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 )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
A.培训目标
2.下列因素中,(
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B.国民文化层次
3.教育之所以具有相对性,最根本的原因是(
A.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B.教育与社会发展并非完全同步
C.教育活动的主体是人,而人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D.教育与政治思想、伦理道德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4.教育可以通过技能训练、传授知识、开发智力等活动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从而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目的,这体现了教育的( )
A.政治功能
5.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
A.动力作用
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人的素质所具有的特征?(
)
B.引导作用
C.规范作用
D.爆发作用
)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自然功能
)
C.生产力水平 D.教育者的能力素质
)决定教育的性质。
B.教育目的
C.课程标准
D.教育方针
A.稳定性
7.“出淤泥而不染”“同流而不合污”“威武不能屈”等典故反应出( )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A.遗传 B.主观能动性 C.教育 D.身心成熟度
8.学生的年龄特征的两个方面是指( )
A.认知和情感的特征 B.气质和性格的特征 C.生理和心理的特征 D.情感和意志的特征
9.最早把学习过程概况为“学-思-行”(或“学-思-习-行”)的教育家是( ) A.桑代克
10.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 )
A.巩固知识
11.“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如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这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重视( )
A.培训学生的学习能力 B.重视情感教育
12.夸美纽斯在其著作《大教学论》中提出,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学时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这主要强调了教学的( )
A.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启发性原则
13.发现式教学方法最大的缺点是(
A.会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
B.导致学生机械学习
)。 B.直观性原则
C.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D.重视自我教育
B.运用知识
C.领会知识
D.激发动机
B.赫尔巴特
C.朱熹 D.孔子
B.基本性
C.个体性
D.外显性
C.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14.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
15.判断一堂课成功与否,归根结底要看(
A.学生反映是否热烈 B.教学效果的好坏
16.课程计划的核心内容是( )
A.课程的开设顺序
17.一般来说,一节综合课的基本组成部分不包括( )
A.组织教学
18.讲授法的以下几种形式中,(
A.讲读 B.讲解 C.讲述 D.讲演
19.作业的形式有很多种,下列属于实践作业的是( )
A.课外阅读
20.教师在课堂上提问后点名让甲同学回答,但甲同学却吞吞吐吐,答不出来。此时教师最恰当的做法是( )
A.立即公布答案
C.继续发问,点名让其他学生代为回答 D.对甲同学提出严厉批评,令其罚站
B.稍加启发,耐心等待甲同学回答
B.背诵课文
C.演算练习
D.社会调查
)一般是教师在高年级阶段才更多采用的教学方法。
B.难题辅导
C.检查复习
D.布置作业
B.课时分配
C.课程设置
D.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C.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D.教学内容是否合宜 )
B.小组教学
C.复式教学
D.班级教学 )
D.太耗费时间
21.( )是基本程序是“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A.探究式教学 B.传递-接受式教学
22.摸底考试属于一种(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以上都不对
23.人们对现代教育存在多种认识,其中( )认为,大部分的罪行和不道德的举动,都是由于愚昧无知,以及缺乏对各种事物的健全概念造成的,他们主张,在道德教育中必须给予伦理谈话和系统知识讲解。 A.行为派
24.小学阶段的德育重点是( )
A.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
C.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25.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 )上。
A.德育方法
26.( )是德育的永恒主题。
A.爱国主义教育
27.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的知、情、意、行进行培养提高的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以有多种开端和顺序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
B.集体主义教育
C.思想教育
D.法制教育
B.德育内容
C.德育规律
D.德育原则
D.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B.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
B.认知派
C.情感派
D.实践派
)
C.抛锚式教学 D.自学-指导式教学
28.“只要考试成绩有进步,就可以少做20道练习题”。这是运用的下列哪种手段?( ) A.正强化
29.狂喜、暴怒属于下列哪种情绪状态?( )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以上都不对
30.对痛苦体验或创伤性事件的选择性遗忘属于哪种心理防御机制?( )
A.投射 B.压抑 C.退行 D.合理化
31.当前我国教学改革的重心是( )
A.关注个体发展
32.( )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A.教育实践
33.下列哪一项表述不符合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
A.教学只重过程,不重结果
C.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4.某老师罚没有做完作业的同学在烈日下写完作业,并表示这是为了让这些学生明白学习是要下苦功的。该老师的做法违背了( )的要求。
A.严谨治学
35.凡年满____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____周岁。( )
B.关爱学生
C.廉洁从教
D.关注教学
D.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B.教学关注学科,更关注人
B.教学评价
C.教学反思
D.教育培训
B.实施素质教育
C.开展教学实验
D.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B.消退 C.负强化
D.惩罚
A.七、八 B.六、七
C.五、六
D.六、八
36.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 )
A.予以开除 B.要求家长将其领回 C.进行批评、教育
D.劝其退学
37.我国义务教育实行____领导,____统筹规划实施,____为管理的。(
A.;省、自治区、直辖市;县级
B.教育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县级教育局
C.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县级教育局
D.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县级教育局;义务教育学校
38.取得初级中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 )学历。
A.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
B.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及其以上
C.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
D.研究生或大学本科毕业
3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教师法》中规定的教师义务?( )
A.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
B.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 C.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D.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学业务水平
40.校园暴力是指在校学生之间存在的言语羞辱、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暴力欺凌行为,这类行为主要侵害了学生的( )
A.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权
C.生命健康权、受教育权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41.下列人物中,持“环境决定论”观点的有()
A.华生 B.柏拉图
42.选择最优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有()
A.教学内容
43.德育模式中,体谅模式的特点有()
A.坚持性善论 B.主张人具有一种天赋的自我实现趋向
C.主张人的本质是理性的
44.某班主任每月在班上开展“品德模范”评选活动,由全班投票,选出品德优秀的学生,并号召班上学生向“品德模范”学习。该班主任运用的德育方法有()
A.实际锻炼法 B.榜样示范法 C.品德评价法 D.说服教育法
45.影响压力的主要因素有()
D.倡导民主的德育观
B.教学条件
C.学生的特点 D.教师的能力水平
C.霍尔 D.洛克
D.受教育权、名誉权 B.受教育权、隐私权
A.经验 B.认知 C.准备状态
D.性格
46.下列对待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的做法中,正确的有()
A.对气质类型偏向于胆汁质的学生,要鼓励其大胆尝试
B.对气质类型偏向于多血质的学生,要培养他们扎实专注的品质
C.对气质类型偏向于粘液质的学生,要培养他们控制情绪的能力
D.对气质类型偏向于抑郁质的学生,不宜在公开场合对其进行过于严厉的批评指责
4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在所有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渗透____、____和____的学习方式。()
A.自主 B.创新 C.探究 D.合作
48.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包括()
A.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C.教师是课程的组织者和执行者
49.根据《未成年人保》,我国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分为家庭保护、____、____和____。()
A.学校保护
50.教师有下列哪些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解聘?()
A.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B.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B.司法保护
C.社会保护
D.制度保护
D.教师是社区开放型教师
B.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C.从事有偿家教
D.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0.5分,共5分)
51.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处于形式运算阶段。( )
A.正确 B.错误
52.盲人的听觉比一般人更灵敏,这说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的特点。( )
A.正确 B.错误
53.“一刀切”的做法违背了因材施教原则。( )
A.正确 B.错误
.一般而言,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 )
A.正确 B.错误
55.泰勒被誉为“课程评价之父”。他针对常模参照测验不足,提出了CIPP评价模式。(
A.正确 B.错误
56.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学习的是间接经验。( )
A.正确 B.错误
57.欣赏教学法是一种情感陶治为主的教学方法。( )
A.正确 B.错误
)
58.特朗普制特别重视学生自学的作用,强调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A.正确 B.错误
59.根据主要教学任务不同,课可以分为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等类型。( )
A.正确 B.错误
60.上课是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
A.正确 B.错误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小题5分,第2小题4分,第3小题6分,共15分)
61.简述班集体形成和培养的方法。
62.简述新一轮课程改革关于课程体系的设计构想。
63.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内容。
五、论述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目前,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青壮劳动力为了改变生存状况,常年外出务工,很多夫妻因经济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据调查,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5800万人。其中,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使他们的心理、性格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严重影响,甚至还有一些走向犯罪的道路。
.结合材料分析,留守儿童存在哪些问题?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65.针对留守儿童问题,你有什么对策?(结合社会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
)
66.一位老师,为了加强教学,以小组分组的形式进行比赛,比赛结果采用连坐式惩罚,但凡是比赛最后一名的,小组全体罚抄课文,一篇课文罚抄5遍以上,有的学生罚抄课文至深夜。
另一位老师, 采取连奖式的方式进行教学,比如对于背诵课文来说,有的学生背的快,有的学生背的慢,为了照顾到每一位学生,老师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用接龙式背书。要求小组成员都必须参与,不在乎背诵的快慢,等所有小组成员背诵完之后,奖励人人有份。
请你从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对以上两位老师进行评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