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变更管理程序

变更管理程序

来源:花图问答
变更管理程序

1 目的

为了对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场所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及时进行控制,规范相关的程序和对变更过程及变更所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防止因为变更因素发生事故,制定本制度。

为消除或减少由于工艺、设备和人员变更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根据公司《变更管理规定》制定本办法。 2 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钢管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所属各单位及其承包商、供应商。 3 术语和定义 3.1工艺设备变更

涉及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工艺参数等超出现有设计范围的改变(如压力等级改变、压力报警值改变等)。 3.4人员变更

是指员工岗位发生变化,包括永久变动和临时承担有关工作。表现形式有:调离、调入、转岗、替岗等。 3.5 关键岗位

指与风险控制直接相关的管理、操作、检维修作业等重要岗位。此类岗位会因人员的变动而造成岗位经验缺失、岗位操作熟练程度降低,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不可逆的健康伤害、重大财产损失、严重环境影响等事故。 4 职责

4.1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规定。

4.2公司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执行本规定,并提供培训、监督与考核。

4.3公司各基层单位负责工艺、设备和人员变更管理规定的执行,并对本规定提出改进建议。 5管理要求 5.1工艺设备变更

5.1.1工艺设备变更范围包括: 5.1.2生产能力的改变。

5.1.3物料的改变(包括成分比例的变化)。 5.1.4化学药剂和催化剂的改变。 5.1.5设备、设施负荷的改变。 5.1.6工艺设备设计依据的改变。 5.1.7设备和工具的改变或改进。

5.1.8工艺参数的改变(如温度、流量、压力等)。 5.1.9安全报警设定值的改变。 5.1.10仪表控制系统及逻辑的改变。 5.1.11软件系统的改变。

5.1.12安全装置及安全联锁的改变。 5.1.13非标准的(或临时性的)维修。 5.1.14操作规程的改变。 5.1.15试验及测试操作。

5.1.16设备、原材料供货商的改变。 5.1.17运输路线的改变。 5.1.18装置布局的改变。 5.1.19产品质量的改变。 5.1.20设计和安装过程的改变。 5.1.21其他。

5.2 工艺设备变更的管理执行变更管理流程(见附录A)。 5.3变更由属地单位提出申请。变更申请人应,做好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提出变更申请。工艺设备变更申请审批表见附录B。 5.4变更涉及的所有资料以及操作规程都应确保得到适当的审查、修改或更新。

5.5变更应严格按照变更审批确定的内容和范围实施,并对变更过程实施跟踪。 5.6人员变更

5.6.1各单位根据定员相关标准,明确生产单元或装置员工配置的最低要求,包括:岗位设置、员工的数量等。

5.6.2人员的变更必须在不影响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实施,应严格执行人员变更管理流程(见附录C),确保上(替)岗人员具备上岗能力及资格。

5.6.3 应按“持证上岗、同岗替代、备员补充”的原则安排上(替)岗,以满足安全生产最低标准。

5.6.4 企业根据风险控制的要求组织对关键岗位进行辨识。关键岗位人员变更前,基层单位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应评估人员变更对现岗位安全生产的影响,选择合适人选。

关键岗位包括但不限于:

(一)工艺危害分析结果认定的高风险作业的岗位。 (二)国家法规规定的特种作业岗位。 (三)实施风险管理和危害分析的岗位。 (四)从事关键设备检测、检维修的岗位。 (五)审批作业许可的岗位。

(六)对关键岗位人员进行考评与提供培训的岗位。 (七)管理和监督承包商作业的岗位。 (八) 环境、职业卫生监测岗位。

5.6.5各单位应明确关键岗位人员任职的知识、技能、资质与特定经验的最低要求。依据岗位培训需求矩阵,确定人员上(替)岗前的培训内容和考评方式(见附录D)。并有计划培养关键岗位的后备人员,确保关键岗位人员变更的顺利实施。

5.6.6对上(替)岗人员要进行技能考评,考评方式可以是提问、考试、现场模拟操作等;高风险作业项目的考评应包括现场模拟操作演示。考评人员应具备相应知识、技能和经验,可以是企业管理人员、员工的主管领导、HSE专职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资深员工和专(兼)职教师等。

5.6.7替岗应经属地单位主管领导审批核准后执行;调离、调入、转岗经双方单位领导同意,人事主管领导批准后执行。

5.6.7关键岗位变更人选不能满足知识、技能、经验最低要求,须停止变更。

5.6.8关键岗位人员变更应填写“关键岗位人员变更申请审批表”(见附录E),所涉及的文件、资料应及时归档。主要包括:

(一)人员变更的审批信息。 (二)发生岗位变更员工的个人信息。 (三)变更过程中的培训及考评信息。

(四)确保满足岗位最低要求所采取的其他措施信息。

通。

6 记录

附录 A

工艺设计变更管理业务流程图 顾客 生产技术部 各责任单位 制定工艺设计 变更程序 满足产品 设计需要 提高制造效率 改善质量需要 产品需 求变化 提出工艺 设计变更 提出工艺 设计变更 工艺设计 变更评审 编制工艺卡 或技术通知单 并下发 编制工艺卡 或作业指导书 并下发 生产运行 控制与处置 执行过程跟踪 工艺设计变更管理的分析、 改 进、 评 价和固化 修订工艺卡或 技术通知单 固化进工 艺规程 固化进工 艺规程 修订工艺卡或 作业指导书

附录 B

艺设计变更评审单

编号:BSTB/01-177-01A

时间: No: 提出变更单位 用户 工序 产品和牌号 变更前原规定 评审人员 审核 批准 变更理由 变更后规定 评审部门 编制 时间 评审人员意见 审核人意见 批准人意见

附录C 人员变更管理流程

提出人员变更需求 否 评估是否满足区域员工知识、技能、经验配置的最低要求 是 评估上(替)岗员工知识、技能、经验是否合格 是 否 实施培训 否 考评是否合格 是 否 批准 是 岗位交接 停止变更 人员变更结束

7

附录D 关键岗位人员变更申请审批表

编号: 申请人 申请日期 变更原因: 申请变更岗位 原岗位 考评部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新岗位职责 新岗位工艺流程 新岗位工艺控制指标 新岗位的危害、风险及控制措施 新岗位操作规程 新岗位的设备性能 与新岗位相关的公用工程流程及设施 掌握新岗位的个人安全防护设施 熟悉新岗位的安全环保设施 熟悉新岗位的消防设施 新岗位及同类装置以往的事故事件案例 新岗位应急处置 其他要求 考评结果 综合考评意见: 原单位主管领导意见: 签字: 日期: 人事主管领导意见: 考评人: 日期: 新单位主管领导意见: 签字: 日期: 能力要求 考评结果 说明 签字: 日期: 注:(1)由岗位变更本人提出申请。 (2)由申请人的直线领导按考评项目进行考评,项目通过打“√”,不通打“×”,每项考评过程填入对应“说明”栏中。最后填写综合考评意见。 (3)由新岗位属地负责人批准。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