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新形势下酒店管理的融合创新策略分析■张钧嘉摘山东水利职业学院要:在我国,酒店服务行业一直都属于一个劳动密集型的服务行业。当今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酒店服务行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传统的酒店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所以,为了能够促使酒店服务行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占据头等地位,顺应时代的发展,我们必须要加强酒店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促使酒店管理人员不断地对酒店管理理论以及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在对酒店进行管理的同时融入更多先进的经营方式,吸引更多的顾客,进而提高酒店的经济效益。本文我们主要以酒店管理为主,分析了目前我国在酒店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酒店管理融合创新的必要性,并针对其必要性提出了具体的创新策略。关键词:新形势下;酒店管理;创新;策略实际的管理过程中,降低了酒店的管理水平。二、酒店管理融合创新的必要性根据我国当前的发展情况,酒店管理工作融合创新已经成为了当前迫在眉睫的事情。酒店管理工作融合创新的必要性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点:(1)酒店管理工作融合创新有利于满足大众化的服务需求。酒店管理工作融合创新能够有效地完善酒店的基础设施,从整体上提高酒店的服务质量,满足每一位顾客的需求,使顾客对酒店有一个较高的评价,提高回头率。(2)酒店管理工作融合创新有利于为酒店树立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酒店管理工作融合创新能够对酒店的服务内容以及服务形式进行完善,为顾客提供更优质、更全面、更满意的服务,在每一位顾客心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3)酒店管理工作融合创新有利于开展文化熏陶。各个地区的酒店都应该与当地的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了解当地文化发展特点,在树立酒店自身品牌地同时融入更多文化性的内容。三、酒店管理工作融合创新的具体策略1.在酒店管理过程中建立完善的以及人性化的企业文化酒店管理成功的关键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同时也是提高酒店经济效益的关键。完善的、人性化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有效的激发酒店员工工作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使员工转变工作态度,而且还可以使员工对酒店无形之中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酒店管理者已经建设了企业文化,但是他们建设的企业文化并不完善,不仅降低了酒店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而且还阻碍了酒店的健康发展。有些酒店管理者在管理方面具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例如一些员工不小心将酒店餐具或者其他工具摔坏,酒店管理者将会当着全部员工的面对其进行索赔以及指责,这样不仅给员工的自尊心造成了伤害,而且还降低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这样企业文化并不利于酒店的健康发展。企业文化的建设并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它需要全部员工齐心协力,共同参与进来,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够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是设计者。酒店管理人员通过采用不同的方法来鼓励员工参与到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当中,了解每一位的价值观,积极寻求所有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建设人性化的企业文化,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比如,酒店管理人员可以不定时的组织一些娱乐活动,鼓励每一位员工都能够积极的参与进来,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让员工清楚的意识到所处大家庭的温暖,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在我国所有的服务行业中,酒店属于其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的酒店行业,无论是经营模式,还是经营理论都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考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服务需求越来越高,酒店服务行业如果不想在其中被淘汰掉,酒店管理人员必须对酒店管理融合创新的有效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在管理的同时采取不同的策略融合创新。酒店管理人员只有这样,才能够使酒店行业稳定的立足于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保持一个的良好的发展趋势。一、目前我国酒店管理存在的问题1.酒店管理模式不够成熟一个成熟的酒店模式对酒店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一个酒店如果没有成熟的酒店管理模式,那么这个酒店在经营管理方面将会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在酒店整体上没有足够的协调性。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许多酒店管理人员从事酒店管理工作数年,在酒店管理方面具有非常丰富的酒店管理经验,但是他们的酒店管理模式并不适应当今的社会发展需求,缺乏成熟。甚至还有一些酒店管理人员不考虑酒店自身发展情况以及实际的发展状况,吸取其他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将其他企业的管理模式运用到酒店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酒店管理制度并不符合实际的经营管理,进而降低了酒店的经济效益。2.在酒店管理过程中严重忽视了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严重影响着酒店的管理水平以及管理质量。目前,许多酒店管理人员只顾着一味的提高酒店经济效益,进而忽视酒店在企业文化方面的建设。一个酒店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企业文化,那么将会使酒店员工以及酒店管理人员丧失正确的价值观导向,酒店的凝聚力难以集聚。因此,酒店只有建立正确的企业文化,才能够正确引导企业员工以及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工作,对酒店发展具有一致的目标,改变工作态度,尽心尽力完成自己本职的工作。3.酒店缺乏专业的酒店管理人员迫于当前的就业形势,许多大学毕业生都找不到对口工作,被逼无奈选择进入酒店工作,这些青年人员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缺乏专业的技能,在对酒店进行管理过程中没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仅凭着自己往年的生活经验对酒店进行管理,他们的这些管理方法并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的发展。还有一些酒店管理人员虽然受过专业的技能训练,对酒店管理的基本知识也能够熟练的掌握,但是他们并不会将所学的知识合理的运用到104总第878期2018年17期经营管理2.对酒店的硬件设施进行完善酒店房间以大厅里面一些硬件设施是否完善将直接影响着顾客对酒店的整体印象。拥有一套健全的硬件设施不仅可以吸引广大顾客的眼球,而且还可以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所以,酒店管理人员在酒店管理工作中还要加强对硬件设施这一方面的重视程度。第一,提高酒店各个硬件设施的舒适程度。现阶段,人们对硬件设施的舒适程度要求各不相同,所以,酒店管理人员要明确自身的市场地位,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以及实际经营情况,在保证竞争地位的同时建设完善硬件设施,使其能够满足顾客的硬件设施需求。第二,创造独特的酒店风格。随着酒店数量的不断增多,要想在众目睽睽之下夺得顾客眼球,那么酒店就需要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所以,酒店管理人员必须要重视对自身酒店风格的改造,例如,室内装修,酒店的外部装饰,将外部墙壁的颜色粉刷成不一样的颜色,使顾客具有深刻印象。3.在酒店管理工作中实施网络化连锁服务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已经被各个行业所引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提高了工作质量。网络化连锁服务已经成为了酒店规模性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应用网络化连锁服务可以有效提高酒店信息的可靠程度。我国现代化发展如此之快,每一个行业之间在发展过程中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各个行业之间的联系大部分都是通过互联网来作为中间的媒介来实现的。所以,在激烈的新形势环境下,酒店管理人员要积极实施网络化连锁服务,以此来促进企业的营销方式,方便企业管理人员对酒店进行管理,.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有效控制和管理营销过程中的每一环节,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四、总结综上所述,在激烈的新形势环境下,酒店面临着管理模式不够成熟、忽视了企业文化以及缺乏专业的酒店管理人员等等各种问题。酒店管理人员要清楚地认识到酒店管理融合创新的重要性,并根据酒店自身的发展状况制定一系列相应的融合创新策略,例如建立完善的以及人性化的企业文化、对酒店的硬件设施进行完善以及实施网络化连锁服务等等,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高酒店服务水平,重视酒店的长期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使酒店行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具有明显地位,最终实现酒店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杜艳红.分析当前酒店管理创新策略[J].酒店管理研究,2017,08(142):156-157.[2]杨素红.浅析新时期酒店经营管理创新思考与实践[J].劳动保障世界,2017,34(40):101-102.[3]张彬彬.新形势下酒店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J].商业研究,2017,24(16):320-321.[4]王涵博,朱威.谈酒店管理的融合创新策略[J].酒店管理研究,2018,13(39):178-179.[5]邵东风.新形势下酒店管理的融合创新策略分析[J].经营管理,2016,48(20):105-106.作者简介:张钧嘉(1975.09-),女,汉族,吉林省农安县人,研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王永洁摘山东联科云计算股份有限公司要:分析上市公司是否存在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产生影响,研究结论为: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对盈余管理存在正相关关系,上市公司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积极构建合理的公司股权结构,以降低盈余管理水平,进而提高报告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任度。关键词: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盈余管理究生学历,讲师,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商务管理系,研究方向:酒店管理一、股权结构的现状分析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主要包括股权集中程度和股东身份类型。从股权集中度的角度来看,按照公司中最大股东持股比例将股权集中度划分为三种程度:高度集中、相对集中和高度分散。从股东属性角度来看,股东属性是指不同身份和属性的投资者对公司的持股比例,它主要可以包括以下身份:国家持股、公司法人持股、机构投资者持股、管理层持股和自然人持股。通过对股权结构分析,可以有效促进企业良好运营,更加有效的进行监管控制,实现既定利益目标。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具有独特的社会发展历史,相比较于其他国家的股权结构,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即股权呈现高度集中的水平,呈现一股独大的特有状态。大股东在公司中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可以影响和干预管理层的决策,进而影响会计信息的列报,实施盈余管理操作以便于获得更多的利益。而在这种结构下,中小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就会变得高度分散,受到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他们获得的盈余信息变得更加不可靠和不可信,影响甚至误导其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损害他们的利益。同时相比较于大股东,他们的持股比例较低,在公司中没有极大的话语权,无法对大股东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也无法对公司的日常生产运营进行有效的监督,无法维护中小投资者的切实利益。但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繁荣,我国不断进行股权分置的改革,使得一股独大的现象有所缓解,各种身份的股东从各个方面影响公司运营,使得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变得日益多样和完整。二、盈余管理1.盈余管理的定义盈余管理是指公司的管理层和股东为了实现公司利益和自身利益,在企业会计准则范围内,使用一定的非正常手段(例如选用一定的会计政策)和进行一定的交易控制,将企业真实的盈余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加工和改变,以期误导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最终达到实现自身利益或谋求企业短期收益的目的。2.盈余管理的现状分析(1)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主体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作用呈现的是相反的作用状态。如果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呈现一股独大的现象,即股权集中程度呈现较高的水平,其他股东对公司的生产运营就难以实现有效的监督。而大股东在公司中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可以对105