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关于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来源:花图问答
管理MANAGEMENT关于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庞钧涛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课程体系陈旧不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缺乏办学特色等问题,提出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即: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行动导向的学习。关键词:计算机应用 人才培养模式 问题 对策一、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计算机教育无论在规模还是质量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但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现行教育和办学指导思想存在着许多与社会经济、科技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一些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以及应试教育、分数教育的思想仍在影响着计算机教育。1.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现行的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课程体系还是以学科体系为主,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存在理论知识过多、课教学,为了让我们的课堂活跃起来,充满生机和活力,在课堂上唱一首歌,跳一支舞也未尝不可,要把课堂打造成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综合职业素养的舞台和战场。小小课堂,大大的舞台,要使每一堂课都不辜负经贸莘莘学子及他们家人的厚望。2.关键之二:突破传统,提高教师素质吉林经济贸易学校几位做“活动课”的老师首先源于他们对学生的慈爱,关怀和感恩。爱是品德,怀是职责,恩是升华。“为己谋生,为群服务”就是每个职教人应该深刻领会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刘春梅老师是全天候教师,年过四十,潜心专研,改革教法,努力让学生听课,听懂课。她和王丽娟老师、郭喜旺老师,还有一些老师,平时也是这样上的课,只是方法时有不同,游戏法、表现法、活动法、尝试法、跨界法等等,只要学生满意,学生欢迎,学生上课不趴桌子睡觉,所有的方法都可以尝试。在我们的课堂上,讲教学内容是必要的,但是也不要忘了进行德育渗透,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动手能力、评价能力、总结能力、思考能力、协作能力、忍耐能力等等,培养好的态度、良好的行为习惯、文明礼貌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职业学校课堂应该完成的任务。这些不仅是班主任的事,也不是枯燥的德育说教课能完成的事情。作为教师,我们选择了中职教育,就是选择了付出和奉献,众所周知,来技工院校就读的学生都是经过重点高中、普通高中层层筛选后又层层分流的初中毕业生、初中退学生、高中退学生、社会青年等,他们中的大部分学习能力较差、学习习惯不好、组织纪律性不强、综合素质较程内容老化、教材滞后于技术发展、与社会和企业需求脱节等问题。计算机是一门飞速发展的科学,只有紧跟时代步伐,才能够真正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2.课程体系陈旧,不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求计算机应用专业基本上还是沿用传统的“三段式”教学计划,教学安排严格按教学计划进行,缺少弹性,也缺乏灵活性;教学内容陈旧,一些早已被行业淘汰的内容依旧出现在教学内容中。另外,职校生由于文化层次较低,在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学习上存在较大难度,在他们身上经常出现看不懂、学不会、学了没用的现象。3.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普遍缺乏办学特色很多职业院校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大同小差。面对这些在学习、纪律等方面表现参差不齐的学生,我们中职教师第一要做的就是以最好的心态去从容面对,我们选择了中职教育,就是选择了适合学生的教育,我们面对学生不应是抱怨,而应是祝愿;不应是苛责,而应是引导;不应是贬低,而应是激励;不应是无奈,而应是细腻。最理性的做法就是从实际出发,激励、鼓舞和唤醒学生,宽容、善待每一位学生的“不足”和“缺憾”,巧妙地使学生在认识到自己不足的同时燃烧起自信的火种,用我们的谦和的胸怀来融化学生的自卑的心理。想尽一切办法来一点一滴地去感化、感染我们的学生,用道德的力量来感化我们的学生,用善良的举止来辐射我们的学生,真正俯首倾心去启迪,用爱心去引领,用真心去帮助,用诚心去感动。相信通过我们职教人的共同努力和上下求索,一定会让我们的课堂成为活动的课堂、快乐的课堂、和谐的课堂、充实的课堂、高效的课堂。参考文献:[1]李清华.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试析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前沿,2008.7.[2]姜大源.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3]曲祖峰,于昊.课堂变成实训场,岗位尝试练技能.中等职业教育,2009.1.[4]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01.[5]于昊.行动导向教学理论的有益尝试.职业,2008.7.(作者单位:吉林经济贸易学校)OCCUPATION2012 10

63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MANAGEMENT管理异,课程设置雷同,教学模式类似,没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定位,没有形成独特的风格与特色。在课程设置与内容安排上,仍是以知识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的“满堂灌”“注入式”教学模式仍然普遍存在;许多学校由于条件所限,重理论教学,轻实践和应用技能训练,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更是一片空白。3.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是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其中任何一个方面没有积极性,教学效果均无法保证。“以学生为中心”代表了近20年来国际职教的主流教育观念。现代教育的使命更多地关注人的发展,以及适应这种发展的“自主学习”的需求。其主要特点是:“学”重于“教”,学生对自己的学业进展负责;教师的作用是评估、判断、建议和指导课程的灵活性与个性化(不仅仅是信息与知识的传递者),承认学生入学前的经验和技能;学生的自我评估具有重要作用;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诸如项目教学法、引导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以及角色扮演法等。“以学生为中心”已得到职业教育界的广泛认可,并得以实施。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并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教师要从原来的传统教学的组织领导者变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学习辅导者和主持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发扬教学民主,给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利;教学方法要多姿多彩,以营造充满激情的教学氛围,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4.行动导向的学习行动导向的学习提倡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其学习方法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创造性学习;教学目标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师角色由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组织领导者转变成为学习过程中的咨询者、指导者和伙伴。教学任务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关键能力”;教学形式是学生同时用脑、心、手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方法是以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通过行动的引导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形成关键能力。行动导向的学习要求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在学习中结合各种具体教学方法的使用,使学生主动地使用脑、心、手和所有感官全方位地投入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学会学习的方法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交往、沟通、协作、相互帮助、解决问题和化解矛盾等情感方面的社会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按照展示技术的要求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对学生的展示技术和学习成果进行鼓励性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成就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终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个性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参考文献:[1]刘长生,唐歆瑜等.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学与教育信息化,2008(3).[2]李殿勋.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思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0).[3]蔡启茂,袁美华.职业院校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07(17).[4]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作者单位:江西省技工学校)二、改革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与建议上述问题制约着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育水平与人才培养的质量。认真分析、总结计算机应用专业教育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适合校情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和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和未来科技发展的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界正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培养真正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笔者认为改革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一项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职业能力是个体在职业、社会和私人情境中科学思维,对个人和社会负责任行事的热情和能力,是科学的工作和学习方法的基础。职业能力包含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部分内容。在现代职业教育培训中,推进素质教育改革,途径就是实施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育。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再是简单的操作者和实施者,而是具有系统职业能力和职业特长的、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和高素质的社会公民,教学内容也不再是静态的知识和技能,而是创新精神和创新 能力。能力本位的观点真正体现了面向未来的职业教育的特点。如果说素质教育是普通教育面向未来的选择的话,那么能力教育则是职业教育面向未来的选择。而且,能力本位的教育,或者说能力教育,更加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应用,其着眼点在于能力的创造性发挥,将更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能力本位的思想将成为未来新文化价值观的核心,这意味着能力教育在整个职教领域也将具有更加普遍的意义。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作过程是企业为完成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由劳动组织方式、不同的工作内容、工具以及主观工作能力来决定的。在职业教育中,它是分析复杂工作系统的一个结构化工具,每个职业(专业)都具有其特殊的工作过程,在工作方式、内容、组织以及工具的历史发展方面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就是把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其实质就是构造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工作内容与学习内容相结合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综合性改革,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培养条件、培养途径及机制的全面改革与创新。

OCCUPATION2012 10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