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呼唤绿色产业
生态文明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的重大进步。从20世纪60年代起,以全球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森林退化、耕地减少、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锐减为特征的生态危机越来越凸现出来,人类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通过反思,人们逐步意识到,只有建立新的文明形态,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新的文明形态就是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必须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这就要求我们摈弃那种主要依赖增加投资和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努力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顺应时代要求,抢抓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推动区域经济上台阶,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一个方向。如我省鄢陵县,近年来,充分挖掘“中国花木第一县”的品牌优势,紧紧依靠创新这个“助推器”,不断壮大以花木为主的绿色产业,全面提升花木经济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目前,全县花木种植面积达58万亩,今年上半年花木产业总产值26.4亿元,花木种植核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2万元。
1
花木产业真正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特色农业,积极引导、大力支持、不断推进,全市绿色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的增长点,取得了一定成就。目前,以清丰为主的食用菌鲜菇产量达18万吨,其中该县年产7万吨优质白灵菇,成为全国最大的白灵菇生产基地。申氏菇业集团生产的食用菌加工出口到韩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该县还发展尖椒30万亩,被中国国际辣椒协会评为“中国辣椒之乡”,仅尖椒一项可使农民增收6亿元。同时,华龙区积极建设我国最大的五彩甜椒生产基地;南乐县建成10万亩红杏、苹果,濮阳县建成5万亩冬枣生产基地;高新区建设温室大棚1.3万座,鲜切花生产基地3500亩,仅郑州花卉市场占有率就达70%以上,成为全省最大鲜切花生产基地;市园林绿化处积极推进“创新兴绿、创业富民”发展战略,寓景观改善于民生发展之中,在绿地内大量推广应用以麦冬为主的新优地被植物,着力打造我国北方最大地被植物生产基地,发展兴绿富民绿色产业。
当前一个时期,我市正处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关键时期,立足濮阳实际,大力发展绿色产业,走出一条具有濮阳特色的绿色GDP之路,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为此,一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推动绿色产业规模化发展。要通过正确分析国内外市场信息和我市资源优势,以培育主导产业、发展区域特色经济为重点,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逐渐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并突出物种珍稀特色、突出区域特色、突出野生特色,培育具有特色的绿色产业带。如进一步发挥王助乡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做强鲜切花产业;挖掘百万亩速
2
封林土地资源,大力发展林下食用菌栽培、林下养殖等林下经济。二要发挥城市品牌优势,发展绿化事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城市绿化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伴随着近年来绿化热潮的高涨,花木价格也逐年攀升,正在悄然成为最具活力的绿色产业。我市先后获得国家级园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等荣誉称号,一方面我们可以依托这些品牌优势,大力发展与此相关的花卉、苗木等绿色产业;另一方面,要巩固这些创建成果也必须按照经营城市的理念,大力发展绿化事业,如将濮清、濮柳快速通道绿化引入市场机制,在通道两侧建设万亩花卉产业长廊,以此带动全市花卉苗木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三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对发展势头好,带动力度大,辐射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从组织、科技、信息资金等方面倾斜支持,使其尽快做大、做强,扩大辐射,形成加倍和加速效应。并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创建产业生产基地和知名品牌,提升绿色产业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如通过濮阳市家家宜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创建有机稻米生产基地,通过濮阳市源龙花卉有限公司创建蝴蝶兰种植基地等。四要建立健全科技支撑体系,加强教育培训。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更是绿色产业更好地适应市场、获得持续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要加强科技示范园建设,加大新品种的引进、选育、开发、示范和推广工作;建立和完善绿色产业科技开发激励机制,促进科技成果的开发、推广和应用;采取有偿服务等形式,与农林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互惠互利的协作关系;通过多种形式,对广大农民进行科技文化知识教育,提高其综合素质。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3
明确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只要我们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充分发挥我市特色和优势,科学谋化我市“十二五发展规划”,打响绿色产业牌,延伸绿色产业链,发展绿色产业,就一定能把我市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的绿色产业高地,推动我市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