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滥竽充数读后感400字
《滥竽充数》这个流传已久的故事我已读过数遍,但今天的重读使我另有⼀番感悟。
故事是这样的;战国时期,齐宣王为了寻欢作乐在宫廷⾥设了⼀个三百多⼈的庞⼤乐队来为他演奏竽。有⼀个南郭先⽣他不会吹竽,可是他知道齐宣王喜欢齐奏,就装模作样的“混”在其中。三年来,每每都能蒙混过关,他⾼兴极了。后来齐宣王死了湣王继位,他喜欢独奏,这样南郭先⽣知道要露出“马脚”,就在别⼈演奏时,他偷偷的溜⾛了。
南郭先⽣不凭真本领,只想靠弄虚作假来得到好处,这样只会蒙⼈⼀时,⼜怎能蒙⼈⼀世呢?谎⾔总会被揭穿的时候。我也有⼀次滥竽充数的经历:前⼏天妈妈上班⾛时交待我在家好好练字,我不想练,就从以前练字本上把写的较好的⼀页撕下来订在现在的练字本上想蒙混过关。我怀着⼀颗忐忑不安的⼼等妈妈回来的同时也对做贼⼼虚深有体会。不出所料妈妈回来⼀眼就看出真伪,她⼤发雷霆,狠狠的惩罚了我⼀顿。使我刻⾻铭⼼的记住了弄虚作假会带来可怕后果的教训。
真像早晚会被揭穿的,做⼈要做⼀个堂堂正正的⼈。我再也不能像南郭先⽣⼀样做傻事了。
【篇⼆】滥竽充数读后感400字
⼀个⼈若想有成就,就必须要有真才实学,决不能有半点⼉虚假。寓⾔《滥竽充数》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滥竽充数》这篇寓⾔主要讲了在战国时代,齐宣王有个嗜好——⼗分喜欢听吹竽,⽽且很讲排场,往往是300多⼈合奏,齐宣王给了他们很⾼的报酬。⼀天,南郭先⽣请求加⼊乐队,齐宣王答应了他的请求。其实,南郭先⽣并不会吹竽只是贪图⾼额的报酬罢了。每次吹竽时他都装腔作势、左摇右晃、有模有样的“吹奏”,居然蒙混过关。可是好景不长,不久,齐宣王死了,齐湣王继位,齐湣王也有相同的嗜好。不过,他认为300多⼈⼀起吹奏太过吵闹,喜欢听独奏,南郭先⽣知道后,连夜逃跑了。
这个南郭先⽣不正是我往常⽣活的真实写照吗?有⼀次,⽼师布置了⼀篇作⽂,我不想写,便抄了⼀篇,可是“要想⼈不知,除⾮⼰莫为”。这件事被爸爸发觉了,我⼀开始还想继续抵赖,可是,铁证如⼭,我只好承认,重写了⼀篇。
《滥竽充数》⼀⽂是对我们的警告,他告诉我们:在学习、⽣活中,都要脚踏实地,⼀步⼀个脚印,不能有虚假。
我们以后将是祖国的栋梁,绝不能像南郭先⽣⼀样。只要脚踏实地,何须惆怅登不上知识的⾼峰呢?
【篇三】滥竽充数读后感400字
今年,我就要毕业了,会想过去,我们学的⼀篇课⽂《滥竽充数》,教会了我很多。课⽂主要讲的是南郭先⽣不会吹竽,却装腔作势的混在齐宣王的吹竽乐队中充数。后来齐宣王死了,齐湣王继承了王位。他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只喜欢听⼀个⼀个的吹给他听。南郭先⽣知道了这件事,只好偷偷的溜⾛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不禁哑然失笑。应为我有⼀个同学他就当过“南郭先⽣”。那是四年级的事了,有⼀次办⿊板报,他并不会画,但看到同学们在⼀起帮忙,便忍不住⾛上前,⼀会⼉让这个同学打直线,⼀会⼉让那个同学画动物或⼈物。现在想起来可真好玩。
学了这篇课⽂。我懂得了,凭作假,蒙混是不会长久的,总会有露馅的⼀天。如果我们没有真才实学的本事,只可能⼀时过关,但将来⾯对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怎样才能成为强者呢?怎么能挑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呢?如果世界上的⼈都像南郭先⽣那样靠蒙混过⽇⼦,⼤家都来充当,那未来的中国会是怎么样的?简直不敢想象。
我奉劝⼤家,不要做像那郭先⽣那样的⼈物,⽽是应该认认真真,⽼⽼实实地学习,⽤知识充实⾃⼰的头脑,努⼒培养起⼀门或⼏门乐趣,将来⽤⾃⼰的智慧和双⼿来建造我们的美好⽣活。
【篇四】滥竽充数读后感400字
暑假期间,趁学校放假的机会,我有幸读了姐姐借我的《寓⾔故事》⼀书。不时被书中那绝妙的故事惹的捧腹⼤笑。其中有篇《滥竽充数》的故事,是我最喜欢的。
《滥竽充数》是讲战国时期,齐国皇帝齐宣王特别喜欢听⼀个乐队的⼈⼀起吹竽。有个南郭先⽣本来不会吹竽,但他却给别⼈吹⽜到:“我是世界上的吹竽⼿!”就这样,他乘机混进了乐队,在别⼈吹奏时,他便模仿别⼈的样⼦去做,但却不发⾳,齐宣王⼗分⾼兴,下令赏每⼈⾦银珠宝,⽽南郭先⽣也得到了赏,南郭先⽣就这样在宫⾥混⽇⼦……
好⽇⼦到头了,不久齐宣王去世了,他的⼉⼦齐湣王接替了王位,齐湣王也很喜欢听吹竽,但却喜欢听独奏,⽽且是让吹竽⼿⼀个⼀个吹给他听,南郭先⽣⼀看,顿时傻眼了,让他南郭先⽣吹,必然会露出马脚,他想来想去,只得趁别⼈不注意时偷偷跑了。
这则寓⾔让我想到了⾃⼰的经历……
⼩时候,幼⼉园⽼师让我们在联欢会上⼀起唱歌,这时,我呆住了,我那么害怕唱歌,如今⼜要在别⼈⾯前唱,我才不要。联欢会到了,轮到我们演唱了,在别⼈唱时,我只做着⼝型,唱完了,场下向我们投来⼀⽚⽚掌声,我知道,这掌声不属于我,我惭愧地低下了头,从此,我在也不偷机取巧了,⾃⼰也放开胆⼦⼤声唱。
这则寓⾔告诉我,做⼈做事要认真踏实,不能偷机取巧,否则总会露出马脚。
【篇五】滥竽充数读后感400字
有⼀次,我在找五年级上册我读过的语⽂书,翻着翻着,看到了《滥竽充数》这篇课⽂,想到了⽼师教给我们做⼈实事求是,不能欺骗他⼈。
课⽂主要内容讲的是南郭先⽣本来不会吹竽,却装腔作势地混在齐宣王的吹竽队伍⾥充数。他就⿎着腮帮,按着竽眼⼉,装出会吹的样⼦,居然和别⼈得到了⼀样的俸禄。齐宣王死了,但是后来他的⼉⼦齐湣王继承了王位,只喜欢听吹竽的⼈,⼀个接着⼀个吹给他听。南郭先⽣眼看就要轮到他⾃⼰了,只好偷偷溜⾛了。
今天看了扎篇课⽂,让我更懂得了凭作假、靠蒙混是过不多久的,总有露馅的⼀天。如果我没有真才实学,可能⼀时可以过关,但是将来棉队竞争激烈的社会,我怎么能成为强者呢?如果⼤家都来滥竽充数的话,让些不懂⾏的⼈指⼿画脚搞建设,那么未来的中国会是什么样的呢?简直不敢设想。
我奉劝⼤家不要做南郭先⽣式的⼈物,因为这样是没有什么出路的。我们应该认认真真、⽼⽼实实地学习,⽤知识充实⾃⼰的头脑,努⼒培养起⼀门或⼏门专业技能,将来⽤⾃⼰的智慧和双⼿建造我们美好的⽣活,为社会做出⾃⼰努⼒的贡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