因故退出者;(2)有语言表达及交流障碍者。COPD患者的主要家庭照护者纳入标准:(1)承担患者的主要照顾工作(1 d中照顾患者时间最长),如同时有几个主要照护者则由家庭照护者们共同指定1名照护者作为本次调查的对象;(2)同意参与本次调查研究;(3)意识清楚,可以理解问卷内容,明确回答问题者。排除标准:(1)中途因故退出者;(2)有语言表达及交流障碍者;(3)护工。

1.2 咨询专家的选择 采用德尔菲(Delphi)法,邀请15名符合纳入标准的专家进行问卷内容的评定。纳入标准:(1)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职称;(2)从事呼吸系统临床工作、管理及研究年限≥5年;(3)熟悉问卷的编制方法,在呼吸系统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发表过COPD相关论文;(4)对本研究有一定的积极性,愿意接受咨询,并能保证持续参加本研究的两轮专家咨询。 1.3 问卷编制

1.3.1 条目池的形成 目前知信行理论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广泛,并取得明显效果[7]。本研究以该理论为基础,结合文献检索,同时参考了COPD指南[8-9]和张清[10]主编的《内外科护理学》编制COPD患者家庭管理评估问卷。初始问卷共有COPD家庭管理知识、COPD家庭管理态度、COPD家庭管理行为3个维度共48个条目。COPD家庭管理知识这一维度的条目选项为完全知道、部分知道、知道一点、只听说过、不知道,分别计5、4、3、2、1分;COPD家庭管理态度这一维度的条目选项为非常同意、同意、不确定、不同意、完全不同意,分别计5、4、3、2、1分;COPD家庭管理行为这一维度的条目选项为总是、经常、偶尔、很少、没有,分别计5、4、3、2、1分。3个维度的得分越高,说明COPD患者的主要家庭照护者对疾病管理的知识、态度、行为越正确,家庭管理水平越高。

1.3.2 问卷初稿的编制 邀请纳入的15名专家进行问卷内容的两轮评定。两轮专家咨询均发放函询问卷15份,有效回收15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100%。专家分别对每个条目的重要程度、条目内容与COPD患者家庭管理的相关性进行评分,重要性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很重要、重要、一般重要、不太重要、不重要分别计5、4、3、2、1分;相关性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非常相关、尚可但仍需修改、需修改否则不相关、非常不相关分别计4、3、2、1分。本研究以条目重要性赋值均值<3.50或变异系数(CV)>25%为删除标准[11],并实际结合专家意见对问卷进行调整。

1.4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于2016年12月—2017年4月,由研究者和5名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对245例COPD患者的主要家庭照护者进行调查。由研究者和调查员统一发放问卷,采用统一指导语向COPD患者及家庭照护者详细说明问卷的填写方法(除了“基本信息”部分涉及COPD患者的一般情况需患者填写外,其余内容均由主要照护者填写),若患者或照护者无法自行填写,则由调查者进行询问并代为勾选。问卷填写后当场收回,调查者仔细核对,以免漏项或错填。共发放问卷245份,有效回收245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100.0%。10 d后,随机抽取其中的30例进行信度重测。

1.4.1 问卷的效度检验 本研究效度采用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进行评价。内容效度采用内容效度指数(content validity index,CVI)作检验,其中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itemlevel CVI,I-CVI)用相关性评分为3或4分的专家数除以专家总数计算,总问卷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scale-level CVI,S-CVI)用专家评分为3或4分的条目数除以条目总数进行计算;结构效度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项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问卷条目的鉴别力进行检验,并对结果做出解释。效度主要用于评价量表的准确度、有效性和正确性[12]。通常认为量表的I-CVI至少在0.78以上,S-CVI必须达到0.80以上表示内容效度好[13]。

1.4.2 问卷的信度检验 问卷信度以Cronbach's α系数和重测信度进行评价。信度主要用于评价量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12]。一般认为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0.80,分量表>0.60,重测信度>0.70,则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14]。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245份问卷进行编码,并进行数据录入及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OPD患者及其主要家庭照护者的一般情况 245例COPD患者中,男149例(60.8%),女96例(39.2%);年龄45~97岁,平均年龄(71.6±10.5)岁;确诊COPD 0~5年者84例(34.3%),6~15年者96例(39.2%),15年以上者65例(26.5%);COPD临床严重程度的级别:Ⅰ级20例(8.2%),Ⅱ级58例(23.7%),Ⅲ级55例(22.4%),Ⅳ级112例(45.7%)。245例患者的主要家庭照护者中,男89例(36.3%),女156例(63.7%);年龄22~88岁,平均年龄(57.0±12.2)岁;学历:初中及以下79例(32.2%),高中或中专86例(35.1%),大专及以上80例(32.7%);日照护时间3~24 h,平均(17.8±7.2)h;与患者的关系:配偶119例(48.6%),子女119例(48.6%),其他7例(2.8%)。

2.2 专家咨询结果 经过两轮专家咨询,结合专家意见后,将条目重要性赋值均值<3.50的1个条目删除,并补充并发症预防的1个条目,根据专家建议,将其中15个条目的陈述修改得更加严谨和易懂。最终形成了包含3个维度,48个条目的问卷初稿。 2.3 问卷的效度

2.3.1 内容效度 根据专家评定结果,该问卷各条目I-CVI均≥0.930,S-CVI为0.997。

2.3.2 结构效度 对问卷进行Bartlett球形分析,KMO值为0.939,>0.600,

Bartlett's球形检验的近似χ2值为8 745.334,P<0.005,适合做因子分析[14]。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并结合最大方差法进行正交旋转抽取公因子,删除单个公因子包含的题项变量为1题的4个条目,对剩下的44个条目进行主成分分析,并进行正交旋转,得到了3个特征值>1的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0.143%。最终确立了包含3个公因子,44个条目的COPD患者家庭管理评估问卷,因子1命名为COPD家庭管理知识问卷,因子2命名为COPD家庭管理行为问卷,因子3命名为COPD家庭管理态度问卷。各条目因子载荷见表1。各因子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354~0.533,各因子与问卷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58~0.850。COPD家庭管理知识问卷评分与COPD家庭管理态度问卷评分,COPD家庭管理知识问卷评分与COPD家庭管理行为问卷评分,COPD家庭管理态度问卷评分与COPD家庭管理行为问卷评分间呈线性相关(r值分别为0.354、0.533、0.359,P<0.01);COPD家庭管理知识问卷评分、COPD家庭管理态度问卷评分、COPD家庭管理行为问卷评分与问卷总分间呈线性相关(r值分别为0.850、0.658、0.822,P<0.01)。

2.4 问卷的信度 COPD患者家庭管理评估问卷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959,知识、态度、行为3个公因子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50、0.953、0.943。问卷重测信度为0.938,知识、态度、行为3个公因子的重测信度分别为 0.968、0.814、0.925。 3 讨论

3.1 构建COPD患者家庭管理评估问卷的必要性 由于COPD患者自我管理烦琐复杂,患病人群老龄化,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要来自家庭的照顾与支持。相关研究显示,家庭功能在提高COPD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5]。只有当家庭照护者掌握了疾病康复的健康知识,建立正确的康复信念与态度,才有可能主动地形成有益于患者康复的行为,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

目前国内外尚缺乏评估COPD患者家庭管理水平的工具,因而有必要建立专业化的评估工具,用以测量COPD家庭照顾护者家庭管理水平,从而为今后采取综合干预提供有力的证据,同时也为完善COPD患者家庭管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3.2 问卷信效度较好 本研究结果显示,COPD患者家庭管理评估问卷各条目I-CVI均≥0.930,S-CVI为0.997,说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能较好地反映COPD患者的家庭管理水平。结构效度通常被认为是最强有力的效度评价[16],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各因子间及各因子与问卷总分之间均呈明显正相关,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时,本问卷共提取了3个公因子,即知识、态度及行为,3个公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0.143%,且各因子的因子负荷均>0.40,基本符合最初的理论构想。

本研究总问卷和3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均>0.90,表明本问卷的内部一致性较好。重测信度结果显示,30个COPD家庭相隔10 d后施测的总问卷的重测信度系数为0.938,各维度重测信度系数为0.814~0.968,表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跨时间稳定性[14]。因此,本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

3.3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局限性 本研究编制的COPD患者家庭管理评估问卷,以知信行理论作为理论框架,从知识、信念、行为3个方面客观反映了COPD家庭照顾者对疾病管理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水平,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和适用性,可作为今后进行COPD患者家庭管理干预、检验其效果的测量工具。但在编制此问卷的过程中,由于时间、人力有限,本研究仅对天津市4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门诊和呼吸科住院病房符合纳排标准的245例COPD家庭进行调查,调查人数较少,调查范围较小,故问卷的推广亟须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以不断完善。

作者贡献:陈彬彬进行研究设计、资料收集与整理,撰写论文及论文修订;张清进行文章的质量控制与审校,对文章整体负责。

本文无利益冲突。

表1 COPD患者家庭管理评估问卷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Table 1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results of Family Management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 for patients with COPD注: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条目 因子1 因子2 因子3 共同度因子1 COPD发作时的典型症状为咳、痰、喘、呼吸困难 0.819 0.051 0.154 0.697早期诊断和治疗COPD有助于预防呼吸道感染延缓疾病进展 0.807 0.225 0.134 0.719当气温变化较大时患者咳嗽咳痰症状会加重 0.756 0.235 0.119 0.641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COPD患者的康复 0.744 0.166 0.103 0.592受凉感冒容易导致COPD复发或加重 0.740 0.308 0.268 0.715规律的生活作息有助于控制患者病情 0.721 0.263 0.201 0.629肺功能检查是诊断和治疗COPD的重要手段 0.711 0.199 0.057 0.548戒烟能使COPD的病情减轻或不加重 0.707 0.158 0.115 0.538吸烟包括二手烟是引起COPD的危险因素 0.705 0.091 0.111 0.518厨房的油烟煤烟跟COPD的发病有关 0.703 0.255 0.140 0.579合理的饮食原则有助于控制患者的病情 0.703 0.225 0.142 0.566长期家庭吸氧能延长极重度COPD患者的生存期降低病死率 0.696 0.107 0.093 0.504适宜的体育锻炼能提高COPD患者的抵抗力 0.690 0.190 0.193 0.550呼吸功能锻炼有助于COPD患者的康复 0.681 0.248 0.041 0.527空气污染会引起COPD 0.670 0.301 0.115 0.553患者所使用的吸入剂和口服药可改善COPD症状和减少急性发作 0.658 0.189 0.100 0.479接种流感疫苗和支气管炎疫苗可预防COPD急性发作 0.581 0.101 0.007 0.347因子2空气污染时我们会关闭门窗或让患者减少出门的概率 0.212 0.840 0.127 0.767遵循相应饮食原则 0.226 0.775 0.172 0.681我们在家中炒菜时使用抽烟机或避免让患者炒菜 0.191 0.769 0.147 0.649我们督促患者戒烟且不在患者周围吸烟 0.194 0.767 0.122 0.641如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症状加重时我们及时送患者到医院就诊 0.122 0.766 0.174 0.631当气温变化较大时我们提醒

患者增减衣物以防感冒 0.329 0.753 0.230 0.729督促保持规律生活作息 0.322 0.726 0.204 0.673掌握情绪管理知识 0.225 0.726 0.174 0.607实施氧疗 0.281 0.709 0.028 0.583病情变化及时跟医生沟通 0.203 0.700 0.151 0.554有氧活动 0.098 0.687 0.029 0.482呼吸功能锻炼 0.039 0.671 0.087 0.459我们督促患者每天按照医嘱正确用药 0.278 0.622 0.102 0.475我们提醒或陪同患者遵从医生建议定期到医院检查肺功能 0.231 0.620 0.058 0.441我们督促患者接种疫苗以预防呼吸道疾病 0.133 0.549 0.090 0.327因子3我们应该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0.105 0.111 0.869 0.778我们应该了解患者服用的药物和饮食运动习惯 0.065 0.076 0.851 0.735我们认为患者在家也要按医生的要求服用药物 0.145 0.089 0.835 0.726在呼吸道疾病流行季节避免让患者去人多空气污浊的场所很重要 0.128 0.085 0.834 0.719家庭成员保持乐观积极态度是非常必要的 0.061 0.165 0.824 0.710如出现不良情绪反应时我们应该给予患者关心理解和心理疏导 0.151 0.107 0.823 0.711当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症状加重时及时送患者到医院就诊是必要的 0.202 0.138 0.800 0.700我们认为家庭是帮助患者获得社会支持的主体 0.172 0.084 0.797 0.672我们认为患者应该定期检查肺功能 0.175 0.197 0.763 0.651我们认为患者在家应依据医嘱实施氧疗 0.041 0.189 0.738 0.583依据患者病情设计详尽的康复指导计划有利于患者参照执行 0.209 0.209 0.733 0.624我们认为患者应该接种疫苗以预防呼吸道疾病 0.113 0.111 0.656 0.455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HILLAS G,PERLIKOS F,TSILIGIANNI I,et al.Managing comorbidities in COPD[J].Int J Chron Obstruct Pulmon Dis,2015,10:95-109.DOI:10.2147/COPD.S54473.

[2]ZHONG N,WANG C,YAO W,et al.Prevalence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China:a large,population-based survey[J].Am J Resp Crit Care,2007,176(8):753-760.DOI:10.1164/rccm.200612-1749OC.

[3]李晓云,纵单单,陈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综合评估[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7,45(9):4-8.DOI:10.3969/j.issn.2095-8552.2017.09.002.LI X Y,ZONG D D,CHEN Y.Diagnosis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Chinese Journal for Clinicians,2017,45(9):4-8.DOI:10.3969/j.issn.2095-8552.2017.09.002.

[4]吴明景.COPD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其与COPD加重期的相关性[J].安徽医学,2016,37(7):852-854.DOI:10.3969/j.issn.1000-0399.2016.07.021.WU M J.Serum levels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COPD and their correlation with COPD exacerbation[J].Anhui Medical Journal,2016,37(7):852-854.DOI:10.3969/j.issn.1000-0399.2016.07.021.

[5]吴锦珍,蔡淑慧,陈惜遂.家属参与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5):34-35.DOI:10.3969/j.issn.1006-7256.2013.15.015.WU J Z,CAI S H,CHEN X S.Application of family participation model in health education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Journal of Qilu Nursing,2013,19(15):34-35.DOI:10.3969/j.issn.1006-7256.2013.15.015. [6]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The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COPD[EB/OL].[2018-03-06].http://www.goldcopd.org.

[7]李维瑜,刘静,余桂林,等.知信行理论模式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护理学杂志,2015,30(6):107-110.DOI:10.3870/hlxzz.2015.06.107.LI W Y,LIU J,YU G L,et al.Application of the knowledgebelief-practice model in nursing practice:current status and prospects[J].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2015,30(6):107-110.DOI:10.3870/hlxzz.2015.06.107.

[8]林英.最新COPD国内外指南的临床护理应用[J].当代护士,2015,23(4):165-167.LIN Y.Clinical care applications for the latest COPD guidelines at home and abroad[J].Today Nurse,2015,23(4):165-167.

[9]王蕾,杨汀,王辰.2017年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解读[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7,45(1):104-108.DOI:10.3969/j.issn.2095-8552.2017.01.039.WANG L,YANG T,WANG C.Interpretation of the 2017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Chinese Journal for Clinicians,2017,45(1):104-108.DOI:10.3969/j.issn.2095-8552.2017.01.039.

[10]张清.内外科护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65-169.ZHANG Q.Medical and surgical nursing[M].Beijing: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10:165-169.

[11]程书肖.教育评价方法技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7-59.CHENG S X.Education evaluation method and technology[M].Beijing: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ess,2004:47-59.

[12]徐宵寒,黄宇光.《临床不良事件上报知信行问卷》编制及其信效度检验[J].协和医学杂志,2016,7(5):353-356.DOI:10.3969/j.issn.1674-9081.2016.05.006.XU X H,HUANG Y G.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Knowledge,Attitude,and Practice Questionnaire Regarding Clinical Adverse Event Reporting[J].Medical Journal of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2016,7(5):353-356.DOI:10.3969/j.issn.1674-9081.2016.05.006.

[13]OBAMIRO K O,CHALMERS L,BEREZNICKI L R.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n oral anticoagulation knowledge tool(AKT)[J].PLoS One,2016,11(6):e158071.DOI:10.1371/journal.pone.0158071.

[14]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实务:SPSS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158-265.WU M L.Questionnaire statistical analysis practice:SPSS operation and application[M].Chongqing:Chongqing University Press,2010:158-265.

[15]王小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家庭功能、社会支持、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现况调查及相关性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6.WANG X R.Investigation and correlation study on family function,social support,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for the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D].Guangzhou: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2016.

[16]HAYS R D,ANDERSON R,REVIEKI D.Psychometric considerations in evaluating health-related quality life measures[J].Quality of Life Res,2013,2(2):441-449.DOI:10.1007/BF004222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