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创新2010年12月 第7卷第34期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December.2010,V l_! .34 ・95・ 而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提高手卫生执行率。 版社,2002:76. 2.6加强医疗废物管理认真学习《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 [2]陈小铮,胡鹰鹰.2004—2008年医院护士职业暴露分析与对策.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等,使医护人员认识到医疗废物管理对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5):683—684. 控制感染的传播及对社会、对人类的重要性。结合本院实 [3]邢红霞,张红英,吴建英,等.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与管理.中华 际,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根据《医疗废物分类 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8):639—640. 目录》制成标识牌,粘贴在科室固定放置医疗废物处的墙壁, [4]许晨耘,柯雅娟,俞诗娃.手术人员手卫生消毒方法.中华医院感 损伤性废物放在特制的锐器盒内,存放医疗废物的污物袋放 染学杂志,2007,17(11):1390. [5]游建萍,黄庆,府伟灵,等.手卫生所致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 置在塑料容器内并加盖,不能处于敞开状态,存放量应< 施的探讨.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4):426—428. 3/4,确保袋口的封扎,以备运输。一次性使用的透析管路严 [6]李雅琴,高书义,郭丽英.2004~2007年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结 禁重复使用,尤其是有可能通过血液传播传染病的患者使用 果分析及对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7):956—957. 过的血液透析器不能复用,并按感染性废物由专人回收,严 [7]赵岚,孙丽华.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认知误区及影响手卫生执行 格交接登记,进行无害化处理。 的因素调查.中华医院个感染学杂志,2008,18(10): 1410—14l2. 参考文献 (收稿日期:2010—08—23) [1 J钟秀玲.医院供应室的管理与技术.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 (本文编辑:郎威) 浅谈慢性乙肝患者的心理特征和护理特点 印霞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的护理策略。方法对本中心门诊部近年来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的心理特 点进行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大多数患者心理状况得到改善,能够正确认识乙型肝炎的症状特点并主 动配合治疗。结论 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特征并采取有效的护理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通过护 理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促进疾病的恢复、减少疾病复发。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心理问题;护理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通过血液、体液传 任何一位慢性乙肝患者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慢性乙肝是一种 播的严重肝脏疾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呈世界性流行,我国 良性的疾病,而肝癌则是恶性病变,乙肝患者对于久治不愈 属HBV感染高流行区。人感染乙肝病毒后经过半年病毒不 的预后存在恐惧心理,主要表现为情绪消极、对治疗和生活 能清除称为慢性乙肝。由于慢性乙肝病程长、有传染性、易 失去信心、极度的恐惧和悲观…。 复发,目前缺乏治愈的特效药物。因此,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2.2忧虑心理 乙肝患者害怕疾病会传染给家人,担心此 普遍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给治疗和护理带来了许多不便, 病不能治愈,担心经济承受能力,对病症的发作与转归不了 实际工作中针对乙肝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 解,客观上慢性病治疗效果欠佳和反复发作等特点也使患者 的心理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感到焦虑,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怒、失眠等症状。 1临床资料 2.3猜测心理乙肝患者患病时间长,与医务人员接触多, 2005年3月~2009年3月,对笔者所在医院门诊部135 对各种化验、检查结果和药物疗效比较熟悉,有的患者还自 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情况进行跟踪。本组慢 己翻阅有关肝病知识的书籍,对慢性肝炎疾病的症状及治疗 性乙肝患者135例,男88例,女47例;年龄17~72岁,平均 有一定了解。但常常由于一知半解,病情稍有好转就欣喜若 43岁;专科以上学历41例,高中或高中以下文化程度94例; 狂,稍有反复就容易猜疑,导致精神紧张、情绪下降,这些都 学生14例,工人52例,农民40例,干部29例;均存在不同程 是因为对疾病认识不够而产生的心理负担。 度的心理障碍,治疗方法大致相同。 2.4浮躁心理 长时间的住院治疗,使得患者心情浮躁。 2心理特征分析 有治疗肝病的新药物就迫不及待地想使用。在治疗上不遵 2.1害怕心理慢性肝炎一肝硬化一肝癌的自然病程不是 医嘱,对医护人员的正常言行敏感。总是千方百计地寻找民 间偏方或偏信江湖医生,结果常常干扰正常治疗,延误病情。 作者单位:225400江苏省泰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5偏执心理部分肝炎患者不能面对长期治疗的现实, 通讯作者:印霞 ・96・ 医学创新2010年12月 第7卷第34期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December.2010.Vo1.7 N0.34 怨天尤人。(1)怀疑医疗方案与护理;(2)对医疗环境提出过 解,缓和医患关系。对于因经济因素而欲中断治疗者,应耐 心倾听患者的诉说,争取家人的配合,给予必要的心理于预, 帮助他们认清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安心静养。同时 帮助患者认清此病的诱因,如饮酒、劳累,不合理用药及不良 高要求;(3)不尊重医务人员的工作,结果常常导致医患关系 紧张。 3护理方法 3.1相互信任、融洽护患关系 医务人员在治疗和护理过 程中,因注意保持与患者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耐心 听取并回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做好患者的心理调节,积极疏 情况等,提醒患者按医嘱服药并定期进行有关检查,加强适 当锻炼,增强自身体质 J。 3.5科学引导,帮助患者消除担心恶变的恐惧,解释有关肝 癌的诊断依据人感染HBV后,病毒持续6个月仍未被清除 导患者的消极情绪,帮助他们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配 合治疗,使医患关系处于良性循环中。 3.2加强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认识治疗期间, 不仅要把疾病的病因发生和用药后的转归详细讲解给患者, 还要讲解必要的传染病知识,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以及临床出现的症状。同时,一定要重视健康教育。要告知 患者生活有规律,起居、饮食、服药、休息等都要统一安排,合 理计划,各有定时,形成规律;营养方面:要多摄入营养全面 平衡的食物,选用清淡、低脂的食品;高蛋白的食物要适量, 过多会增加肝脏的负担;同时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豆制品, 不吃陈旧腌制品;适当参加有益的锻炼,但不能过劳,要静养 和动养相结合;同时要保障充足的睡眠,切忌熬夜。使患者 对自己的疾病有较全面的认识,解除思想顾虑,主动配合 治疗。 3.3坚持服药、巩固疗效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出院后要 者称为慢性HBV感染。肝硬化失代偿的年发生率约3%, HBV感染也是肝癌(HCC)的重要相关因素,HBsAg和HBeAg 均阳性者的HCC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纯HBsAg阳性者。肝硬 化患者发生HCC的高危因素包括男性、年龄、嗜酒、黄曲霉 素、合并HCV或HDV感染、持续的肝脏炎症、持续HBeAg阳 性及HBVDNA持续高水平(≥105拷贝/m1)等。肝癌的诊断 有赖于血清AFP升高及可重复的影像学检查结果来确定 】。 4小结 通过本组135例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护理,笔者认为慢 性乙型肝炎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对患者心理困扰多。因此, 加强有效地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促进疾 病的恢复、减少疾病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 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龚耀先.医学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83—107. 定期回医院复查,巩固治疗效果,即使是痊愈也需要恢复和 巩固的过程。上述这些问题需医务人员耐心细致地做好宣 教工作,并使之成为患者自己的意识行为,方能起到治疗 效果。 3.4针对不同心态的患者开展不同的心理护理对于吸 [2]李国宏,耿德勤 护理心理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176—178. [3]王吉耀.现代肝病治疗理论与进展.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情 社,1999:41. 烟、饮酒已成为习惯行为的患者,应侧重解决患者的心理问 题,而不是去矫正患者的不良行为。对于具有偏执心理的患 (收稿日期:2010—11—02) (本文编辑:潘艳霞) 者,应经常巡视其病房,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的信任和理 临产妇的心理观察和心理护理 吴德金 【关键词】 临产妇; 心理观察; 心理护理 人为、心理、社会等因素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在医疗上 的影响尤为重要。比如~个人受到惊吓可引起交感神经兴 因此,产妇的心理因素对临产的影响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受 到人们的关注。 1产妇临产前的心理 临产妇在临产前多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心理变化,大致可 奋,使交感神经的活动功能超过副交感神经的抑制力,整个 机体对外界刺激的敏感度增加,而这一点对于临产妇来说更 为明显,处于分娩时的产妇心情十分复杂,可引起宫缩乏力, 致使产程延长、胎儿窘迫、产后大出血及产后泌乳减少等。 作者单位:239001安徽省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通讯作者:吴德金 分为如下三种: 1.1 紧张孤独心理许多初产妇听到一些有关分娩的负面 诉说,怕疼痛,怕难产,怕有生命危险,所以临产的时侯,她们 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担心,看着医生、助产师严肃的面孔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