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图问答。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南海渔民海洋捕捞意愿研究

南海渔民海洋捕捞意愿研究

来源:花图问答
第34卷第1期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7年2月 JOURNAL OF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HUMANITIES SCIENCE) 南海渔民海洋捕捞意愿研究 张尔升孙庐山 侯惠丹 (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海南海口570228) 【摘要】南海海洋渔业(特别是海洋捕捞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南海渔民海洋捕捞意愿。通过对海南渔民 海洋捕捞意愿进行实地调查和样本分析,结果表明:渔民的政治面貌、受教育程度、渔捞次数、国家公务船的保护力 度、风险化解能力、组织化水平对渔民海洋捕捞意愿有显著影响。为此,国家经略南海,必须强化渔民的海洋捕捞 意愿,使其转化为海洋捕捞行为,从而促进我国远海捕捞业的发展,维护我国的南海权益。 【关键词】海洋捕捞;渔愿;南海;logistic模型 【中图分类号】F30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31 ̄201 7)O1—0027—10 南海是我国管辖面积最大的海域,海洋鱼类资源丰富,发展海洋捕捞业有着良好的基础。我国海洋渔 业的发展起步于新中国成立,前30年近海捕捞占主导地位;当前,传统海洋捕捞业比重有所下降,但海洋渔 业的地位没有变化,即海洋渔业在保障国家食品安全,促进渔民增收方面仍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海洋 渔业发展面临一些问题,如何发展海洋渔业,学界展开激烈的讨论。有学者从渔业资源与产业的空间分布 格局及演化分析了我国各大海区渔业资源现状与捕捞情况,认为:沿海、近海底层主要传统经济鱼类处于过 度捕捞,并造成海洋渔业资源的衰退甚至枯竭【】】。王海峰、刘大海『2 分析了制度因素对我国海洋捕捞业的 影响。綦振奕,赵志宏【3 从渔业资源的生产成本、作业区域、价格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海洋捕捞业面临的问题。 南海捕捞业面临的问题更为复杂,不仅受到捕捞强度大、渔获量下降、渔具不规范、作业结构不合理、渔业环 境污染、生态系统破坏等方面的影响,而且受外部环境影响也很大,周边国家对渔业资源的争夺比其他海域 更为激烈,越南、菲律宾等国家经常动用、武装人员非法抓扣、驱赶中国南海渔民,严重影响中国南海渔 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体来说南海渔民面临的问题:一是1985年以来水产品价格放开后,南海海洋业迅速 发展,捕捞强度迅速增大,进入新世纪后,南海近海渔业资源出现严重衰退,捕捞量下降。二是2005年以后 柴油价格持续上涨,渔业生产成本提高,南海渔民的收入增幅下降。三是由于南海大部分岛礁被菲律宾、越 南非法侵占,南海渔民在我国传统的渔场捕捞受到菲律宾、越南的非法干扰,美国重返亚太后,菲律宾、越南 更加疯狂,渔民(渔工)被抓捕,渔船(渔轮)被扣频率越来越高,轻者被非法关押、审判、罚款,重者被残忍杀 害,渔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很大的威胁。 由于南海渔民海洋捕捞面临的风险很大,新型城市化建设给渔民提供了许多可谋生的手段,因此南海 渔民是继续从事海洋捕捞,还是选择转产转业,有必要开展南海渔民捕捞意愿的调查研究。关于意愿与行为 的关系,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是意愿能否转化为行为或是否等同于行为。Fishbein and Manfredo 通过大量研 究证明:如果正确测量,可以通过行为意愿精确地预测大部分的社会行为。ajzen 认为,行为意愿(intention) 比信念(beliefs)、态度(attitude)及感觉(affection)等因素更接近于行为,因而要预测一个人是否会从事某 种行为,就必须了解其对该行为的意愿。对渔民海洋捕捞意愿研究的学者比较关注渔民海洋捕捞量意愿的 降低。造成南海渔民是否从事捕捞的意愿差异因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海洋捕捞能力膨胀,近海渔业资源 减少,中日、中韩、中越渔业协定生效,渔船被迫撤出传统渔场所致 ;有人认为是科技进步造成的,比如钢 【收稿日期】2016—12-08 【基金项目1国家社科基金“构建南海海洋共同体研究”(编号:16BJL095);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大企业 嵌入下海南海洋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编号:71709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尔升(1961一),男,安徽阜阳人,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海洋经济;孙庐山(1989一),男,河南商丘 人,硕士研究生;侯惠丹(1993~),女,四川营山人,硕士研究生。 28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Journal of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Humanities Science) 第34卷 质渔轮的使用,劳动力节约30%t ,也有人认为渔业生产效率低下,措施失当是根本原因 。本文认为, 南海的情况更为复杂:(1)越南的侵渔活动十分猖獗。,越南指使越南渔民非法侵入我国西沙、南沙海 域作、 采取破坏性的炸渔、毒渔等掠夺作业方式,使鱼类资源遭受毁灭性破坏,同时,也带来巨大的环境污 染,使鱼类再生产环境难以在短期内修复。(2)渔民经营能力不足。渔民近海捕捞收入低,远海捕捞由于金 融服务跟不上,又力造大船或买大船。(3)基础设施落后。南海渔场远离陆地,渔民需要在岛礁渔村上 生活,渔港上停泊,而目前渔村到渔港,路面差,校舍简陋,卫生所条件差,渔民子女教育,看病都面临不小的 问题,渔港建设落后,补给能力、防台风能力都不足,保险也跟不上去。 从现有文献看,对海洋渔业包括对南海渔业发展研究的文献不少,但对南海渔民捕捞意愿研究的文献 较少,为此,笔者于2016年7月在南海休渔季节对海南省5个县市的南海渔民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定量 识别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影响渔民海洋捕捞意愿的因素 南海是渔民(特别是海南渔民)的祖宗海,南海渔民世世代代都在南海打渔,可以说,南海是渔民赖以 生存的生命线,捕捞是渔民维持生计的重要保障和收入来源。但目前情况有了变化,由于城市化步伐的加 快,渔民有了选择的空间,可以选择继续从事海洋捕捞,也可以选择转产转业,选择前者维持生计没有问题, 但由于很多原因不确定,可能面临收入下降,而选择后者意味着前期投入的成本全部丧失,还要承担信息搜 寻、就业等待、职业选择、人职培训、的成本损失,因此,从事海洋捕捞意愿是南海渔民理性选择的结果。 意愿是指人们对某一种事物或行为所持有主观看法及态度,它与个人的信息认识行为密切相关【9】。南 海渔民的捕捞意愿则是指渔民在海洋捕捞过程中,基于自身的资源禀赋,在对南海渔业的相关认知、海产品 市场前景以及的相关综合考虑后,所表现出来的主体意识,渔民的捕捞意愿是其实施捕捞行为选 择的先导因素,直接关系到其捕捞行为以及南海海洋捕捞业发展的规模与水平。通过调查,本文将影响南 海渔民海洋捕捞意愿的因素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渔民自身因素。海洋捕捞意愿与渔民自身因素直接相关,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1)渔民的年龄 或捕捞年限。一般而言,渔民的年龄越大,捕捞年限越长,捕捞经验越丰富,捕捞技能越成熟,同时,年龄越 大,再就业越困难,放弃海洋捕捞的机率就会降低。(2)受教育程度。一般而言,渔民受教育程度越高,学习 和掌握其他技能也相对容易,转产转业可能性较大。(3)政治面貌。一般而言,响应国家比较 积极,在当前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感召下,从事海洋捕捞的意愿会大大提高。 (二)组织化因素。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组织是人们为一些共同目标而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团体或实体, 组织化水平高低直接影响交易费用。在南海捕捞中,组织化水平高低是影响渔民海洋捕捞意愿的一个重要 因素,临高县的一个捕捞合作社在很大程度上说明这一问题,合作社通过整合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帮 助社员改进捕捞网具,统一组织捕捞生产,统一后勤补给,增加了入社渔民的捕捞次数,延长了入社渔民的 捕捞时间。因此,加入合作社的个体渔民海洋捕捞意愿明显高于没有加入者。 (三)捕捞量或捕捞收入。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同样,渔民也是理性的经济人,是否 愿意从事海洋捕捞,取决于收益。一是实物形式,即捕捞量,二是货币形式,即捕捞收入。因此,渔民会在捕 捞与非捕捞之间进行比较,如果捕捞预期收益高于非捕捞收入,渔民愿意从事海洋捕捞,否则会转产转业。 (四)风险化解能力。南海渔场远离,海洋捕捞风险大。既有自然风险,如台风、海啸、地震、风暴潮等; 也有经济安全风险,如成本上升、收入下降、渔获量减少、渔价下跌等;更有安全风险,如人身安全风险、财产 安全风险,如果被菲律宾、越南抓扣不仅非法关押殴打,还被高额罚款,没收财产,甚至被杀害;还有非传统 安全风险,如遭遇海盗、海上绑架、海上等。如果这些风险能够降低或化解,渔民愿意从事海洋捕 捞活动,反之,则望而却步。 (五)国家保护力度。社会契约理论认为:国家权力是保护个利的最有效的工具,在南海,由于美国 的怂恿,菲律宾、越南往往出动军舰非法抓扣我国正常作业的渔民,迫切需要我国公务船、执法船提供保护, 第1期 一一一一——————张尔升,孙庐山,侯惠丹:南海渔民海洋捕捞意愿研究 ————————————————29 ———————————————————————一 ——————————————————————————————————————如果国家权力能够切实保护南海渔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南海渔民的充分信任渔民则愿意在南海从事海洋 捕捞。近两年,国家加大了南海巡航力度,南海渔民海洋捕捞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六)柴油补贴。按照我国渔业法的相关规定:凡是从事捕捞的渔民每年从事捕捞活动不低于3 个月,当国家确定的成品油价格高于一定水平时,启动补贴机制。在南海柴油补贴贯彻不一,如果柴 ,。 ,,油补贴到位,渔民海洋捕捞意愿会有所提高,如果柴油补贴不到位,或降低标准或被截留挪用,渔民海洋捕 捞意愿就会降低。根据财政部《关于调整国内渔业捕捞和养殖业油价补贴促进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 ,,通知》(2015年1月1日实施),柴油补贴将减少或取消,对渔民捕捞意愿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调查样本的基本描述与评价 (一)样本的基本描述 以上因素对南海渔民捕捞意愿的影响程度如何,海南渔民最具代表性。选择海南渔民作为研究对象的 原因是:赴南海捕鱼的渔民大多数是海南渔民,而以琼海、潭门、三亚涯州、陵水蛋家渔民最多选择海南渔 民调查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对象是从事南海海洋捕捞活动的人,包括渔民),渔工(负责渔产品加工分类、 包装、冷冻、搬运、捕捞收网的人),渔船老板(雇渔民捕捞的船主),渔轮老板(雇渔工的船主)。 本文选择调查样本基于四点考虑:一是选择传统渔区,渔民世世代代以打渔为生,南海是其赖以生存的 命脉。二是渔民在传统渔场捕鱼,曾经受到菲律宾、越南的非法干扰。三是由于近海渔业资源衰退,海洋捕 捞成本上升,海洋捕捞的比较收益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四是近年来发生部分渔民转产转业行为。符合这四 ,、点要求,本文的研究才能更接近现实。为此,本文选择海南海洋捕捞活动比较集中的渔村为调查点,通过调 查,样本点基本符合预期要求,且具有代表性。 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活动分三个小组,在休渔期,直接进人渔村现场调查,向调查对象发放 调查问卷并当场填写,然后直接回收,不清楚的问题调查员当场解释,如果调查对象不识字,可以通过问答, 由调查员代为填写,这样可以充分保证调查的有效性和回收率,调查问卷包括渔民个人特征、行为特征和认 知态度等内容。本次调查范围涵盖5个县市,涉及15个单位(其中10个为渔村、5个为渔业公司),发放600 份调查问卷,回收485份,回收率为8O.33%,样本特征见表1。 表1调查样本基本特征描述 样本特征 性别 描述 男 女 20以下 21—30 31-40 样本量 444 l5 2 33 131 118 149 百分比(%) 96.73 3.27 0.44 7.28 28.92 26.05 32.89 年龄 41-50 51-60 60以上 20 4.42  28 6-36 政治面貌  群众 小学以下 11 401 102 2.5O 90.91 25_37 受教育程度 初中 高中以上 275 25 68.41 6-22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Journal of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Humanities Science) 样本特征 描述 5年以下 6—10 l1—15 l6—20 第34卷 百分比(%) 6.65 15.91 19 21.42 样本量 28 67 80 102 捕捞年限 21-25 26-30 78 34 18.53 8.08 31-35 36-40 8 12 1.9 2.85 40以上 7 1.67 渔民 渔工 228 35 51.12 7.85 身份 渔船老板 渔轮老板 166 3 37.21 0.67 其他 文昌 14 97 3.14 21-37 琼海 123 27.O9 所在县市 临高 三亚 185 5 40.75 1.10 陵水 44 9.69 表1显示:调查对象以男性为主,年龄上以青年占比较小,学历偏低,以初中文化及以下为主,,捕捞年 限11-25年占比接近2/3,渔民和渔船老板占比合计达90%。需要强调的是,调查对象中没有特别选择 和,说明样本分布降低了由于调查对象是而违心回答海洋捕捞意愿的可能性,有效避免了政治和 意识形态因素对调查结果产生的影响,增加了调查结果和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二)调查样本的基本评价 因渔民各自情况差异很大,海洋捕捞的意愿也不尽相同,为了进一步认清影响南海渔民海洋捕捞的因 素,从调查渔民的个人特征、行为特征和认知特征方面人手进行分析。 1.个人特征与捕捞意愿 个人特征是个体外在特征的描述,也是个体的客观存在,就南海渔民而言,根据研究的需要主要包括 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政治面貌等,其与海洋捕捞意愿的情况见表2。 ,表2渔民个人特征与海洋捕捞意愿情况 意愿选择 个人特征 描述 人数 性别 愿意 比重 人数 不愿意 比重 男 女 20以下 21-31 296 0 2 2O 100(68.20) o(o) 0.66(100) 658(62.51 .138 15 O 12 38 15 28 9 9020(3 1.801 98O(1OO、 ..o(o) 1 3.04(37.5) 41.30(29.01) 16.30(12.71) 30.43(29.28) 9.78(45.O01 年龄 31-40 41-50 93 103 3059(70:99) .3388(87.29) .51-60 7l 23..36(7 1.72) 60以上 11 362(55.00) 第l期 张尔升,孙庐山,侯惠丹:南海渔民海洋捕捞意愿研究 意愿选择 31 个人特征 描述 人数  27 愿意 比重 6.87(96.43、 人数 1 不愿意 比重 1.61(3.57、 政治面貌  群众 其他 小学 11 339 16 79 2.80(100.oo) 86.26(84.75) 4.07(100.oo) 30.38(77.45) 0 61 0 23 0(o) 98.39(15.25) 0(o) 16.20(22.55) 受教育程度 初中 高中以上 渔民 渔工 164 17 167 23 63.O8(59.64) 6.54(68.O0、 56.23(70.68) 7.74(65.oo) ll1 8 61 12 78.1 7(40.36) 5.63(32.O0、 41.50(29.32) 8.16(35.oo) 身份 渔船老板 渔轮老板 其他 文昌 琼海 101 1 5 40 1l6 34.01(60.84) 0.34(33.00) 1.68(41.67) 13.20(41.23) 38.28(94.37) 65 2 7 57 7 44.22(39.16) 1I36f67.oo) 4.76(58.33) 38.00(58.77) 4.67(5.63) 所在县市 临高 陵水 三亚 l13 34 0 37.29(59.78) 1 1.22(79.07) 0fo1 72 9 5 48.00(40.22) 6.00(20.931 3.33(100.00) 注:括号中的数据表示同一类别的比重。 表2显示,愿意从事海洋捕捞的全是男性;从年龄看,除了青年人对海洋捕捞认识不足外,中年人意愿 略高一些;从政治面貌看,的海洋捕捞意愿高于一般群众;从受教育程度看,文化水平高的人海洋 捕捞意愿低一些;从身份上看,海洋捕捞意愿差别不大;从所在县市上看,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县市渔民海洋 捕捞意愿高一些,琼海渔民之所以海洋捕捞意愿高,一方面因为琼海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另一方面调查对象 主要集中在谭门,谭门渔民主要从事远海捕捞,收入比较高,三亚渔民之所以海洋捕捞意愿低,是因为三亚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转产转业相对容易,再就业机会相对多一些。 2.行为特征与海洋捕捞意愿 由于个人行为受信息和环境的约束,不同的行为特征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从而影响个人意愿,南海渔民 海洋捕捞意愿与行为特征见表3。 表3渔民行为特征与海洋捕捞意愿 意愿选择 行为特征 描述 人数 西沙 82 愿意 比重 27.15(97.62) 不愿意 人数 2 比重 1.39(2.381 捕捞范围 中沙 南沙 近海 1l 77 132 3.4(684.621 2550(96.25) .2 3 136 1.39(15.38) 2.08(3.75) 95.14(50.75) 43.71(49.251 32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Journal of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Humanities Science) 意愿选择 第34卷 行为特征 描述 人数 1次 2—5次 愿意 比重 7.97(86.961 39.84(89.29) 22.31(76.71) 12.35(72.09) ,不愿意 人数 3 12 17 12 比重 5.00(13.041 20.00(10.7 1) 28.33(23.29) 20.00(29.71) 20 100 56 31 捕捞次数 6一lO次 11-15次 l6次以上 l5天以内 44 107 17.53(73.33、 36.03(47.56) 16 l18 26.67(26.67) 90.77(52.44) 捕捞时间 l6—30天 31-60天 61天以上 60 104 26 20.20(86.96) 35.02(97.2O) 8.75(100、 9 3 0 6.92(13.04) 2.31(2.801 Ofo1 加入合作社 是 否 49 241 16.89(71.O1) 83.1 1(65.85) 20 125 13.79(28.99) 86.21(34.15) 注:括号内数据为同类比重 表3显示,从捕捞范围看,近海捕捞不愿意的比例很高,可能是因近海渔业资源衰退与比较效益低下的 原因造成;从捕捞次数看,捕捞2—5次的意愿比例稍高一些,可能因为捕捞次数适中,有利于节约成本;从捕 捞时间看,捕捞时间越长,不愿意的比例越低;从是否加入合作社来看,没有加入渔业合作社的渔民,不愿意 的比例要高一些。 3.认知特征与海洋捕捞意愿 认知特征是个体在认识方面不同的特性,南海渔民是否有海洋捕捞意愿,与其认知特征也密切相关,具 体见表4。 表4渔民认知特征与海洋捕捞意愿 意愿选择 认知特征 描述 愿意 不愿意 人数 1吨以内 50 比重 16.72(46.03) 人数 58 .比重 389(53 70) 捕捞量能否 达到预期 1—4吨 5一lO吨 11—20吨 21吨以上 79 , 76 51 43 26.42(64.75) 25.42(71.03) 17.06(76.12) 14.38(97.73) 43 3l 16 1 28.8(3525) .2081(28.97) .1074(23.88) .067(2.27) .完全可以化解 风险是否 能够化解 有能力部分化解 说不准 没有能力化解 完全没有能力化解 是否需要 是 35 l16 2 l13 31 292 11.84(45.45) 39.03(87.27) 0.67(8.33) 38.06(76.87) l0.44(38.75) 9898(68_87) .22 25 22 34 49 132 2 1864(54.55) .2119(17.73) .1864(91.67) 2881 f23.13) ..4153(61.25) .9851(31.13) .国家保护 否 3 102(60.00) .149(40.O0) .第1期 张尔升,孙庐山,侯惠丹:南海渔民海洋捕捞意愿研究 33 意愿选择 认知特征 描述 愿意 不愿意 人数 比重 人数 比重 非常信任 79 26.60(66.95) 39 25.66(33.05) 对国家保护 比较信任 184 61.95 f 82.14) 40 26-32(17.86) 是否信任 说不准 2 0.67(15.38) l1 7.24(84.62) 不太信任 31 l0.44(33.33) 62 40.79(66.67) 非常不信任 1 0.33(100.O0) 0 0(0) 是否享受 是 116 42.65(92.06) 1O 14.08(7.94) 柴油补贴 否 156 57.35(71.89) 61 85.O8(28 11) 注:括号内数据为同类比重。 表4显示,捕捞量大、有能力化解风险有国家保护,且对国家保护比较满意的渔民,海洋捕捞意愿要高 一些,另外,有柴油补贴的渔民,从事海洋捕捞的意愿也高一些。 综上所述,相对于高意愿的渔民而言,低意愿的渔民主要是女性、年龄较大者、群众、近海渔民,而这些 渔民都是具有经济实力弱小、缺乏组织化、对国家不了解的典型化特征。 三、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计 影响南海渔民海洋捕捞意愿的因素很多,有哪些主要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如何,必须通过数 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由于本文分析的是实际问题,在实际观察中发现,渔民要么表示愿意,要么表示不愿 意,无法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必须用极大似然估计法估计,logistic模型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为此,本文 设计模型如下: l0gYj= +B Xi-4-£ 式中,Y为被解释变量,表示南海渔民海洋捕捞的意愿,Y=I时表示愿意,Y=O时表示不愿意,X为解释 变量,表示影响南海渔民海洋捕捞意愿的影响因素的可观测变量,包括个人特征、行为特征和认知态度。 、 B为参数,8为扰动项。变量定义见表5。 表5 主要变量定义与预期符号 变量 定 义 预期符号 Y 渔民海洋捕捞意愿 X1 渔民年龄20岁以下:1,21—30岁=2,31—40岁=3,41—50岁=4,51—60岁=5,60岁以上=6 不确定 X2 政治面貌(=1,=2,普通群从=3) 不确定 X3 受教育程度(小学以下=1,初中=2,高中以上--3) 不确定 X4 捕捞年限(年) + X5 捕捞范围(西沙=1,中沙=2,南沙=3,近海=4) 不确定 X6 捕捞次数(1次:1,2-5次=2,6—10次:3,11—15次=4,16次以上=5 + X7 捕捞时间(15天以内:1,16-30天:2,3l一60天=3,61天以上=4) + X8 是否加入合作社(是=1,否=0) + X9 捕捞量(1吨以内:1,1-3吨=2,3.1—5吨:3,5.1—10吨=4,10吨以上=5) + Xl0 风险化解(完全没有能力化解:1,没有能力化解=2,说不准=3,有能力部分化解=4,完全有能力化解=5) + X11 是否需要国家保护(是=l,否:O) + X12 对国家保护的信任(非常不信任:1,不太信任=2,说不准=3,比较信任=4,非常信任:5) + X13 是否有柴油补贴(有=1,无=0) + 34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Journal。f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Humanities Scienc 然后进行变量的描述性分析见表6。 表6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变量名称 Y X1 X2 最小值 0 1 l 最大值 1 6 4 平均值 0.6457 3.7689 2.9797 标准差 0.4913 1.0173 0.1827 X3 X4 1 1 4 52 1.6691 17.7429 0.5544 8.6008 X5 X6 1 1 5 5 3.2352 3.O129 1.1469 1.2423 X7 X8 X9 1 0 1 4 1 5 2.1594 0.1460 2.4306 1.4081 0.3593 1.2453 X10 X11 Xl2 X13 1 0 1 0 5 1 5 1 301158 0.5594 3.8192 0.3919 l-356o 0.1354 1.0513 0.4882 (二)结果分析 本文使用Eviews6.0。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对模型进行估计,结果见表7。 表7模型估计结果 变量 C 模型I 系数 1.6104串 模型Ⅱ T值 1.8798 系数 2.3647*** T值 3.3132 Xl X2 X3 X4 X5 X6 X7 -0.4189 O.1374 1.1735* -0.1108"* 0.1401 -0.2092** -0.0140 —2.5432 1.4912 12.2406 -2.1226 2.5561 —3.4954 -0.3220 -0.4420 B 0.1205 1.0962*籼# -0.0579 0.1330"** -0.23 19籼B¥ —2.6668 1.3093 11.8305 -1.2943 2.5588 -4.2731 X8 X9 X10 X11 0.1176 0.2735* 0.0644 —0.1394 1.5634 2.4051 1.2707 -1.4428 0.0883 0.2212"* 1.2090 2.0231 -0.1562 —1.6481 X12 X13 R2 O.1512 ¥ 0.2756 0.5527 2.2280 0.6466 0.1279"* 1.9954 0.5352 对数似然值 最大似然值 DW 253_3717 111.7237 2.0168 -262.653 124.1862 ¥ 1.680 第1期 张尔升,孙庐山,侯惠丹:南海渔民海洋捕捞意愿研究 35 模型1是第一次估计结果,模型Ⅱ是剔除与被解释相关性很小,t值太小的解释变量后再估计的结果。 表7显示:两个模型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对于调查问卷构成的截面数据而言,R2=0.5527/0.53124,是可以 接受的,DW在2左右,消除了自相关,因此,本文的模型和估计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从估计结果的模型I来看:渔民的年龄、受教育程度、捕捞年限、捕捞范围、捕捞时间、捕捞产量、渔民对 国家保护的信任,这些对南海渔民的海洋捕捞意愿有显著的 响,现以模型Ⅱ的结果进一步分析。 1.渔民年龄对海洋捕捞意愿有负面影响。年龄越低,海洋捕捞意愿越低。可能因为年轻人具有年龄优势, 学习新技术相对容易,转产转业机率较大,对发展海洋捕捞年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2.学历高的人对海洋捕捞意愿有正面影响。学历高低一方面反映人力资本积累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反 映个人素质的高低,对渔民而言,知识因素影响不断增大,学历高的人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比较快,能较好地 掌握气候变化的规律和渔群活动规律,从而适合从事海洋捕捞活动。 3.捕捞范围对海洋捕捞意愿有正面影响。1985年出台《关于放宽加速发展水产业的指示》以 后,鱼价逐步放开,市场出现水产品供不应求的状况,南海渔民捕捞意愿随之高涨,于是出现了过度捕捞的 现象,造成近海渔业资源的衰退,因此,南海渔民愿意扩大捕捞范围,希望到南沙捕捞。 4.捕捞次数对捕捞意愿有负面影响。有些渔民受各种条件的,没有能力到远海捕捞,只能在近海 作业。由于近海渔业资源衰退,每次捕捞渔获量减少,渔民为了维持生计,必须增加捕捞次数,由此造成成 本升高,效率下降。 5.捕捞量对海洋捕捞意愿有正面影响。捕捞量直接关系到南海渔民收益,增加捕捞量,不仅可以维持 民生生计,而且还能使渔民获得比较利益,南海渔民只有从事远海捕捞,才能提高捕捞量。 6.渔民对国家保护的满意度对海洋捕捞意愿有正面影响。南海局势复杂,美国打着航行自由的幌子, 明目张胆地插手南海事务,菲律宾、越南狐假虎威,疯狂挑衅中国的核心利益,动用军舰干扰南海渔民的正 常作业,渔民迫切希望国家权力保护渔民的合法权益,近两年我国公务船加大执法巡航力度,提高了渔民的 满意度,渔民海洋捕捞意愿有所提升。 四、建议 南海远海捕捞业是我国经略南海的一个重要抓手,而渔民的捕捞意愿有关系到南海远海捕捞业的发 展。因此,应加强引导,强化渔民的远海捕捞意愿,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手段,使渔民捕捞意愿转化为行 为,为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1.建立南沙捕捞补助制度。凡到南沙捕捞的渔民、渔工、渔船、渔轮,根据渔船吨位大小、渔民捕捞时间 的长短给予补助,从而调动起远海捕捞的积极.I生,扩大远海捕捞的规模,提高我国南沙渔获量。 2.建立南沙捕捞队伍的稳定机制。为解决远海捕捞人员流失、年龄老化、后继无人、素质过低等问题, 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吸引青年人特别是大中专毕业生从事海洋捕捞、自主创业,调整远海捕捞队伍 的梯队结构;同时,在休渔季节,对现有渔民进行培训,提高的捕捞技术水平。 3.提高渔民的组织化水平,扩大捕捞范围,增加捕捞量。一是大力发展渔业合作社组织,解决小渔户与 大市场对接的因难,提高渔民的市场谈判能力,以降低成本,提高收入。二是组建远海补给船队或混编船队, 控制近海捕捞次数,开赴南沙远海渔场,实现造大船、闯深海、捉大鱼的目标,增加捕捞量。 4.加大对渔民的保护力度,提高渔民的满意度。将保护南海渔民安全纳入南海安全战略,建立一支政 治素质高、保障能力强的南海海洋执法队伍,搞高执法水平,使渔民有安全感,真正成为保护渔民利益 的坚强后盾。 5.建立化解南海渔民捕捞的风险机制。南海捕捞风险特别大,需各方共同努力,建立化解渔民捕捞的 风险机制:一是建立南海休渔季节的补贴制度,并不断完善。二是建立渔民生产生活的各种保险制度,包括 人身保险、财产保险、医疗保险,并根据渔民的实际需要设立保险产品。三是建立对渔民的金融支持制度, 对渔民造大船等固定资产贷款要给予优惠并降低门槛。四是应区别情况,灵活利用柴油补贴,对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Journal of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Humanities Science) 于长期从事南海特别是南沙的渔民,还要给与适当的柴油补贴。 第34卷 【参考文献】 f11楼东,谷树忠,钟赛香.中国海洋资源现状及海洋产业发展趋势分析【J]_资源科学,2005(5):20-26. 『217-.海峰,刘大海,姜军.对影响我国海洋捕捞业制度要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渔业经济,2006(5):24-27. f31綦振奕,赵志宏,于志新.当前我国海洋捕捞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J].齐鲁渔业,2006(7):53—53. [4】M Fishbein,M J Manrfedo.A Theory of Behavior change in influencing human behavior:Theory and application in recreation[J] Tourism and Nature Resources Management.1992(1 1):29—50. 【5]I Ajzen.From Intentions To Actions:A Theory Of Planed Behavior[C]//J Kuhl,J Bechman.Action Control:From cognition to behavior New York:Springer-Verlag,1985:1 1-39. 『6]杨黎明.绍兴海洋捕捞渔民转产转业调查与研究fJ].中国渔业经济,2005(2):44—46. 『7]殷文伟.近海渔业减船的经济学分析【D】.杭州:浙江大学,2006. 【8V4舜斌制度、国情、与渔业问题[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6):154—157. 【9]龙书芹,风笑天.城市居民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J].南京社会科学,2007(1):94—108. 【10]李应济.海洋开发与海洋管理续本[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38—40. 【11]宋立清.我国沿海渔民转产转业的成本收益模型分析[J】.中国渔业经济,2006(2):29—32. 【12]徐敬俊,吕浩.捕捞渔民转产转业的沉淀成本分析fJ]_中国渔业经济,2008(1):34—37. [13]陈新军,周应祺.基于BP模型的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预警系统评价『J].中国渔业经济,2003(3):23—25. On Fishermen’S Intention of Fishing in the South China Sea ZHANG Ersheng SUN Lushan HOU Huidan (School ofEconomy andManagement,Hainan University,Haikou 570228,China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Marine Fisheri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especially the marine fishing industyr,depends largely on the willingness of ishermen ifn the South China sea.Taking the Hainan fishermen as research 8ubiects,a field investigation is conducted to study fishermen’s willingness to catch fish in South China Sea and to analyze the samples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fishermen’s .political status,educational level,numbers of ifshing,the protection level of the national public business shipthe ability to resolve risk ,and the level of organization all have signiifcant influence on the intention of ifshermen’s marine—fishingTherefore,managing the South .China Sea,we must intensify the willingness of ifshermen’s marine ishifngturning it into fishing action,thus promoting the develoDment ,of China’S offshore ifshing industyprotectirng China’S interest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Key words:marine ishifng;intention of ifshermen;South China Sea;logistic model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