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

来源:花图问答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研究探讨 警 口王永庆 2001年6月,财政部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 范一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一货 币资金(试行)》 这是我国第~次以文件形式规定 内部控制并要求执行,对于规范与完善内部控制, 防弊纠错,乃至于防止腐败等方面,都会发挥重要 作用,对于国有企业尤为重要。但是,从近一年的实 但是,从自身就业的角度看,一般职工的个人 利益倒是与企业经营成果息皂相关的,他们对于企 业各级领导的舞弊行为不满,对国有资产_旆失而叉 政来看,国有企业规范与执行内部控制方面尚不理 想,这是值得深入探讨并急需解决的问题。 未给个人带来好处的事项深恶痛绝,故能奋起揭发 举报。另外,国有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内部和 外部已有了财政、审计、监事会、纪检、监察等监督 和制约机构,公开的、明目张胆的舞弊是不多见的, 即使出珊,也会很快得到查处。问题的核.£ 是存在 着信息不对称现象,职工群众和外部监督人品都难 以了解和掌握企业及领导人的违 违规行为 量褒垒壁冉罄撞疑越特臻牲 众所周知,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在于缺乏约束,既 缺乏出资A对企业领导人的约束,也献乏企业领导 人对下属机构的约束,关键是缺乏利益驱动的约 束。出资人代表和企业领导人对企业的生存不负有 真正的责任,与其个人利益没有真正挂起勾来。同 时,企业改革进展到现在,政府原有的管理职能已大 部分放给了企业,企业领导人和善级中层干部的权 |套奁监内麓毪镪越毒毂往 针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特殊性,充分发挥内 部控制作用的有效措施,一是公开,二是落实责任 制 力相当大,一般职工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牵制,而内 部控制是需要人来达到相互制约、相互牵制的。国企 的这种特殊性,给完善和执行内部控制带来相当大 的难度。近年来国有企业及其领导人频频发生的违 己乃至腐败现象,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国 财务收支的公开性加上群众的舆沧监督和专 业监督机构的查处可使内部控制发挥重大的作 用。具体的措施是对内部控制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扩 展,除了经办人员相互牵制外,还应在程序上增加 有企业内耵腔制的特殊性主要体现为二个方面, 是缺乏利益驱动,内部控制就难以得到有效地执行 公开性的环节,如货币资金收支、物资采购价格、对 外投资、借款与担保、基建工程投资、各项成本费用 二是内部控 【时领导人员牵制力度不大 24 t中|章计蔼蠹与方洼’ oo2年t4鞭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研究蠢讨 内部控制的理论引入已经多年了,但却一直没 能应用在实际中,除上述分析的原因外,还有一个 蓬 重要的原因,就是手续与程序上的复杂性,也是内 部控制推行应用的阻力。试想,最基本的内部控制 是职务分离,需增加一些人员、岗位和流程所需的 时间,如果按照完备的内部控制功能设置,则需要 更多的人力和时间。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ERP软件的应用和企业信 息化建设已经解决了这一问题,国内许多企业,如 联想、海尔、斯达公司都有了成功的实践,即将企业 管理功能全部计算机化,实行人机对话。从某种意 义上讲,这是一场管理革命,借助计算机来强化和 细化管理功能,包括重新设置计划、采购、生产、销 售等业务流程,重新设置、分割和细化了计划、营 销、生产、成本、物资、财务、人力资源等管理功能、 岗位及职责,贯穿着内部控制相互牵制和制约的原 理,实行即时的信息传递。另外,晨重要的是使会计 核算程序、凭证流转与业务梳程同步,真正实现了 以财务管理为棋C、的管理。 从内部控制的角度看,计算机化减少了人与人 之I司的情面,达到相互牵制和制约;财务收支一经 支出等生产经营中的关键点扩展知情人的范围 当 然,在保守企业商业秘密的前提下,知情权可采用 修改便强制预留痕迹,强化了会计信息真实性;借 助计算机的高速化,预算、授权审批、价格比较、成 领导班子集体研究、职工代表参与、及时通报内部 和外部的监督机构等多种方式,使企业的生产经营 行为和财务收支始终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落实并追究内部控制各环节的责任,是使内部 控制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一般来说,国有企业的 各项制度还是基本健全的,问题是缺乏利益驱动, 人人都不负责任,在执行过程中的有效性大打折 扣 因此,必须落实各环节的责任制,井在发生问题 本费用分析、会计分部分粪详细核算都变得简便及 时,等等。因此,国有企业强化内部控制可从信息化 建设人手,发挥后发优势,使内部控制真正具有可 操作性。 善旁企监内鼙控锚蛰薯锚性 前已述及,国有企业对规范和执行内部控制缺 乏内在的动力,则应由外部强制推进,强制执行。美 国相关的法律规定,如果一个单位因内部控制制度 不健全而造成损失的,其领导者要负失职的责任。 我国的法规缺乏相应的规定,这给强制企业推进和 执行内部控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对企业监督检 查实践中,经常遇到因相应的制度和控制功能不健 全,而使国有资产造成巨额损失,但对其领导人员 时,追究责任人的责任,才能使内部控制落到实 处。例如某企业的基本建设工程,从立项至竣工验 收,都有若干制度,但经审计检查的核减率一般在 投资额的15%左右。后经对初步设计、可行性研 究、概算及审计、招投标、施工监理、结算、竣工决算 及审计等环节层层落实责任制,对外确定经审核差 额为5%的单位上“黑名单”,不再交其业务;对内 发现差额并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采取扣发奖金、 调离岗位、降职等措施,使其工程投资大量节约。 难以追究责任,也无法促使其强化内部控制制度, 结果是一而再、再而三的交“学费”。因此,尽早完善 相关规定,是促进国有企业加强内部控制,保障国 有资产安全的必要措施。 量旁企堑内鼙控糖蛰曩槔性 ‘率营审计糖蠹与方法’2O02年肇4期2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