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2559447 U(45)授权公告日 2021.02.19
(21)申请号 202020930852.1(22)申请日 2020.05.27
(73)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济南路
125号
专利权人 中石化新疆新春石油开发有限责
任公司(72)发明人 王顺华 董臣强 王其玉 尚庆军
王勇 陶建强 潘阳 冯宇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7224
代理人 刘亚宁(51)Int.Cl.
B67D 7/62(2010.01)B67D 7/38(2010.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B67D 7/08(2010.01)B67D 7/06(2010.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CN 212559447 U(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高效智能密闭卸油装置(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卸油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
包括软管、快速接一种高效智能密闭卸油装置,
头、离心泵及智能控制装置;所述软管一端通过快速接头与罐车密闭连接,另一端与离心泵连接;软管上靠近离心泵的位置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用于控制离心泵启停的智能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罐车顶部设置有呼吸阀,呼吸阀在非卸油状态时处于常关状态,在卸油过程中处于开合状态,用于平衡罐内外压力,防止油罐抽瘪事故的发生,本实用新型卸油过程在全密闭环境和智能控制下实现,杜绝了卸油过程中挥发性气体的散逸,实现了卸油过程零排放,卸油过程的智能化控制,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用工,安全环保、高效、可靠。
CN 212559447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高效智能密闭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软管、快速接头、连接密封控制器、离心泵及智能控制装置;所述软管一端通过快速接头与罐车密闭连接,另一端与离心泵连接;软管上靠近离心泵的位置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用于控制离心泵启停的智能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罐车顶部设置有呼吸阀,呼吸阀在非卸油状态时处于常关状态,在卸油过程中处于开合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智能密闭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分为两部分,即软管a和软管b,软管a和软管b之间通过收油汇管连接;所述收油汇管包括支架、两个弯头和连接油管;所述两个弯头通过连接杆安装在支架上,两个弯头之间安装有连接油管;两个弯头的端部分别与软管a、软管b端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智能密闭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b的高度高于软管a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智能密闭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密封控制器,包括动滑轮、钢丝、支架;所述钢丝缠绕在动滑轮上,其端部与软管连接,通过调节钢丝控制软管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智能密闭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架为伸缩式结构,支架底部通过底座固定在地面上,支架与底座相对转动式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智能密闭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接头采用吊环型快速接头,其子体连接在罐车上,作为卸油口使用,其母体为不锈钢接管,所述不锈钢接管内设置篮式过滤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智能密闭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智能密闭卸油装置还包括用于罐车定位的车辆限位器。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高效智能密闭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为PU钢丝软管。
2
CN 212559447 U
说 明 书
一种高效智能密闭卸油装置
1/4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卸油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高效智能密闭卸油装置。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卸油方式由卸油罐、卸油台、离心泵等组成,占地面积大,投资高;卸油池敞口,卸油过程不密闭,油气挥发严重,不但污染环境,造成员工的职业危害,还存在火灾、爆炸等安全风险;卸油过程智能化程度低,职工劳动强度大;卸油方式靠原油自身重力卸油,卸油时间长,工作效率低;卸油台坡度大,在雨、雪、冰等自然环境下,卸油车辆难以就位,使用条件苛刻。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在全密闭环境和智能控制下实现卸油过程的高效智能密闭卸油装置很有应用前景。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智能密闭卸油装置,其卸油过程在全密闭环境和智能控制下实现,改变了卸油方式,由传统的重力卸油变为动力卸油,取消卸油台,显著提高了卸油速度,达到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用地和投资的效果;卸油过程由敞开变为密闭,解决了卸油过程中挥发性气体的散逸问题,实现了卸油过程零排放。[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0005]一种高效智能密闭卸油装置,包括软管、快速接头、离心泵及智能控制装置;所述软管一端通过快速接头与罐车密闭连接,另一端与离心泵连接;软管上靠近离心泵的位置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用于控制离心泵启停的智能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罐车顶部设置有呼吸阀,呼吸阀在非卸油状态时处于常关状态,在卸油过程中处于开合状态,用于平衡罐内外压力,防止油罐抽瘪事故的发生。[0006]进一步的,所述软管分为两部分,即软管a和软管b,软管a和软管b之间通过收油汇管连接;所述收油汇管包括支架、两个弯头和连接油管;所述两个弯头通过连接杆安装在支架上,两个弯头之间安装有连接油管;两个弯头的端部分别与软管a、软管b端部连接;所述软管b的高度高于软管a的高度。通过收油汇管结构的设置,能够降低软管的高度,便于灵活调整与车的高度,有利于卸油操作。[000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密封控制器,包括动滑轮、钢丝、支架;所述钢丝缠绕在动滑轮上,其端部与软管连接,通过调节钢丝控制软管的高度;支架为伸缩式结构,支架底部通过底座固定在地面上,支架与底座相对转动式连接,从而实现支架左右、上下调整,从而通过支架左右、上下调整控制动滑轮方向,实现吊装线多维度自由调整,软管与卸油罐车卸油接头快速、准确密封连接。[0008]进一步的,所述高效智能密闭卸油装置还包括用于罐车定位的车辆限位器。[0009]进一步的,所述软管为PU钢丝软管,便于快速连接,同时具有耐磨性强、内部平滑、可伸缩、高抗张强度和抗撕强度的优点。[0010]进一步的,所述快速接头采用吊环型快速接头,其子体连接在罐车上,作为卸油口
3
CN 212559447 U
说 明 书
2/4页
使用,其母体为不锈钢接管,所述不锈钢管内设置篮式过滤器,用于过滤原油内的杂质;采用不锈钢材质,适应了原油卸油过程耐腐蚀的要求;形成子体与母体密封对接的密封垫片采用耐油复合材料,能实现长期可靠密封。[0011]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控制装置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罐车内液位变化造成的压力参数变化,合理设置阈值,通过智能控制装置内的逻辑控制单元来控离心泵的启停。[001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密闭卸油装置,主要用于密闭卸油,卸油过程在全密闭环境和智能控制下实现,杜绝了卸油过程中挥发性气体的散逸,实现了卸油过程零排放,减少了职业危害,避免环境污染,消除火灾、爆炸等安全风险;通过连接密封控制器和集油汇管的协同作用,不仅具有逐级降低软管高度的效果,还便于快速拆装;本实用新型改变卸油方式,由传统的重力卸油变为动力卸油,取消卸油台,显著提高了卸油速度,达到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用地和投资的效果;卸油过程的智能化控制,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用工,安全环保、高效、可靠。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快速接头结构放大图;[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篮式过滤器结构放大图;[00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仰视图;
[001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控制装置流程图。[0018]其中,离心泵1、智能控制装置2、压力传感器3、软管4、收油汇管5、连接密封控制器6、快速接头7、车辆限位器8、呼吸阀9、软管a41、软管b42、支架51、弯头52、连接油管53、连接杆54、动滑轮61、钢丝62、支架63、子体71、母体72、篮式过滤器73。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0]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0021]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22]实施例1:[002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涉及的一种高效智能密闭卸油装置,包括软管4、快速接头7、离心泵1及智能控制装置2;所述软管4一端通过快速接头7与罐车密闭连接,另一端与离心泵1连接;软管4上靠近离心泵1的位置设置有压力传感器3;压力传感器3与用于控制离心泵
4
CN 212559447 U
说 明 书
3/4页
1启停的智能控制装置2连接;所述罐车顶部设置有呼吸阀9,呼吸阀9在非卸油状态时处于常关状态,在卸油过程中处于开合状态,用于平衡罐内外压力,防止油罐抽瘪事故的发生。[0024]本实施例所述软管4分为两部分,即软管a41和软管b42,软管a41和软管b42之间通过收油汇管5连接;所述收油汇管5包括连接架63、两个弯头52和连接油管53;所述两个弯头52通过连接杆54安装在连接架63上,两个弯头52之间安装有连接油管53;两个弯头52的端部分别与软管a41、软管b42端部连接;所述软管b42的高度高于软管a41的高度。通过收油汇管5结构的设置,能够降低软管4的高度,便于灵活调整与车的高度,有利于卸油操作。[0025]本实施例所述连接密封控制器6,包括动滑轮61、钢丝62、连接架63;所述钢丝62缠绕在动滑轮61上,其端部与软管4连接,通过调节钢丝62控制软管4的高度;连接架63为伸缩式结构,连接架63底部通过底座固定在地面上,连接架63与底座相对转动式连接,从而实现连接架63左右、上下调整,从而通过连接架63左右、上下调整控制动滑轮61方向,实现吊装线多维度自由调整,软管4与卸油罐车卸油接头快速、准确密封连接。
[0026]本实施例所述高效智能密闭卸油装置还包括用于罐车定位的车辆限位器8。[0027]本实施例所述软管4为PU钢丝软管4,便于快速连接,同时具有耐磨性强、内部平滑、可伸缩、高抗张强度和抗撕强度的优点。[0028]如图2-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快速接头7采用吊环型快速接头,其子体71连接在罐车上,作为卸油口使用,其母体72为不锈钢接管,所述不锈钢管内设置篮式过滤器73,用于过滤原油内的杂质;采用不锈钢材质,适应了原油卸油过程耐腐蚀的要求;形成子体71与母体72密封对接的密封垫片采用耐油复合材料,能实现长期可靠密封。[0029]本实施例所述智能控制装置2通过压力传感器3,检测罐车内液位变化造成的压力参数变化,合理设置阈值,通过智能控制装置2内的逻辑控制单元来控离心泵1的启停。[0030]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的智能控制装置2,首先根据现场罐车中原油物性及液位高低,确定压力参数的阈值范围,将该阈值范围写入智能控制装置2的RTU数据采集终端(REMOTE TERMINAL UNIT),连接在离心泵1前端的压力传感器3负责实时接收罐车内液位传递的压力数据(模拟量),并将该数值传送至RTU,通过RTU预设的逻辑控制单元来判断压力数值是否超过设定的阈值范围。当压力数据达到阈值临界点时,RTU输出控制信号至控制继电器,控制继电器连接离心泵1电机控制器,接收RTU的控制信号实现对离心泵1电动的启停和运行状态控制,并通过与智能控制装置2连接的上位机进行实时监控罐内压力及离心泵1运行状态。
[0031]更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控制装置2通过无线网络与远程终端连接,远程终端为手机、电脑等设备,使工作人员在值班室的电脑端即可实时监控卸油过程中车内压力变化及泵的运行状态情况,在卸油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能够及时处理。[003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控制装置2的主要测控参数:[0033](1)罐车内压力传感器3信号远传(PIT-01);[0034](2)离心泵1远程起停/运行状态指示(P-02A/B,P-03);[0035]IO点汇总
[0036]
类型AIDO描述
两线制4-20mA模拟量输入系统开关量输出
5
数量12
CN 212559447 U
说 明 书
4/4页
DI无缘触点,系统开关量输入1
[0037]工作原理:罐车通过车辆限位器8就位后,利用连接密封控制器6将PU钢丝软管4,通过快速接头7与罐车快速密闭连接;打开罐车自带卸油阀门,压力传感器3检测到压力参数后,信号传输至智能控制装置2,经智能控制装置2的逻辑单元判断后控制离心泵1启泵,开始动力卸油,卸油过程中,罐车顶部呼吸阀9自动开启,平衡罐车内压力;罐内液位到达设定阈值下限后,压力传感器3检测到压力参数后,信号传输至智能控制装置2,经智能控制装置2的逻辑单元判断后控制离心泵1停泵,罐车呼吸阀9自动关闭,关闭罐车卸油阀门,拆除快速接头7,断开密封装置,罐车驶离限位器,卸油过程完毕。[0038]本实用新型由传统的重力卸油变为动力卸油,取消卸油台,卸油速度提高30-40%,节约用地60%以上,节约投资50%以上。[0039]实施例2:[0040]新疆某油田,日泄油量15车,日泄油量450立方米,通过在快速接头接通后,车内装罐内原油30吨,该区域有5个车辆限位器,可以同时卸油5车,车辆就位后,利用连接密封控制器将PU钢丝软管,通过快速接头与罐车快速密闭连接;打开罐车自带卸油阀门,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参数后,信号传输至智能控制装置,经逻辑判断后控制离心泵启泵,开始动力卸油,卸油过程中,罐车顶部呼吸阀自动开启,平衡罐内压力;罐内液位到达设定阈值下限后,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参数后,信号传输至智能控制装置,经逻辑判断后控制离心泵停泵,罐车呼吸阀自动关闭,关闭罐车卸油阀门,拆除快速接头,断开密封装置,罐车驶离车辆限位器,卸油过程完毕,整过过程耗时10分钟,比传统的卸油节约时间50%以上,人员只有2人,人力节约一半以上,全程实现智能控制。[0041]实施例3:[0042]胜利某油田,日泄油量30车,日泄油量900立方米,通过在快速接头接通后,车内装罐内原油30吨,该区域有6个车辆限位器,可以同时卸油6车,车辆就位后,罐车通过车辆限位器就位后,利用连接密封控制器将PU钢丝软管,通过快速接头与罐车快速密闭连接;打开罐车自带卸油阀门,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参数后,信号传输至智能控制装置,经逻辑判断后控制离心泵启泵,开始动力卸油,卸油过程中,罐车顶部呼吸阀自动开启,平衡罐内压力;罐内液位到达设定阈值下限后,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参数后,信号传输至智能控制装置,经逻辑判断后控制离心泵停泵,罐车呼吸阀自动关闭,关闭罐车卸油阀门,拆除快速接头,断开密封装置,罐车驶离限位器,卸油过程完毕,整过过程耗时10分钟,比传统的卸油节约时间50%以上,人员只有3人,人力节约一半以上,全程实现智能控制。[0043]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个案,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符合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且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6
CN 212559447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图2
图3
7
CN 212559447 U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4
图5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