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卷第4期 萍乡学院学报 2019年8月 Vol.36 NO.4 Journal of Pingxiang University Aug.2019
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 赵春艳,王珊珊
(铜陵学院 会计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摘 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安徽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处理好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安徽省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从耦合协调机制论述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并解释了政府的制度安排对数字经济系统和区域经济系统的影响,选取安徽省基础型与融合型数字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具体案例研究,证实了: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在政府的相关制度安排下具有联动协调发展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大数据战略;数字经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耦合机制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249(2019)04-0022-04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新经济业态迅速发展,以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新手段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器。其中,数字经济的发展成绩斐然,2017年,我国广义的数字经济规模达到27.2万亿元,对GDP的贡献达到55%,同年,科技部公布的独角兽企业中有145家是与数字经济相关的企业,占比高达88%。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党的十九大报告均提及数字经济的发展,为响应国家号召,紧跟数字发展契机,近年来,安徽省成立了脱贫攻坚大数据管理平台、大数据分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大数据产业联盟等一系列数字经济发展平台,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之际,解决好安徽省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一主题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当前,对数字经济的探讨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如张辉和石琳(2019)界定了数字经济的基本内涵、基本定义、发展历程、传导机制及其发展规律,并从全球和国内两个维度对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总结,提出了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1]。曹玉娟(2019)基于数字化和区域创新耦合发展的角度,探讨了数字技术对区域创新改革的影响,对区域创新框架和范式进行了重构[2]。杨佩卿(2019)分析了陕西省基础型和融合
收稿日期:2019-06-29
型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促进陕西省数字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3]。此外,证券日报、金融时报、内蒙古日报等媒体对全国及各地的数字经济发展做出了最新的报道,学界、业界对数字经济的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评价,并对后续数字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意见[4~5]。但从现有文献来看,数字经济和其他相关主题的交叉研究不多,数字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鉴于此,本文基于系统耦合理论,在对安徽省数字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基础上,拟为数字经济研究提供更宽泛的研究视角,为数字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建议支撑体系。
一、数字经济和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
机理分析
数字经济的概念目前尚未有统一的说法,本文采用G20杭州峰会发布的《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指出:数字经济侧重于“科技”和“数据”的双驱动力,以数字化信息和知识作为主要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的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提升效率和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的相关经济活动。数字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二者互为前提,相辅相成。二者耦合协调机理如图1所示。
基金项目:铜陵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科研一般项目(2018t1xy15)、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SK2019A0584)作者简介:赵春艳(1987—),女,安徽宣城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企业价值管理。
第4期 赵春艳,王珊珊: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23·
(一)区域经济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实践载体和物质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主要从总量和结构上对数字经济产生影响。区域经济总量的扩大通常伴随着生产要素的高流动,要素的流通性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保障,并且降低了数字经济发展的交易成本,促进了数字经济发展配置要素和能力的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会促进区域经济的结构调整和经济方式的转变,所以,数字型企业在市场上面临的竞争状态、产业门槛、产业链态势都会发生改变。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企业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数字经济是一种以科技和数字作为内核动力的经济形态,其发展更需要集约型生产方式以提高其生产效率,区域经济的发展保证了数字经济在产业结构中的位势和生产方式。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发挥协调效应和正向外部效应的重要方式,也是区域经济高效发展的必然趋势。要素的高流动性是产业集群的重要特征,区域经济的产业集群发展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人才、劳动等要素。
另外,区域经济的发展通常会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有助于数字型企业融资决策。目前,由于数字型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市场环境存在不确定性,研发投入要求比较高,而数字型企业由于通常不存在大额不动产抵押等问题使得数字型企业融资渠道狭窄,企业融资成本较高,而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金融市场的完善有助于数字经济突破资本瓶颈的制约。
(二)数字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重要推力 本部分从要素配置的角度选取数字经济中最具代表性的技术、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及劳动要素阐述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数字经济是以高科技为特征的,以“数字”转化为企业价值的新型经济业态,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相比,对技术的要求更突出和迫切。数字经济现行高速发展带来了明显的技术溢出效应,高科技企业集约化和集群化发展,加快了技术的区域交流和流动,促进了区域经济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资本投入是一个企业规模扩大的核心要素,资本的使用效率和使用结构对企业的目标生产函数具有重要影响。数字型企业由于对高科技有天然的高要求,研发投入所需资本来源成为数字型企业发展的关键。数字型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助于倒逼金融市场的完善,相对传统企业,数字型企业对资本的使用效率和投资效率更高,这提升了区域经济的投资活力,拉升了资本对区域经济
增长的贡献值。
新经济增长理论明确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人力资本方面,数字经济的专业化发展对科技和知识的进步具有正向的溢出效应。相对传统企业,数字型企业更有动力加大和提高人力资本的投入和使用,而以知识、智慧为代表的优秀人力资源在区域间的流动无疑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有利条件。
从劳动投入要素来看,数字经济的发展更能吸收高层次、专业化的劳动力就业,促进区域内居民的生活福利,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另外,数字经济的专业化生产带动了就业者知识积累和技能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进而提高了区域经济的生产效率和社会效率。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的渗透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创新效应愈发凸显,为区域经济的快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和助推力。
图1 区域经济和数字经济耦合协调发展机理 (三)政府的作用
政府是决定数字经济和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它主要从制度和公共支出对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配置、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生影响。内生制度创新是数字经济和区域经济联动共生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推动力,根据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指数报告显示:信息化产业发展较早和得到政府支持、鼓励或者默许的地方,数字经济发展的较快,数字经济和政府形成了良性互动、比较有代表性的地方是:广东、上海、北京等。可见,政府和数字经济的互动选择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形成的重要原因。
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持续的制度创新以解决制约数字经济发展的问题。数字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的制度演化呈现出“制度约束—制度安排创新
· 24 萍乡学院学报 2019年 ·
—新的制度约束—新的制度安排创新”的周期规律。制度约束解除或者放松直接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并通过耦合协调发展机理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相应的,区域经济发展也会因为制度安排和变迁呈现经济高速发展、经济缓慢发展、经济下降及经济跳跃周期演变,区域经济发展中制度约束的解除或者放松也会带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政府公共财政收支是影响数字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另一因素,财政收入方面,政府对不同的行业、企业采取不同的税收政策,这些政策导向会影响企业的生产和投资决策,比如:税法规定对高科技数字型企业采用低税率征收所得税,这些税收差异政策会影响到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及升级、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财政支出方面,政府对区域的经济基础公共投资、转移支付等都会对数字经济和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安徽省数字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的案例分析
(一)安徽省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1. 基础型数字经济平稳发展
近年来,安徽省基础型数字经济稳步发展,主要表现在:(1)信息基础设施日新月异。基础电信网络覆盖面扩大,2018年成立了安徽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联通5G工业互联网联盟在安徽落户;基础设施应用方面,推进大数据“基地+园区”建设。截至2018年上半年,仅宿州市云计算产业基地共落户云计算、大数据相关企业近700家,投入运营200余家,实现产业产值75.52亿元、增长24%,税收1.01亿元、增长72.8%;2018年安徽省经信委推出了《皖企登云行动计划(2018-2020年)》,计划用3年时间推动近万家企业“登云”,加快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企业的普及和应用。2018年在政府和各职能部门的推动下安徽省确定阿里云等17家综合类云平台、安徽合力工业车辆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等15家专业类平台成为“皖企登云”首批推荐服务平台,为企业“登云”保驾护航。2018年全年实现了1500家企业与云资源深度对接。(2)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起步较好。数字经济发展成为安徽调整和升级的新引擎,随着大数据战略、智能化、物联网、区块链的实施,一批本土具有代表性的数字型企业发展迅速;数字经济各业态蓬勃发展,安徽省目前比较突出的数字经济业态分布在网信服务业、电子商务、智能制造、共享经济、互联网金融、数字文化产业、数字创意产业、软件服务业、卫星导航业、区块链产业等。数字经济产业
发展特色鲜明,本土企业自主创新特色突出。科大讯飞的机器人翻译功能震惊世界,其将语音转写为文字,各种语言之间的翻译准确率已能达到95%以上,科大讯飞最新推出的讯飞听见M1转写机器人,可满足会议、采访、课程培训等多种场景下的录音整理需求,快速提升工作效率,产品特色显著。安徽马鞍山的百助网络其主要产品是几乎人人都要用到的下载工具,如今占有全国80%的市场份额,成为国内软件下载细分领域的领头羊。百助网络正是瞄准下载器不断创新研发,打造出全国首款智能推荐云下载器。(3)技术研发成果丰富。数字经济无论是在前沿技术研发方面还是平台建设方面以及双创孵化方面都有着优异的成绩。科大讯飞的语音巨头、中国科技大学的量子技术、中国声谷等都被列入了重点产业创新部署名单。2018年12月13日,安徽
首家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基地——合肥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基地,在瑶海区举行揭牌仪式,一批重点数字经济实验室、数字经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学院被建立。并且安徽省通过建立各种基金、设置比赛、申报项目等手段鼓励支持校企合作、成果转化。
2. 融合型数字经济快速融合发展
融合型数字经济主要是指数字经济与传统农业、工业、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具体表现在:(1)数字经济与农业经济融合成绩显著。安徽省积极推进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集成应用,推动安徽省现代农业特色化、产业化发展。日益完善安徽省农业信息网络服务,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对农户进行精准信息投递,加快融合信息化技术和农业生产,提高产品市场价格、供需量、成分含量等的信息公开,利用“数据”为农业供给侧改革提供依据。并积极利用互联网和信息化销售农产品,助力精准脱贫。(2)数字经济对工业经济的积极渗透铸就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新平台;安徽省利用快速发展的基础型数字信息平台和技术,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了重大突破。手机芯片、量子通信、新材超算等制造业获得了新的发展引擎,传统工业利用数字经济实现了“飞轮”效应。(3)数字经济与服务业的融合提高了服务的水平和绩效。安徽省积极建立和不断健全服务业智能化应用平台,并使其在医疗教育、旅游创意产业、公共管理以及民生领域广泛应用,让企业群众享受更多“数字红利”。
(二)安徽省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近年来,安徽省国民生产总值稳步增长,从2013年的19229亿发展到2018年国民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02%,2018年安徽省第一、第二和第
第4期 赵春艳,王珊珊: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8.8%、46.1%、45.1%。安徽省区域经济的闪耀业绩为安徽省数字经济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奠定了坚实的实践载体和物质基础。安徽省区域经济的发展吸引了高科技、高人才和高资本的流入,这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产要素,为安徽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向“高科技、数字化”提供了基础。比如,安徽省各市成立了多个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区域经济的高度集约化发展为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系统集成、示范应用等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提供了坚实基础。并且,近年来安徽省以“高科技”“新技术”为代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发展力量无疑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充分的要素集中,丰富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实践基础。
自安徽省人民政府支持数字经济发展若干政策实施以来,安徽省基础型和融合型数字经济如火如荼发展,安徽省各级政府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引导企业、政府“登云”行动,并对各种类型的数字型企业给予补助奖励。安徽省数字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重要推力。
中国声谷是安徽省政府与工信部共建的合作项目,是全国首个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2017年来,安徽省先后出台了《支持中国声谷建设若干政策》《中国声谷发展规划》,支持中国声谷发展,加速人工智能产业项目聚集,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科大讯飞、新华三、金山软件等近400家企业入驻中国声谷,形成了从基础理论研究、平台建设、技术研发到智能产品应用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链和价值链。2018年以来,637个项目被列入中国声谷投资项目计划,总投资139.5亿元,支持350个技术创新及产业项目建设,下达资金6.72亿元。2018年9月,中国声谷累计实现产值480亿元,增长29.5%,在建产业化项目479项,总投资114亿元,增长35%,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同比增长两倍。安徽省成立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金,2019年4
·25·
月首期10亿元基金到位。安徽省积极推进数字经济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发挥数字经济技术创新比较优势,坚持“龙头+配套”“基地+基金”“股权+债券”发展路径,推进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和产业配套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科技、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等要素提供了独天独后的优越条件。而且安徽省数字经济发展为优秀人才的就业提供了充分的机会和保障,促进了安徽省的和谐发展,提升了人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成为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推力。
三、结语
通过对安徽省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之间关系的分析,本文对两者联动发展的协调耦合机制进行了经验解释。基于协调发展耦合机制,数字经济系统和区域经济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政府作用下轮动发展,高效的组织是两者协调发展的关键。安徽省政府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加快区域经济、数字经济高效高质量发展,促进生产要素的顺畅流动和合理配置,降低要素流动中交易成本,促进区域经济和数字经济耦合协调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张辉, 石琳. 数字经济:新时代的新动力[J]. 北京交通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4): 10~21.
[2] 曹玉娟. 数字化驱动下区域科技创新的框架变化与范式
重构[J]. 学术论坛, 2019,(1): 110~1117.
[3] 杨佩卿. 陕西数字经济现状及发展路径优化探析[J]. 理
论季刊, 2019,(4): 106~113.
[4] 许高峰, 薛白. 民营经济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耦合机制
[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1,(6): 120~124. [5] 梁雯, 司俊芳. 基于共享经济的“区块链+物流”创新耦合
发展研究[J].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2019,(1): 60~70.
〔责任编校:王中兰〕
Research 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Economy and Regional Economy
——A Case Study of Anhui Province ZHAO Chun-yan, WANG Shan-shan
(School of Accountancy, Tongling University, Tongling Anhui 244000, China)
Abstract: It is an important strategy for Anhui Province to develop digital economy and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which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to deal with coordin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digital economy and regional economy to develop the economy. In the paper, from coupling coordination mechanis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gital economy and regional economy is discussed, and the impact of the system arrangement of the government on the digital economy system and the regional economic system is analyzed. Based on the case study of the foundation type and integration type digital economy in Anhui Province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economy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it is confirmed that the digital economy and the regional economy can achieve linkage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under the government’s related system arrangement.
Key words: big data strategy; digital economy; regional econom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coupling mechanis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