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卡:
一. 选择题:
题目 答案 题目 答案 题目 答案 1 11 21 1 11 21 31 2 12 22 3 13 23 3 13 23 33 4 14 24 4 14 24 34 5 15 25 5 15 25 35 6 16 26 6 16 26 36 7 17 27 7 17 27 37 8 18 28 8 18 28 38 9 19 29 9 19 29 39 10 20 30 10 20 30 40 二. 题目 答案 题目 答案 题目 答案 题目 答案 判断题: 2 12 22 32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多为传染病的传染源主要有()。
A.病人、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B.病人和易感的动物 C.病人和病原携带者D.病人
2.1988年上海曾流行甲型肝炎,后查明原因是食用了不清洁的毛蚶引起的。这种不洁的毛蚶属于()。 A.传染源B.病原体C.抗原D.易感者
3.传染病可由患者传给健康人,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使某一时期或某一地区同时出现较多的患者,它具有()和()。
A.传染性,病毒性B.细菌性,流行性C.传染性,流行性D.细菌性,病毒性
4.为了防止艾滋病传入我国,我国政府决定停止进口一切外国血液制剂,这种预防措施是()。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保护传染源 5.既是传染病的传染源,又是传播途径的是()。
A.家里的猫和狗B.消化道传染病者用过的杯子C.患乙型肝炎的人 D.带有疟原虫病菌的蚊子
6.下列各项措施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 A.给儿童接种卡介苗B.给儿童注射青霉素 C.清扫居民楼内的垃圾D.给医疗仪器消毒
7.假如某幼儿患了传染病,下列选药及用药正确的做法是()。 A.加倍用药量可以提前康复B.增加用药次数,疗效会更好 C.按说明服药D.选用价格贵的药 8.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是()。
A.患儿口腔内颊部、手心、足心等部位,出现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 B.患儿发病第四天开始出现玫瑰红斑丘疹,大小形状不一,从耳后开始蔓延
C.患儿发病1-2天后,从面部、颈部开始出现皮疹,24小时内遍及全身
D.患儿发病1-2天后,从头皮、面部延及躯干、四肢出现皮疹,且有向心性特点 9.婴幼儿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有()。
A.流行性感冒B.水痘C.乙肝D.猩红热 10.幼儿患缺铁性贫血发病率最高的年龄为()。 A.3岁以下B.4岁以下C.5岁以下D.6岁以下
11.幼儿呼吸道感染时,容易患中耳炎。原因是幼儿的()。 A.耳咽管比成人短、粗B.鼻泪管比成人短、粗
C.外耳道壁未完全骨化、愈合D.耳咽管比成人长、细。 12.佝偻病又称()。
A.呆小病B.驼背病C.软骨病D.大脖子病 13.乳牙过早丢失的主要原因为()。
A.缺锌B.长期流涎C.龋齿D.牙齿排列不齐
14.某只眼缺少光刺激,致使婴幼儿形成弱视,这种情况属于()。 A.斜眼性弱视B.屈光参差性弱视C.形觉剥夺性弱视D.先天性弱视 15.幼儿有阵发性脐周腹痛、呕吐症状,该幼儿可能患了()病。 A.钩虫B.蛔虫C.蛲虫D.吸血虫
16.幼儿夜间肛门奇痒,可能腹中有()。 A.钩虫B.蛔虫C.蛲虫D.吸血虫
17.蛔虫病是由于人食入感染性虫卵而使蛔虫寄生于人体所致。应开展普查普治,每年可选择()季集体服用蛔虫药一次。
A.秋冬B.冬春C.春夏D.夏秋
18.蛲虫病为()寄生于人体小肠下段至直肠所引起的疾病。 A.钩虫B.蛔虫C.蛲虫D.鞭虫
19.幼儿体温超过()就属于高热。
A.37.5℃以上B.38℃以上C.38.5℃以上D.39℃以上 20.正常体温在一昼夜间可稍有变动,但不超过()。 A.0.5℃B.1℃C.1.5℃D.2℃
21.使用物理降温法,使体温降至()即可。 A.37℃B.37.5℃C.38℃D.38.5℃
22.幼儿鼻部出血时,要帮助幼儿止血,应让幼儿安静躺着或坐着,()。 A.头略低B.头略高C.维持出血前的姿势D.头略低或头略高都可以 23.幼儿烫伤后,急救方法是()。
A.用冷水冲淋或浸泡B.涂碘酒C.涂酱油D.涂清凉油 24.幼儿被黄蜂蛰伤后,处理办法是()。
A.涂酱油B.涂碘酒C.涂弱酸性液体D.用淡碱水或肥皂水冲洗 25.异物入眼,处理办法是()。
A.用手揉眼B.翻开眼睑,用湿棉花或干净手帕拭出异物 C.翻开眼睑,用温开水冲洗D.闭上眼睛
26.幼儿突然失去知觉,头向后仰,眼球固定、上转或斜视。幼儿可能()。 A.惊厥B.昏厥C.中暑D.中毒
27.幼儿溺水首先应采取的急救措施是()。
A.抢救幼儿脱水上岸B.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泥沙、污物 C.把溺水者腹中的水倒出D.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 28.幼儿的手被割伤,处理办法是()。
A.直接消毒伤口B.直接包扎C.止血即可D.先止血,后消毒,再包扎
29.当幼儿眼部溅入化学物质时,急救的处理方法是()。
A.马上送医院B.在受伤现场用水反复冲洗眼睛C.先在受伤现场用水反复冲洗眼睛,然后到就近医院治疗D.不需要特殊处理
30.幼儿脚扭伤后的处理办法是()
A.冷敷患处B.热敷患处C.先冷敷,一天后再改用热敷D.先热敷,一天后再改用冷敷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40分)
1.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具有的免疫力,可以遗传给后代。() 2.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3.传染病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又容易感染该病的人。() 4.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是飞沫传播。()
5.麻疹、风疹、水痘的主要传播途径都是空气飞沫传播。() 6.传染病人隔离后,对其原来的活动场所要进行一次开窗通风。()
7.小儿突发高烧,且有头痛、喷射性呕吐,皮肤上有出血点,很可能是患流行性乙型脑炎。() 8.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发病季节在夏秋季。()
9.不随地吐痰,并保持住房及公共场所空气流通,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10.因过量脂肪储存使体重超过正常体重15%以上的营养过剩性疾病称为肥胖症。() 11.痱子是由于汗毛孔堵塞而引起的皮肤急性炎症,是夏季常见的一种皮肤病。() 12.预防感冒是预防中耳炎的积极措施。() 13.弱视属于儿童视觉发育障碍性疾病。()
14.蛲虫雌虫产卵时幼儿抓痒,虫卵污染手,幼儿吸吮手指可感染蛲虫病。() 15.患了蛲虫病的幼儿夜间入睡后,往往有阵发性腹痛,夜间磨牙。() 16.预防寄生虫病要防止病从口入,纠正幼儿坐地游戏,吮手指等坏习惯。() 17.教育幼儿下大雨时,要站在大树下避雨。() 18.教育幼儿地震发生后,要不顾一切地朝外冲。()
19.幼儿在操场上玩完游戏后,听到教师集合的口令,都随教师返回了班里,而幼儿天天看到幼儿园的大门时开着的,就趁教师没有注意,离开了幼儿园,自己回家了。这件事情幼儿园是没有责任的。() 20.幼儿园药品应该放在幼儿拿不到的地方,内服药、外用药宜分开放置。() 21.幼儿园要定期检查房舍、场地,随时检查幼儿的运动器械。()
22.为了防止幼儿受到意外伤害,幼儿园应多开展安静的活动,减少户外活动和游戏活动的时间。() 23.幼儿的体温比成人略低,一昼夜之间,有生理性波动。() 24.给幼儿测体温应在幼儿进食半小时后,安静状态下进行。()
25.将小毛巾放在冷水中浸湿,拧成半干,敷在幼儿前额是物理降温法。() 26.应鼓励两三岁以上的幼儿自己吃药,不要采取吓唬的方法。()
27.滴眼药时注意把药滴在幼儿的下眼睑内,不要把药滴在幼儿眼球上。() 28.滴鼻药时要使幼儿的头尽量后仰,避免药液流到口腔或仅滴到鼻孔外口。() 29.可以使用刚从冰箱内取出的滴耳液为幼儿点耳药。() 30.幼儿鼻部出血较多时,可用脱脂棉卷填塞鼻孔止血。() 31.幼儿便秘时,可采用开塞露通便方法刺激幼儿排便。() 32.幼儿鼻出血后,休息片刻,就可以做剧烈运动。()
33.幼儿躲避伤害的能力差,因此较成年人更易发生眼外伤。() 34.幼儿跌伤,身上出现乌青后,应马上揉,使乌青消失。() 35.幼儿触电,应赶快将他们抱离电源。() 36.幼儿被狗咬伤,应立即送医院。()
37.一旦发现幼儿将异物塞入一侧鼻孔,成人应用手指帮助其挖出。()
38.教师不可过度牵拉幼儿手臂,也不可用提物的方式突然提起幼儿的手臂。() 39.给幼儿洗澡时,要先倒凉水,再倒热水。()
40.为了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可组织幼儿在阳光较强的雪地上进行锻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