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科学 VA 蠡 中小型网络社区系统的优化与探索 李远远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华321017) 摘要; 主要分析传统网络社区系统的不足,提出针对三种主要问题的优化原则,并对相应问题做出具体的优化策略,并设计相应的改进功能流程图,为更 好的优化网络社区系统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关键词: 网络社区系统;模块整合;连接改进 中图分类号:TP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71—7597(201O)0310058--01 1现有网络社区系统存在的主要向矗 当前,国内主流网络社区普遍由用户模块、资源模块、论坛模块三个 主要模块组成,这三个模块彼此相互,这样虽然降低了全系统的耦合 性,却也相对了各个模块的效力,使用户感觉到模块间相互切换有些 生硬。 另外,在现有网络社区中,系统资源主要由用户自行上传,而系统中 并没有专门的系统对上传资源进行过滤,由于监管不力,许多网络社区存 在不良信息过多的情况,因此也给用户在选择上产生了不必要的麻烦。 综上所述,目前的网络社区系统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1)系统整体聚合度过低;2)功能操作缺乏人性化,模块切换生硬; 3)监管系统不力。 2网络社区系统的优化 2.1优化原则。为了能更好的发挥网络社区系统的优势,吸引并留住 更多网络用户,我们制定了以下改进原则: 1)积极性原则:使用户最大可能浏览网站资源,提升网络社区对用 户的凝聚力[2],增强用户参与积极性。2)方便性原则:简化网络层次功 能的复杂性,使用户能够通过最少的操作步骤,获得最优的使用感受。3) 有序性原则:通过制定严格的审查规则使管理员分期分批对不同权限的用 户上传资源进行审查,减少异常情况出现概率。4)节约型原则:由于可能 出现的用户人群较多和服务器容量大小,因此为了让服务器尽可能支 撑更大量的用户,我们需要在网络社区设计中尽量节约存储空问与服务器 计算能力。 2.2优化策略。中小型网络社区系统,一般由表示层、代码层、数据 层三层架构组成,其中表示层主要处理页面修饰与功能控件的调整,而代 码层与数据层主要控制了网络社区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因此要对网 络社区中模块功能进行优化主要是对代码层和数据层进行调整,而要提升 表层用户使用感受,则需要对表示层进行调整。 2.2.1资源模块与论坛模块的整合连接。目前在一般网络社区中,资 源模块与论坛模块相互,几乎没有任何联系。论坛模块只负责用户随 意开题与讨论而资源模块为用户提供信息。但是在资源模块中,管理员为 了用户能够对资源进行评论,在资源部分中加入了评论评价系统,这使得 资源模块内聚程度明 显下降,同时这一系 统也与论坛模块的功 能相似或相同,因此 无形中浪费了服务器 中宝贵的存储空间。 现有网络社区资源模 图1现有网络社区资源模块与论坛模块结构图 块与论坛模块功能如 图1所示。 从上图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资源模块的评论、评价系统与论坛模块的回 帖、评价系统出现了功能上的重合,浪费了系统资源。同时资源模块与论 坛模块完全 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将两个模块种相似的部分在不影响用户使用功 能的前提下进行合并,由于论坛模块的主要功能是讨论与评价,因此我们 考虑将该模块作为合并主体。将资源模块分类与论坛模块板块同步,这样 资源项即可以同时在资源模块和论坛模块两套逻辑中同时被查询,并且节 约了一部分存储评论评价的空间,改进后结构如图2所示。 通过删减传统 资源模块中的评论 评价部分,将每一 项所发布的资源, 直接编入论坛成为 帖子,可供直接讨 论与评价。这样就 使资源模块与论坛 模块间仅仅存在数 图2资源模块与论坛模块的整合连接改进图 据耦合,从而提高了资源模块的内聚性,达到了为用户提供方便与节约服 务器资源的目的。 2.2.2用户模块人性化改进。为了使用户获得较高的积极性,排名系 统是必不可少的。但在传统的网络社区当中,用户排名系统仅仅被当做一 种辅助性手段。为了使用户可以获得更大的被认可度,我们将用户系统的 主体从单纯的注册、登陆、积分排名,转化为与资源模块相类似的自我展 示系统[3],通过这样的方式使用户之间形成更加有效的沟通。 2.2.3上传资源审查规则与策略流程。在以往的审查规则中,系统管 理员往往要承担大量的检查资源的任务,但这样的检查速度太慢而且可控 性较弱,因此我们采用一种客户端与管理员双重检测的方式来处理这一问 题,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 在使用这种处理方式时,用户的信息将会在提交服务器前,经由客户 端进行检测,当通过检测后,上传资源将会进入服务器中的缓冲池,并依 据用户权限与级别对这些资源排入队列。 l .传H客 f_ 上传成{ 通过 ———————< 通 卜’I通过 图3客户端与管理员双重检测模式图 3结语 系统模块之间的功能内聚程度和模块问的连接紧密度很大程度上决定 了用户的实际使用感受;而对用户上传的监察直接决定了网络社区资源的 质量。对于一个以用户访问为根本的网络社区系统,应本着空间效率高、 内容质量高、用户操作简便、功能整合度高以及良好的用户积极性调动机 制。只有通过对系统的不断改进才能尽可能不断满足用户的要求,达到吸 引大量用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林、戴冠中,复杂网络中的社区发现一一理论与应用[J].科技导 报,2005,(08). [2]孙乃龙,网络行为与规则——网络社区规则探讨[J].临沂师范学院 学报,2009,(04). [3]徐小龙、王方华,虚拟社区研究前沿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