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达标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1.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长方体重8 N,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
为0.02 m2,则它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Pa。若将图中阴影部分切除,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将________(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2.骆驼素有“沙漠之舟”的美誉。图中这匹骆驼的质量为350 kg,每只脚掌着地
的面积为250 cm2,四脚站在地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_Pa。(g取10 N/kg) 3.如图所示的为U形管压强计的示意图。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某种液体中慢慢下
移时,两管中液面高度差逐渐增大,这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金属盒停在某一深度,并改变橡皮膜的朝向时,两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这表明在同一深度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如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中,若玻璃管内上部为真空,可知当地大气压的数
值等于________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将装置移到海拔较高的地方,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玻璃管内上部有空气,则大气压的测量值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 5.如图所示,水壶壶嘴的高度不低于壶身的高度,其设计遵循了______________
的原理;某地水沸腾时的温度是99 ℃,则该地的大气压
__________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6.小明为了观察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带上一个外壳薄而软的空矿泉水瓶,在高
山上拧紧瓶盖,使瓶里空气密封,然后坐车从高山上下到海拔很低的山脚,发现瓶子变瘪了,如图所示。可知:海拔越低,大气压越________(填“高”或“低”);较冷的冬天,仍取一个这样的瓶子,在里面装小半瓶温度较高的热水,立即拧紧瓶盖,使瓶里空气密封,待瓶里热水冷却后,发现瓶子变瘪了。可知: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越低,瓶内气压越________(填“高”或“低”)。
7.小明同学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时,用甲、乙两种液体多次实验,根据实
验数据画出了液体压强随深度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的关系是ρ甲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ρ乙。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8.如图所示,一个重为5 N的薄壁容器,底面积为100 cm2,放在水平桌面上,装
有4.5 kg的酒精,深度为30 cm,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Pa,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________N。(ρ酒精=0.8×103 kg/m3,g取10 N/kg) 9.如图所示,正方体物块A的质量与正方体物块B的质量之比为3 ∶1,底面积
之比为2 ∶1,那么物块A对物块B的压强pA与物块B对桌面的压强pB之比为
pA ∶pB=______。
10.取一根直筒形塑料管,在底部扎上橡皮膜,将它竖直放入水槽中,向塑料管内
倒入某种液体后,观察到橡皮膜恰好变平,如图所示,则塑料管内液体的密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若塑料管中液体的深度为5 cm,橡皮膜到水面的距离是4 cm,则塑料管内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
的)
11.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强的国际单位是帕斯卡,1 Pa=1 N·m2 B.压力一定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正比
C.物体的底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D.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压力的大小可能比重力大 12.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13.如图所示,将体积相同的水分别倒入底面积相同的量筒和量杯内,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水对量筒底部的压力等于水对量杯底部的压力 B.水对量筒底部的压力小于水对量杯底部的压力 C.水对量筒底部的压强大于水对量杯底部的压强 D.水对量筒底部的压强小于水对量杯底部的压强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14.如图所示,以下与压强有关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实验,帕斯卡裂桶实验证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B.图乙实验,压有砝码的桌子放在细沙上,砝码越轻,桌腿下陷越深 C.图丙实验,测出活塞开始运动时的拉力和活塞的面积,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
D.图丁实验,在教室内可以用水代替水银做托里拆利实验
15.在2021年合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某学生在现场展示了科创作品。他
把橡胶管一端放入位置较低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另一端与塑料瓶盖相连并密封,在空塑料瓶中倒入少许热水摇晃后倒掉,然后迅速用瓶盖盖住瓶口并拧紧,发现烧杯中的水通过橡胶管慢慢流入位置较高的瓶内,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塑料瓶中倒入热水摇晃后倒掉,目的是让瓶内空气增加 B.用瓶盖盖住瓶口并拧紧,目的是让瓶内气压始终等于大气压 C.烧杯中的水流入到位置较高的塑料瓶内,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D.烧杯中的水流入到位置较高的塑料瓶内,是因为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16.“层层叠”是把相同的木块(如图甲所示)叠放在一起(如图乙所示),此时“层
层叠”对水平地面压力为F1,压强为p1。某次游戏时抽取“0”木块叠放在顶端的右边(如图丙所示),此时“层层叠”对水平地面压力为F2,压强为p2。则( )
(第16题)
A.F1>F2 B.F1<F2 C.p1:p2=3∶2 D.p1:p2=2∶3
17.如图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m-V的关系图像,若用质量相等的a、b两种物
质分别制成两个实心正方体甲、乙,将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17题)
A.a、b的密度之比为4∶1
B.甲、乙两个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4∶1 C.a、b的密度之比为2∶1
D.甲、乙两个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2∶1
三、实验探究题(第18题6分,第19题8分,第20题12分,共26分) 18.如图所示的是小明利用注射器估测大气压的实验装置图。
(第18题)
(1)该实验中以______________(填“针筒”“活塞”或“弹簧测力计”)为研究对象,
利用____________的原理测出大气对活塞的压力。
(2)某同学读出所用注射器的容积V,再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____________(填“针
筒”“活塞”或“全部刻度”)的长度L。实验时测出活塞开始运动时弹簧测力
计读数为F,则此时大气压p=________。(用测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的字母表示)
(3)小明发现自己测得的大气压值偏小,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另一组的小红测得的大气压值偏大,则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利用了两个相同的木块和
一块海绵,如图所示。
(第19题)
(1)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________两图,可以得出结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
效果越明显。
(4)对比甲、丁两图,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的结论。你认为是否正
确,并叙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同学们利用压强计等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第20题)
(1)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中两侧液面已有高度差(如图甲所示),接下来的
操作是________(填字母)。
A.直接从U形管右侧中倒出适量液体 B.拆除胶管重新安装
(2)正确操作后,分析乙、丙两图的实验现象,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中,
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因此拦河大坝要做成____________(填“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的形状。
(3)玲玲保持丙图中探头的位置不变,并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浓盐水,她发现U形
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又变大了,于是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她的操作不可靠,原因是加入盐水后液面位置改变了,正确操作是应将探头适当________(填“上移”或“下移”)。 (4)红红用丁装置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在右侧缓慢倒入待
测液体,直到观察到橡皮膜相平,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多选)。 A.右侧液面到容器底的深度h1 B.右侧液面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2 C.左侧水面到容器底的深度h3 D.左侧水面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4
根据你选用的物理量推导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用题中字母和ρ水表示)。
四、计算题(第21题8分,第22题9分,共17分;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过程,只有
答案的不得分)
21.如图所示,张强同学家的高压锅盖上标有“××铝制品厂18 cm压力锅”的字
样,他测得高压锅限压阀的质量为70 g,排气孔的横截面积约为10 mm2。求: (1)这个高压锅工作时,其内部水蒸气的最大压强为多大?
(2)若锅盖面积为260 cm2,则它所能承受的压力至少为多大时才能保证安全?(设
大气压p0=105 Pa,g取10 N/kg)
(第21题)
22.如图所示,足够高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乙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甲、乙底部
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容器甲中盛有水,水的深度为0.08 m,容器乙中盛有另一种液体。(g取9.8 N/kg)
(1)若水的质量为2 kg,求容器甲中水的体积V水。 (2)求容器甲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
(3)现往容器甲中加水,直至与乙容器中的液面等高,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
大了196 Pa,求容器乙中液体的密度ρ液。
(第22题)
答案
一、1.400;变小 2.3.5×104
3.同种液体中,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向各个
方向的压强相等
4.758;变小;小于 5.连通器;低于 6.高;低 7.大于 8.5 000;24 9.3 ∶4 10.小于;0.8×103 kg/m3 二、11.D 12.B 13.C 14.C 15.D 16.D 17.B 三、18.(1)活塞;二力平衡
(2)全部刻度;
FL V(3)注射器漏气;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存在摩擦 19.(1)海绵的凹陷程度
(2)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甲、丙
(4)不正确,因为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
h4
20.(1)B (2)增大;上窄下宽 (3)上移 (4)BD;ρ水
h2
四、21.解:(1)限压阀的重力G=mg=70×10-3 kg×10 N/kg=0.7 N,空气对限
压阀的压力F外=p0S=105 Pa×10×10-6 m2=1 N,当内部水蒸气的压强最大时,限压阀受到内部气体向上的压力F内,大气对限压阀向下的压力F外和重力G,由力的平衡可知,F内=F外+G=1 N+0.7 N=1.7 N。内部水蒸气的最大压强pF内1.7 N25==内-6 m=1.7×10 Pa。 S10×10
(2)由力的平衡可知,锅盖所能承受的压力至少为F=F内′-F外′=p内S1-p0S1=(p内-p0)S1=(1.7×105 Pa-105 Pa)×260×10-4 m2=1 820 N。 22.解:(1)容器甲中水的体积为
V水=
m2 kg-3
= m3。 33=2.0×10ρ水1.0×10 kg/m
(2)容器甲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ρ水gh=1.0×103 kg/m3×9.8 N/kg×
0.08 m=784 Pa。
(3)当容器甲内加水至与容器乙中液面相平时,设此时水深为h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1=p水+Δp=784 Pa+196 Pa=980 Pa,由p=ρgh可得,此时水的深度为
h1=
p1=
980 Pa
=0.1 m;原来容器甲、乙底部所受液体
33ρ水g1.0×10 kg/m×9.8 N/kg
的压强相等,即p乙=p水=784 Pa,乙中液体的深度h乙=h1=0.1 m,乙中液体的密度ρp乙784 Pa液=gh=9.8 N/kg×0.1 m
=800 kg/m3。 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