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触摸春天》教学设计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

来源:花图问答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触摸春天》这篇抒情散文真切描写了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文章篇幅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意境隽美,蕴涵道理深刻。

【学情分析】

生命的真谛是什么,生命的意义何在,这是人类思考的永恒的主题。但学生年龄较小,对生命的意义缺乏深刻的理解,所以要让学生通过一个形象、具体的人物和事例来体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读写“浓郁、流连、小径、穿梭、流畅、引导、悄然、竟然、灵性、经历、瞬间、扑闪、张望、概念、弧线、飞翔、权利、缤纷、花繁叶茂、磕磕绊绊、多姿多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涵的深意。

4、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中的一些含义很深的词句,并自主发现,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适当方法体会,品读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引导学生从盲童的角度,体会小女孩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播放杨光的《等待》,认识这个人吗?生自由说。 出示杨光介绍,请一男生读。

师:这就是盲人杨光,虽然他的世界是漆黑的一片,但心中充满了阳光。就因为他热爱音乐、热爱生活,所以成就了传奇小子——杨光。(音乐:《等待》) 一、

揭题

请同学们慢慢睁开眼睛,今天我们就顺着杨光所唱歌曲的最后一句话“春天”,走进盲人女孩——安静的春天。

读课题 理解触摸 (生说) (用手接触后轻轻移动)。 是的,春天,用手去接触,用手去感受,这将是会怎样呢? 二、

初读课文

1.按要求读课文:82页,放出声音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遇到难读的词多读两遍,并做上记号。

2.检查:同学们读得很认真,很好!第一次读课文的时候就是要做到一丝不苟。刚才老师发现,很多同学在这些词下面做上了记号。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一遍,谁先来试试,假如他读得对的,我们就跟着读,读错了就及时帮助更正。 重点指导:扑腾、扑闪的轻声;悄然的读音。

出示句子齐读: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注意这里有一个感叹号,再读一遍。不错!

3.按学号分小节读课文,听说我们406班的孩子读书读得很好,那来展示一下。黄老师要求很低,每人一小节,读正确每一句话。听的同学有任务: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台阶铺设:出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时候),我看到了(谁)(什么地方)的一件事,让我觉得这是一个奇迹,也明白了一个道理。

课文主要写了春天的早晨,我看到了盲童女孩,在公园里(做了什么事),让我觉得这是一个奇迹,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方法概括一下) 指名说,同桌互说。(让写一写) 三、 精读

(一)连接语:是的,我看到这一切的时候,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安静的手指悄

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这句话哪些词语中我们体会到这是奇迹。随机指名读。 这简直是不可思议,假如当时你看到的时候,你会怎么想?你们也和作者“我”一样惊奇,你们会对安静说什么?是啊!安静怎么就能拢住睁着眼睛的蝴蝶呢?她靠什么呢?齐读,此刻,你有问题想问吗?

(二)研读二、三、四

到底哪来的这一份神奇的灵性?(板书神奇的灵性)理解灵性什么意思(词语手册上:人的天资,聪明灵活的天性。课文指小姑娘身上所具有的一种特殊的力量。)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句子能体会到小姑娘那神奇的灵性?请同学们把它画出来,可以在旁注明自己的阅读感受。

1.学习第三自然段

在第三自然段中,你又从哪些词句能感受到安静有着神奇的灵性?学生说从哪个词(哪里)让你体会到的?(让学生多说说)朗读的指导

出示句子:她走得很流畅„„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1) 这段话中写出了安静哪几个动作,请同学们把它圈出来。又用了哪些词语

把这些动作写具体的呢?请同学们用波浪线画出来。 (2) 请同学们把这些修饰语去掉读一读,再加上去读读,你发现了什么?读出

了什么?

是的,这些词语的使用会使句子表达更生动,更具体,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灵性安静。在这里安静神奇的灵性是指什么? 换一个问法:安静为什么能抓住那只蝴蝶呢?

师:你能在花得引导下捉住蝴蝶吗?这说明安静的鼻子…… 师:光是嗅觉非常灵敏吗?你们捉过蝴蝶吗? 师:她有着比我们常人灵敏得多的触觉。

师:你真棒!这神奇的灵性,指的是安静拥有我们常人没有的灵敏的听觉、嗅觉和触觉,而这真的是与生俱来的吗?

生:我觉得,是她整天在那里流连,对那里很熟悉了,所以可以那样。 师:你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你想到了哪一句? 2.学习第二自然段 理解流连

“流连”一词以及“流连忘返”的成语都源于《孟子·梁惠王章句下》,原句是:“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意思是:从上游向下游游玩,乐而忘归叫做“流”;从下游向上游游玩,乐而忘归叫做“连”。 是什么让小姑娘流连忘返?

安静整天在花香中流连,请你们展开想想象,安静会做些什么呢? 师:你们体会到了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

生:安静也很热爱春天,因为她热爱春天,所以整天舍不得回去。

师:是安静对春天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使这位盲女孩流连其间,才使她对小区绿地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才使她拥有了“神奇的灵性”啊! 师小结,板书:热爱春天、热爱生活

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安静,一起读读二三自然段。(放音乐) 3.学习第四自然段

(1)师接读第四自然段,写话指导。

假如你是安静,你会来到一个怎样的没有体验过的地方。请同学来写一写。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词语,同学们可以适当的选择使用。(风和日丽、绚丽多彩、翩翩起舞、含苞待放、淡雅、翠绿、芳香、亭亭、秀丽、娇巧、妩媚、芬芳) (3) 反馈。(你也是热爱大自然的好孩子。你是安静的知音。你读出了安静的

心声。) 四、 小结

同学们,此刻的我和作者一样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安静,也看着406班的你们,我仿佛看见了你们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一瞬间,我深深地感动了,感动于你们和安静一样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五、推荐书目,课外时间同学们可以去看看这些书籍,你们会更加热爱生命。 1. 温馨推荐书籍:《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选择的看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的生活》、《我的老师》。 2.

让我们再次听着杨光的《等待》下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